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茸毒蛾的生活习性和具体的防治措施_第1页
分析茸毒蛾的生活习性和具体的防治措施_第2页
分析茸毒蛾的生活习性和具体的防治措施_第3页
分析茸毒蛾的生活习性和具体的防治措施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分析茸毒蛾的生活习性和具体的防治措施    王洪美+孙哲【摘要】:茸毒蛾是一种暴食性害虫,其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地,严重危害苹果、法桐等果树、林木。本文主要对茸毒蛾的生活习性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关键词】茸毒蛾;生活习性;防治措施【前言】:茸毒蛾(calliteara pudibunda)又称苹毒蛾、丽毒蛾,属毒蛾科,这种昆虫广泛分布在丹麦山毛榉树林,当其繁殖后代后的6月份,人们看到的在天空中飞舞的暗灰色的蛾就是这类昆虫。据调查表明,茸毒蛾的幼虫长有大量的毛发,极易被风吹走;在晚秋时期,幼虫完全发育成熟,体长达到5厘米左

2、右,体色十分漂亮;此外,茸毒蛾的繁殖速度快、食性杂、寄主广泛,一只雌性茸毒蛾能够产下300至400枚卵,孕育母蛾的蛹就位于产卵地非常近的地方;若没有及时防治将会造成小区域爆发病虫害,给林业造成极大的损失。1、茸毒蛾的生活习性1.1发生规律在东北茸毒蛾年生l代,以幼虫越冬;在长江下游地区其年生3代,以蛹在杂草丛、树皮缝、屋檐下等处越冬;待来年4月中下旬其化蛹成蛾,并在21小时以后,进行交尾和产卵。成虫具趋光性,雄性的成虫相较于雌性的成虫趋光性更强,其昼伏夜出,白天一般静伏在叶子背面、树木伤疤和裂缝处,且成虫寿命通常为4-7天。越冬代成虫在树皮上产卵于,其它的代成虫在叶片上产卵于,卵成块状排列。在

3、5月上旬,第一代幼虫出现,6月下旬第2代幼虫出现,8月中旬第3代幼虫出现, 9月上旬幼虫开始化成蛹,进入越冬期;其中幼虫有5个阶段,第1-2个阶段幼虫大都以群体而居,以叶肉为食,在第三个阶段幼虫大都分散取食,在第5个阶段幼虫的食量大增,其已能够食光叶片;当幼虫第3阶段以后,会比较活跃,且善于爬行,当幼虫受惊后,身体会呈曲卷状态,在收缩与假死落地一会后,快速爬行;茸毒蛾幼虫的体色为浅黄、黑黄等色;处于第1、二阶段的幼虫化蛹多在枝杈、树皮缝、丛枝、伤疤中。此外,种植中纯林受茸毒蛾的危害较重,混交林受茸毒蛾的危害较轻1。1.2形态特征(1)成虫,茸毒蛾成虫的体长一般为14至18毫米,呈圆锥形,头部与

4、胸部的颜色为灰褐色,触角干为灰白色,栉齿为灰白色或黄棕色,下唇须为灰白色,外侧为黑褐色,复眼周围呈黑色,喙退化,前胸背板周围与腹板被的毛呈灰白色。足黄白的,胫节与跗节有黑色的斑。(3)幼虫,初期的茸毒蛾幼虫呈按货色,1龄后为黑褐色,背部长有深灰色的稀疏长毛,并随着龄次的增加长毛逐渐变成棕黄色;老龄的茸毒蛾幼虫身体都是灰白色的稀疏长毛,黑色触角变长且向前伸展。(4)蛹,茸毒蛾的蛹为棕红色或棕黄色,整个背部都是绒毛,在幼虫腹背部1-4节处有4条长在0.3-0.4毫米、宽在0.1毫米的灰白色条纹,最外面有一层棕黄色的透明膜,待其羽化后可以在茧中看到。(5)茧,茸毒蛾的茧呈长椭圆形,颜色为黄褐色或暗灰

5、色,其是一种稀疏的丝质薄茧,且茧上附有幼虫黄白色的稀疏体毛。2、茸毒蛾的防治方法2.1农业防治加大对纯林的改造,营造混交林,具体包括:通过加强对林木的栽培管理,使其的抵抗力增强,进而提高其自控能力,并通过及时对枯枝、杂草等的清理,有效减少虫源。2.2人工防治在茸毒蛾初发生时,其虫口的密度比较低。因此,可利用茸毒蛾幼虫期假死这一特点,通过猛击树干而将前期震落,或通过修除虫枝与冬耕抚育,进而清除越冬虫蛹。2.3物理防治因茸毒蛾成虫具有趋光性,可以通过灯光对其进行诱杀。2.4药物防治(1)对于处于幼虫期的茸毒蛾,可以喷施2.5%的天王星1500倍液或98%巴丹1000倍液,或40%的乐果1500倍液

6、,来防治茸毒蛾。(2)除虫脲是昆虫生长调节剂,其能够有效杀害鳞翅目害虫,且对天敌杀伤力很小;因此,当茸毒蛾处于1-2龄幼虫期时,可以通过喷施20%除虫脲悬浮剂2000倍液,及25%喹硫磷乳油800倍液喷施,从而杀除茸毒蛾的幼虫。(3)通过喷施青虫菌6号浓缩液1500-3000倍液,或青虫菌6号,浓缩液3000倍液加上2.5%溴氰菊酯乳油8000倍液,从而使茸毒蛾幼虫有较高死亡率与畸形发育;(4)利用树冠喷灭幼脲类药物进行防治,在茸毒蛾幼虫1-2龄时期,通过喷施灭幼脲类药剂4000倍水溶液,在15天后虫口将减退90%左右,在喷施灭幼脲类药剂5000倍液,在15天后虫口将减退83%左右。( 5)

7、利用敌杀死药物进行防治,在茸毒蛾幼虫处于2-3龄时期,喷施2.5%的敌杀死药物8000倍液,2天后虫口的减退率为98%,再喷施2.5%的敌杀死药物10000倍液, 2天后虫口的减退率为94%,再次喷施2.5%的敌杀死药物15000 倍液,2天后虫口的减退率为83%。(6)树干基部注药进行防治,在茸毒蛾幼虫1-2龄时期,在树干基部钻一个孔距均等、孔深2厘米的小孔,并注射50%的甲胺磷原液。对于胸径在5厘米以下的林木,每株需钻2个孔,每孔注入1-2毫升的药药物,7天后虫口的减退率为94%;对于胸径在6-10厘米的林木,每株需鉆3个孔,每孔注入5-6毫升的药物,7天后虫口的减退率为97% ;对于胸径

8、在11-15厘米的林木,每株需钻4个孔,每孔注入6-8毫升的药物,7天后虫口的减退率为93%;对于胸径在16-25厘米的林木,每株需钻6个孔,每孔注入10-12毫升的药物,7天后虫口的减退率为96% ;对于胸径在30厘米的林木,每株需钻7个孔,每孔注入14毫升的药物,7天后虫口的减退率为96%2。2.5生物防治因林间茸毒蛾的天敌种类丰富,且具有较高自然寄生率,可以通过保护和利用其天敌进行防治。具体指通过大力的保护利用茸毒蛾的天敌,使其能够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控能力,如:在茸毒蛾成虫产卵的高峰期,释放赤眼蜂;在茸毒蛾幼虫发生期,撒施白僵菌或绿僵菌,都能够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结语总而言之,茸毒蛾因其具有繁殖速度快、食性杂、寄主广泛,若防治不及时,将会给林木带来严重的危害,进而给人们的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在极大程度上消除茸毒蛾,从而确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