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导学案及答案_第1页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导学案及答案_第2页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导学案及答案_第3页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导学案及答案_第4页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导学案及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导学案及答案 篇一: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导学案 展示华夏文明导学案 篇二:4、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科教学导案 篇三: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学、预习案、课课练合集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丰富语汇。 2了解贝聿铭在建筑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感知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心。 3学习课文精心选材、详略得当、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不同的阅读要求,筛选并整合相关信息,合理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2模拟解说员、小记者、主持人,在现场解说、现场采访、人物访谈等活动中能灵活自如地问答,提高语言

2、运用能力。 3讨论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感受人物的精神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察贝聿铭的爱国情结,学习他从事建筑设计所体现出的坚忍不拔、深入研究、坚持自我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把握精心选材、恰当组材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2感受贝聿铭的爱国之心,并从中受到启迪。 第1课时 教学要点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积累词语,理清思路;走近人物,了解人物成长、成功的经历;学做解说员,介绍贝聿铭建筑艺术成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勤劳、淳朴、踏实肯干、开拓进取的中华儿女为世界为整个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说到这个话题,我们不能不提到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

3、人杨振宁、李政道,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美籍华人李远哲,荣膺海外华人“艺术三宝”的法籍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至中、美籍华人建筑家贝聿铭。他们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有幸走近其中的一位杰出人物,他就是贝聿铭。 2在各种艺术中,大家最喜欢哪一种?(学生畅谈,教师可顺势引导谈建筑)有人说,建筑是有形的篇,让人进发出.;也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给人以美的熏陶。还有人说,建筑是美的实体,是美的具象。今天我们将要欣赏贝聿铭的建筑艺术,相信你会有不菲的收获。 3在世界建筑史的长掌中,一个中国人的名字被书写在了顶级大师的行列中,他就是美籍华人贝聿铭。1985年,他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国家文学艺术

4、学院选为研究院院士。曾获美国总统授予的“自由勋章”及美国“国家艺术奖”,法国总统授予的“光荣勋章”、美国总统颁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这样一位集无数荣誉于一身的艺术大师,却有着一颗深深的爱国之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他的伟大人格。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并批注课文。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内容:积累词语,把握读音、字形和释义;勾画文章中能体现贝聿铭杰出建筑艺术成就的,了解贝聿铭及其建筑艺术成就,把握其建筑设计的特点;勾画出能表现贝聿铭的爱国之心的句子,体会其爱国情怀。注意文章的小标题,体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以下词语: 读准字音: 榀

5、(pn)剔透(t)贝聿铭(yù)轩然大波(xun) 聘用(pìn)跻身(j)牛犊(dú)摩天(mó) 遗孀(shung)遴选(lín)萦系(yíng)勘察(kn) 水榭(xiè)抉择(jué)谐调(xié)颁发(bn) 用词语写话(任选其中五个词语写一段话,要求语意连贯,有明确的中心): 晶莹剔透 初露头角 相得益彰 变幻莫测 别具匠心 声誉卓著 轩然大波 力排众议 当之无愧 相辅相成 2教师预设提问:结合你的阅读体验,以“贝聿铭是一位的建筑大师,因为”句式说话。学生畅所欲言,富有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拥有

6、惊人才华,敢于坚持自我个性解读,只要符合文意,能自圆其说即可。 3梳理思路,整体把握。 学生概括各段内容要点,然后交流对三个小标题内在逻辑的理解。 学生达成共识:文章开篇介绍具有惊人气势和高贵气质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点明这篇人物通讯的描写对象,突出了贝聿铭建筑的不同凡响。然后以三个小标题的形式分别介绍了他早期在建筑界获得的成就、建筑设计上的突出成就和深沉的爱国之情。 这三个小标题是有逻辑顺序的,先讲贝聿铭在国外的建筑成就,后讲国内的建筑成就。介绍国外的建筑成就。先谈从事建筑初期的成就,再谈后来的突出成就。全文内容层层深入,按照初露头角创建筑奇迹不变的中国心这样的顺序来安排,最后归结为“贝聿铭是

7、建筑艺术家”。 三、走近人物,了解人物成长、成功经历 教师预设:这是一篇人物通讯。请大家结合课前所收集的贝聿铭的相关信息和对文本的初步解读,介绍人物成长、成功的经历,最好以年表的形式呈现。 教师示范: 1917年4月26日出生在广州,父亲贝祖贻是中国金融界巨子。 学生交流。成果展示: 1927年,父亲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分行总经理,举家迁居.。 1935年,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 1936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 1945年,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获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学位。 1948年,被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巨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惯例首次聘用为建筑师

8、,担任由他创办的建筑公司建筑研究部主任。 1955年,在纽约宣誓为美国公民,成立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 1959年,荣获美国建筑学会奖,这是贝聿铭获得的第一个建筑奖。 1960年,创办自己的建筑公司,设计大众化公寓。 1963年,荣获由费城莱斯大学授予的“人民建筑师”称号,荣获由美国建筑学会颁发的纽约荣誉奖章。 19年,获波士顿国际学院金门奖,成为美国建筑师学会建筑奖评审委员。 1975年,荣任美国学院院士。 1978年,设计建成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任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院长,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建筑师任职。同年,设计建造北京香山饭店。 1979年,设计建成肯尼迪图书馆,被授予该年度美国建筑学院金质

9、奖章,荣获美国建筑师学会最高荣誉的金奖。 20世纪80年代,设计建成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这一建筑被列为“当代建筑的十大奇迹”之首,获得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奖。 1984年,设计建造.中银大厦。 1985年,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国家文学艺术学院联合选为研究院院士。 1991年1月1日贝聿铭宣布退休。 1993年11月28日法国总统密特朗在罗浮宫开馆两百周年纪念会上,授予“荣誉军团司令勋章”,荣任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荣誉院士。 四、学做解说员,介绍贝聿铭建筑艺术成就 教师创设活动情境:假如班级要组织一次贝聿铭建筑设计成就展,请你为贝聿铭建筑设计优秀作品图片展配写解说词。可以从文章中筛选相关信

10、息,或整合,或扩展,语言表达要流畅,重点要突出。 学生凝神思考,然后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推选出优秀解说词全班评点。 五、布置作业 1看了贝聿铭的精彩设计,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从文章中选出你最欣赏的语句,揣摩其深意。 3阅读下面的文字,谈谈你的看法。 贝聿铭是一位我们熟知的华裔建筑师,他认为自己设计最失败的一件作品是北京香山饭店。他在这座饭店建成后一直没有去看过,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实际上,在香山饭店的建筑设计中,贝聿铭对饭店里里外外每条水流的流向、水流大小、弯曲程度都有精确的规划,对每块石头的重量、体积的选择以及什么样的石头叠放在何处最适合等等都有周详的安排,对饭店中不同

11、类型鲜花的数量、摆放位置,随季节、天气变化需要调整不同颜色的鲜花等等都有明确的说明,可谓匠心独具。 但是工人们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对这些“细节”毫不在乎,根本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些“细节”方能体现出建筑大师的独到之处,随意“创新”,改变水流的线路和大小,搬运石头时不分轻重,在不经意中“调整”了石头的重量甚至形状,石头的摆放位置也是随随便便。看到自己的精心设计被无端演化成这个样子,难怪贝聿铭要痛心疾首了。 提示:香山饭店建筑的失败不能归咎于贝聿铭,而在于执行中对细节的忽视。 第2课时 教学要点 学做主持人,人物专访大师面对面;学做小记者,采访,品味文章独特的写法。.拟写颁奖词,表达对人物的个性评价。 教

12、学过程 一、学做主持人,人物专访大师面对面 教师创设活动情境:央视“面对面”是精品栏目,深受观众喜爱。今天我们在座的同学都是央视名主持。假如由你主持和贝聿铭大师面对面的节目,你打算如何提问,请写出你的人物专访。 教师对人物专访的要点稍作提示:专访的目的是突出人物独特的人格魅力,引导人们真正认识大师,学习大师。要对采访对象作尽可能多的深入细致的了解,不说外行话。要能设计被采访者感兴趣的问题,问题要具体,有特点,要能打开被采访者的心扉。要讲究谈话艺术,热情诚恳,营造融洽的氛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放松、随机应变等。要记好采访。 这次人物专访,可以从贝聿铭选择建筑的初衷、对建筑艺术的理解、独特

13、的建筑设计理念、力排众议敢于坚持自我、成功的经验、对青少年的建议、对成果和荣誉的看法、不变的中国心等方面设问。 学生设计的高质量的问答有: 问:贝聿铭先生,您常说“我的根在中国”“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那您当年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答:是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常常告诉我的朋友们说,我是苏州人,我是广州人。我和夫人至今仍然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广州话、上海话和苏州话。我是搞建筑的,我常常给我们国内的朋友说,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但是,光寻历史的根还是不够,还要现代化。所以,我当年选择了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正是想借外国新鲜的东西、好用的东西

14、,接到中国建筑这个老根上去。更好地体现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问:贝先生,听说当年您父亲希望您学金融,您后来却选择了攻读建筑学,这中间应该有不少曲折吧? 答:我选择了自己最喜爱的,我坚持自己的选择并努力实现自我,走了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径。 问:贝先生,您认为,在您创业的过程中,谁对您的影响或者说是帮助最大? 答:威廉·柴根道夫先生,是他打破了美国建筑界的惯例,聘用我担任他创建的建筑研究部主任,从此,开始了我们长达十二年之久的亲密、友好而有效的合作,为我在美国建筑界站稳脚跟,开创自己的事业,莫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请允许我对威廉·柴根道夫先生表达最诚挚的感谢! 问:现在的您可

15、以说是功成名就,获得了许多令人羡慕的荣誉,您是怎么看待这一切的? 答:成就和荣誉只属于过去。我只想在有生之年,对建筑研究作更大的贡献,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的最新技术更好地熔于一炉吗,相信我可以做得更多。 问:请您给当代中学生提一些建议,好吗? 答:踏实学习,勇于探索,挑战传统,开拓创新。 二、学做小记者,采访,品味文章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师创设情境:假如由你执笔来写贝聿铭,你可能会写哪些内容呢?假如由你来采访余玮,你会从哪些方面提问呢? 教师可适度提示:采访,可以从探究的写作动机、人物通讯的独特写法等方面提问。 1学生交流自己的写作构思:贝聿铭作为享誉全球的建筑家,可写的角度有很多。可以叙

16、写他的生平和求学历程,突出青年时勤奋学习奠定基础是他一生辉煌的前提。可以选择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表述其 伟大成就。可以叙写他的家庭,突出父亲、妻子对他的影响,一个成功人士背后必定有着坚强的后盾,那就是他的亲人。可以写他为中国作出的贡献,突出一个海外游子的中国情。 2对比的构思。余玮通过记叙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的杰出成就和对祖国的贡献,颂扬他高超的建筑艺术和深沉的爱国情。 模拟提问:你是如何着力体现人物的爱国情怀的? 应答:通过生活习惯方面的细节、对祖国的感情、代表性的建筑设计风格等方面体现的。 生活习惯:“成家立业,功成名就”表明他生活舒适,事业顺利。“66个年头”说明他离开祖国的时间

17、已经很长,然而一生对中国的深情却依然萦系于怀,落实到生活中就表现为语言、衣着打扮、生活习惯、家庭布置等都保持中国传统。 对中国的感情。回到祖国,他心中有无限的感慨,感慨祖国的巨变,乡音、乡土、乡情,久别重逢。“我的根在中国”,这里的“根”指生命的根、割不断的祖国亲情。 作为一个杰出的建筑家,他表达对祖国感情的最好途径莫过于在他的建筑设计中渗入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历史的根”指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好的根”指优秀的中国民族建筑艺术,这一系列的比喻体现的正是贝聿铭的建筑理念,而香山饭店便将两种理念变为现实,这充分体现了他的中国心、爱国情。“这座大厦在.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