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了解“侥幸”违章行为的心理动因;知道安全动机是安全行为的基础;正确认识需要的特性;学会建立安全动机激励系统。安全行为动机激励人的心理和想法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人的行为也在随时发生变化,要想让人在工作中一直能够按照安全的有关规律办事,就必须做好安全行为的动机激励。一、“侥幸”违章行为的心理动因1. 侥幸违章的内涵F什么是侥幸违章行为所谓侥幸违章行为,是指由于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的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偶然就是必然的情况之外。比如,行人过马路时本应“红灯停,绿灯行”,结果红灯的 时候不停,依旧往前走,看到汽车来了紧跑两步或者躲一下。如果闯十次甚至闯二十次红灯,
2、 也没有被车撞到一次,行人就会形成“闯红灯是成功的、闯红灯是对的”的概念,就会把偶 然慢慢地移植为必然,进而忽视红灯情况下的不安全。F侥幸违章行为发生的原因总体来说,侥幸违章行为只是出于获得利益、节省能量或缩短时间的考虑,没有顾及可能发生的损失,是一种违反操作规章制度的取巧行为。侥幸违章行为之所以发生,原因有两个:第一,不是不懂,而是不愿;第二,不是不会,而是不做。在许多生产环节中, 侥幸违章实际上都是不侥幸的。 就如同行人闯红灯一样, 有些员工 之所以不遵守生产的操作规程, 就是因为曾经不遵守生产的操作规程没有造成事故。实际上,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 制定生产操作规程的目的就是防止万一出现的
3、事故,避免万分之一的出错概率,以约束限制所有可能发生事故的行为。我国规定特别明确指出,安全防护用具、安全帽、安全带、保险绳等必须严格按规定使用。但在建筑业从事生产工作的人,常常出于侥幸心理,悬空作业不使用安全带,导致事故发生。例如,某单位对建筑业220起高空坠楼死亡事故进行分析后发现,由于侥幸心理,未按照规定戴个人防护用具的有90起,占事故总数的 40.5% ;保险扣未挂牢的有 52起,占事故总数的23.6% ;未戴安全帽或者未扣帽扣的有30起,占事故总数的13.6%。所以,想要解决侥幸违章,就要挖掘根源思想,找到侥幸违章的心理动因。2. 安全理论的逆向思维F期望值理论期望值理论的公式是:M
4、= VEM :为实现期望激发起的内驱力度,与V和E有关;V :达到目标可望得到的预期效价;E:主观判断达成结果的期望概率。也就是说,激发动力的大小与预期价值大小、实现概率大小成正比,做任何事情的动力大小主要与预期价值和实现概率两个因素有关。有些事情的成功概率相对较小,但是带来的效价很高,就会产生很大动力,如贩毒;有些事情带来的效价并不高,但成功的概率非常高,也会产生很大动力,如行人闯红灯。F海恩法则海恩法则谈道这样一个规律:一起重大的飞行事故背后有29个事故的征兆(征兆就是马上要出事了但是没有出事的现象),而每个征兆背后又有300个事故的苗头(苗头是冒出头了看得见了但是还没到征兆的现象),而每
5、个苗头背后有1000个事故的隐患(隐患是还没看见的现象)。概括来说,海恩法则即:事故背后有征兆,征兆背后有苗头,苗头背后有隐患。所以,要避免重大的事故发生,需要重视征兆、消灭苗头、杜绝隐患。3. “侥幸”违章行为的校正违章行为的目的是获取比一般利益水平高的利益,付出比一般社会行为低的成本。从效 价的角度看,安全生产要付出成本、付出代价,无论是集体企业或个人,如果不做安全付出, 就会省下利益。例如,自行车的闸不灵,要换闸就得花钱,不换就可以省下这笔钱,少投入 就多获得,付出的成本低获得的利益高,最后导致了一连串的悖论一一违章的成本越低, 违章行为的利益越高,该行为在经济上就越划算,其发生的频率就
6、越高,参与的人就越多, 受规范约束的人就越少,导致事故的概率就越高。安全效益的无形性 违章成功的高频性侥幸违章动力强安全效益有形化 遵童获益高频化遵章守纪动力强图1 “违章”行为的校正违章的成本太低,导致事故的概率太高,这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要解决这些问题,既要考虑效价的问题,又要考虑概率的问题。安全收益的低频性,加之安全行为具有滞后性, 导致遵章守纪的动力弱。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使违章行为的动力减弱, 使遵章守纪行为的动力增强。 例如,对于汽车不按规定挂牌照的违章行为,被抓住以后每次罚款二百块钱,就会导致遵章守纪的动力弱;如果将罚款数额增加到两万元,就会使违章的效益非常低
7、,从而降低侥幸违章的动力;同时,要让安全受益高频、手段多样,才能做到遵 章守纪的动力强,才能量化安全活动,使成果有形化。【案例】有形化效益,高频化收益北京市交管局为了限制侥幸违章行为,全面升级路面监控的电子眼,可以拍到违章、超速、闯红灯、无牌上路、加塞、乱并线、乱改车牌等违章行为,路口的交通违法行为骤降。武汉江夏的交通交警在远程区启用了电子眼,路口的交通违法行为大幅度下降:2009年1月到10月,全区共发事故和死亡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7.3%和14.9%。当遵章不断增多,违章不断减少,安全工作就可以得到保障,侥幸违章的行为就会大幅度减小。二、以人为本与安全动机1. 动机的概念当人的生理或心理
8、失去平衡时,就会产生恢复平衡的需要,人为了满足需要而产生的心 理状态,就是动机。安全动机就是在安全生产中出现了一些不平衡,于是有了动机去做新的事情。人的心理特质的差异决定了期望值的不同、需要的不同、动机的不同,也决定了行为不同,以人为本就是研究人的期望、人的需要、人的动机、人的行为。2. 安全动机是安全行为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是为了某种需要而做事,那么他就什么也不做。”这段 话用双重否定的方法说明人都是因需要而做事。目标期望行为II需要11动机IQ图2安全动机循环往复过程示意图安全动机是安全行为的基础。如图2所示,人的期望导致需要,需要导致动机,动机导致行为,行为指向目标,目标一
9、旦实现,人又出现新的期望、新的需要、新的动机、新的 行为。这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叫做“期望激发需要、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 为指向目标,目标产生期望”。妙)一要点提示安全动机循环往复过程: 期望激发需要; 需要决定动机; 动机产生行为; 行为指向目标; 目标产生期望。用动机激发人的安全行为,变被动的约束为主动的需要, 即为了避免万分之一的事故而进行一万倍的努力, 加上若干限制的因素, 用强制的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形成逆反心理,变事故行为成为安全行为,需要研究两个方面,一是人的需要是什么,二是人的能力是什么。要实现事故行为向安全行为的彻底转变, 企业必须实行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 以满足人
10、 的主观需要为目的, 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手段, 以研究人的个性特质为重点, 从根本上 改变员工在约束下的相对被动的安全行为为员工自发的积极主动的安全需要,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再升华到“我会安全”,由此形成一种安全行为的演化。三、正确认识人的需要1.需要的理论F马斯洛需求理论没有需要就没有行为的动力,要激发人的动机,就要先了解每个人的需要。社会需要奁全黑娶图3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如图3所示,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指出,人的需要分为六个层次:第一,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指人为了生存而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需要,为了延续生命而进行生理的需要,是保证作为生命体存在的基础需求,是最基本的需要。第二,安全需
11、要。人生活在世界上需要规避风险, 需要在各种各样的危险面前保证不受 到威胁。除此之外,人为了自己和家庭的生活能够得到保障, 还需要通过付出换取生活必要 的资源,所以职业安全也在安全需要之列。第三,社会需要或社交需要。 人生活在世界上,需要融入社会,需要社会的接纳,需要 和社会成员友好相处,所以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四,尊重需要。尊重需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自尊,一是他尊。自尊就是有充足的自信 心,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当身份、地位、影响受到伤害时,就会反抗;他尊就是一个人在 从事某种工作或做某些事情时,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不论自尊或他尊,都是人在心理上的一种需求,可以使人为了追求、满足自尊
12、心,而更加努力。第五,成就需要。马斯洛把这一需要叫做自我实现需要。每个人都有追求的目标, 都希望达成自己的愿望, 达到事业和生活的高峰, 这就是自我实现。 这种需要是人的一种最高境 界。第六,奉献需要。人们除了希望从外界得到需要外,还有一种付出的需要。追求回报为目标是一种交换,不以追求回报为目标的付出就是奉献。 达到奉献层次时,人所做的事情并 不是简单地考虑得到什么,而只是认为应该这样做。F安全文化三等级安全文化可以分为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要我安全。要我安全是在规章制度的约束和上级的要求之下,把安全的事情全部做好。第二个等级,我要安全。我要安全是不仅把这些事情做好,还要主动挖掘规章制度没有规
13、定而生产中存在的危险,然后保证事故不发生。第三个等级,全员自律。 不仅自己不被伤害,还要提醒别人,制止其不安全行为,是奉 献需要的一种表现。要点提示安全文化三等级: 要我安全; 我要安全; 全员自律。在生产中,安全生产效益是无形的, 正确的操作就是按部就班地进行, 要求方方面面都 做到不出现过失,而成果却很难考察, 这就需要每个人自觉地保证安全状态, 并且不再斤斤 计较报酬。奉献需要作为一种最高的境界,本身是对社会的奉献。在当今世界,所有企业都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存在,一方面要受国家的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的保护,另一方面要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不能只考虑企业利润最大化, 而必须考虑社会效
14、益。社会效益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一个企业首先要对社会承担安全责任,要保障所有员工的安全,让员工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2.需要的特性需要具有五大特性:T主导性需要的主导性是指,需要是自内而外的,即属于内驱力。人工作的动力有三个:内驱力。自内而外,就是“我想这样干”。外压力。压力之下不得不干,这是一种无奈。外引力。做工作可以得到益处, 可能是经济收益,可能是精神收益,也可能是其他效益。这三种力中,最重要的是内驱力。内驱力是主动的,是一种主导性需要,主导了人的工 作动机和工作动力。F综合性需要的综合性是指, 多种需要可以同时存在,但是经常是以某种需要为主。例如,乞丐很饿,但也有自尊心,
15、因而不食嗟来之食。T常变性需要的常变性是指,人在不同时期关注的需要不一样。F客观性需要的客观性是指,不管承认或不承认,需要都是客观存在的。F社会性需要的社会性是指,需求与整个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社会是什么氛围,人就会体现出什么需求。比如,当社会无序时,安全生产就会一团糟;当社会和谐时,人们就会追求科学发 展观,就会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政府就会对安全给予高度重视。3. 需要的认识误区重视物质需要本身并没有错误,但如果只重视物质需要, 轻视安全需要,就会进入认识误区。概括来说,需要的认识误区主要有六个:第一,重视物质需要;第二,轻视安全需要;第三,漠视社会需要;第四,忽视尊重需要;第五,小视成就需要;第六,蔑视奉献需要。四、建立安全动机激励系统1.安全动机激励系统奉献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成就需要都是能对人产生激励的重要因素。围绕安全生产问题,以安全动机为出发点,通过满足员工的奉献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成就需要,最终可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 动机,从而建立安全动机激励系统。安全动机激励系统,如图 4所示。奉献需要生理需要成就需要安全动机 安全需雯尊重需要社会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债权债务转让合同
- 公路设计 合同
- 和平广场租房合同
- 工程安装承包合同
- 有照片证明企业签空白合同
- 中国足球合同
- 北京市建设工程合同
- 暑假工签了两个月合同
- 沥青购销合同
- 购买商品合同
-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复活》比较阅读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材教法分析课件
- 神经内镜手术技术在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课件
- 储气罐安装方案
- 体检中心耳鼻喉科操作规程
- 江苏省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24 直线与圆的最值问题精品课件
- 福建省中药资源概况课件
- 初中数学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更新) 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 GB∕T 19017-2020 质量管理 技术状态管理指南
- 涉外警务概论
- 2018-4月中文pallet跨链公链白皮书v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