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庙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您们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远文庙参观游览。文庙是纪念、祭祀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孔子的殿堂。亦称文宣王庙、夫子庙、先师庙、宣尼庙或者孔子庙。最早的孔庙,是汉代以孔子(公元前448年)的故居,改建为祭祀孔子的庙堂。南北朝时,梁武帝天监四年(502年),下诏建孔庙专祀,置五经博士,是在曲阜孔子故里之外,修孔庙之始。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下诏全国州、县学皆立孔子庙。自此,在全国范围内,州县级以上官学中均建有孔子庙。 宁远文庙又称“学宫” ,它是古代由皇家开办的“官学” 。是庙、学合一的教育机构,中国儒文化的代表性建筑,传播中华
2、儒文化的载体。 宁远文庙始建于宋干德三年,也就是公元965年,岁月流逝,沧海桑田,社会变革, 我国保存下来的文庙类建筑已经不多。宁远文庙成为全国保存较完整、始建年代最早的两处孔庙之一。另一处是曲阜孔庙,但它是孔子家庙,不具备学宫的功能。作为学宫的文庙,宁远文庙则是全国保存较完整、始建年代最早的了。宁远文庙虽然经过宋、元、明、清十六次的修葺、修缮和重建,现仍保存有登圣坊、步贤坊、泮池、棂星门、大成门,乡贤祠,名祠、大成殿、东庑、西庑、明伦堂、尊经阁、崇圣祠等建筑;并由万仞宫墙环围,分成两个院落,占地10282平方米,规模宏大。在中国现存古代孔庙中屈指可数。·登贤坊·步贤坊
3、183;宁远文庙东、西两侧,分别建有“登贤坊”和“步贤坊” 。“登贤坊”和“步贤坊”上分别嵌有“道冠古今”、“德配天地”门匾。这里“道” 是指孔子的思想学说,意思是:孔子的学说,如载在头上的帽子一样,成为中华古今文化之顶:道冠古今 ;“德” 则是指孔子道德品行的高尚与博大,可与天地相齐。是对孔子思想学说与道德品行褒奖称赞之语。用“登圣”和“步贤”坊的命名,寓意登门进入文庙,是来拜谒先圣孔子、学习先贤孔子的学说。·泮池·由坊门进入文庙,我们看的是一个用条石砌成的、半月形池塘,称为“泮池”。“泮池” 有两层含意。一是“池” 表示水,它源于周朝时,周天子建了座四面环水大学堂,称为
4、“辟雍”。 用泮池象征环水与“辟雍” ,表示文庙是天子办的学校,是“官学”。 二层含意是孔子曾在叫“泮水”的地方办学授徒,传播儒家文化,是孔子讲学的地方。称“泮池”,表示文庙这处学宫,是师承孔子的学说,读的是孔子的书。中国古代分“官学”和“私学”,私学有“私熟”“蒙馆”,唐代起有“书院”。官学称县学、州(府)学和国子监(京师所在的中央级官学),官学生必须由官府主持的各级考试选拔,方能进入官学。入了官学,称为“入泮”。这在儒林外史、拍案惊奇等明、清小说中常有描述:称某某为“尚未入泮”,即“未考入官学”。新入官学的学生,进入学宫需要绕泮池而行,以此象征“入泮”。古代官学生不仅享有公费入读的优待,在
5、见官、过堂等公事礼仪上,也与普通百姓不同,官学生见官员,不需下跪,只拱手称“学生见过某某大人”即可。官学生犯罪,受审,要先革除顶戴(即帽子),才能称为犯人、才能用刑。不革顶戴,你就处罚官学生,你就犯了“犯上”的大忌,因为官学是天子办的,官学生是“天子门生” ,你蔑视天子学生,就是对皇上的大不敬。后来一些学人,对文庙泮池有了新的称呼,叫“学海” ,意为“学海无涯苦作舟”。 用以鼓励学子们刻苦攻读,方能到得成功的彼岸。宁远文庙的泮池直径达35米,深达2.1米。从建筑设计的功能上来说,它是古代用于储水的消防池,但在设计时,建筑师不仅付与了它深刻的寓意,而且把它加以艺朮化了。两者相结合,创造了文庙建筑
6、规划的和谐美。棂星门过了泮池往北,就是棂星门。棂星门原建在皇帝祭天的天坛内,据说是天上星宿们进出的门。宋代时,皇帝命在孔庙内建筑棂星门。当时,人们认为有才学的孔子,是天上文曲星降世,所以,在孔庙内亦应建棂星门,有尊天必须尊孔的意思。我们今天仍可在人民群众家中,看到立有“天地君亲师之神位”的木牌,其实就是把师放在与天、地、君(君王,国家)、亲(祖先)、相等同的地位来尊崇的。另外一层意思是,寓意官学生进了这个门,人人学有所成,个个成为栋梁之材,能为国家所用的意思。宁远文庙的棂星门,宋代为木质,明代换为石质。它为三门四柱冲天式石牌坊,门坊上用镂空高浮雕工艺,雕刻有人物、龙凤、花、木等精美图案,四柱的
7、顶端各坐着一只雄狮,(亦称貔貅、避邪);中门门匾两侧,原有两个人物,双手上下各展示一个条幅,条幅上分别写着“连升三级” 、“封侯拜相” ,民间称其人物为“加官” 。表现的是古代人对“学而优则仕” 的诉求。可惜这两个人物文革中被凿去了,至今无法修复。门坊前,左、右立有一对园雕石头狮子,异常精美。在门坊的背面,龙,凤图案有一些变化,呈现出凤在上,龙在下的格局,为我们留下了一道历史时代痕迹。这座棂星门,是淸同治十二年(1873)至光绪八年(1882)期间,修缮时重立的。那时,正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年代,建筑修缮设计者,把这一图案设计用在牌坊的背后 ,是与“垂帘听政相吻合的。这种图案装饰,只有清慈
8、喜太后陵建筑上和宁远文庙发现有。棂星门与泮池的两侧,是占地6亩余的文庙前院,遍栽丹桂以及香樟,与泮池中的莲荷组成了一个优雅、清静的林园。形成远离市声喧嚣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的良好学习环境。大成门过了棂星门,北行近30米,就是大成门建筑。它与两侧的“乡贤祠”和“名宦祠”东西向东成一线,与东西两侧的万仞宫墙相连接,将整个文庙分成了前园后院式的建筑格局。大成门的称谓,来源于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也。”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的学术思想,集先贤、先哲思想之大成,是对先贤、先哲们所创造的文化,进行综合与总结,孔子的学说,是中华先贤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大成门前后屋檐下,挺立着四根蟠
9、龙石柱,它是用整体高5米、直径达70CM的大理石制作而成,柱身上用高浮雕镂孔手法,雕刻出缠柱的蟠龙,脚踏祥云,昂首奋力向上的图案。龙身线条流畅,造型栩栩如生,力度感极强。龙,本是生活中没有的动物,它是古代人们根据大自然中电闪、雷鸣、洪水等现象,臆想出来的一种“神兽”。 古代人们赋予了它牛头、鹿角、蛇身、凤爪、鱼尾的形象。建设宁远文庙的无名石雕艺朮家们,凭借深厚的生活积累,为了将龙緾柱的力度体现出来,不用半圆形鳞片和圆圆身躯,改用攒尖状鳞片和精干的身躯来表示,更显得苍劲有力。 在石柱上方的梁坊下面,装饰着一对“双狮戏子”的木雕雀替,这对圆木狮雕,显得玲珑剔透又活泼可爱,动感极强,是十分难得的古代
10、木雕精品。它用中文的谐音,寓意“狮子情深”,刻划出“师生情谊”。师即老师,子即学子,学子是古人对学生的雅称。 宁远文庙大成门,为三级马头山墙式过厅建筑。两侧的马头山墙上有精美的灰塑与壁画。过厅的中前部,釆用木板壁隔断,开了三个气势恢弘的双开大门,门扇上钉缀着只有皇宫、府才使用的金黄色的门钉。为什么文庙建筑,能使用如此高规格来装饰呢?因为孔子曾被历代皇帝赐封过“先师”、“文宣王”。旣然是封爵为“王”,也就与帝王们成了一家了。所以孔庙的大成殿,能用只有皇家才能使用的“黄色”琉璃瓦,能建有龙图案的丹墀。能用金黄色的门钉。 大成门的中门,门档是一对雕琢精美的抱鼓石,上面雕刻有“鲤鱼跳龙门”、“凤鸟展翅
11、”的图案,借图案勉励和激励学子们在科举考试中,出类拔萃,高中榜首,鹏程万里。 门档,顾名思意,是能挡住大门关合时带来冲击力的建筑构件,建筑学上又称“门墩” 。而户对呢,则是指大门上两个(或四个),穿过大门边框,固定门后上户枢的园形短木栓。因为它们对穿大门上框,而门又称“户” ,所以人们就称其“户对”。 后来演化出人门常说的“门当户对” ,则是指门第相当的意思了。 大成门中门,挂有一幅蓝底金字的楹联,上联为“半池莲荷一园丹桂” ,下联为“千年文庙万代德名” 。把宁远文庙的环境与历史文化,用十六个字,精炼而巧妙的勾勒了出来。 大成门的门匾,为清雍正皇帝题写。门匾四周装饰九龙护匾镂孔木雕图案,九龙首
12、尾缠绕,构图精美异常。 铺首,也称门环、门扣,是古代门扉上的环形装饰物,它既能当做门拉手及敲门对象,起着实际作用,又能起到装饰、美化大门门面的艺术效果。文庙大成门的铺首,为兽首衔环之状,它起源于史前人们对兽类的崇拜。用于镶嵌在门上的装饰,祈求神灵像兽类敢于搏斗那样,勇敢地保护自己家庭的人财安全。取其善守济,用其镇凶辟邪,表示避祸求福。 大成门山墙上的灰塑、壁画与檐下的石雕龙柱、双狮木雕等建筑装修,共同构成了宁远文庙融绘画、泥塑、石雕、木刻于一的、综合性的建筑装修艺术特色。乡贤祠与名宦祠大成门两侧,右为乡贤祠,左为名宦祠。乡贤祠与名宦祠,是明代时才开始在文庙内设立的。乡贤祠,主要供奉本地对社会、
13、对民众有贡献、有影响人物的生神牌位,宁远县如唐代状元李合、宋代特科状元乐雷发、明代进士雷复、明义士欧善堂等人,曾入乡贤祠受祭祀。用以激励教育本县市民从善如流,仗义勇为、成才出名光耀郡县、造福桑梓。用现代的观念来解释,相当于被表彰的“优秀市民” 。 名宦祠供奉的是曾在本地为官,有德政,为本县做过大事的官员生神牌位,用以让人们记住这些官员,同时,也用以激励后任官员为官,要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让人敬佩的官。相当于我们今天表彰的“优秀公务员”。乡贤祠与名宦祠进入文庙后,使文庙不仅具备了学校的教育功能,又具有了社会教育的功能。丹墀及月台进大成门,一个宽阔的庭院展现在我们面前。距离大成门30多米的庭
14、院中,耸立一座黄瓦红梁的宫殿式建筑,两边廊房环绕,将大成殿合抱在庭院中央。 正殿的前面是石砌月台,月台前正中有五龙丹墀。丹墀也称丹陛,它是帝王宫殿专有的一种建筑。丹墀通常雕琢山水云龙,用龙表示真龙天子,象征帝王的威严;用山川大地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文庙的丹墀为什么雕五条龙呢? 相传与孔子降生时的天象有关。 我们来看文庙的丹墀,它呈正方形斜铺。宽4米,长4米,用四块巨石拼接而成,用的是高浮雕镂孔工艺,中间龙头凸出30多厘米,而缭绕的祥云,镂空处厚度不超过3厘米。只见一龙头居中,高高昂起,四龙头在四角奋力昂首,吞云吐雾。五条龙首尾相缠,蟠云拨雾,呼之欲出,栩栩如生。其造型之生动,雕刻之精
15、美,令中央美朮学院周令钊教授看了大为惊叹:宁远文庙的丹墀龙雕,比故宫太和殿的丹墀还要精美!这番话是1985年周教授带研究生来九疑采风时,参观文庙后说的。 月台是祭祀孔子时演奏乐舞的地方,建在1.8米高的石雕须弥座上,上环石护栏。须弥座及石护拦板上,雕琢有36方精美而富有寓意的图案。这些图案中,有寓意年轻学子的“虎虎生气”“骏马千里”;有寓意吉祥富贵的“丹凤朝阳”“花开富贵 ”;“三羊开泰”“鹿鹤同春”“玉兔望月”。还有寓意“书中自有黄金屋”知识就是财富的“摇钱树”。有激励学子们努力学习成名成家的“福禄蹱至” 、“喜鹊登枝”、“连升三级”、“封侯拜相”。还有象征聪明才智的“暗八仙”图案。 龙纹图
16、案,黄色琉璃瓦,在封建社会是帝王家专有,孔子庙能享用这些图案以及黄色,是因为孔子不仅被尊崇为“至圣先师”,还曾被封为“文宣王。”所以孔子庙才能享用帝王家的“专利”。东庑与西庑 站台两侧的建筑,为东庑和西庑,廊坊式建筑。它们是孔子庙的配祀殿,供奉的是历代被称为“先贤”“先儒”的学者牌位。在这里供奉这些牌位,是要让这些知名学士受到人们的尊崇。同时也是激励学子们努力学习、成名成家,成为有用之材,受到社会的尊崇。大成殿 大成殿建在高两米的石砌平台上,歇山重檐,石柱卷棚。殿前、后檐下挺立着14根雕刻龙凤图案的大石柱,甚为壮观。这样的龙凤石柱装饰在大成门、大成殿及崇圣祠檐下共计20根。其中龙柱12根,凤柱
17、8根,全都采用高浮雕镂孔工艺雕琢,且全部为整体高5米以上直径大约近1米的灰色大理石制作而成,为全国古代建筑中所仅有。而凤柱,在全国古建筑中,是唯一有的。 宁远文庙龙柱与曲阜孔庙大成殿的龙柱相比,区别有三: 其一,石料不同,曲阜孔庙用的是玉石,宁远文庙用的是大理石,大理石的硬度比玉石的硬度、脆度要高,雕琢难度要大; 其二,雕琢工艺不同。曲阜孔庙用的是平地起花,即先把石柱雕成平面,在平面上起花雕琢,所有图案均不超过柱平面,为平板式浮雕。而宁远文庙用的是镂孔高浮雕,雕刻的龙凤不在一个平面上,而是高低错落不一,立体感特强。 其三,图案造型艺术风格不一样。曲阜孔庙的龙纹图案,线条圆滑,造型丰满,而宁远文
18、庙的龙纹图案,线条流畅,造型精悍,对龙身上的鳞片处理采用了攒尖三角形状,就使龙缠绕石柱的力度感明显增强,而曲阜孔庙用半圆形图案绘制的鳞片,其力度感就要逊色得多。 立在大成殿四角的四根角柱,支撑石柱的石墩,都是一只雄狮,雄狮奋力承起身上的顶梁大柱,形象的让我们想起了这样一句话“师承重托”。这里,古人巧妙的用“狮”与“师”的谐音,寓意老师承担着为国家、为民族培养栋梁之材的重要责任。警示为人师者不能误人子弟。让老师在走进明伦堂之前受到提示,深明作为师者的责任之重。 在大成殿砖砌须弥座墙基上,绘有圣迹图。它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示了孔子的一生。原图绘于明代,刻于大理石板上,这里是根据拓片绘制而成的。每一幅
19、图,都有一段孔子的历史故事。限于时间,这里我就不一一作介绍了,大殿内有宁远文庙孔子五十一事连环画册卖,你可以去买一套,带回去与孩子、家人共赏,相信定能获益匪浅。 大成殿内正中,一座三米高的孔子施教青铜像,端坐在神龛石座上,仿佛正在诲人不倦的讲学。神龛石座用巨石制成,雕琢成须弥座形式。殿中八根40公分直径大的、高16米的大木柱,直达屋顶,支撑着重檐屋面。这些木柱都是九疑山杉木。木材质地坚韧,木纤维棉长而通透,一一小材中水分易挥发,保持干燥,使木料能耐腐朽。殿中梁上悬挂着巨大的匾额“斯文在兹”与“圣集大成”。中柱上悬挂着长长的楹联,颂扬孔子丰功伟绩。匾、联均出自清代帝王之手。 殿內的石柱础上,刻着
20、的浮雕小狮,毎一只的头都望着孔子神座方向,它向人们寓示:孔子作为至圣先师,是“众望所归” 。 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享殿,在大成殿两侧分别塑有孔子的四大传人,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和亚圣孟子,称为“四配祀”。明伦堂 大成殿后左侧与东庑相通的建筑,便是明伦堂。明伦堂即我们今天的教室。中国社会对教育的目的有个最简洁的称谓,即“教书育人”。说明中国教育的目的是重在“育人”。古代“育人”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白做人的基本伦理,所以学生学习的课堂被称做“明伦堂”。在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下,每级官办学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人数限制。像宁远这样的一个中上等县,学生的人数限制在六名童生。到了后来增加了武童生六名,计
21、十二名,供养学粮六百担。尊经阁大成殿后右侧与西庑相通的建筑,是“尊经阁”。尊经阁主要是存放儒家经典著作的地方。换成今天的话,就是“图书馆”。 封建社会的教育方法,老师主要是引导人,大量的时间要靠学子们自己去研读历代儒家们的著作,了解不同时代儒家们对“四书五经”的论述、诠释。通过学习,阐述自己的理解。这就是为什么古代科举考试的试卷,就是篇精彩的论文之所在。 所以,官学不能缺了“尊经阁”。 崇圣祠 大成殿后面二十多米,就是崇圣祠。为硬山重檐式建筑。崇圣祠又名启圣祠,是祭祀孔子父母以上五代先祖的享殿。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光宗耀祖”思想的缩影。儿子成了圣人,父母也会受到皇帝的诰封。这既有不忘记父母养育之恩的德孝伦理,又有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权估值调整与投资决策支持服务合同
- 网络游戏角色形象版权保护代理协议
- 安徽省阜阳市、亳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英语试卷
- 2025至2031年中国插装式绕线电感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定型烘干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耐寒用母粒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椰子醛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圆锥齿轮减速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UHV灯管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噪声显示屏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中职历史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
- 高校老师三年发展计划
- 《磷污染的物化处理》笔记
- 《国土空间规划》-实验教学大纲
- Module6Unit2HappyMidAutumnFestival(课件)英语四年级上册
- 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跨学科整合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运营管理-理论与实践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中央财经大学
- 基于PLC的自动洗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 职域行销BBC模式开拓流程-企业客户营销技巧策略-人寿保险营销实战-培训课件
- 二年级下册竖式计算题-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