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人际关系PPT课件_第1页
第五章---人际关系PPT课件_第2页
第五章---人际关系PPT课件_第3页
第五章---人际关系PPT课件_第4页
第五章---人际关系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中国谚语中国谚语第1页/共79页 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百分之八十五则要靠人际他的专业技术,而百分之八十五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世能力。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世能力。 卡耐基卡耐基第2页/共79页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有人估计,个人每天除道。有人估计,个人每天除8 8小时睡眠以外,其余小时睡眠以外,其余16

2、16个小时候中有个小时候中有70%70%的时间是在进行了人际交往。的时间是在进行了人际交往。可以说,人际交往构成了人生的主要内容,个人是可以说,人际交往构成了人生的主要内容,个人是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不断成长与发展的,通过人际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不断成长与发展的,通过人际交往,人们才能形成各种人际关系,个体才能学到交往,人们才能形成各种人际关系,个体才能学到各种社会经验,完成社会化过程,从单纯走向成熟。各种社会经验,完成社会化过程,从单纯走向成熟。 第3页/共79页第一节、人际关系基础知识第一节、人际关系基础知识一、什么是人际关系一、什么是人际关系广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广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狭义:

3、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狭义: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一)定义第4页/共79页(二)含义(二)含义 人际关系主要注意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 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的:认知(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认知和理解)、情感(双方在情感上的满意程度和亲疏关系)、行为(双方实际交往的外在表现和结果) 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第5页/共79页二、人际关系的类型二、人际关系的类型1 1、从社会学的角度分、从社会学的角度分, ,可有两种分类方式可有两种分类方式按关系媒介分:按关系媒介分:业

4、缘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趣缘关系业缘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趣缘关系按关系稳定性分按关系稳定性分: :强关系、弱关系强关系、弱关系第6页/共79页2 2、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可以有四种类型的分类、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可以有四种类型的分类方式:方式:A A、按需求性质,分为情感性关系和工具性关系;、按需求性质,分为情感性关系和工具性关系;B B、按喜欢程度,分为吸引性关系和排斥性关系;、按喜欢程度,分为吸引性关系和排斥性关系;C C、按双方相互地位,分为支配性关系和平等性关、按双方相互地位,分为支配性关系和平等性关系;系;D D、按关系存在的时间,分为长期性关系和临时性、按关系存在的时间,

5、分为长期性关系和临时性关系。关系。第7页/共79页三、人际关系的三、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过程发展变化过程1 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定向定向情感探索情感探索感情交流感情交流稳定交往稳定交往2 2、人际关系破裂的过程、人际关系破裂的过程分歧分歧收敛收敛冷漠冷漠逃避逃避终止终止第8页/共79页定向阶段 注意:无意地选择交往对象; 抉择:理性地、有意识地选择交往对象; 初步沟通:试图与所选对象建立某种联系的行动,是展开交往和建立关系的真正开始。 这个阶段的时间跨度是不一样的。对于自我防卫倾向较强的人,这一阶段时间长;而有的人则很快完成。第9页/共79页情感探索阶段 情感融合:

6、建立安全感和信任; 开拓共同情感领域:沟通逐渐广泛,自我表露增加; 情感卷入:程度不高,交往仍较正式。 如果人际交往停留在这个阶段,那彼此的关系仅仅是点头之交。第10页/共79页感情交流阶段 关系性质有了质的变化:更为亲近、信任; 共同情感领域不断扩大:沟通和交往内容更多涉及私人内容; 情感卷入较深:相互都有情感上的较大投入,交往模式超出正式范围,常可坦诚相待、直言相告。 此阶段若关系破裂,会给双方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第11页/共79页稳定交往阶段 高度的心理相容:相互接纳程度很高; 自我表露更广更深:向对方几乎完全开放,毫不掩饰; 关系牢固稳定: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甚

7、至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第12页/共79页分歧 人际关系的融洽度是以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广度决定的;而分歧,正是共同情感领域缩小乃至消失的开端。 随着分歧的增多,双方心理距离扩大,彼此接纳性下降,双方在知觉和理解上都朝不利于双方关系的方面倾斜。 此时双方开始觉得难以准确地判断对方。 甲:“我喜欢听周杰伦的歌。” 乙:“周杰伦?人难看,歌难听,我不喜欢他。”第13页/共79页收敛 沟通过程中的轻松和愉快开始消失,双方都开始注意沟通内容的选择,试图避免触及对方的敏感话题,交往开始存在压力。 此时双方情感上的拒绝水平还较低,但沟通的困难还是会使沟通量减少,这也导致了双方情感融洽程度的降低。第14页

8、/共79页冷漠 双方开始放弃增进沟通的努力,交往氛围冷淡,言语和非言语沟通都缺乏热情。 多数人会将这段关系在这一阶段维持很久,原因有二:一是期望关系能有好转的可能;二是不愿意失去与这段关系相关联的利益。第15页/共79页逃避 随着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双方会尽可能相互回避,尤其是两人的单独相处,避免尴尬和困窘。从外在状态来看,就是相互疏远。 此时人们往往感到很难判断对方的情感状态和预测对方的行为反应,这也意味着双方的信任不再。所以交往更加小心翼翼。 此阶段双方在知觉和理解上容易发生误解,出于自我保护,对本来正常的人际行为都会有过敏反应。第16页/共79页终止 终止 这是冷漠、逃避和疏远的必然结果。

9、因为到这个时候,结束这段关系是让双方解除心理负担、减轻痛苦的唯一选择。 学会放弃:有时候人际关系的结束并非不道德。 第17页/共79页 明代学者苏浚在明代学者苏浚在鸡鸣偶记鸡鸣偶记中说:中说:“道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生死可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 第18页/共79页 一、人际交往的概念一、人际交往的概念 (一)定义: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人际交往(interpersonal association)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流

10、信息、沟通感情、相互作用和相互知觉的过程。 (二)基本特征: 1人际沟通 2相互作用第二节第二节 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第19页/共79页 二、人际交往的基本结构二、人际交往的基本结构 人际交往是由三个环节构成的复杂活动。 (一)信息交流(人际沟通) 交往中互相交换观点,了解对方态度,从而修正自己的观点或改变他人的想法,以实现心理沟通。 信息交流的方式有言语和非言语两种,以言语交流为主,但非言语交流也不可忽视。 第二节第二节 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第20页/共79页 (二)动作交换 人们在交往中除了运用评议作为交往工具外,还伴随着必要的动作。 有些动作是作为非言语沟通手段被有意无意运用到人际交往中。第二节

11、第二节 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第21页/共79页 (三)相互理解 交往中的相互理解,是交往的关键。 相互理解包括了三个方面: 1意义理解:理解对方提供的信息是什么意思; 2情感理解:理解对方是如何提供信息的,从其方式领悟其情感体验和倾向性; 3动机理解:理解对方为什么提供信息。第二节第二节 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第22页/共79页 俄国戏剧理论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在和一个人交往时,首先要控探寻他的心灵,他的内心世界。” 第二节第二节 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第23页/共79页 三、人际交往的种类三、人际交往的种类 (一)根据主交往主体的性质分:角色交往和个性交往 角色交往目的性强,常有功利色彩,交往双方以所

12、扮演的社会角色身份或某社会群体的代表来展开交往,具有社会公务性质,具有符合角色的行为模式。 个性交往指主体以个人名义进行,个性色彩浓厚的交往。这种交往强调感情的融洽,主要满足个体的交往需要和情感需求,交往较随意。第二节第二节 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第24页/共79页 (二)根据交往的社会形态分:正式交往与非正式交往 正式交往是带有社会公务性质的官方交往,所建立的是工作关系;非正式交往是指不带“社会公务”性质的私人来往,所建立的是朋友关系。第二节第二节 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第25页/共79页 四、人际交往的功能四、人际交往的功能 (一)个体社会化的途径 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

13、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个社会所认可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就是人际交往。 (二)人际关系产生的基础 人际关系产生的基础有三:交往的展开、情感的投入、需要的满足。 个体必须通过交往才能发生接触和产生情感,建立人际关系。 (三)满足个体基本需要的重要途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舒兹认为,人都有三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即包容的需要、支配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第二节第二节 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第26页/共79页第二节第二节 人际交往人际交往(一)需要理论尊重需要满足原则1 1、需要、需要情绪情绪交往三者的关系交往三者的关系2 2、马斯洛需要层

14、次理论及其在人际交往中的应、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用最重要也最简单有效的就是尊重需要的满足。最重要也最简单有效的就是尊重需要的满足。五、人际交往基本原则五、人际交往基本原则第27页/共79页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第28页/共79页(二)对等原则(二)对等原则1 1公平理论:与人际关系中的同伴相比,两者公平理论:与人际关系中的同伴相比,两者贡献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基本是相同的。如若不贡献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基本是相同的。如若不然,则过度受益和过度受损的关系双方对这种状然,则过度受益和过度受损的关系双方对这种状态都会感到不安。态都会感到不安。2 2互惠式好感:人们希

15、望被喜欢;而知道别人互惠式好感:人们希望被喜欢;而知道别人喜欢自己,也足以成为喜欢此人的理由。喜欢自己,也足以成为喜欢此人的理由。3 3镜子效应:以何种态度对人,别人就以何种镜子效应:以何种态度对人,别人就以何种态度对你。态度对你。第29页/共79页六、人际交往的技巧六、人际交往的技巧 1 1、建设自己良好的个性、建设自己良好的个性(一)受人欢迎的技巧(一)受人欢迎的技巧积极。不在于内向外向,积极。不在于内向外向,而在于积极消极。性格积极而在于积极消极。性格积极乐观者富于感染力。乐观者富于感染力。第30页/共79页自信。自信的人宽容大度,容易相处。自大者自信。自信的人宽容大度,容易相处。自大者

16、令人反感,自卑者易受伤害的脆弱自尊令人无所令人反感,自卑者易受伤害的脆弱自尊令人无所适从,且容易导致摩擦。适从,且容易导致摩擦。第31页/共79页善良。这是最具人性善良。这是最具人性光辉的特质光辉的特质 。第32页/共79页(二)遵循(二)遵循“三三A A”原则原则1 1、接受、接受(accept)(accept)“任何人任何人都没有力量改变另一个人,都没有力量改变另一个人,但如果你乐于按照一个人的但如果你乐于按照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去欢迎他,你就给本来面目去欢迎他,你就给了他一种改变他自己的力了他一种改变他自己的力量。量。”认可他人。挑剔会让认可他人。挑剔会让人失去朋友。人失去朋友。第33页/共

17、79页2 2、重视。、重视。(appreciate)(appreciate)在人际交往中,目中在人际交往中,目中无人一定是不受欢迎的。对交往对象心理感受无人一定是不受欢迎的。对交往对象心理感受的重视,付出的是一种友好和尊重态度。的重视,付出的是一种友好和尊重态度。第34页/共79页3 3、赞美、赞美(admire)(admire)真诚真诚的赞美会引起别人行为的赞美会引起别人行为发生自己所期待的改变。发生自己所期待的改变。指责和批评则让他人表指责和批评则让他人表现更坏。现更坏。第35页/共79页(三)尽可能满足他人自尊的需(三)尽可能满足他人自尊的需要要1 1、记住别人的名字和一些私人信息。、记

18、住别人的名字和一些私人信息。2 2、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3 3、做一个好的听众。、做一个好的听众。第36页/共79页(四)负面交往技巧(四)负面交往技巧 1.1.争辩的艺术争辩的艺术 避免无谓的争辩。避免无谓的争辩。“没有人没有人能在争辩中获胜。能在争辩中获胜。” 争辩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争辩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说服对方才是重要的。说服对方才是重要的。 保持风度,有器量。不做人保持风度,有器量。不做人身攻击;接受、承认别人合身攻击;接受、承认别人合理的观点。理的观点。第37页/共79页说服的技巧说服的技巧 第一步第一步: :让他陈述他的情况或理由,倾听;让他陈述他的情

19、况或理由,倾听; 第二步第二步: :回答前稍作停顿;(过短无诚意,过长则落下回答前稍作停顿;(过短无诚意,过长则落下风)风) 第三步第三步: :适当地让步;(对对方的观点表示一定程度的适当地让步;(对对方的观点表示一定程度的认可)认可) 第四步第四步: :温和而准确地叙述你的情况或理由;温和而准确地叙述你的情况或理由; 第五步第五步: :通过第三人说话;通过第三人说话; 第六步第六步: :给对方留面子(给台阶下),不要指望大获全给对方留面子(给台阶下),不要指望大获全胜。胜。第38页/共79页2.2.批评的艺术批评的艺术 先表扬后批评:良药不再苦口。先表扬后批评:良药不再苦口。 批评别人之前先

20、做自我检讨:消除对立情绪。批评别人之前先做自我检讨:消除对立情绪。 点到为止,给人台阶。点到为止,给人台阶。第39页/共79页第40页/共79页拒绝的艺术拒绝的艺术 补偿式拒绝:提出另一建议,以示诚意。补偿式拒绝:提出另一建议,以示诚意。 先肯定后拒绝:以示其情非得已。先肯定后拒绝:以示其情非得已。 爱护性拒绝:站在对方立场谈理由。爱护性拒绝:站在对方立场谈理由。第41页/共79页 有的人浑身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像一块磁石吸引着他周围的人,这样的人能有更多与人深入发展关系的机会;而有的人尽管不善交际,但是一旦遇上脾气相投的人,却也能一拍即合,结为莫逆。 第三节第三节 人际吸引人际吸引第42页/共

21、79页一、人际吸引概述一、人际吸引概述 (一)什么是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把这种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称作人际吸引 与人际吸引相反的是人际排斥,也就是彼此之间的敌对态度 人际吸引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人们关系上的亲疏远近就是受彼此之间人际吸引的调节 第43页/共79页人际吸引有两层含义:一是个人由于自身因素而产生的对他人的吸引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个人魅力。二是交往双方彼此相互产生的吸引,这种吸引与个人魅力并无直接关系,只要双方投缘,就可能产生人际吸引。 第44页/共79页(二)人际吸

22、引理论(二)人际吸引理论 1.得失理论(P184) 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等人在研究赞美与人际吸引的关系时,通过实验发现了一种“得失效应” 决定对赞美者的喜欢程度的,不只是赞美的总量,还有赞美的变化量。其基本理论是态度上由批评到赞美的转变比一直都是赞美对他人更具吸引力 第45页/共79页实验结果实验结果 条件 对行为实施者的好感程度 标准偏差 (从批评到赞美)7.671.51(一直都是赞美)6.421.42(一直都是批评)2.523.16(从赞美到批评)0.873.32第46页/共79页2.2.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social exchange

23、theory)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所知觉到的一段关系的正性或负性程度取决于: 1自己在关系中所得到的收益; 2自己在关系中所花费的成本; 3比较水平:人们对于他们在特定关系中可能的收益和成本的预期,就是指对自己应得到什么样的关系和能够与他人建立一个更好的关系的可能程度。第47页/共79页(三)公平理论(三)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equity theory) 一些研究者批评社会交换理论忽视了关系中的一个要素公正的概念,或者说是公平。公平理论的支持者强调,人们并非简单地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他们还要考虑关系中的公平性,即与人际关系中的同伴相比,两者贡献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基本是相

24、同的(Homans,1961;WalsterBerscheid,1978)。这些研究者把一段公平的关系描绘为最快乐和最稳定的关系 根据公平理论,过度受益和过度受损的关系双方对这种状态都应该感到不安,且双方都会有在关系中重建公平的动机 第48页/共79页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一)个人特质 1仪表风度 亚里士多德:美丽是比任何 介绍信更为巨大的推荐书。 男女在对外表吸引力这一点上并无区别 第49页/共79页Sergios, P.A., & Cody, J.Physical attractiveness and social assertiveness skills

25、 in male homosexual dating behaviour and partner selectio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25,505-514 九十年代一项研究: 要求男性和女性实验参与者分别对可能的性伴侣(如一个短期的、不互相承诺的关系)以及可能的婚配对象(如,一个长期的、互相承诺的关系)的23个特质的偏好程度进行评分(包括外表吸引力)。 在对可能的性伴侣的评分中,两性都把外表吸引力列在了首位,只有当对潜在的婚配对象进行评分时,男性相比女性更注重外表吸引力,尽管外表吸引力也并非列在男性偏好排行的第一位。 在其它研究中,两性都把外表吸

26、引力列为在性兴趣的引发中惟一最重要的因素。 外表吸引力在人际吸引中的重要角色并不仅限于异性恋群体。同性恋也一样:对方外表的吸引力是他们喜欢对方程度最有力的预测因素。 第50页/共79页原因: 心理酬赏 与容貌出众的人交往,能让美的 需要得到满足,感官得到愉悦 晕轮效应 人们不自觉地凭想象赋予外表出色的人超出实际的优点,无形中增强了对方在自己眼中的魅力 自我价值提升 与容貌出众的人交往,能提升他人对自己的价值评估 第51页/共79页2 2才干学识才干学识 适度地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可以增强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对于公认的能力才干出众的人,如果能犯点小错,不但无损其形象,反而会提升其人际魅力,这在心理

27、学上称为犯错误效应 鲁迅:“凡是神圣的、神秘的事物都是值得怀疑的。” 第52页/共79页3个性品质 对人际吸引产生影响的个性品质主要有气质与性格。气质决定了个体的交往行为风格,性格决定了个体的人品,也决定了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式,而这些都是对人际吸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 第53页/共79页(二)情境因素(二)情境因素 1空间距离 2交往频率 网络交往:长距离的时空接近效应网络交往:长距离的时空接近效应 第54页/共79页(三)双方适合度(三)双方适合度相似与互相似与互补补 1相似性与人际吸引 2互补性与人际吸引 第55页/共79页3 3相似与互补在人际吸引中的不同作相似与互补在人际吸引中的不同作

28、用用 价值观与态度的相似是根本性的,它决定了交往双方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相容,是否会因原则问题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 当交往双方社会地位接近或平等,社会角色作用相同时,相似性的所产生的吸引是主要的;而当交往双方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对应的(对偶角色关系)时,互补所构成的强烈吸引最能巩固关系。 第56页/共79页三、婚恋关系中的人际吸引三、婚恋关系中的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最高形式爱情 “曾经有一份真挚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的爱情摆在我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时候才后到了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老天可以

29、给我一个果老天可以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的话,再来一次的机会的话,我会跟那个女孩说三我会跟那个女孩说三个字个字我爱你!如我爱你!如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上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一万年!” 第57页/共79页1.什么是爱情 定义: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异性个体之间的强烈的人际吸引 特点:爱情发生在两个异性之间 爱情发生在两个成年人之间 爱情是包含认知成分的情感 爱情必然伴随着性冲动 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 第58页/共79页(二)爱情与喜欢的区别 20世纪70年代初鲁宾(Z.Rubin)就曾通过研究指出爱与喜欢有质的不同,还编制了测量喜欢与爱情的量表。 他得出结论说

30、,爱情和喜欢激发明显不同的反应及行为类型。他设计了一种量度方法,以反映他的调查对象在对待朋友和他们所爱的人时的差别(见下表)。鲁宾的发现肯定了我们很多人从经验中得到的认识:你可以非常欣赏一个人,对他(她)抱有温馨的感情,并且喜欢和他(她)在一起,但你并不爱他(她)。 第59页/共79页四点区别四点区别 *爱情有较多幻想,喜欢则是由对他人的现实评价所唤起。 *喜欢是一种单纯的情感体验,比较平稳宁静,爱情则比较狂热、激烈,且与许多相互冲突的情绪有联系 *爱情往往与性欲有关,而喜欢不然 *爱情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喜欢则不然 *虽然爱情与喜欢有区别,但喜欢是爱情的基础,许多爱情也是由喜欢开始的 第60

31、页/共79页(二)恋爱中的人际吸引(二)恋爱中的人际吸引 1.异性吸引的影响因素 普通交往中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同样在异性吸引中发挥作用;但是异性吸引还是有其特殊性。 *体势吸引力(physical attractiveness) 第61页/共79页 外表所构成的异性人际吸引,格伦威尔逊等人提出了一个进化论倾向的解释:男性所喜欢的女性的“性感”,实际上是指她能提供丰沃的基地,培养男性的种子;“年轻”代表她的卵子的品质较好;“五官端正”代表她没有毛病;“丰乳肥臀”意味着她能生孩子;而“柳腰细步”则表明她还没有怀孕。女性所喜欢的男性的“强健体魄”、“聪明才智”与“丰富经验”,则表明他是个理想的“下

32、种者”。 英格伦威尔逊克里斯迈克劳林著:为什么爱情不能持久,新华出版社,2003 第62页/共79页 尽管体势吸引力在异性吸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有学者的研究表明,人们在择偶的时候并不会将其作为首要因素、更不会作为唯一因素加以考虑。巴斯曾在37个国家对人们的择偶要求进行过跨文化研究,结果表明,男女被试均把仁慈、善于理解人和聪明置于体势吸引力之上。 D. M. Buss. Human mate selection. American Scientist, 73,47-51 第63页/共79页*相似与互补 有些相似在恋爱阶段因为太熟悉而缺乏吸引力,而在进入婚姻生活后才发现其价值;有些差异在恋爱

33、阶段被幻想美化成为互补因素而产生强烈的吸引,在婚后实际的生活中没能形成真正的相互欣赏和依赖,反而成为导致分歧的隐患 (致命吸引力) 在恋爱阶段,恋人们可能因为相似而结缘,因互补而相守 第64页/共79页 * * *异性吸引的增强异性吸引的增强 一是欲擒故纵一是欲擒故纵 二是抵抗效应,也称罗密欧朱丽叶效应。这是二是抵抗效应,也称罗密欧朱丽叶效应。这是指在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研究中所发现的,指在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研究中所发现的,增加压力不仅不增加遵从和服从,反而产生相增加压力不仅不增加遵从和服从,反而产生相反效应的现象。在恋爱中,就表现为外部阻力反效应的现象。在恋爱中,就表现为外部阻力越大,

34、恋人内部的吸引力越强。越大,恋人内部的吸引力越强。 第65页/共79页3.3.恋爱各阶段人际吸引的变化恋爱各阶段人际吸引的变化 暗恋 初恋 热恋 依恋 第66页/共79页(四)婚姻中的人际吸引(四)婚姻中的人际吸引 婚姻就像一座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冲出去。 钱钟书,围城 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却难。 歌曲:心太软 第67页/共79页1.婚姻中人际吸引的变化 婚后的平静持续若干年,会让“城堡居民”们在城外诱惑面前重新燃起久违的激情,造成婚姻的不稳定。由玛丽莲梦露主演的一部电影七年之痒,艺术地反映了夫妻婚姻旅程中这一插曲。 第68页/共79页夫妻间的人际吸引随爱情的成分改变而变化夫妻间的人际吸引随爱情的成分改变而变化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爱情三角形理论 人类的爱情包括三种成分: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和承诺(decision/commitment),它们组成了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这三种成分在爱情中并非等量存在,而是有着多寡有无的区别,于是构成了爱情的七种类型 第69页/共79页第70页/共79页 喜欢只有亲密; 浪漫之爱亲密加激情,缺乏承诺; 伴侣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