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加热操作与试管的使用_第1页
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加热操作与试管的使用_第2页
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加热操作与试管的使用_第3页
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加热操作与试管的使用_第4页
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加热操作与试管的使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日期 2015 年 3 月 26 日; 第 四 周周 四 ,下午; 姓名 乔文婷 学号20122401193 成绩 实验二 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加热操作与试管的使用一、酒精灯的使用:1酒精灯的使用1.1培养学生的技能目标:酒精的添加及加热固体、液体的方法。1.2构造及装置(结合装置示意图说明): 结合上图可看出酒精灯主要由灯体,灯芯,灯芯座,灯帽,和酒精构成。1.3操作步骤检:检查灯芯,并修平整。 加:添加酒精,体积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且不少于1/3。禁止往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点:点燃,用火柴点燃,禁止用另一只酒精灯引燃。灭: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1.4加热方法加热时应先用酒精灯的

2、外焰预热,再集中加热。因为火焰的组成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焰心含有足量的酒精蒸汽,但氧气含量最少;内焰酒精蒸汽温度,但氧气含量不足,燃烧不完全;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氧化完全,所以外焰温度最高,内焰低,焰心更低。1.5注意事项酒精灯如长期不用,必须倒出灯内酒精,并在灯帽与灯颈之间夹上小纸条,以防粘连。1.6改进实验室里,由于通风的原因,火焰常不稳定,请问有什么办法使火焰不再摇晃不定?办法一:使用挡风板,但板相对较大,不利操作。办法二:利用用易拉罐作一挡风筒。办法三:请你自己思考一或几种: 办法:可在灯芯座上加上一圈金属网。小结:关于酒精灯的使用,你是否还有其它建议? 1、新酒精灯需要配置灯芯

3、,将灯芯修剪到浸入酒精45 cm,可以调整露出陶瓷套管的灯芯长度,来控制火焰的高度,但不宜超过3mm,否则会使火焰不稳定。对于旧灯,尤其是长时间没有使用的酒精灯,应该取下灯帽并提起陶瓷套管,用洗耳球或嘴轻轻地向灯壶内吹气,以赶走其中聚集的酒精蒸气,接着再检查灯芯,如果灯芯不整齐或者烧焦的话,应用剪刀修剪整齐。使用前还应该检查灯壶是否有破损。 2、酒精灯在使用之前需要检查酒精储量,酒精若少于容积的1/2,就应该添加酒精,但酒精不能超过容积的2/3。5添加酒精应将陶瓷套管取出,用漏斗或者玻璃棒引流添加,以免漏撒,而点燃的酒精灯应先熄灭再添加,否则容易引起火灾。添加酒精后还应该擦拭桌面,保

4、持干净干燥,以免点火时发生危险。 3、点燃酒精灯前要调整灯芯,使得灯芯浸满酒精,否则容易将灯芯烧焦。2点燃酒精灯必须使用火柴,不能用已经点燃的酒精灯来引燃另一个酒精灯,否则容易使酒精撒漏引起火灾。 4、使用中的酒精灯,应放置在适当的高度,使用木块垫高,不能使用书本。挡风可以使用专用挡板,也不能使用书本。使用中不可以倾斜拿取和放置,以免酒精撒出,谨防碰倒酒精灯。 5、如果需要稳定火焰以及提高火焰温度,可以在火焰周围增加一个金属网罩。2 使用酒精灯应该遵守实验室规则。  6、若酒精灯不慎翻倒,造成小面积着火,可以使用湿抹布盖灭。火熄灭后,不可立即移开抹布,否则可能引起复燃。如果

5、大面积着火,甚至发生火灾,应使用灭火器灭火,并且报告消防部门。灭火后还应该打开门窗通风,使酒精蒸气排散。如果发生烧伤,应该按烧伤处理方法及时处理。 7、如果需要稳定火焰以及提高火焰温度,可以在火焰周围增加一个金属网罩。2 使用酒精灯应该遵守实验室规则。 二、试管的使用1.实验目的:熟悉试管的用途;熟练掌握试管操作2.思考与练习:试管的用途:盛放与加热固体、液体;收集气体;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试管操作训练:(结合图形写出注意事项)试管的持拿(手持、试管夹);取用固体、液体的操作;固体、液体的加热;气体的收集; 试管的持拿:手持: 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套入,夹在剧试管口1/3

6、处。 手抓于试管上半部。 取用药品:液体:如使用药品量较多可直接倾倒;如使用少量药品则使用滴管加入。固体:块状固体用镊子轻放在试管口,慢慢竖起将药品滑进试管底部;粉状固体先用药匙取于纸槽,将纸槽小心伸到试管底部,迅速竖直试管,将药品加入试管。加热:5 固体:先预热试管,在集中加热试管底部。 注意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液体:先预热试管,在集中加热试管底部。注意试管口应向上倾 气体收集:导管应尽可能到达试管底部三、五水硫酸铜与无水硫酸铜的转换、氧化铜的制备1.实验目的:初中生:认识结晶水合物,了解结晶水合物受热易失去结晶水,学会五水硫酸铜与无水硫酸铜、盐与碱、碱与碱性氧化物的相互转换关系。高师生:

7、熟练掌握应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固体、液体的操作,动作不仅要规范,而且要娴熟。学会边操作示范边向学生讲述,把讲述实验操作的要点与实验操作的演示有机的结合起来。2.实验原理(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硫酸铜晶体(蓝色颗粒状) 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状): CuSO45H2O=CuSO4+5H2O无水硫酸铜 氧化铜(黑色块状): CuSO4+2NaOH=Cu(OH)2+Na2SO4 Cu(OH)2=CuO+H2O3.相关知识与技能:硫酸铜晶体、无水硫酸铜的性质,酒精灯的使用,固体药品的取用,试管夹的使用方法;滴管的使用方法,仪器的安装程序。4.实验用品:药品:五水硫酸铜晶体、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 仪器:试

8、管、试管夹、酒精灯5.实验操作步骤5.1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五水硫酸铜:加入药品时应用纸槽送到试管底部,并轻轻振平药品。5.2加热:先预热试管,再集中加热试管底部,注意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请问:试管应如何倾斜,其原因试管应该向下倾斜,防止在试管中冷凝的水蒸气回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观察现象:蓝色颗粒状固体变成白色粉末状,壁管有大量水珠,管口有白雾生成。 5.3取下试管,冷却后加入几滴水,观察现象:白色粉末变为蓝色,并且试管底部温度升高,继续加水粉末溶解,溶液呈蓝色。5.4继续往此试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生成了蓝色絮状沉淀。5.5加热此试管,又有何现象:蓝色浑浊液变澄清,生成了黑褐色沉淀

9、,同时有黑色固体粘在管壁,溶液沸腾,反应剧烈。6.实验注意事项:6.1试管安装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6.2加热要缓慢,均匀,温度不能过高,硫酸铜变白后即停止加热。因为:无水硫酸铜加热至高温可分解为黑色氧化铜,二氧化硫及氧气。6.3如果五水硫酸铜晶体在试管底部铺得较长,则应如何加热?平稳移动试管,从试管底部逐渐向试管口加热。五、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探究 将不同量的硫酸铜加入到不同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使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按照不同的比例反应。编号A(0.1mol/L CuSO4)B(2mol/L NaOH)140滴1滴220滴2滴320滴4滴44滴20滴实验现象图片:实验现象:编号1:产生浅蓝绿色

10、絮状沉淀,加热后浊液剧烈沸腾,无明显现象,没有产生黑褐色沉淀。编号2:产生天蓝色絮状沉淀,加热后溶液剧烈沸腾,试管壁出现黑褐色沉淀。编号3:产生蓝色悬浊液,加热后沉淀变成黑褐色。编号4:加入NaOH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深,呈蓝紫色,无沉淀生成,加热后溶液颜色加深,没有出现黑色固体。实验分析:根据相关文献可知,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有一下几种可能产物:名称性质Cu(OH)2蓝色凝胶,常温下不溶于水,受热分解为氧化铜和水Cu2(OH)2SO4绿色单斜晶体,在水中溶解度极小,加热至600会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硫和水Na2Cu(OH)4蓝色溶液CuSO4Cu(OH)2浅蓝色絮状沉淀 实验结论:结合实验现象和上述

11、资料可得: 编号1:CuSO4Cu(OH)2编号2:Cu2(OH)2SO4编号3:Cu(OH)2编号4:Na2Cu(OH)4思考题:产物是否一样?根据实验现象,运用你所有有关知识进行解释说明。答:编号14的产物都不相同。 编号产物理由1CuSO4Cu(OH)2产物为蓝绿色絮状沉淀且加热后没变黑2Cu2(OH)2SO4产物为天蓝色絮状沉淀且加热后有少量黑色沉淀生成3Cu(OH)2产物为绛蓝色沉淀且加热沉淀全部变黑4Na2Cu(OH)4产物只有极少量蓝色沉淀而且没有出现黑色沉淀五、硝酸钾与碳的反应先查阅硝酸钾的熔点( 334);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描述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取一支大

12、试管垂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加入一药匙的硝酸钾,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底部。白色固体熔化为无色液体。2、待硝酸钾熔化成液体后,投入一颗黄豆大小的木炭块,继续加热。观察现象。继续加热有气泡产生。投入木炭后加热一段时间,木炭忽然在试管中上下跳动,一会后发出明亮火光,并有大量白烟。移去酒精灯后溶液从最初的无色变成了浅绿色,静置冷却后有白色固体析出。实验分析:硝酸钾受热先熔化后分解为亚硝酸钾和氧气,加入木炭后木炭受热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将木炭推上去,后木炭又应重力作用落下,形成跳动。反应方程式:2C+2S+2KNO3=2CO2+SO2+N2+K2S实验图片:实验装置图:六、实验反思 这周不仅同学上台讲解了酒精灯和试管的基本用法,我们也在实验中自己进行了实践。一共进行了三个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