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4N工作面切眼位置优化设计_第1页
1304N工作面切眼位置优化设计_第2页
1304N工作面切眼位置优化设计_第3页
1304N工作面切眼位置优化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304n工作面切眼位置优化设计    林祥斌【摘要】1304n工作面为新巨龙公司一采北翼的第四个工作面,位于-810水平一采北翼进风上山以北,东为已回采完毕1303n工作面,北为北风井保护煤柱。地面标高为+43.37+44.12m。地表垂直投影位置为大刘庄以南、张楼以东。由于受1303n工作面的开采影响,大刘庄南部区域最大下沉已达300mm,已有两处砖混结构楼房出现裂缝,损坏等级达-级。为了避免此处区域再受1304n工作面回采影响而造成更大的下沉及房屋损坏,避免给当地农民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给公司带来额外的塌陷赔偿及工农矛盾,就要对1304n工

2、作面的切眼位置进行优化设计,通过研究论证来确定1304n工作面切眼位置。【关键词】地表移动;沉降预计;概率积分法依据2301s面、1301n、2301n面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的数据处理分析所得到的地表移动角参数及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预计大刘庄的村庄保护煤柱,并结合1304n工作面开拓方案,综合论证研究1304n工作面切眼布置位置。1、预计参数确定通过对2301s面、1301n、2301n面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的设置、实测资料的采集,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到的相关参数如下:(1)地表移动角参数:(2)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依据上述预计参数,计算大刘庄村庄保护煤柱约为320m。2、1304n切眼位置布置方案

3、方案一:1304n面切眼与1303n面切眼布置成一条直线若将1304n切眼与1303n切眼布置成一条直线,大刘庄南部房屋距工作面切眼最短距离为204m,远小于预计的村庄保护煤柱范围。因此,依据概率积分法参数预计:受1304n面开采影响,对大刘庄南部房屋最大倾斜值为8mm/m,最大水平变形值为6mm/m,最大下沉值为800mm。将会影响大刘庄东南部大部分房屋,房屋损坏等级将达到-级,属于小修至中修范围。方案二:1304n面切眼相对于1303n面切眼向南退100m若将1304n切眼向南推100m,大刘庄南部房屋距工作面切眼最短距离为304m,基本接近村庄保护煤柱,只有最南部两栋零星建筑物收到影响。

4、依据概率积分法参数预计:受1304n面开采影响,对大刘庄最南部房屋最大倾斜值为6mm/m,最大水平变形值为5-6mm/m,最大下沉值为400mm。南部房屋聚集区最大倾斜值为1mm/m,最大水平变形2mm/m。因此,1304n开采只会对大刘庄南部零星房屋造成较大影响,房屋损坏等级介于-级之间;对村庄南部房屋聚集区影响较小,损坏介于以下,属于不修至简单维修范围。方案三:1304n面切眼相对于1303n面切眼向南退150m若将1304n切眼向南推150m,大刘庄南部房屋距工作面切眼最短距离为354m,已在村庄保护范围以外。依据概率积分法参数预计:1304n工作面开采将不会再对大刘庄造成影响,大刘庄房

5、屋将维持现状。3、方案对比若采用方案1,将比方案3多回收49.6万吨煤炭资源,但将会对大刘庄东南大部分房屋造成-的损坏,会对部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带来不必要的工农纠纷。若采用方案2,将比方案1少回收33万吨煤炭资源,比方案3多回收16.6万煤炭资源,工作面开采只会对村庄南部零星房屋造成较大损坏,对村庄房屋聚集区影响较小。若采用方案,3,虽然回收的煤炭资源比上述两方案小,但工作面开采将不会对大刘庄造成影响,不会对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害。经对1301n、1302n及2301s工作面实测地表沉降数据与预计沉降数据对比分析,发现预计沉降数据及范围往往比实测数据略小;再考虑到大刘庄内房屋结

6、构强度未达到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规定的砖混结构物强度等级,因此若采用方案1或者方案2,造成的房屋损坏程度及影响范围有可能比预计情况增大。综合考虑:建议采取方案3中切眼的布置方法,即将1304n工作面切眼布置在1303n工作面切眼以南150m处。结语通过对1304n工作面切眼位置优化设计,确定了大刘庄村庄保护煤柱范围,对1304n工作面切眼位置进行了研究论证,若采用上述建议方案,1304n工作面回采将不会对大刘庄造成影响,降低了房屋变形等级,避免了房屋维修,节省了房屋维修费及赔偿费,经济效益明显;同时,也保证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缓和了工农关系,维护了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参考文献1李静涛,卢毅,焦步青,煤矿开采岩层与地表变形数值模拟分析j;测绘科学;2012年02期2姚娟,徐工,开采引起的地表裂缝规律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3林育秀,肥城矿区地表移动变形参数规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4赵文娟,采动围岩运动规律与断层活动性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