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原理及构造发动机构造点火系PPT课件_第1页
汽车原理及构造发动机构造点火系PPT课件_第2页
汽车原理及构造发动机构造点火系PPT课件_第3页
汽车原理及构造发动机构造点火系PPT课件_第4页
汽车原理及构造发动机构造点火系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发动机点火系发动机点火系功用功用用电火花方法点燃气缸内的压缩可燃混合气。点火系的分类点火系的分类磁电机点火系统磁电机点火系统蓄电池蓄电池点火系统点火系统( (battery)battery)磁电机本身产生点火所需的电源,由于结构上的原因仅适于单缸或两缸的汽油机。磁电机点火系统在汽车上早已不用,目前在某些摩托车上还有少量的应用。第1页/共39页第八章第八章 发动机点火系发动机点火系功用功用用电火花方法点燃气缸内的压缩可燃混合气。点火系的分类(按点火系统的电源不同分)点火系的分类(按点火系统的电源不同分)磁电机点火系统磁电机点火系统蓄电池蓄电池点火系统点火系统( (battery)battery)

2、点火系统电源是蓄电池和发电机,适用于多缸发动机,目前汽车上使用的都属于此类点火系统。第2页/共39页发动机点火系发动机点火系功用功用点火系的分类(按点火系统结构和发展过程分)点火系的分类(按点火系统结构和发展过程分)触点式点火系统触点式点火系统晶体管辅助点火系统晶体管辅助点火系统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目前在一些载货汽车上还有少量使用。现基本上已不使用。第3页/共39页发动机点火系发动机点火系功用功用点火系的分类(按点火系统结构和发展过程分)点火系的分类(按点火系统结构和发展过程分)触点式点火系统触点式点火系统晶体管辅助点火系统晶体管辅助点火

3、系统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按点火触发信号产生的方式不同又有磁感应式、光电式、振荡式、霍尔效应式等不同的形式,其中振荡式目前使用很少。第4页/共39页发动机点火系发动机点火系功用功用点火系的分类(按点火系统结构和发展过程分)点火系的分类(按点火系统结构和发展过程分)触点式点火系统触点式点火系统晶体管辅助点火系统晶体管辅助点火系统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随着汽油喷射式发动机的普及,由微机控制的电子点火系统也越来越多。第5页/共39页第一节第一节 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

4、理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一、组成一、组成蓄电池、点火开关、点火线圈(ignition coil) 、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火花塞(spark plug)、高压导线等。第6页/共39页第7页/共39页第8页/共39页第9页/共39页第一节第一节 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一、组成一、组成二、工作原理二、工作原理 点火线圈是一个带有附加电阻的自耦变压器,其初级绕组通过断电器的触点搭铁。由发动机凸轮轴驱动的分电器轴转动时,带动断电器凸轮一起旋转,使断电器触点不断地闭合和张开。第10页/共39页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工作原理第11页/共39页第12页/共39

5、页第13页/共39页第二节第二节 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 一、点火时刻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一、点火时刻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 点火不能过迟,也不能过早。如果点火时间适当,混合气的燃烧最高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1015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此时的点火提前角为最佳点火提前角。第14页/共39页第二节第二节 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 一、点火时刻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一、点火时刻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 点火不能过迟,也不能过早。如果点火时间适当,混合气的燃烧最高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1015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此时的点火提前角为最佳点火提前角。第15页/共39页第二节第二节 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 一、点火时刻

6、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一、点火时刻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 可燃混合气在汽缸内燃烧占有一定时间,混合气不应在压缩行程上止点处点火,而应适当提前,使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混合气已得到充分燃烧,从而使发动机获得较大的功率。 点火提前角:从火花塞电极间跳火开始到活塞运动到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二、二、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第16页/共39页第二节第二节 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 一、点火时刻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一、点火时刻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三、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三、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二、二、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 影响混合气燃烧速度的因素很多,当这些因素有变化时,相应的点火提前角需作适当的调整。这些因素包括以下几项

7、。 (1)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点火系统应能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点火提前角,使混合气燃烧及时、完全。 第17页/共39页第二节第二节 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 一、点火时刻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一、点火时刻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三、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三、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二、二、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 (2)混合气的浓度:当混合气变浓时,其燃烧速度加快,点火提前角应适当减小。 (3)进气压力:当进气压力降低时,混合气的扰流和雾化变差,其燃烧速度会下降,因此点火提前角应适当加大。第18页/共39页第二节第二节 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 一、点火时刻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一、点火时刻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三

8、、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三、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二、二、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离心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离心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真空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真空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辛烷值校正器辛烷值校正器随发动机转速变化而自动改变点火提前角。第19页/共39页第二节第二节 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 一、点火时刻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一、点火时刻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三、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三、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二、二、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离心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离心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真空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真空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辛烷值校正器辛烷值校正器按发动机负荷不同而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第20页/共39页第二节第二节 点火提前角点

9、火提前角 一、点火时刻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一、点火时刻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三、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三、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二、二、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离心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离心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真空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真空式点火提前调节装置辛烷值校正器辛烷值校正器发动机换用不同牌号汽油时,调节点火提前角(手调)。第21页/共39页第三节第三节 传统触点式点火系主要元件传统触点式点火系主要元件一、点火线圈一、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的作用是将电源的低压(12V)转变为高压(1520KV),以使火花塞电极产生电火花。 点火线圈按磁路的结构形式不同,分为开磁路和闭磁路两种。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使用开磁路的点火线圈,电

10、子点火系统使用闭磁路点火线圈。 第22页/共39页开磁路点火线圈开磁路点火线圈次极绕组初级绕组第23页/共39页第24页/共39页第三节第三节 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火系主要元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火系主要元件件二、分电器二、分电器一、点火线圈一、点火线圈分电器由下列元件组成:1.断电器:周期性地接通和断开初级电路,使初级电流发生变化,以便在点火线圈中感应生成次级电压。2.配电器: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按发动机的工作次序轮流分配到各缸火花塞上。3.电容器:减小触点断开时的火花,保护触点;增强次级电压。4.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第25页/共39页断电器及配电器断电器及配电器 第26页/共39页离心点火提前角调节

11、装置离心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配电器第27页/共39页真空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真空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第28页/共39页第四节第四节 汽车电源汽车电源一、蓄电池一、蓄电池蓄电池的种类蓄电池的种类当发动机电量有剩余时蓄电池充电,当汽车上的用电装置用电量过大时,蓄电池放电补足发电机供电不足。起动型蓄电池起动型蓄电池根据电解液不同,根据电解液不同,蓄电池有蓄电池有在短时间内能向起动机提供大电流,汽油发动机200600A,柴油发动机1000A。第29页/共39页第四节第四节 汽车电源汽车电源一、蓄电池一、蓄电池蓄电池的种类蓄电池的种类当发动机电量有剩余时蓄电池充电,当汽车上的用电装置用电量过大时,蓄电池放电补

12、足发电机供电不足。起动型蓄电池起动型蓄电池根据电解液不同,根据电解液不同,蓄电池有蓄电池有酸性蓄电池:纯硫酸溶液,极板上活性物质主要成分是 铅又称铅酸蓄电池;碱性蓄电池:纯NaOH溶液 或KOH。第30页/共39页第四节第四节 汽车电源汽车电源一、蓄电池一、蓄电池二、发电机二、发电机 在发动机运转时,交流发电机开始发电。交流发电机所产生的电能一部分供给汽车上的各种用电装置,剩余部分供给蓄电池充电。 在交流发电机上布置有整流器和电压调节器,所以交流发电机发电的同时还进行整流,最后以直流电方式输出。第31页/共39页第四节第四节 汽车电源汽车电源一、蓄电池一、蓄电池二、发电机二、发电机交流发动机的

13、构造交流发动机的构造电刷及电刷架后端盖转子硅二极管定子总成前端盖皮带轮风扇第32页/共39页第四节第四节 汽车电源汽车电源一、蓄电池一、蓄电池二、发电机二、发电机交流发动机的构造交流发动机的构造转子(磁极)转子(磁极)定子定子 (电枢)(电枢)整流器整流器 端盖端盖交流发电机的转子作用是通交流发电机的转子作用是通入一直流电后,产生一个旋入一直流电后,产生一个旋转的磁场。转的磁场。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产生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产生三相感应电动势。三相感应电动势。将定子产生的三相感应电动将定子产生的三相感应电动势转变为直流电。势转变为直流电。第33页/共39页第34页/共39页第35页/共39页第四节第四节 汽车电源汽车电源一、蓄电池一、蓄电池二、发电机二、发电机交流发动机的构造交流发动机的构造转子(磁极)转子(磁极)定子定子 (电枢)(电枢)整流器整流器 端盖端盖交流发电机有前,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