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消化与吸收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第三节第三节 胃胃 内内 消消 化化第四节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小肠内消化第五节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大肠内消化第二节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口腔内消化第六节第六节 吸吸 收收水、维生素和无机盐水、维生素和无机盐: :直接吸收直接吸收蛋白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脂肪脂肪消化消化吸收吸收废物排出废物排出机械性消化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化学性消化 第一节概第一节概 述述 消化消化 :食物在:食物在消化道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内被分解为小分子小分子物质的物质的过程。过程。消化方式消化方式 机械消化机械消化:食物:食物 粉碎、搅拌和推进粉碎、搅拌和推进( (形变
2、形变) ) 化学消化化学消化:食物大分子:食物大分子 小分子小分子( (质变质变) ) 吸收吸收:消化后的食物透过:消化后的食物透过消化道粘膜消化道粘膜进入进入血液或血液或淋巴液淋巴液的过程。的过程。 消化系统除了消化和吸收两大功能外,还有内分消化系统除了消化和吸收两大功能外,还有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泌和免疫功能。消化管消化管消化腺消化腺( (消化酶消化酶) )( (一一) )一般特性一般特性 1.1.对化学、机械牵张和温度刺激较敏感对化学、机械牵张和温度刺激较敏感 2. 2.紧张性收缩紧张性收缩:经常保持微弱的持续收:经常保持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缩状态, ,是肌源性的是肌源性的, ,维持中腔器官
3、形态、维持中腔器官形态、位置及基础压力。位置及基础压力。 3. 3.自动节律性运动自动节律性运动: :是肌源性的,不如是肌源性的,不如心肌规律,节律较慢心肌规律,节律较慢, ,无固定节律点。无固定节律点。 4. 4. 伸展性伸展性 5. 5.兴奋性低兴奋性低一、消化管平滑肌一、消化管平滑肌 静息电位(静息电位(RP ) 慢波电位慢波电位RPRP基础上,基础上,自发周期性地去极自发周期性地去极和复极形成缓慢和复极形成缓慢的电位波动。或称基本电节律的电位波动。或称基本电节律( (二二) )电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AP )3Na+2K+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人体
4、每日共分泌各种消化液总量达人体每日共分泌各种消化液总量达6-8L.6-8L.( (一一) )自主自主N N支配支配 副交感副交感N(N(为为主)主):迷走迷走N N、盆、盆N N交感交感N N壁内壁内N N丛丛壁内壁内N N丛丛血血 管管平平 滑滑 肌肌分泌细胞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血血 管管平平 滑滑 肌肌分泌细胞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神经节神经节+ +- - -副交感副交感N N:促进促进胃肠胃肠运动和腺体分泌运动和腺体分泌交感交感N N:抑制抑制胃肠运胃肠运动和腺体分泌动和腺体分泌三、胃肠的神经支配三、胃肠的神经支配( (二二) )壁内壁内N N丛支配丛支配 粘膜下粘膜下N
5、N丛丛 肌间肌间N N丛丛 粘膜下粘膜下N N丛主要调节丛主要调节分泌细胞和血管分泌细胞和血管 肌间肌间N N丛主要支配平丛主要支配平滑肌细胞滑肌细胞四、胃肠激素四、胃肠激素-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胃肠激素胃肠激素:在胃肠道粘膜下存在着数十种内分泌细在胃肠道粘膜下存在着数十种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胞,合成和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促胃液素、缩胆囊素、促胰液素、抑胃肽、促胃动素促胃液素、缩胆囊素、促胰液素、抑胃肽、促胃动素(二)胃肠激素的作用二)胃肠激素的作用1 1、调节消化腺分泌和胃肠运动。、调节消化腺分泌和胃肠运动。2 2、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6、 如:如:小肠的小肠的K K细胞细胞食物食物胰岛胰岛B B细胞细胞3 3、营养作用、营养作用:促进消化管组织代谢及生长的作用。:促进消化管组织代谢及生长的作用。促 胃 液 素促 胃 液 素(胃泌素)(胃泌素)胆囊收缩素胆囊收缩素壁细胞增生壁细胞增生胰腺外分泌组织生长胰腺外分泌组织生长DNARNA蛋白质蛋白质(三)几种主要胃肠激素的作用三)几种主要胃肠激素的作用主要胃肠激素的作用主要胃肠激素的作用名称促胃液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抑胃肽分泌刺激因素蛋 白 质 的 消化产物,迷走N兴奋、扩张胃盐酸、脂肪酸,蛋白质的消化产物蛋白质,脂肪的消化产物G,脂肪,AA分泌部位和细胞胃 窦 、 十 二指肠的G细胞十
7、二指肠、空肠的S细胞十二指肠、空肠的I细胞小肠上段 K细胞生理作用促进胃液分泌、胃运动促进胰液、胆汁分泌抑 制 胃 液分 泌 、 胃运动促进胰液、胆 汁 的 分泌促进胃运动促进胰液、胆汁的分泌促进胆囊收缩抑制胃运动、胃液分泌促进胰岛素的释放第二节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口腔内消化一、唾液一、唾液( (一一) )唾液的性质和成分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性质性质: : 无色无味近于中性无色无味近于中性的液体。的液体。 成分成分:水水( (占占99%)99%),有机物,有机物( (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粘蛋白、粘蛋白、球蛋白球蛋白、溶菌酶溶菌酶等等) ),无机物,无机物(Na(Na+ +、k k+ +、HCOH
8、CO3 3- -、ClCl- -等等) )。( (二二) )唾液的作用唾液的作用 1.湿润口腔、产生味觉湿润口腔、产生味觉 2.化学性消化作用化学性消化作用:淀粉淀粉 麦芽糖麦芽糖 3.清洁、保护作用清洁、保护作用: 大量唾液能中和、清洗和清除有害物质大量唾液能中和、清洗和清除有害物质 溶菌酶溶菌酶还有还有杀菌杀菌作用作用淀粉酶淀粉酶二、咀嚼和吞咽二、咀嚼和吞咽( (一一) )咀嚼:咀嚼:粉碎、搅拌、混合粉碎、搅拌、混合( (二二) )吞咽:吞咽:分三期分三期 一期:口腔一期:口腔咽部咽部 ( (随意动作随意动作) ) 二期:咽二期:咽食管上端食管上端 ( (反射动作反射动作) ) 三期:食管
9、三期:食管胃胃( (食管蠕动食管蠕动) ) 蠕动:蠕动:是是消化道的基本运动形式消化道的基本运动形式,是消化,是消化道道平滑肌平滑肌按按顺序收缩顺序收缩引起的一种引起的一种向前推进向前推进的波的波形运动形运动 食管下括约肌:阻止胃内容物返流回食管食管下括约肌:阻止胃内容物返流回食管 第三节胃第三节胃 内内 消消 化化一、胃的化学消化一、胃的化学消化( (一一)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性性 质质:无色,:无色,pH0.9pH0.91.51.5, 是体内是体内pHpH最低的液体。最低的液体。 分泌量分泌量:1.51.52.5L/2.5L/日。日。 成成 分分:盐酸、胃蛋白
10、酶:盐酸、胃蛋白酶原原、粘液、内因子、粘液、内因子 和和HCOHCO3 3- - 等无机物。等无机物。1.1.盐酸(胃酸)盐酸(胃酸)(1 1)来源:壁细胞主动分泌的来源:壁细胞主动分泌的。(2 2)分泌量)分泌量:基础排酸量:基础排酸量:空腹时(空腹时(0-5 0-5 mmol/hmmol/h )最大排酸量:最大排酸量:进食或药物刺激时(进食或药物刺激时(20-25 20-25 mmol/hmmol/h )主要取决于壁细胞的数量,也与壁细胞的功能状态有关。主要取决于壁细胞的数量,也与壁细胞的功能状态有关。(3 3)作用作用:“激变杀,促胰胆,钙铁收激变杀,促胰胆,钙铁收”a.激活胃蛋白酶原b
11、.使蛋白质变性,利于蛋白质的水解c.抑制、抑制、杀杀死胃内的死胃内的细菌细菌d.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e.有助于小肠对钙和铁的吸收 2.2.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 来源来源:主细胞分泌(主要)主细胞分泌(主要) 作用作用: 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蛋白质蛋白质眎、胨和眎、胨和少量的多肽少量的多肽HClHCl和自身激活和自身激活 3.3.粘液和粘液和HCOHCO3 3- - 作用作用: :形成胃粘液形成胃粘液-HCO-HCO3 3- -屏障,保护胃粘膜屏障,保护胃粘膜。润滑润滑:防止食物的机械损伤;防止食物的机械损伤;中和胃酸中和胃酸:保护保护:减免高:减免高HH+ + 和胃蛋
12、白酶对自身的侵蚀。和胃蛋白酶对自身的侵蚀。 胃的自身保护作用胃的自身保护作用机制机制胃粘液胃粘液- HCO3-屏障屏障胃自身保护作用胃自身保护作用紧密连接:防紧密连接:防H+扩散进入组织扩散进入组织粘膜泌粘膜泌PG:抑酸促碱:抑酸促碱Dept Physiology, TMMU胃溃疡胃溃疡正常胃体正常胃体 4 4. .内因子内因子 来源:来源:壁细胞分泌壁细胞分泌 成分成分:糖蛋白(有:糖蛋白(有2 2个亚单位)个亚单位) 作用作用: 临床临床:当壁细胞受损或减少时,可发生:当壁细胞受损或减少时,可发生巨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幼红细胞性贫血。内因子内因子回肠粘膜回肠粘膜上皮上皮c c的受体的受体Vit
13、.BVit.B1212( (二二) )胃液分泌的调节胃液分泌的调节1 1、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由动物实验发现,进食后胃液的分泌机由动物实验发现,进食后胃液的分泌机制,可按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人为的划分制,可按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人为的划分为为头期头期、胃期胃期、肠期肠期来分析。实际上这来分析。实际上这3 3个时个时期几乎同时开始,互相重叠的。期几乎同时开始,互相重叠的。假饲实假饲实验示意验示意图图头期头期:.分泌机制分泌机制(神(神经调节为主):经调节为主):.分泌特点分泌特点:口腔机械、化学刺激口腔机械、化学刺激分泌量与食欲、精分泌量与食欲、精神因素有关。神因素有关。
14、 胃期胃期.分泌机制分泌机制(神经(神经和体液调节):和体液调节): .分泌特点分泌特点:消化力消化力( (胃蛋白胃蛋白酶量酶量) )头期。头期。 肠期肠期.分泌机制分泌机制(体液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为主).分泌特点分泌特点2 影响胃酸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影响胃酸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l(1)乙酰胆碱: l(2)促胃液素(胃泌素) l(3)组胺 l(4)生长抑素 3 3、抑制胃液分泌的胃肠道因素、抑制胃液分泌的胃肠道因素l 盐酸盐酸l 脂肪脂肪l 高张溶液高张溶液 二、胃的运动二、胃的运动( (一一) )胃运动的主要形式胃运动的主要形式 1. 1.容受性舒张容受性舒张: :进食进食时食物时食物刺
15、激刺激咽、食管、胃璧,咽、食管、胃璧,反射反射性性引起引起胃底和胃体胃底和胃体部平滑肌部平滑肌的的舒张,舒张,胃容积增大胃容积增大 2. 2.紧张性收缩紧张性收缩: : 作用作用:增强胃内压,有助于增强胃内压,有助于胃液渗入食物和促进胃排空;保胃液渗入食物和促进胃排空;保持胃的正常形状和位置,不致出持胃的正常形状和位置,不致出现胃下垂。现胃下垂。 3.3.蠕动蠕动: :蠕动波起自胃体中部,逐步向幽门部推进。受慢波电蠕动波起自胃体中部,逐步向幽门部推进。受慢波电位的控制。位的控制。 作用作用:使食糜与胃液充分混合和研磨。:使食糜与胃液充分混合和研磨。(二)胃的排空(二)胃的排空概念概念:食糜由胃
16、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速度速度:以食物而异(流体、粒小、等渗的快):以食物而异(流体、粒小、等渗的快) 糖糖 类类 蛋白质蛋白质 脂肪脂肪 2h 22h 23h 53h 56h 6h (一餐混合食物由胃完全排空约需(一餐混合食物由胃完全排空约需4-64-6小时)小时)动力动力: :直接动力直接动力: :胃与十二指肠的压力差。胃与十二指肠的压力差。 原原 动动 力力: :胃的运动。胃的运动。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壁内:壁内N N丛的局部反射和丛的局部反射和迷走迷走- -迷走反射;胃泌素。迷走反射;胃泌素。 十二指肠内抑制排空的因
17、素十二指肠内抑制排空的因素:肠:肠- -胃反射;肠胃反射;肠抑胃素(胰泌素、抑胃肽等)。抑胃素(胰泌素、抑胃肽等)。一一、胰液、胰液 一)一). .成分和作用成分和作用 1.1.无色透明的碱性液体,无色透明的碱性液体,pH7.8pH7.88.48.4, 间歇性分泌间歇性分泌, ,约为约为1 12L/2L/每日每日 胰液胰液是是消化液消化液中中最重要最重要的一种的一种。 (1) (1)碳酸氢盐碳酸氢盐 作用:中和胃酸,保护肠粘膜作用:中和胃酸,保护肠粘膜 为小肠内消化酶提供最适为小肠内消化酶提供最适pHpH环境。环境。 (2)(2) 胰淀粉酶胰淀粉酶 水解淀粉为麦芽糖和葡萄糖(效率高、速度快)水
18、解淀粉为麦芽糖和葡萄糖(效率高、速度快) 第四节第四节 小小 肠肠 内内 消消 化化 (4) (4) 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 (3)(3) 胰脂肪酶胰脂肪酶:是:是消化脂肪的主要消化酶消化脂肪的主要消化酶,促使促使脂肪水解为甘油一酯、甘油脂肪水解为甘油一酯、甘油 和脂肪酸。和脂肪酸。肠激酶肠激酶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多肽和氨基酸多肽和氨基酸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胰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糜蛋白酶月示月示、胨胨蛋白质蛋白质胰蛋白酶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糜蛋白酶2.2.胰液分泌的调节胰液分泌的调节神经调节神经调节调节机制调节机制:食物食物条件与非条件反射条件与非条件反
19、射胰腺胰腺胰液分泌。胰液分泌。调节特点调节特点: 迷走迷走N N对胰液分泌对胰液分泌的影响是酶多水盐少。的影响是酶多水盐少。 交感交感N N对胰液分泌对胰液分泌的影响不明显。的影响不明显。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促胰液素:刺激物:盐酸促胰液素:刺激物:盐酸 对胰液分泌的影响是酶少水盐多;对胰液分泌的影响是酶少水盐多;缩胆囊素(促胰酶素):缩胆囊素(促胰酶素): 刺激物:蛋白分解产物刺激物:蛋白分解产物 对胰液分泌的影响是酶多水盐少。对胰液分泌的影响是酶多水盐少。 二、胆汁的分泌和排出二、胆汁的分泌和排出肝细胞肝细胞胆囊胆囊十二指肠十二指肠肝胆汁肝胆汁胆囊胆汁胆囊胆汁消化期消化期非消化期非消化期墨绿色,
20、中性墨绿色,中性金黄色,碱性金黄色,碱性(一)胆汁的性质、成分(一)胆汁的性质、成分有机物有机物: :胆盐胆盐, ,胆色素胆色素, ,FA,FA,胆固醇胆固醇, , 卵磷脂卵磷脂, ,粘蛋白等粘蛋白等. .无机盐无机盐: :水水, ,NaNa+ +, K, K+ +, Ca, Ca2+2+, HCO, HCO3 3- -等等 2 2、成分、成分1 1、性质:味苦,有颜色,、性质:味苦,有颜色,PH 7.8-8.6PH 7.8-8.6, 600-600-12001200ml/ml/天天无消化酶无消化酶(二)(二)胆汁的作用胆汁的作用1 1、促进脂肪消化促进脂肪消化:乳化脂肪,增加胰脂酶作用:乳化
21、脂肪,增加胰脂酶作用面积。面积。2 2、促进脂肪吸收促进脂肪吸收:与脂肪代谢产物形成混合微:与脂肪代谢产物形成混合微胶粒胶粒促其转运。促其转运。 3 3、促进脂溶性、促进脂溶性VitAVitA、D D、E E、K K的吸收的吸收 。4 4、胆汁还可中和胃酸,胆盐有利胆的作用、胆汁还可中和胃酸,胆盐有利胆的作用。三、小肠液的分泌三、小肠液的分泌由小肠粘膜中的小肠腺所分泌由小肠粘膜中的小肠腺所分泌小肠液的性状和成分:小肠液的性状和成分: 弱碱性(弱碱性(pH 7.6pH 7.6),日分泌量:),日分泌量:1-3 L;1-3 L;成分:成分:肠致活酶(肠激酶)、肠致活酶(肠激酶)、粘蛋白,等。粘蛋白
22、,等。小肠液的作用:小肠液的作用:1 1、参与消化、参与消化2 2、保护作用、保护作用弱碱性的粘液能保护肠粘膜免受弱碱性的粘液能保护肠粘膜免受机械性损伤和胃酸的侵蚀机械性损伤和胃酸的侵蚀3 3、稀释肠腔内容物,利于吸收稀释肠腔内容物,利于吸收肠致活酶肠致活酶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四、小肠的运动四、小肠的运动( (一一) )小肠运动的形式小肠运动的形式: 1. 1.紧张性收缩:紧张性收缩: 2. 2.分节运动分节运动: : 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 利消化利消化: :促进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促进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利吸收利吸收: :增加食糜与肠壁的接触。增
23、加食糜与肠壁的接触。 助血循助血循: :挤压肠壁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挤压肠壁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肠内容物过快排入结肠内容物过快排入结肠,防止结肠内食物残渣的倒流。肠,防止结肠内食物残渣的倒流。第五节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大肠内消化一、大肠液的分泌及肠内细菌的作用一、大肠液的分泌及肠内细菌的作用 大肠液的主要成分大肠液的主要成分:为粘液和碳酸氢盐:为粘液和碳酸氢盐(pH8.38.4)。 大肠液的主要作用大肠液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肠粘膜免遭机:是保护肠粘膜免遭机械损伤和润滑大便。械损伤和润滑大便。 大肠内细菌大肠内细菌:多种:多种(主要有大肠杆菌、葡主要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萄球菌等),呈菌群集落方
24、式分布,各菌群相,呈菌群集落方式分布,各菌群相互间能相互制约繁殖生存。若滥用抗菌素可导互间能相互制约繁殖生存。若滥用抗菌素可导致菌群失调而致病。致菌群失调而致病。 有些细菌有些细菌能利用食物残渣能利用食物残渣合成合成B族维生族维生素和维生素素和维生素K 。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一一) )大肠的运动形式:大肠的运动形式: 袋状往返运动,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蠕动。袋状往返运动,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蠕动。集团蠕动集团蠕动: 通常始于横结通常始于横结肠,快速蠕动至降肠,快速蠕动至降结肠或乙状结肠,结肠或乙状结肠,产生便意。多在产生便意。多在早早餐或进食后餐或进食后发生,发生,每
25、日发生每日发生34次。次。 可能由十二指可能由十二指肠肠-结肠反射引起。结肠反射引起。( (二二) )* *排便反射初级中枢:脊髓腰骶段排便反射初级中枢:脊髓腰骶段 消化管各段的机械性消化消化管各段的机械性消化口腔口腔 胃胃 小肠小肠 大肠大肠 咀嚼咀嚼 紧张性收缩紧张性收缩 紧张性收缩紧张性收缩 袋状往返运动袋状往返运动 吞咽吞咽 容受性舒张容受性舒张 分节运动分节运动多袋推进运动多袋推进运动 蠕动蠕动 蠕动蠕动 蠕动和蠕动和集团蠕动集团蠕动 三大类营养物质的化学性消化三大类营养物质的化学性消化消化部位消化部位消化底物消化底物消化酶消化酶消化产物消化产物口腔内口腔内淀粉淀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
26、酶麦芽糖麦芽糖胃内胃内蛋白质蛋白质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胨、少量多肽、氨基酸、胨、少量多肽、氨基酸小肠内小肠内淀粉淀粉胰淀粉酶胰淀粉酶麦芽糖麦芽糖甘油三酯甘油三酯胰脂肪酶胰脂肪酶脂肪酸、甘油、甘油一酯脂肪酸、甘油、甘油一酯蛋白质蛋白质胰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糜蛋白酶、胨、多肽、氨基酸、胨、多肽、氨基酸第六节吸第六节吸 收收一、各部位的吸收能力一、各部位的吸收能力 口口: :部分部分药物(如亚硝药物(如亚硝酸甘油、吗啡)。酸甘油、吗啡)。 胃胃: :酒精和少量水分。酒精和少量水分。 大肠大肠: :水分和无机盐,水分和无机盐,也吸收葡萄糖和一些药物。也吸收葡萄糖和一些药物。 小肠小肠:能力最强、种类能力最强、种类最多,是主要吸收的部位最多,是主要吸收的部位。小肠吸收的有利条件小肠吸收的有利条件:吸收面积大吸收面积大:长:长5 56 6米皱褶绒毛微绒米皱褶绒毛微绒毛毛200m200m2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招聘考试热点分析
- 2025年农村医疗保障员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实战模拟题及案例分析教程
- 2025年中成药制药生产线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市政工程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镍压延加工材项目发展计划
- 福建省莆田市某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 心内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抗焦虑失眠药课件
- 抗心律失常课件
- 印章U盾管理办法
- 2025年重庆市永川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电气自动化基础知识课件
- 家畜繁殖员上岗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DG-TJ08-2097-2025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标准
- 数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分层计划
- 甘肃省合理用药管理办法
- 新解读《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BJ-T 15-248-2022》
- 第十三章 三角形 单元测试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
- 女生的青春期健康教育
- 以《论语》为翼:高中生价值观构建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