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糖尿病的生物化学研究优化护理过程【摘要】糖尿病是一种由丁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 代谢性疾病,主要变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皮肤瘙痒、视物模糊等。糖尿 病的研究治疗由來已久,但是到目前为止还尚未找到根除糖來病的有效方法。糖尿病是一种 终身疾病,这就要求身居一线的护理工作者对糖尿病的有关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以便更 好的服务患者,并r为糖尿病治疗新方法的探索提供町能。而现代生物化学对糖尿病机制的 探索正好弥补了护理工作小在这一领域的空口,先进的牛化检测也为糖丿來病人的护理检验工 作提供了方便。【关键词】糖尿病;生物化学;优化;护理【引入】'糖尿
2、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引起血糖升 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血糖明显升高时可出现多尿、 多饮、体重减轻,有时诡可伴多食及视物模糊。糖球病可危及牛命的急性并发症为酮症酸屮 毒及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升高可致器官组织损害,引起脏器功能障碍 以致功能衰竭。在这些慢性并发症中,视网膜病变可导致视力丧失;肾病变可导致肾功能衰 竭周围神经病变可导致卜肢溃疡、坏疽、截肢和关节病变的危险;自主神经病变可引起胃肠 道、泌尿生殖系及心血管等症状与性功能障碍;周m血管及心脑血管合并症明显增加,并常 合并冇高血压、脂代谢异常。不同类
3、型糖尿病的病因也不相同。概括而言,引起各类糖尿病的病因可归纳为遗传因素 及环境因素两大类。不同类型糖尿病中此两类因素在性质及程度上明显不同,例如,单基因 突变糖丿求病屮,以遗传因索为主;而在化学毒物所致糖丿求病屮,坏境因素是主要发病机制。 最常见的1型糖丿永病及2型糖尿病则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索共同呈正性或负性参与以及相 互作用的结果(图1-1 )伴糖尿病的遗传综合征iiihp细胞遗传缺陷iiia胰岛素作用遗传缺陷hi-b2型糖尿病ii1型糖尿病i非常见免疫中介型糖尿病iiig妊娠糖尿病iv内分泌腺病hid药物hi-e胰外分泌病hi-c感染hi-f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不足图
4、1-1糖尿病分型及病因机制的关系1 早期护理工作的局限性进行科学研究必须要冇科学的态度,使用严谨、科学的方法,否则将可能无法被社会和 其他专业认可。我国的护理研究起步较晚,在医疗行业的地位也没有其他专业的高。护理人 员很长时间被打上只会执行医嘱打针发药的标签c能观察到糖尿病人的种种表症却得不到合 理的解释和解决办法,只能机械的遵从医嘱,贻误了病人最佳的治疗时机,这几乎是所有早 期护理工作者的体会。另一方面由于工作过程中护理工作者要时刻观察病人健康状况和各项 牛理指标,因而他们能及时观察到病人的各种变化,也使得白己具有医生所没有的优势。但 是对于我国早期的护士而言,作为最理想的观察者,却不能发挥
5、这种优势,不得不说是一种 对“资源的浪费”。糖床病发病原因多样,病情各有差界。因此作为一线的护理工作者想要为患者提供更为 优质的服务就需要学习另一种技能来满足这种需求。2 生物化学的崛起从上世纪20年代起,我们就已经见证了生物化学的影了。微量分析技术导致了维生素、 激素和辅酶等的发现。瑞典著名的化学家t.svedberg奠基了“超离心技术”,1924年制成了 第一台5000xg (5000 r/min8000 r/min)相对离心力的超离心机,开创了生化物质离心 分离的先河,并准确测定了血红蛋白等复杂蛋白质的分了虽,获得了 1926年的诺贝尔化学 奖。至于后来30年代的电子显微镜技术,40年代
6、的层析技术和电泳技术,50年代的放射 性同位素示踪技术,60年代的各种仪器分析方法(如hplc技术、红外、紫外、圆二色等 光谱技术、nmr核磁共振技术)等的发现和使用,是的现代牛物化学研究如虎添翼,飞速 向前发展。尤其是对糖尿病的生化研究,使人们深刻的了解,用现代的眼光去认识治疗糖尿 病。3 现代糖尿病分子水平生化指标研究及意义叫3.1 b细胞功能指数(h0ma-is): homa-is在病发5年前显著低下,homa-0細胞 机能在病变4年前上升示,又变得低下,没有病发危险的人则没有任何变化。根据此可以 预测得糖尿病风险。3.2内皮机能指标:e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因子(icam1)可以帮助预测长
7、期后2 型糖尿病的风险。3.3小分子rna:研究发现,-种叫做“mir126”的小分子rna可保护血管免受损伤。 健康血管细胞能够向血流中释放人虽的mir-126分了。然而,当血管遭到损伤的时候,血 管mir-126就只够血管木身使用,释放到血流中的mir/26分了则更少。这种血液测试 预测10年后2型糖尿病风险的准确率可达50%以上。其原理是,识别血液中的遗传分子“微 rna”(mir, 乂译“小分子rna”)。该分子有助于确定患者心脏病和血管疾病的风险。这项 测试还可以识别出哪些人已经或将会岀现糖尿病并发症,比如,血管损伤导致的心脏病、屮 风及血液循环系统问题等。3.4血钾水平:约翰霍普金
8、斯大学ranee chatterjee等开展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显示,血钾水平与糊尿病发生风险呈明显负相关关系,是糖尿病的独立预测因素。(arch intern med.2010, 170: 1745)3. 5 其他 biomarkers:血清y谷氨酰转移酶水平,hdl胆司醇,hs-crp,乙二睛、tnf-a> pai-1等。4 糖尿病的常用监测指标:4.1.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葡萄糖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z间形成的非醜催化的稳 定糖基化产物,糊化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比例与血糖的浓度成正比。因红细胞的寿命为 120天,因此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可以反映约120天内的血
9、糖平均水平。目丽绝大多数的 检测方法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中的a1c成分,因此hba1c 已成为公认的评价血糖控制 水平的检测方法。但因目前各种商业化的hba1c检测方法所采用的检测方法不同,所以各 种方法的人群正常值可能不同。hba1c因能反映长期的血糖控制水平,且dcct和 ukpds研究均采用hba1c作为血糖控制水平的评价指标并建立了 hba1c值打糖尿病 血管并发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因此。hba1c目丽仍被当作评价糖尿病患者所采用的血 糖控制方案的金标准。如条件许可,血糖控制达到目标的糖尿病患者应每年检查2次 hba1c,血糖控制未达到目标或治疗方案调整后的糖尿病患者应每3个月检杏1次
10、hbaico4.2糖化血浆蛋白因人类血浆蛋白的半衰期为1420天,因此,糖化血浆蛋白可反映12周内 的血糖平均水平。常川的糖化血浆蛋白检测方法检测的是果糖胺。在一些特殊情况卜如透 析性的贫血、急性全身性疾病期、肝病、糖尿病合并妊娠、降糖药物调整期等,糖化血浆蛋 白可能更能准确反映矩期内的平均血糖变化。因h前尚未建立糖化血浆蛋白值与糖尿病血管 并发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糊化血浆蛋白不能作为检测血糖控制的指标。4. 3尿酮体丿求酮体的监测是1型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糖尿病患者日常糖尿病管理屮的 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患者,尿酮体的检测阳性提示已有酮症酸屮毒存在或即将发生酮症酸 中毒,需要立即采取
11、相应的措施改善血糖的控制和及早控制酗症或酮症酸中毒。任何糖尿 病患者,在应激、发生其他伴随疾病或血糖超过16.7mmol/l(300mg/dl)nt,均应进行常规 的尿酮体监测。应注意的是,目前所采用的尿酮体的检测方法并不能准确地诊断酮症酸中毒 和检测对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因血b疑丁酸的检测可以更准确、更早期地诊断酮症酸 屮毒和检测对酮症酸屮毒的治疗,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应开展血b疑丁酸的检测。4. 4血浆胰岛素i'可接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4. 5血浆c肽可准确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4.6其他血脂:廿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肾功能:尿素氮,肌阡 尿蛋白:总蛋白,白蛋白5 生化研究在
12、糖尿病治疗方面的改进:经过生物化学先驱们长时间的摸索和深入研究,糖尿病的研究已经开辟了一个新的局 面。目前,糖尿病大致被分i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和ii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两种。其中i型糖尿病多发牛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 命。ii型糖尿病多见于30岁以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鬲,病因 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胰岛索是人体胰腺p细胞分泌的身体内惟一的降血糖激索。胰岛索抵抗是指体内周围 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陥素促进葡 萄糖摄収的作用发生了
13、抵抗。研究发现胰岛索抵抗普遍存在ii型糖丿呆病屮,儿乎占90%以上,可能ii型糖丿求病的发 病主要因索z。i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的5年内很少有慢性并发症的出现,相反,ii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之前就已经有慢性并发症发生。据统计,有50%新诊断的 ii型糖尿病患者己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并发症,有些患者是因为并发症才发现患糖 尿病的。糖丿求病的药物治疗开始针对其病因,注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对胰腺0细胞功能的 保护,选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这些药物主耍是胰岛素增敏剂,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 时有效及根本上的治疗,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胰岛索增敏剂可增加机体对白身胰岛索的敏感性,使自身的
14、胰岛索得以“复活”而充分发 挥作用,这样就可使血糖能够重新被机体组织细胞所摄取和利用,使血糖下降,达到长期稳 定和全面地控制血糖的目的,使人体可长久享用自身分泌的胰岛素。tnbxc糖尿病治疗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使糖尿病人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 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少食多餐。并冃让病人在 医住的指导卜进行尽可能的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础上使川适当的胰岛索增 敏剂类药物,而不是过度使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來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生化研究也使得一些降糖药物和方法被发现。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分为促胰岛索分泌 剂(磺腺类、格列奈类);双弧
15、类;喙呼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a-m酶抑制剂; 二基肽fw-vi(dpp-vl)fflj制剂等。方法则有:胰岛素治疗;胰高血糖素样肽l(glp-l) 类似物或激动剂;血糖监测;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监测和控制。【结论】生物化学研究优化了护理程序通过多项生物化学技术和检测指标在临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 值进行研究分析,使临床対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牛化表现有更加全血的了解,为临床提供対糖 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护理工作者通过学习生物化学能比较清楚、准确、客观 的认识糖尿病的特征及注意事项。在日常护理工作屮能给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使该类 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降低死亡率
16、。另一方面这些先进生化技术和方法的诞生不仅为患者帯来了希望,同时也为掌握生化技 术的护理工作者提供了便利,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我们看到,生物化学的学习给护理工作者 带來了很大的帮助,这同时也印证了护理人员学习牛化课程是必要的。参考文献:.1 yang w, lu j, weng j, jia w, ji l, xiao j, shan z, liu j, tian h, ji q, zhu d, ge j, lin l, chen l, guo x, zhao z, li q, zhou z, shan g, he j; china national diabetes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study group.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3842:2006/Amd 1:2025 EN Road vehicles - Fifth wheels - Interchangeability - Amendment 1
- 公司方面解除合同协议
- 合伙购买厂房合同范本
- 兼职美术老师合同协议
- 卫生间抵押合同协议书
- 购销合同中质量约定的条款
- 营销战略合作协议基本模板
- 口头协议能不能算合同
- 口头合同能否成立协议
- 卖房佣金合同协议模板
- 2025杭州桐庐县统计局编外招聘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湖南单招历史试题及答案
- 扶贫项目实施方案及资金管理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升本2025年智能设备联网试卷(含答案)
- 小学数学期末综合评价标准与表格
- 手术过程及准备流程
-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及考试题库
-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课件
- 中国移动杭州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通信技术类
- 卫生厅课题申报书范文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第五幼儿园教育集团保健医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