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粮价波动谈中国的粮食安全及耕地保护_第1页
从粮价波动谈中国的粮食安全及耕地保护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粮价波动谈中国的粮食安全及耕地保护 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影响到 各 行各业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已基本解决了粮食自给问 题。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不断减 少,而粮食需求总量却随着人口数量上升持续增长。粮食价格 不断上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粮食安全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因此,应该采取多 种措施,如立法确保耕地总量和粮田面积的 两条红线;立法保障 种粮的经济效益,强化粮食生产基础建 设;激励粮食生产的科技创新,树立全民粮食安全意识,从 而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生产状况 20世纪90年代,中国粮食产量稳中有升,特别是1996-1999 年,粮食

2、总产量基本稳定在5亿吨左右,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 400公斤,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99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 5. 12亿吨 的历史最高水平。但是,1998-2003年,中国粮食产 量连续5年下降,2003年产量才4.3亿多吨,人均粮食占有 量维持在350-370公斤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采取了 提高粮价,提高保护价进行粮食直补的政策。在这样的强力刺 激下,中国粮食产量从2003年的4.3亿吨上升到2004年的 4. 975亿吨,这是继2004年、2005年之后又一丰收年,打破了4. 7亿吨、2005年的近4.8亿吨。 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 1985年以来粮食生产“两丰一歉”,是20

3、06年的一个亮点。然 而,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导致耕地面积不 断减少,从而导致粮食减产。近年来,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隐 患在不断显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刺 激了粮价上涨,粮食安全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我国作为世界 第一人口大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的矛盾将 越来越突出, 粮 食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 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任务十分艰 巨。 二、产不足需是粮价上涨的根本 (一)世界粮食连续供不应求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 近些年全球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许多国家的粮食减 产严重。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增加,世界粮食的消费需求在 持续增长,但粮食的总产量却没有明显

4、增长,导致粮食供求关 系越来越紧张。世界谷物种植面积、产量、消费量以及库存数 据显示,1999-2008年10年间,大多数年份全球粮食总供给不 能满足总需求,全球出现了当年粮食生产量比消 费量低的情 况。在耕地面积多年变化很小、气候异常和成本增加的情况 下,粮食产量的增长难以满足需求增长,粮食库存呈现逐年下 降趋势,2007年全球粮食库存降到20多年来的最低点。未来 的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2亿,全球粮食的供求形势还会更 严峻。 世界粮食生产处于低谷, 导致国际粮价上涨,我国作为重 要 的粮食进口国,进口粮价上涨直接推动了我国粮价上涨。 (二)库存的减少是粮价上涨的动力因素当年的粮食总需

5、 求量应该满足下列等式:当年粮食总需求量 二年初的粮食库存+当年的粮食生产量+当年的粮食净进口量- 年 末的粮食库存。从2000年到2006年,我国粮食的消费量一 直大 于粮食的产量。2006年粮食产量达到4 900亿公斤以上, 而2006年的粮食消费达5 000亿公斤以上,当年粮食产需缺 当年的消费,缺口部分需要通过挖上一年度的结转库存及部分 进口来弥补。而库 存决定了下一年度的粮价的总体水平,只 要粮食生产仍处于产不足需阶段,库存必然不断减少,而不断 上升推动了粮价上涨 粮食生产的总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土地成 本,生产成本又可细分为物质与服务费用以及人工成本。以玉 米生产为例 ,每亩玉 米生

6、产成本呈逐年增加趋势,从1995年到2007年,总成本上升 了 50.4%,生产成本和土地成本分别上升了 34. 1%和260. 7% (见表1)-生产成本构成中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分别 上升了 26. 9% 和 43. 6%o 另一方面,国内外原料、燃料价格上涨过快,2007年国产 口达100亿公斤(见图1) 这说明当年生产的粮食仍然不够 减少的库存支持了粮价持 续的稳步上涨。 (三) 生产成本 尿素市场价格为2. 14元/千克,比2006年同期上涨了 4. 39%,化 肥中涨幅较大的是氯化钾和三元复合肥,2007年市场价位分别为2.4元/千克、2元/千克,分别比2006年同期上涨14.

7、 29% 和81.82%,农药价格上涨4.2%,农药中的敌敌畏、氧化乐果等价 格 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了 5. 5%和6. 98%O (四)生物燃料需求刺激粮价上涨 工业转化粮食消费总量 猛增的刺激。如果盲目地过快、过猛 地增加粮食工业转化消 猛进,玉米消费量呈跳跃式增长。2002年全国玉 米淀粉产量约 为600万吨,到2005年跃升为998万吨;2005年,玉米工业消费 玉米的数量超过1 500万吨。此外,2000年,国家 先后投资兴建 4座燃料乙醇生产厂,目前年产能已达到104万吨,年消耗玉米 332万吨。特别是玉米主产区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玉米 精深加工能 力迅猛扩张,致使玉米调出量迅速减少,

8、供求关系趋 向紧张, 刺激了市场价格上涨。 三、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 (一)我国耕地资源现状分析 1. 耕地资源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图2为全国2001年 至2007年耕地面积变化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耕地随着年度的变 化一直在减少,耕地减少的趋势仍未缓解。据资料统计显示 1958-1986年,全国累计减少耕地4 073.3万公顷。土地管理法 实施后,耕地锐减的趋势开始得到控制,1986-1995年减少耕地 684.4万公顷。1996-2005年间,我国耕地从19.5亿亩减至 18.3亿亩,又减少12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 333万亩,每年减 就会刺激粮食价格飕升。 近年来,我国玉米加工业突飞 少幅

9、度在0.5%以上。与2006年相比,2007年全国耕地净减少 4. 07万公顷,减 幅0. 03%,同比下降0. 22%O 我国耕地退化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突出、土 壤结构变差以及耕地污染等方面。水土流失不仅造成耕地质量变 差、养分缺乏、肥力下降,而且也造成河流下游河床抬高、水库 淤废,给国家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土地荒漠化也在不 断扩大,它不仅造成生态脆弱,加剧环境恶化,而且使土壤结 构不良,保水保肥性能差,肥力下降,丧失生产能力。 2. 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我国土地开发利用比较充分, 但可继续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已十分有限。据调查测算,全国 耕 地后备资源总潜力为2.01亿

10、亩,其中60%以上的耕地后备资 源分 布在水源不足和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比较严重的地 区,开发利用这部分资源的制约因素较多,难度较大。目前, 全国耕地后备 资源总量约为1.13亿亩,其中可开垦1.071亿 亩,可复垦0. 06亿亩。目前,还有一部分耕地属于过度开 垦,全国仅亟待退耕还林、还草的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约6.0 X 106公顷,10度-25度以上 的陡坡耕地约为1.26 X 104公顷, 因此可以开发利用的土地后备 资源极其有限。 (二)粮食安全情况分析 1 粮食的总体质量偏低、竞争力差。由于国内粮食市场 难以真正做到“优质优价”,加之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养殖业与 国际市场的粮食需求脱

11、节,相当多的粮食品种山现“好的不 多、多的不 好”的尴尬局面,难以和国际的优质粮食竞争,女口 优质小麦和专用小麦少、特用和饲用玉米少、杂交稻和早制稻 多、大豆出油率 低等问题。1 此外,由于农药、化肥等农 用化学品的不合理使用、 2粮食总产量与单产增长率低。从表2中可以看出,1997 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仅49亿多吨,从1997年以后我国粮食总 产量基本上徘徊走低,2003年粮食总产量更是降到近20年来 的最低点,年均增长率为负197%。粮食单产的变化趋势类似于 粮食总产 量,2000年单产降到近10年来的最低点,2001年和 2002年略有回升,2003年又有所下降,事实上我国粮食安全问 题的凸

12、现正是 这一时期,这反映出粮食生产的技术保障能力还 2004年和2005年虽有所回升,但是粮食总产量与 单产增长率都较低。 3. 粮食生 产的可持续性堪忧。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导致 所需的各生产要素的收益低,引发了相关生产要素如人员土地 的流动。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劳动力缺乏和耕地减少很明显。 同时相关自然要素的缺乏和相关资源的浪费严重。中国人均拥 有的水资源量为2 300立方米,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而且水渗漏浪费严重。2我国人均占有耕地污水灌溉、工业三废污染等原因 也严重影响我国粮食质量的 有待加强。 1.39亩,不到 世界平均水平的40%o特别是近几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巨 大,1

13、999-2007年9年间减少了 1. 12亿亩。据报道农药和化肥 的实际利用率不到30%,其配比也不合理。 四、粮价波动、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内在联系 (一)粮价波动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粮价上涨说明了粮食的流通储存在粮价形成中起的作用。 我国实行中央一地方粮食储备分级管理,中央地方储备影响市 场的协调机制尚未形成,如流通的不顺畅,供应量的变化严重 滞后于价格的变化,市场双方地位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容 易出现“羊群 效应”。即使是在粮食存储量安全的情况下仍然 有可能引发粮价波动。 另外,从长期来看,由于资源和技术的有限性,我国的粮食 供需缺口将渐渐变大。中国的粮食供大于求,是一种短期的、 暂时的现

14、象。如果粮食供求关系出现逆转,粮食价格大幅度上 涨,对国民经济将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从粮食价上涨来 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二)粮价波动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国内粮食连年减产则是 导致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而粮食减产是由于播种面积大幅度 减少造成的。而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主要是因为耕地大量减 少。据有关资料,2002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0 389万公顷,比上 年减少219万公顷,粮食总产量为45 705万吨,比上年减少约 442万吨;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为9 941万公顷,粮食总产量为 43 069万吨,比上年减少2 636万吨,2004年和2005年粮食 面积和产量都有所增加,但增幅

15、很小。从上述分析 可以看出, 粮食的波动从客观上要求保有更多的耕地。 (三)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1. 耕地资源数量保护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首先,我们必须 清 楚认识,我国多数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仍比较低下, 粮食安全的保障主要还是靠耕地数量来维持。将耕地面积年变 化率和 粮食产量年增长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数量 变化与粮 食产量表现出基本一致和变化不同步的两种不同的相 关性。3从我国1998-2005年耕地面积减少导致的粮食减产 量来看(表2),耕地数量的减少直接引起粮食产量的减少, 而且变化趋势一致。经计算,两者的相关性系数高达 0. 9993。如此高的相关性可明显地表明,耕

16、地资源数量强烈影 响着粮食安全,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下,必须保护好耕地数量, 尤其是基本农田数量。 2. 耕地资源质量保护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一方面,由于沙 漠 化、水土流失、贫瘠化和次生盐渍化等原因,已造成40%以 上耕地土壤退化。生态的破坏,大量土地被抛荒或变成旱地, 长期的乱施化肥和农药,也造成全国范围内的土壤板结,肥力 下降,从而导致粮食减产;另一方面,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有 些地区中仅重视 数量平衡,忽视耕地质量平衡,新增耕地质量 偏低,使中低产田的比重继续增大。4从以上分析可以看 出,加强耕地资源质量保护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3. 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内在关系。耕地是粮食生产最基 本

17、 的生产资料和农业再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用世界上不 足9%的耕地养活世界上近21%的人口,而且与时俱进满足13亿 泱泱 大国不断增加的人口对其日益增长的需求,耕地保护和粮 食生产任重而道远。如果耕地保护不好,势必影响粮食的产量 和供给,给粮食安全造成威胁;在我国国情下,要想保证粮食 安全,就必须既要保护耕地的数量也要保护耕地的质量。 五、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应有的举措 (一)立法确保耕地总量和粮田面积的两条?匚煜? 我国的耕地资源是世界上最紧缺的国家之一,必须坚持贯 彻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5 因此提高耕地质量,强化和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合理引导农村 节约集约用

18、地,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加快实施沃土工程, 积 极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这就要求各地各部门一定要采取有 力措 施,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保障中国的粮食安 全。另外,各级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耍建立耕地保护目标管理 责任制,主要 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在任期内必须签订“耕地保 护目标管理责任书”,要确保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数量不减 少、质量不降低。坚决守住基本农田这条“红线”对于在任期 内没有履行好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的责任人应给予严肃的处 理,并实行“一票否决制。” 6 (二)立法保障种粮的经济效益,强化粮食生产基础建设 目前粮食主产区农民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不愿种粮,经济 发 达地区压粮扩经,农民种粮积极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