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绕组绝缘(F级)规范._第1页
定子绕组绝缘(F级)规范._第2页
定子绕组绝缘(F级)规范._第3页
定子绕组绝缘(F级)规范._第4页
定子绕组绝缘(F级)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OAGT.615.009定子绕组绝缘(F级)规范OAGT.615.009 编制 邵爱凤 审核 黄 坚 审定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2003年2月定子绕组绝缘(F级)规范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电压等级690V,防护等级为IP23、IP44、IP54、IP55、IP65等,机座号范围63355,一般用途的Y3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绝缘结构采用散嵌下线工艺,其耐热等级达到F级。2 引用标准GB/T6109.1-1990 漆包圆绕组线 第1部分:一般规定GB/T6109.2-1990 漆包圆绕组线 第2部分:155级改性聚酯漆包铜圆线GB/T6109.5-1998 漆包圆绕组线 第5部分:温

2、度指数180的聚酯亚胺漆包 铜圆线GB/T1303.1-1998 环氧玻璃布层板JB/T5658-1991 电气用压敏粘带 聚酯薄膜热固性胶粘带JB/T8151.3-1999 丙烯酸玻璃纤维软管JB/T10109-1999 电气绝缘用无溶剂可聚合树脂复合物规范 单项材料规 范 不饱和聚酯浸渍树脂JB/T9615.1-2000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 试验方法JB/T9615.2-2000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 试验限值3 技术规范3.1 电磁线电磁线采用型号为QZY-2/180的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GB/T6109.5-1998)或者国际认同的同类产品。机座号63-280的电动机

3、允许采用型号为QZ(G)-2/155的改性聚酯漆包铜圆线(GB/T6109.2-1990)。漆膜厚度按GB/T6109.1-1990标准取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的平均值。3.2 槽绝缘槽绝缘采用以F级粘合剂和优质薄膜复合的F级聚酯薄膜聚酯纤维非织布柔软复合材料(6641)。也可用聚芳酰胺、聚芳砜、聚恶二唑耐热纤维与聚酯薄膜复合的F级柔软复合材料(型号分别为6642、6643、6644)。复合材料中聚酯薄膜厚度不小于0.075mm。槽绝缘的技术要求见附录1。不同机座号对应的槽绝缘尺寸如下:机座号 槽绝缘厚度 槽绝缘伸出铁芯 (mm) 每端最小长度(mm) 63-71 0.20 580-112 0.2

4、5 7132-160 0.30 10180-260 0.35 12315-355 0.40 153.3 相间绝缘绕组端部相间垫入一层与槽绝缘相同的柔软复合材料。3.4 层间绝缘当采用双层绕组时,同槽上、下两层线圈之间垫入一层与槽绝缘相同的柔软复合材料。3.5 槽楔槽楔采用型号为3240的环氧玻璃布层压板(GB/T1303.1-1998)或3830-U型聚酯玻璃纤维引拔槽楔,也可采用3830-E型环氧玻璃纤维引拔槽楔。槽楔厚度见下表,长度比相应槽绝缘短4-6mm。槽楔下垫入盖槽绝缘长度和槽绝缘相同。也可用槽绝缘在槽口折包的形式替代盖槽绝缘。槽楔的技术要求见附录2。 机座号 槽楔厚度(mm) 63

5、-71 1 80-100 1.5 112-280 2 315-355 33.6 引接线引接线采用铜芯交联聚烯烃绝缘电机绕组引接电缆(电线),连续运行导体最高温度为125。引接线的技术要求见附录3。引接线与绕组线连接处采用宽度为8、10、12mm,厚度为0.06mm的6230聚酯薄膜粘带(JB/T5658-1991)外面再套2741聚氨酯玻璃纤维漆管(参照JB/T8151.3-1990)。3.7 端部绑扎3.7.1 机座号63-160端部绑扎材料采用柔软夹纱聚酯绑扎带或绑扎管,宽度为15mm,厚度为0.15mm。机座号180-355端部绑扎材料采用聚酯纤维帮扎带或绑扎带,宽度为15mm,厚度为0

6、.17mm。也可用玻璃纤维绑扎带或套管。绑扎带的技术要求见附录4。3.7.2 机座号63-132电动机定子端部每二槽绑扎一道。3.7.3 机座号160-355电动机定子端部每一槽绑扎一道。3.7.4 机座号180二极和200-355二极,四极的电动机定子绕组鼻端用绑扎带半叠包一层。叠包长度不少于端部周长的1/3。3.7.5 定子白坯完工后须经2260V 1min或2712V 1s工频交流耐压检查,并按JB/T9615.1-2000交 流 低 压 电 机 散 嵌 绕 组 匝 间 绝 缘 试验方法和JB/T9615.2-2000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 试验限制作匝间耐压检查。3.8绝缘浸烘处

7、理3.8.1 绝缘浸烘处理采用通过绝缘结构评定考核达到F级要求的无溶剂浸渍树脂(性能参照JB/T10109-1999)。机座号63-280采用一次浸烘工艺,机座号315-355采用二次浸烘工艺。对真空浸渍可采用一次浸烘工艺。3.8.2 浸烘工艺按有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注:1.对无统一标准的组份材料槽绝缘、槽楔、引接线、绑扎带,其技术要求见附录。2. 未在规范中制定指定的组份材料,可通过完整的的绝缘结构耐热性评定,也可在取得单一材料耐热等级评定报告后,按照IEC60034-18-22或IEC61858标准规定的组份替代方法,与已评结构做对比试验,经评定后耐热等级达到F级,相容性合格,该组份材料作

8、为替代材料也可在Y3系列电机中使用。附录1Y3系列电机用柔软复合材料技术要求1. 产品分类 产品型号 代 号 组 成 6641 F级DMD聚酯薄膜涂以F级胶粘剂,两面粘合聚酯纤维非织布 6642 SdMSd聚酯薄膜涂以F级胶粘剂,两面粘合聚砜(或聚芳酰胺)纤维聚酯纤维非织布 6643 AdMAd聚酯薄膜涂以F级胶粘剂,两面粘合聚砜(或聚芳酰胺)纤维聚酯纤维纸 6644 OMO聚酯薄膜涂以F级胶粘剂,两面粘合聚恶尔唑纤维纸2. 技术要求序号 指标名称单位 指 标 值 标称厚度 mm0.180.200.230.250.300.350.401厚度偏差(±) mm0.0250.0300.03

9、0.030.030.0350.042定量g/m2 待 定3拉伸强度纵向不弯折纵向弯折后横向不弯折横向弯折后N/10mm宽100959070120105105951301151151001501301301201701501501302001801801603002202202004伸长度 纵向 横向 % 10 15 5 55挺度 纵向 横向 N 20 30序号指标名称单位 指 标 值6粘结性 常态180±2,10min 受潮后不分层不分层、不起泡、不流胶不分层、不起泡7击穿电压 常态155±2KV7687981091110131216158长期耐热性 温度指数 1553、

10、试验方法项目1、2、3、4、5、6、7按GB/T5591.2-2002进行,项目8按JB/T37301990进行。附录2Y3系列电机用槽楔技术要求1. 产品分类 3240 由环氧层压玻璃布板经加工而成的槽楔 3830E型 环氧玻璃纤维引拔槽楔 3830U型 聚酯玻璃纤维引拔槽楔2. 技术要求序号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指 标 值 1 密 度 g/cm3 1.8 2 吸 水 性 % 0.5 3 热稳定性 不分层,不开裂 4 沿面耐电压 kV 12 5弯曲强度 常态 MPa 340 6 绝缘电阻 浸水24h后 5.0×1083、 试验方法1. 密度按GB1033-86中A法进行。2.

11、吸水性按GB/T1034-1998中方法1进行。3. 热稳定性:在200±2烘箱中放置24h后,观察试样外观。4. 沿面耐电压按GB/T1408-1998进行。5. 弯曲强度按GB/T9341-2000进行。6. 绝缘电阻按GB/T1410-1989进行。附录3Y3系列电机用铜芯交联聚烯烃绝缘电机绕组引接电线技术要求1. 技术要求1. 电线规格表1标面截面mm2绝缘标寸厚度规定值mm20时导电线芯最大直流电阻/km0.50.839.00.750.826.01.00.819.51.50.813.32.50.97.984.01.04.956.01.03.3010.01.21.9116.0

12、1.21.2125.01.40.78035.01.50.55450.01.50.38470.01.50.27295.01.50.206试验方法按GB/T3048.4-1994进行。2. 导体导体应符合GB/T3956-1997的规定。3. 绝缘3.1连续运行导体温度为125的交联聚烯烃绝缘应符合表2规定。表2序号 性 能 项 目 指 标 1老化前机械性能 1.1 最小抗张强度N/cm2 1350 1.2 最小断裂伸长率 % 200 2老化后机械性能 老化条件:温度 150±1 时间 h 168 2.1 最小抗张强度N/cm2 1100 2.2 最小断裂伸长率 % 160 注试验应采用

13、500±25mm/min的速度3.2试验方法按GB/T2951.2进行。4. 成品电线4.1电线导电线芯直流电阻应符合表1的规定。4.2电线浸入室温水中12h后,应能经受5min交流电压值试验,试验电压值见 表3。表3 绝缘标称厚度 mm 浸水试验电压 V 火花试验电压 V 0.51.0 1500 6000 1.01.5 1500 100004.3电线应能经受JB6213.1中6.5的弯曲试验。4.4电线应能经受JB6213.1中6.6的热效应试验。4.5电线应能经受JB6213.1中6.7的耐溶剂试验。Y3系列电机用绑扎带或绑扎管技术要求附录4绑扎带技术要求: 产品名称技术要求标称厚度mm标称宽度mm拉伸强度N/10mm宽断裂伸长率 %热收缩率(长度方向) %120±5 1h150±5 1h聚酯纤维绑扎带0.10、0.15、0.17、0.20、0.25、0.3015、20、25130201.55.5聚酯无纬绑扎带0.17、0.20、0.25、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