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散_圣惠卷十五_减法方剂树_第1页
菊花散_圣惠卷十五_减法方剂树_第2页
菊花散_圣惠卷十五_减法方剂树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菊花散_圣惠卷十五_减法方剂树菊花散_圣惠卷十五_减法方剂树11.原方21.1.组成:甘菊花1两,麻黄1两(去根节),葛根1两(锉),黄芩1两,羚羊角屑3两,玄参3分,栀子仁3分,赤芍药3分,甘草(炙微赤,锉)3分。21.2.功效:时气头痛至甚,及百骨节疼痛。21.3.来源:圣惠卷十五。22.解肌汤22.1.减:甘菊花、羚羊角屑、玄参、栀子仁、甘草22.2.组成:葛根1两,黄芩1两,麻黄(去节)半两,赤芍药4钱。22.3.功效:邪气在表,上气浮肿。22.4.来源:云岐子脉诀23.通表散23.1.减:甘菊花、葛根、黄芩、羚羊角屑、玄参、栀子仁23.2.组成:麻黄1两半(去根节),赤芍药2两,甘草

2、半两(炙微赤,锉)。23.3.功效:妊娠5月、6月或7月,卒患伤寒,烦热,四体疼痛,不得安卧。23.4.来源:圣惠卷七十四24.麻黄栀子汤24.1.减:甘菊花、葛根、黄芩、羚羊角屑、玄参、赤芍药24.2.组成:麻黄(去根节)半两,栀子仁7枚,甘草(炙)3分。24.3.功效:阴黄。病人寒热并十指疼痛,鼻中煤生。34.4.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一35.黄芩汤35.1.减:甘菊花、麻黄、葛根、羚羊角屑、玄参、栀子仁35.2.组成:黄芩1两,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35.3.功效:阳明病发热脉浮,口干鼻燥,衄血,及挟热下痢,寒热胁痛,疹疮不出。阳明病,口干但漱水不欲咽者,必衄也;阳明脉浮,发热,口鼻

3、中燥,能食者,亦衄。引钱氏方,挟热下痢,头痛胸满,大渴;或寒热胁痛,脉洪大而实者。挟热作疹疮不出,烦躁不得眠。35.4.来源: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331. 原方1.1. 组成:甘菊花1两,麻黄1两(去根节),葛根1两(锉),黄芩1两,羚羊角屑3两,玄参3分,栀子仁3分,赤芍药3分,甘草(炙微赤,锉)3分。1.2. 功效:时气头痛至甚,及百骨节疼痛。1.3. 来源:圣惠卷十五。2. 解肌汤2.1. 减:甘菊花、羚羊角屑、玄参、栀子仁、甘草2.2. 组成:葛根1两,黄芩1两,麻黄(去节)半两,赤芍药4钱。2.3. 功效:邪气在表,上气浮肿。2.4. 来源:云岐子脉诀3. 通表散3.1. 减

4、:甘菊花、葛根、黄芩、羚羊角屑、玄参、栀子仁3.2. 组成:麻黄1两半(去根节),赤芍药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3.3. 功效:妊娠5月、6月或7月,卒患伤寒,烦热,四体疼痛,不得安卧。3.4. 来源:圣惠卷七十四4. 麻黄栀子汤4.1. 减:甘菊花、葛根、黄芩、羚羊角屑、玄参、赤芍药4.2. 组成:麻黄(去根节)半两,栀子仁7枚,甘草(炙)3分。4.3. 功效:阴黄。病人寒热并十指疼痛,鼻中煤生。4.4.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一5. 黄芩汤5.1. 减:甘菊花、麻黄、葛根、羚羊角屑、玄参、栀子仁5.2. 组成:黄芩1两,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5.3. 功效:阳明病发热脉浮,口干鼻燥,衄血,及挟热下痢,寒热胁痛,疹疮不出。阳明病,口干但漱水不欲咽者,必衄也;阳明脉浮,发热,口鼻中燥,能食者,亦衄。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