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2个月从托福70到GMAT750的艰难历程_第1页
在职2个月从托福70到GMAT750的艰难历程_第2页
在职2个月从托福70到GMAT750的艰难历程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原创 在职 2 个月从托福 70 到 GMAT750 的艰难历程以及心得和经验 在职复习GMAT接近2个月,从托福70多分到弱不禁风,抗过了 GMAC的百般 摧残,拿到了我自己满意的 750 的成绩。希望我的一点经验,能够帮助更多的 人。如果用武功来形象化我们在面对 GMAT时的实力,那么我想说,对考试本 身的了解是参加这场比武的入场券,解题的技巧是招式,阅读的能力是内功, JJ 则是我们的独门暗器。在准备这场比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经过 3 个阶段 一、首先,是获得入场券,即全面的了解这个考试,这个部分,在这里的人都拥 有最快捷的方式和最先新的资源,好好利用 CD,比XDF的信息,有用多了。

2、有 些问我问题的 G 友,还有不到 10 天就要考试了,但是居然连考试的基本信息都 还不甚了解,让人倍感诧异和为其担忧。、然后,关于厚积:1. 关于厚积的误区。曾上过XDF的GMAT班,接受的信息是,大部分题目不用 读的很懂, 发现考点就可得出答案, 或者用非常少的信息就可以凭借技巧得出答 案。我的理解是XDF属于典型的剑宗(详见笑傲江湖 by金庸),但是这个世界 上却没有独孤九剑这种只凭招式便可一击破敌的神技。那些老师能够风生笑谈, 挥洒自如, 是因为他们本身具备非常深厚的内功, 用内功在表演他们的招式。 当 我们用不过平平的内功来演练这些所谓的妙招之时,总是觉得力不从心。所以, 我觉得,自

3、己稳扎稳打的从基础做起,提升内功(即阅读能力)才是王道。另有一说,说中国人在 GMAT上赢在数学,输在逻辑和思维并不能跟上西方出 题人的思维。对这 1 点我不完全认同。 或许有一部分战友的思维和西方人的是有所出入, 但是 这并不是影响我们V部分成绩普遍低于他们的原因。试让其他战友,将1套GWD, 翻译成全中文,然后我们来做,我估计,低于 700 的国人,可能很少很少。这 说明了主因并非思维和逻辑, 或许逻辑是影响了我们的判断速度, 但是起决定作 用的,是我们的内功 -阅读能力。 我们是在非常紧张的阅读中, 掌握了不全的信 息,并在不充裕的时间下做出判断。 而美国人是在母语的支持下, 好整以暇的

4、把 大部分的时间用于了思考。他们甚至完全有时间每个题目都打草稿。2. 关于厚积的具体方法。大部分人并不相信阅读能力这项内功可以成于短期。 很多人用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日积月累的成果, 现在时间不够 ”这样幼稚可笑的借 口来掩饰其内心的软弱和懈怠。人性总是避艰就易。我只想问,没有试过,何以 言否?觉得阅读不可能在 1 个月内的战友们, 绝大多数并未尝试。 但是,我尝试 了,答案是内功是可以速成的。阅读的速度在 90%的程度上决定了做题的速度。1个月可以让我从做PREP都要剩8,9题的弱小内力,增长到做 GWD-TN可以 提前 1 分钟如此雄厚。虽然这个速度比起很多人,望尘莫及,但是在比武当中,

5、已经够用了。我的内功修炼过程如下: 1 个月内,虽然在职,但是用零星琐碎的时间看英文的 东西,这些零星的阅读每天不低于 4小时;其次每天 4篇阅读没断过; 最后,为 了每天 1 小时杨鹏难句,即使工作到半夜 2 点,我也会在 3点再睡。早晨依然 6 点起来做 1 个小时的阅读。所以,短期提升内功(阅读能力)并非不现实。不要以在职或事情多或今天休息 一天为藉口,选择了面对 GMAT,就要有必胜的信念和坚持的决心。因此,不情 愿是无法提升内功的原因,决心是解决内功问题的唯一法门。在厚积的过程中, 内功是最重要的一环, 当然并非唯一的一环。 还有 3 个必不可 少的环节,当然就是语法的整理总结 -沉

6、淀- 领悟。这个过程必须在自己的总 结中才能有所斩获, 虽然中文博大精深, 但是有些理解是很难看到字面意思的表 述就能透彻的。 关于语法的总结, 很多大牛已经提供了修炼功法, 我也是按照先 辈的足迹,从OG-OG第2遍-总结-第三遍-PREP破解-总结,这样过来的。不过有1点我想稍做补充,现在的SC,感觉更像是RC。不读懂,基本上都有2 个选项无法排除(送分题除外)。句子意思决定了句子的结构,比如哪个短语是 并哪个的?这件事到底主语是谁?这个成分到底是 1 个同位语补充说明, 还是独 立主格伴随主句的意思? 所以,在做SC的时间,个人建议,不要找所谓的考点,靠语法点、考点就可完 全解决问题的题

7、目甚少。 这样就意味着你需要做至少 2 次的阅读来比较剩下的你 看不出来破绽或者你觉得都有破绽的选项。反之,把重心放在读懂它的意思,那么选项自然就只剩 2, 3 个了,这 2, 3 个 中再用语法点来排除,那只看选项就可以解决,反而会快很多。至于逻辑,很多战友做了很多的题目,我个人感觉意义不大。OG12,足矣,OA是关键,他的解释标明了 GMAC的想法,这个我们需要去顺应。CR可以不做总 结,但是心中一定要有那种所谓的感觉。 对的答案可以在看到的第一眼没反应过 来,但是无关的必然要在第一时间排除掉。 然后剩下那个, 用所谓的感觉一套 取非削弱,排除他因,有果无因等等等等 -make sense

8、 。说穿了,逻辑还是在考我们的阅读,迅速读懂了,就好解决了 阅读部分, 当然考察的是阅读能力, 传说中的不读文章直接秒杀题目的神功, 我 无缘得见,深感遗憾。在厚积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1 点,就是培养能在繁杂 的信息中抓出要点的能力。 不仅读懂了, 而且抓住了重点, 那么阅读自然不成问 题了。在考试中阅读我的时间分配是,大量的时间读文章,做题基本上 30 到40 秒 1 个,很少有题回原文定了位,因为文章我已经看的很清楚了。3. 误区。个人觉得现在很多战友的误区有 2 个。其一,很多战友在根基不牢之 时,盲目前进。连OG的总结都没有完成就开始 GWD的真题磨砺。根基不稳就 练习实战之法,

9、我觉得效率和收获都是非常有限的。 以我自己为例, 我在临考前 第 14 天才开始接触真题,连做了 11 套,并详细分析完毕,就上了考场。我觉 得,题目不在于多,在于精。根基牢固以后,有 10 来套练习战技和运用,并模 拟考场环境和抓PACE,足已。其二,不少战友的时间分配。在根基已经打牢甚 至没打牢的情况下, 参考前辈大牛的题海战术, 大量的时间给了题目。 不停的做 题+ 分析。这对于内功深厚的人来说,当然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是,对于真 正问题出在内功(阅读能力)上的战友来说,不练内功,反抓招式,无异于缘木 求鱼。我的感觉,大部分不能逾越 700 的战友的问题,都出在内功上,我们大 可不必将

10、大把的时间投入到性价比不高的招式上。 如果我们把中前期投入大比重 的时间到阅读能力的提高上, 或许结果会大不相同。 我个人的感觉, 阅读能力是 700+的保证,没有深厚内功, 700+ 遥不可及。并且,诚如前面所举的翻译成中 文卷子的例子所示, 如果阅读能力达到超级深厚的地步, 已经足以将大部分人保 送到 700+ 的行列,几乎不需要任何的招式和技巧。但是,另一方面,招式的加 成让我们不用将内功练到顶峰(也没有多少国人可以将英文读的像母语一样顺 畅),也可以突破 750。 所以,在内功必须达到某个必要的水平上的前提下, 如何合理分配用在内功和招式上的时间, 是因人而异, 且值得我们去深究和规划

11、 的。三、最后,就是练技的阶段。我觉得这个阶段我们的任务有 2 个。 1.把厚积的成果, 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和运用 纯熟。选择GWD,或者PREP9套,或者其他真题,反复的练习,检验你的弱项以弥补 +查缺补漏+检测自己的厚积成果 +测定和规划自己的 PACE 等等。总之,就是 一个每天做题, 然后花大力气总结的阶段。 每天的题目数量不要贪多, 一定要能 分析的完,但是也不能过少。我给自己的标准是,最少 20 个 SC, 10 个 CR, 3 篇阅读。这个过程当中,可以总结出很多自己的招式,有些非常有效,最重要的,其实并 非这些招式本身, 而是这些招式给我们带来的那种感觉。 那种感觉是我们在战场

12、上发挥稳定的保证。当这种感觉来临的时候,回味,琢磨他,比题目本身重要的 多。 2.让自己调整好一切状态和心态,在心里和生理上为实战做好200% 的充分准备。这个甚至比我们的实际功力都还要重要。 要知道, 瘦死的骆驼其实并不一 定比马大。我们的目的, 就是为了最后的实战,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模拟实战的一切细 节都是必要的。 我甚至从厚积阶段开始, 就佩戴跟考场完全一样的耳塞, 并且对 自己进行自我催眠,告诉我自己,这就是实战。我在这个部分用的剑谱是 GWD-TN。我觉得这本剑谱很好,不仅少有重复,而 且字体,字间距都和实战一样。这个也是很重要的,提前适应考试的字体,脸离 屏幕的距离,等等一切细节,精准模拟,充分准备,无极限。如果说考试的时候,总分的来源是 10 成,那么实力占 5 成,寂静占 2成,心态 和发挥占 3 成。四、说下被我誉为暗器的寂静。暗器往往能收到奇效, 在绝望之时一招毙敌, 给我们抢回宝贵的喘息时间对付后 面的敌人。但是,暗器并不能让我们产生质变。仅凭暗器的投机取巧,在GMAC 的张牙舞爪面前,迟早会露出破绽败下阵来。并且,暗器用的如果不恰当又或许会自伤其身。在遇到寂静时,或过于兴奋,或 过于执着对比寂静和原文,或过于依赖错误寂静,均可能适得其反。我有一同事,模考没下过 770(均用的无重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