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质实习报告_第1页
最新地质实习报告_第2页
最新地质实习报告_第3页
最新地质实习报告_第4页
最新地质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地质实习报告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要素的性质和特点,掌握实习区域的地层、岩石、地质构造和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布及演化规律、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了解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与防治;了解海岸地貌。摘要:根据实习路线所看到的地质地貌类型来写,主要分为山地、海岸、河流。其中根据实习所见所闻并结合所学知识来阐述它们的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地质灾害与防治等内容。广西简介:广西地势大体从北向南倾斜。西北部、北部为云贵高原的边缘部分,分布有海拔1000米1500米左右的金钟山、青龙山、东风岭、九万大山等山地;东北部属南岭山地的一部分,越城岭、海洋山、都庞岭和萌渚岭平行

2、排列,岭谷相间,其中猫儿山海拔2142米,为广西最高峰;东南至西南部为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等山脉。上述山岭绵亘广西周围,使其略成一个“缺口”甚多的盆地形势,称之为广西盆地。广西岩溶地貌分布遍及83.9%的县份,是中国岩溶地貌分布广、发育典型的地区之一。按其发育程度可分为:峰从地貌、峰林谷地和残峰平原等三类。南宁至防城港高速公路南边大约500米处这里的为志留系岩层。这个剖面比较典型,从远处看产状,大致有白色,黄褐色,还有暗红色/有层理,初步判断为页岩。除了页岩之外,还有比较滑、细腻 ,颗粒较细的,有层理的为页岩,看不出层理的为泥岩,泥岩、页岩,颜色从灰白变化到红褐色,上边灰色,下面黄色,

3、灰色与黄色相间,量了一下岩层每一小层的厚度为220cm。颗粒较细,不管是砂岩、泥岩还是页岩,里面的颗粒成份不同,泥岩、页岩主要成份是黏土矿物,这个剖面的新鲜岩石与风化岩石的颜色比较接近,且这个剖面为人工剖面,开发用于建厂房、取土。我们注意到这里的标志层:红褐色岩层,特别显眼,它所构成的褶皱是具有代表性的,这就可以确定了地质构造。测量岩层的产状:倾向是北西300°到320°左右,倾角是从三十多度到四十多度甚至五十多度。在实习中学到了量岩层的产状首先要找到正确的岩层面,才能量得准确。远眺公路对面志留系地层褶曲:从东西两个方向依次观察三个向背斜,从西说到东,从西边最大的背斜说起,

4、第一个大的背斜,西翼的岩层倾角比较缓,转到右边东翼的倾角比较陡,从西到东是大的背斜,到向斜又到背斜,背斜中间有小的松树林隔开,继续往东,看到向斜西翼,倾角比较陡,东翼比较缓。褶曲的轴,轴应该大致是南北走向。远望丘陵:背斜基本形成了中间那座丘陵的顶部,它比较高的原因是其岩层发生褶皱的时候在背斜的地方隆起来,在向斜的地方相对凹下去。右边那座山的构造是向斜,形成了向斜成山的现象,原因是构造作用和岩层的状态,向斜的核部被挤压,岩层变硬,抗侵蚀能力增强,所以向斜核部变得耐侵蚀,在长期的侵蚀作用下凸起来;相反,背斜被挤压时核部张开,以张力为主,容易受侵蚀,地面变低。这种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现象叫逆地形。所

5、学、所思 在这两个点主要看到了地层的褶曲、岩石的岩性、类型、形状,学会使用罗盘测走向、倾向、倾角;测得岩层的厚度为220cm,推测形成岩层所用时间较短,有可能是当时气候不稳定造成的;从两翼的倾角看出形成褶皱时受到较大的构造力;在这两个实习点,看到丘陵上生长着以马尾松为主的灌木,根据马尾松的生长要求,可以推测这片丘陵的土壤酸碱性为中性到弱酸性。近年松脂价钱持续上涨,市场需求大,成年松树可做建材,因此可以考虑在此种植马尾松经济林,不仅为当地的农民创收,而且对环境也有利。防城港口在防城港口,海岸上堆积着许多礁石,这些礁石是因为贝壳附在基石上形成的,从礁石的生物遗体来看,形成的时间较短,应在820年。

6、老师介绍说,这里的港口基本上是填海造出来的,从船夫处了解到最大的吨位可达20万。这里能做港口很大的原因是上游的河流含沙量较少,海水带来的沙也较少。怪石滩基岩海岸长期风化、海岸侵蚀,是砂砾质海滩沉积物主要来源之一。海岸与昨天所 见海岸类型不一样,昨天所见为石英砂质沙滩。此处所见并非石英砂质海岸。岩层向大海倾斜,层面完整。岩石表面空洞明显,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海浪侵蚀和化学溶蚀。此处岩层节理发育,节理综横交错。岩性:岩石断面粗糙,砂岩以砂岩为主。其中夹着呈薄层状的、向外突出的比较坚硬的是铁锰质的东西是风化沉淀形成的。此处砂岩胶结得较好,比较致密。怪石滩的名由来:砂岩表面风化剥蚀形成奇特的坑坑洼洼的侵

7、蚀地貌海岸类型:淤泥质海岸、砂质海岸、基岩海岸按侵蚀类型分为侵蚀海岸和堆积海岸,此处属侵蚀海岸海岸发育的影响因素有岩性和岩层构造,由于岩层的节理面都是比较软弱的,侵蚀都是沿着这些层面展开。侵蚀后形成海蚀平台以及海蚀崖,再经海水的进一步侵蚀会形成海蚀洞。若岩层平缓,侵蚀形成的还是平台是平坦的;若岩层是倾斜的,则侵蚀后形成的海蚀平台及海蚀崖就是倾斜的并且比较嶙峋。金滩金滩是以堆积为主,处在江平海积平原边缘。实习地点为广西陆地最南端尾岛的最南端。金滩海岸西端是侵蚀为主,东端是堆积为主,考察发现西端不断地破碎,东端不断地形成沙嘴,往东偏北延伸。离岸堤的形成是在波浪开始破碎的地方,波浪搬运的东西就开始堆

8、积下来,离岸堤与海岸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叫离岸堤。波浪破碎之后分解为进流和退流。堆积颗粒主要与动力的大小有关,动力越大,堆积的颗粒就越粗,动力越小,堆积的颗粒就越细。所学、所思 从港口到怪石滩再到金滩,领略了不同的海岸地貌风采。海岸的发育与基岩、入海河流的关系密切,如防城港因为入海河流含沙量少,就可以建成大型港口;怪石滩的基岩受到海水的侵蚀,形成奇形怪状的海岸风情。虽然这三个地方风景美丽,但只有金滩的游客比较多,在港口和怪石滩的游客就寥寥无几了,这么美的地方不能开发成旅游景点,不是很浪费吗?从地图上观察,从防城港到金滩需要经过江山半岛,如果开发成海上旅游,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使景点得到保护。田心

9、村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是介于崩塌、滑坡等块体运动与挟沙水流运动之间的一系列连续流动现象。它是由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混合组成,沿山坡或沟谷流动的一种特殊洪流。从山顶从高处从上游往下游,泥石流等于就是山洪 洪水里面含砾石,沙泥的含量比较高的时侯就成泥石流,这种泥石流形成堆积它的的特点1、 大小混杂不均匀2、成分主要是含带在水流里面的,堆积在一起是混杂不均匀的。这两大特点是最基本的。在田心村的沟床中,看到卵石的分选性较差,大小不一,大的粒径可达2米,小的只有几毫米,但主要的粒径为10cm20cm的卵石。从光滑的卵石表面可以看出磨圆度较好,而且卵石基本成椭圆型。从颜色来

10、看都是灰黄色,说明它原来的斜长石是白色的,现在变成灰黄色,黄红色了,说明铁离子出来了,越往深度看,风化程度逐渐减弱。看敲开的断面上,有暗红色的,主要是因为水往里渗,把铁离子带到渗透表面所以有暗红色。看沟底的砾石是新鲜的,连表层都没有风化,全部是新鲜的,结晶紧密程度,结构都是非常紧密的,尤其是长石晶体,看得非常清楚,颜色没变,基本上是白色,所以沟床砾石是现代的,刚才风化的虽然没做年代的断定,但从风化来看,它不是现代的东西,是以前的东西。以前到底是多长呢?根据以前野外考察的经验积累,它形成年代超过一万年,也就是说要证明沟床的砾石是现代从山上滑坡搬下来,虽然搬运的距离只有两三公里,但磨圆度好,是上世

11、纪80年代的滑坡泥石流,湖泊也有砾石堆积,它不是现代的,它是以前的堆积,应该有一万年,也就是说以前这个地方也有泥石流发生。所学、所思 在田心村,我们看到泥石流残留的痕迹,可以想象当泥石流到来给田心村民带来多大的损失。现在的田心村距离泥石流源头并不远,如果再来一场大的泥石流,田心村将受到更大的伤害。所以泥石流的防治显得相当重要。泥石流的防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1、以拦为主,拦、排相结合 2、以排为主,排、拦相结合 3、以治水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案 4、治土为主 5、以生物措施为主 6、全面预防和治理方案。这些方法给有侧重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根据田心村的情况比较适合第五个方案,植树造林、封山

12、育林可有效防止泥石流的发生。十万大山简介十万大山是广西西南部重要的气候分界线。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南伸入越南,长170多千米,宽15千米30千米。山体海拔千米左右,主峰莳良岭1462米。十万大山区是中生代以来的凹陷构造,中生代红色岩系(砂岩、页岩、砾岩)沉积厚度大,分布广,第三纪以来褶皱断裂上升,成为广西最年轻的褶皱山脉。山势南高北低,南部由1200米1400米的山脊组成十万大山主轴,地势向北逐渐降低,依次出现850米、700米、550米、400米等数列单斜山地及丘陵面。河流多为顺坡面发育而向北流,属郁江系。由于多列单斜地形的影响,河流多为错动的断裂谷地及两单斜山地之间发育,河床曲折,急剧

13、转弯与平直相间,多险滩。山地南侧河流短小,独流入海。十万大山南坡的防城区,面临热带海洋,降水丰富。山中有大面积的热带常绿季雨林,热带树种繁多,主要有窄叶坡垒、乌榄、白榄、鱼尾葵等。马射尿瀑布前面的瀑布叫马射尿瀑布。可以看到有一条白色的细线般的水流,说明它的流量小,是三级瀑布,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两级。中间的那一级很光。我们现在目测二级有80米左右,上面的那一级大概有70米左右,下面还有20多米的。自然地理的角度看,十万大山是广西非常重要的地理界限,基本上是广西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十万大山的主峰高度是1460米,那么一般的山峰的高度在1100.1300米,并且它又是东西走向。所以能把冷空气挡在北边

14、。我们刚才上来时看到的热带作物的代表橡胶。十万大山的南破面向着北部湾,从北部湾海面过来的暖湿气团到达这里抬升,形成降水。十万大山有个地放叫那梭,是我国第二大降水中心降水量在21002300mm之间,有记录的最高降水量为5000mm。第二大降水中心在台湾的南端。东南风把海洋的暖湿气团带到迎风坡,然后形成降水,形成多雨区。十万大山以北是上思县,从气象学来说是处于雨影区,这里的降水量仅有1100mm左右。广西的年均降水量为14001500mm。广西的三个少雨区分别为左江、右江和来宾。来宾是位于大瑶山的雨影区。武鸣的降雨量也很少,主要是受到大明山的影响。公路旁边的是一个人工剖面,看到的岩石是细粒的砂岩

15、,不是很坚硬,而且支离破粹。这个临空面很陡峭,大概有80度接近90度,有的是90度。这个剖面主要的不是滑坡而是崩塌,近看时,岩石的表风化面带有黑褐色,新鲜的断面除了暗红色还有灰色、灰白色。岩层有点弯,有点倾斜,破碎是与节理,成份和胶结程度有关,在怪石滩看到的砂岩颗粒比这里的粗,胶结比这里的好,较质密,可敲或听声音,摸和观察进行比较,凡含石英矿物比较多,硬而质密的声音听起来较脆,含粘土矿物较多(泥岩页岩)声音听起来较顿. 这里有较多节理,高一点的地方节理很发育,垂直层面很破碎。所学、所思 穿越十万大山的一路上,我们看到南北两面的植被的差异和大山对于降雨的影响。看到十万大山的物种丰富,树种多到认不

16、出来。有点遗憾的是我们只在一个地方停车观察,没能从多方面去了解、认识十万大山。总结:这次实习,掌握了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看到地层、岩石、地质构造,海岸地貌、河流地貌的特征,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对于一个从小生活在远离海边的人来说,看到大海无疑是最让人激动的,而我们看来三个不一样的海岸地貌,更让我感到高兴。这次外出实习是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学习与娱乐相结合。最重要的是,我这个一直生活的桂北的人,终于领略到了桂东南魅力!实习报告二一、前言作为一名学采矿工程大二的学生,我们在学校认真学习地质学已经有一个学期了,对一些地质现象和一些岩石与矿物质有一些理论和概念上的了解,并为我们以后工作的需要,老

17、师为我们安排了一次野外的地质实习机会,此次实习,一方面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我们课堂的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本领,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体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二、实习内容1.学习罗盘的使用2.矿物观察3.三大类岩石及其结构构造特点的观察与描述4.断层、褶皱、风化壳的观察与描述三、实习中要达到:1、能比较正确地辨别观察到各种地质现象,并能初步进行成因上的分析2、能通过矿物的各种物理性质鉴别常见矿物3、对实习及出露的岩石能够正确的描述和命名4、初步分析实习区出露地层的时代、岩石及化石5、初步分析实习区中的构造现在及掌握野外识别方法6

18、、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包括方位测量及测量岩层产状要素)报告正文目录:1、矿物和化石的肉眼鉴别和表述2、地质罗盘的使用3、对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及观察描述,并且熟悉掌握野外记录的要求及格式4、断层、褶皱、风化壳的观察与描述5、实习生活的点滴感悟一、矿物和化石的肉眼鉴别和表述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参观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学习常见矿物岩石的特点观察。我们在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的导游带领下参观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开辟了五个地学展厅,分别是地球奥秘展厅、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珠宝玉石展厅、矿物岩石展厅和矿产资源展厅,大体代表了地学学科的基本框架。地球奥秘展厅从独特的行星、地球的物质组成、大

19、自然的精华生物圈、不安稳的大地、大自然的雕塑家以及人与地球等方面,反映地球46亿年的沧桑历史。在这里观众可以领略世界首创、直径达1.5米、绕与黄道面呈23.5度夹角倾斜旋转的磁悬浮地球仪,还可以亲身体验人造地震平台所带来的大地的颤动,通过各种现代化展示手段中去真实感受地球的神奇博大与大自然的气象万千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从生命起源开始,以地质历史中的生物进化为主线安排陈列,展现地球生命38亿年的进化历程,并且突出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观众感兴趣的内容。其中脊椎动物特别是恐龙的进化尤其引人注目,展厅陈列的9具恐龙骨架、恐龙足迹化石、6条电动的机器恐龙把观众带入到了奇妙的恐龙世界在这里观众可以亲眼

20、“目睹”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以及用高科技手段制作的亿万年前的动物界栩栩如生的场景,了解生物进化过程的奇妙与艰辛。有兴趣的观众还可以一展身手与史前最大的动物恐龙赛跑珠宝玉石展厅的内容包括认识宝玉石、宝石的奇光异彩、宝玉石世界、宝玉石鉴赏以及宝玉石趣话等。精美绝伦的宝石、五彩缤纷的玉石,让观众大开眼界、留连往返矿物岩石展厅力求用种类齐全、特征典型、精美独特的标本,让观众认识奇妙的矿物世界和岩石天地。矿产资源展厅从走近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以及矿产危机与未来矿产5个方面展开。除了认识各种珍贵的矿石标本,在这里观众还可以观赏用声、光、电技术制作的海洋石油钻采平台模型、天然气采气平台模型、

21、湖北大冶铁矿模型等,了解人类开发地下宝藏的恢弘画卷。通过对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参观我能简单的对矿物和化石的肉眼鉴别和表述,例如磁铁矿:为氧化物类矿物磁铁矿的矿石。属等轴晶系。晶体呈八面体、十二面体。晶面有条纹。多为粒块状集合体。铁黑色,或具暗蓝靛色。条痕黑,半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断口不平坦。硬度5.56.5。密度5.165.18g/cm3。具强磁性。性脆。无臭,无味。常产于岩浆岩、变质岩中高岭石:常呈土状、粉末状、鳞片状。纯净者为颜百色,如含杂质,则染成浅黄、浅灰、浅红、浅绿、浅褐等色。蜡状光泽。硬度极低,13度。比重2.6。吸水性很强,舌舔有粘性。为陶瓷、造纸、橡胶等重要化工原料。高岭石

22、的来源,有粘土沉积形成,有长石、霞石等风化而成。二、地质罗盘的使用今天在我们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认真的学习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我们在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外面听老师的讲解和实地练习。(1)罗盘的校对地球上各地的磁偏角都按期计算,公布以备查用。若某点的磁偏角已知,则一测线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关系为A等于A磁加减磁偏角。应用这一原理可进行磁偏角的校正,校正时可旋动罗盘的刻度螺旋,使水平刻度盘向左或向右转动,(磁偏角东偏则向右,西偏则向左),使罗盘底盘南北刻度线与水平刻度盘0-180度连线间夹角等于磁偏角。经校正后测量时的读数就为真方位角。(2)目的物方位的测量是测定目的物与测者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3、也就是测定目的物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从子午线顺时针方向到该测线的夹角)。测量时放松制动螺丝,使对物觇板指向测物,即使罗盘北端对着目的物,南端靠着自己,进行瞄准,使目的物,对物觇板小孔,盖玻璃上的细丝,对目觇板小孔等连在一直线上,同时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待磁针静止时指北针所指度数即为所测目的物之方位角。(若指针一时静止不了,可读磁针摆动时最小度数的二分之一处,测量其它要素读数时亦同样)。若用测量的对物觇板对着测者(此时罗盘南端对着目的物)进行瞄准时,指北针读数表示测者位于测物的什么方向,此时指南针所示读数才是目的物位于测者什么方向,与前者比较这是因为两次用罗盘瞄准测物时罗盘之南、北两端正好颠倒

24、,故影响测物与测者的相对位置。为了避免时而读指北针,时而读指南针,产生混淆,放应以对物觇板指着所求方向恒读指北针,此时所得读数即所求测物之方位角。(3)岩层产状要素的测量岩层的空间位置决定于其产状要素,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测量岩层产状是野外地质工作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之一,必须熟练掌握。1. 岩层走向的测定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因为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的方向,它可以两边延伸,指南针或指北针所读数正是该直线之两端延伸方向,如NE30

25、度与SW210度均可代表该岩层之走向。2.岩层倾向的测定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假若在岩层顶面上进行测量有因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对物觇板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指北针受障碍时,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南针亦可。3.岩层倾角的测定岩层倾角是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即真倾角,它是沿着岩层的真倾斜方向测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测得的倾角是视倾角。视倾角恒小于真倾角,

26、也就是说岩层层面上的真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真倾角,层面上视倾斜线与水平面之夹角为视倾角。野外分辨层面之真倾斜方向甚为重要它恒与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于使之在层面上滚动或滴水使之在层面上流动,此滚动或流动之方向即为层面之真倾斜方向。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之真倾角。岩层产状的记录方式通常采用下面的方式:既方位角记录方式,如果测量出某一岩层走向为3100,倾向为2200 ,倾角350,则记录为NW3100/SW350或3100/SW350或2200350。野外测量岩

27、层产状时需要在岩层露头测量,不能在转石(滚石)上测量,因此要区分露头和滚石。区别露头和滚石,主要是多观察和追索并要善于判断。测量岩层面的产状时,如果岩层凹凸不平,可把记录本平放在岩层上当作层面以便进行测量。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实地练习牢牢的掌握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对以后的实习和工作更好的帮助。三、对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及观察描述今天一开始老师在主楼下平台处石凳处给我们认真的讲解的野外记录的要求及格式1. 野外记录格式日期: 年 月 日 天气:(晴、阴、雨)地点:(野外基站)路线:( 如:自 经 至 )手图号: 航片号:任务:( 岩区(或地层分布区)主干(或一般)穿越(或追索)路线地质调查;追索

28、断层(或 层)人员: (记录); (手图与航片)点号: (如:0066)座标: X: Y:GPS: (经度 纬度 高程 )位置:(如: 村(或高地)NE35°460m处小路东侧)露头:(人工采场或天然),良好(或一般、差等)点性:(地层界线点、构造观察点、化石点、岩性岩相观察点等)描述:(点E为;点W为;接触关系为)2、三大岩石的理解第一、沉积岩主楼下平台处石凳为岩溶角砾岩,岩石呈灰褐色,具有角砾结构,砾石成分多为碳酸盐,磨圆度差,分选差。摇篮石岩性为石英砂岩,其中发育为中型交错层理,其层系界面纹层清晰可见,据此可推断其所在岩层顶底面及古水流方向。叠层石为原生沉积构造,由蓝藻等原生低

29、等生物形成的周期性沉积叠成,呈倒扣碗状。该处叠层岩明显可见基本层及柱体俩部分结构,其形态多为树枝状。第二、混合岩校训石岩性为混合岩,岩石由俩部分组成,一部分颜色较深,主要组成矿物有黑云母、角闪石、石英等。另一部分颜色较浅,主要组成矿物有假长石、斜长石、石英等。俩部分之间无明显界限,呈渐变过渡关系。混合岩由基体和脉体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基体是角闪岩相或麻粒岩相变质岩,代表混合原岩,或多或少受到改造,又称古成体,脉体是长英质或花岗质物质,代表混合岩中新生部分,又称新成体。混合岩的形态多种多样,成分、结构和构造的变化也很大,说明混合岩的形成条件是复杂多样的。混合岩是介于变质岩和岩浆岩之间的过渡性岩

30、类,主要特点是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很不均匀,在混合岩化作用较弱的岩石中,可区分出原来变质岩的基体和新生成的脉体。随着混合岩化作用的增强,基体与脉体之间的界线逐渐消失,最后可形成类似花岗质岩石的混合花岗岩。根据混合岩化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以及所成岩石的构造特征等,混合岩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典型的混合岩有眼球状混合岩、条带状混合岩、混合片麻岩、混合花岗岩等。第三、岩浆岩主楼下石柱可见花岗闪长岩,岩石显灰白色,具有中细粒等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组成矿物有斜长石、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等。另岩石中可见黑色包体,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多由暗色物质组成。广场上柱状节理构造岩石,绳状熔岩,可见气孔发育构造,为

31、明显岩浆岩。四、断层、褶皱、风化壳的观察与描述1、地层中志留统主要分布在南望山水塔处。此处因建设水塔,露头为人工。露头处多为灰黄色细粒含白云母长石石英砂岩,岩石部分风化,风化面呈灰褐色,新鲜面呈灰黄色。具有中细粒粒状结构,中薄层状构造。岩石的主要组成矿物有石英、长石,另有少量白云母。此处还可见褶皱构造,其中接近褶皱核部测得产状为:S0 139?14?翼部产状为S0南望山还存在现代风化壳,下面是其剖面图 地质实习报告上泥盆统主要分布在南望山分水岭。此处露头天然,岩石中多见砾石脱落后留下的孔洞。为灰白色原层状中细粒石英质砾石,砾石成分为脉石英,占90%以上,另有少量黑色的硅质岩,砾石长轴多定向排列

32、,与层理一致。岩石属基底式交接,填隙物多为硅质、石英质。此处产状为:S0 26?50?,与上面的中志留统底层是平行不整合接触。下二叠统主要分布在难忘山北坡临公路,方家岭南东公路采坑处 此地层构造多样,分为褶皱和断层。其中褶皱处是薄层状黑色硅质岩,岩石风化面呈红褐色,新鲜面呈灰黑色,隐晶质结构,薄层状构造,层厚均匀,介于310cm之间,褶皱复杂,如图 断层处为硅质岩,岩石中发育断层面,其中发育有接部及摩擦镜面,根据接部可判断该断层有斜向滑动性质。2、地质作用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近地表的环境中,由于温度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及生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岩石在原地遭受破坏的过程。沉积作用:物质在风、水和

33、冰川等各种营力作用下进行悬浮、搬运、堆积或沉淀的过程。根劈作用:在风化作用中,生物的机械风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生长在岩石裂隙中的植物,随着根系不断地长大,对裂隙壁产生挤压,使岩石裂隙扩大,从而引起岩石破坏,这种作用称根劈作用 。变质作用:先已存在的岩石受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变化的影响,改变其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成为一种新的岩石的转变过程。岩浆作用:当岩浆产生后,在通过地幔和/或地壳上升到地表或近地表的途中,发生各种变化的复杂过程称为岩浆作用。3、构造褶皱主要为志留一三叠纪地层组成的地台型侏罗山式薄皮构造。轴线呈北西西或近东西向,呈向南略显凸出的弧形。按其形态,可分为两种类型:

34、南部以紧密线状褶皱为主,轴面多向南倒转,个别构成扇形褶皱。北部主要为宽缓的背斜与狭窄的短轴向斜相伴生。断层主要在下二叠统地层中形成,断层处有明显的接部和摩擦镜面,有斜向滑动性质。山北坡临公路,方家岭南东公路采坑处 此地层构造多样,分为褶皱和断层。其中褶皱处是薄层状黑色硅质岩,岩石风化面呈红褐色,新鲜面呈灰黑色,隐晶质结构,薄层状构造,层厚均匀,介于310cm之间,褶皱复杂,如图 断层处为硅质岩,岩石中发育断层面,其中发育有接部及摩擦镜面,根据接部可判断该断层有斜向滑动性质。野外认识断层及其性质的主要标志是: 地层、岩脉、矿脉等地质体在平面或剖面上突然中断或错开。地层的重复或缺失,这是断层走向与

35、地层走向大致平行的正断层或逆断层常见的一种现象,在断层倾向与地层倾向相反,或二者倾向相同但断层倾角小于地层倾角的情况下,地层重复表明为正断层,地层缺失则为逆断层。擦痕,断层面上两盘岩石相互摩擦留下的痕迹,可用来鉴别两盘运动方向进而确定断层性质。牵引构造。断层运动时断层近旁岩层受到拖曳造成的局部弧形弯曲,其凸出的方向大体指示了所在盘的相对运动方向。由断层两盘岩石碎块构成的断层角砾岩、断层运动碾磨成粉末状断层泥等的出现表明该处存在断层。此外还可根据地貌特征(如错断山脊、断层陡崖、水系突然改向)来识别断层的存在。五、实习生活的点滴感悟通过五天的地质实习,不仅让我们在专业知识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让我对自己所学专业有很大的理解,对于自己所学的采矿工程,是我自己选的,我开始很喜欢这个专业,其实我当时不怎么了解这个专业,根本也没有多想,现在想想当时自己是多么的天真,我应该多多了解自己的专业,之后再做好好的打算,使我想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