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十三章 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一、填空题1.饲养标准具有 科学性 、 先进性 、 权威性 、 可变化性 、 条件性 和 局限性 。2. 确定需要量要遵守 唯一差异性 、 实验条件 、 饲粮类型 、 生理状态 和需要两年标识。3. 对于饲料标准的权威性来说,是由其内容的 科学性 和 先进性 决定的。4. 研究畜禽营养需要量的方法可归纳为两类: 综合法 和 析因法 。5. 研究畜禽营养需要量的方法可归为 析因法 、 综合法 。6. 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唯一差异性 、实验条件、 饲粮类型 、生理状态和 需要量标识 。 7. 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方法 综合分析法 、 折线法 、 曲线法
2、 。8. 饲养标准的指标体系包括 能量指标体系 、 蛋白质指标体系 和 氨基酸指标体系 。9. 动物在最适宜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营养物质种类和数 量的最低要求称之为 营养需要 。10. 在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方法中会出现异常结果的情况较多的是 综合分析 法、适合 单个动物的是 折线 法、较符合大多数养分的剂量-效应变化规律的是 曲线 法。11.饲养标准是动物饲养的准则,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权威性, 可变化性 ,条件性和 局限性 等特点。12. 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方法有 综合分析法 、 折线法 、 曲线法 。13. 确定畜禽营养需要量的方法有 综合法 、 析因法 。
3、14.研究畜禽营养需要量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两类:即 综合法 和 析因法 。15. 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应遵循的原则是 唯一差异原则 、 环境条件明确规范 、 饲养类型明确 、 生理状态理想 、 营养需要标识明确和统一 。16. 动物在最适宜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答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和数量的最低要求叫做 营养需要 。17. 畜禽营养需要量可从生理活动角度分为 维持需要 和 生产需要 两部分。18. 确定需要量的方法有: 综合分析法 、 折线法 、 曲线法 。19. 饲料标准一般可分为六个组成部分即: 序言 、 研究综述 、 营养定额 、 饲料营养价值 、 典型饲粮配方 和 参考文献
4、20. 确定畜禽营养需要的方法可归为: 综合法 、 析因法 。21. 饲养标准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可变性、 条件性和局限性 。22. 非蛋白氮饲料包括 尿素 、 双缩脲氨 、 铵盐 及 其他简单含氮化合物 。23. 饲养标准的组成是 序言 、 研究综述 、 营养定额 、 饲料营养价值 、 典 型饲粮配方 和 参考文献 。25. 饲养标准是动物饲养的准则,具有 科学性和先进性 、 权威性 、 可变化性 、 条件性 和 局限性 。 26. 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在最适宜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 最低要求 。27. 确定动物应用需要量的方法有: 综合分析法 、
5、 折线法 、 曲线法 。28. 确定动物营养需要的方法有 综合分析法 、 折线法 和 曲线法 三种方法。29. 确定营养需要量的方法有 综合分析法 、 折线法 和 曲线法 。30. 研究畜禽营养需要的方法可归类为两类: 综合法 、 析因法 。31. 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方法有 综合分析法 、 折线法 、 曲线法 。32. 畜禽的营养需要量可从生理活动角度分为 维持需要 和 生产需要 两部分。33. 确定畜禽营养需要量的方法有_综合法_、_析因法_。34. 饲养标准是动物饲养的准则,具有 科学性和先进性 、 权威性 、 可变化性 、 条件性和局限性 等特点。35. 研究动物营养需要量的实验方法有
6、 析因法 、 综合法 。理由:在实际应用中,综合法和析因法都可用来确定需要量,并且两种方法相互渗透,是确定的需要量更为准确。36. 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方法有 综合分析法 、 折线法 和 曲线法 。37. 饲养标准的指标体系包括 能量指标体系 、 蛋白质指标体系 、 氨基酸指标体系 。 38. 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方法有: 综合分析法 、 折线法 、 曲线法 。39. 不同饲养标准或营养需要除了在制定 能量 、 蛋白质 和 氨基酸 定额时采用的指标体系有所不同以外,其他指标所采用的体系基本相同。40. 饲料标准指标体系包括 能量指标体系 、 蛋白质指标体系 、 氨基酸指标体系 。42. 饲料营
7、养标准有 科学性和先进性 、 权威性 、 可变化性 、 条件性 和 局限性 。43. 确定动物营养量的方法是 综合分析法 、 折线法 。理由:P34044. 确定动物应邀需要量的方法有: 综合分析法 、 折线法 、 曲线法 。45. 应用营养需要中的定额时,认真考虑和把握 保险系数 的数值含义十分重要。46. 饲养标准的指标体系和指标种类包括 能量指标体系 、 氨基酸指标体系 、 其他营养指标 。47. 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的常用方法有 综合分析法 、 折线法 和 曲线法 三种方法。48. 研究畜禽营养需要量的方法可分为 综合法 和 析因法 。49. 确定需要量的方法有综合分析法,折线法, 曲线
8、法 。50. 研究需要量的实验方法包括 综合法 、 析因法 。51. 研究畜禽营养需要量的方法有 综合法 和 析因法 。52. 饲养标准的指标体系包括 能量指标体系 、 蛋白质指标体系 、 氨基酸指标体系 。 二、选择题1. 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应遵循的最根本原则是 ( D )。A) 环境条件明确规范 B) 饲养类型明确 C) 生理状态理想 D) 唯一差异性原则 理由:P340唯一差异性原则是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最根本原则。2. 蛋白质指标体系反映的是 ( B )的需要。A) 氨基酸 B) 总氮 C) 维生素 D) 粗脂肪 理由:A选项不全面,C、D可以直接排除3. 能量指标体系中,对于猪的能量
9、体系,我国只用 ( B )。 A) ME B) DE C) NE D) GE4. 下列哪项不属于确定需要量的原则 ( C )。 A) 实验条件 B) 饲粮类型 C) 心理状态 D) 唯一差异性5. 确定需要量的方法不包括 ( A )。A) 析因法 B) 综合分析法 C) 折线法 D) 曲线法6. 以下不属于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方法是 ( D )。A) 综合分析法 B) 折线法 C) 曲线法 D)实验法理由: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需要先通过实验,有了实验结果,在采取综合分析法、折线法和曲线法来确定一个适宜值为需要量,因此,答案选D。7. ( C )主要用于反映动物对蛋白质质量的要求。A) 能量指标 B
10、) 蛋白质指标 C)氨基酸指标 D)脂肪酸指标8. 饲料标准与营养需要的性质不包括 ( D )。A) 科学性与先进性 B) 权威性 C) 可变化性 D) 无条件性和局限性理由:饲料标准是有条件和局限性的。9. 为了确定动物的日粮营养需求,我们通常使用的方法有以下 ( D )。A) 综合分析法 B)折线法 C)析因法 D)以上都有10. 在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的原则中,其最根本原则为 ( D )。A) 实验条件 B) 生理状态 C)饲粮类型 D) 唯一差异性 理由:在其原则中,唯一差异性是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最根本原则。11. 下列不是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方法是 ( B )。A)综合分析法 B)析
11、因法 C)折线法 D)曲线法12. 以下哪些营养需要量适合用综合法 ( D )。A) 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 B) 维生素在体内代谢的利用率 C) 矿物元素在体内代谢的利用率 D) 以上均可 13. 饲养标准指标体系中用于反映动物对总氮需要的是 ( B )。A) 能量指标体系 B) 蛋白质指标体系 C) 氨基酸指标体系 D) 脂肪酸指标体系 理由:氨基酸指标体系主要用于反映动物对蛋白质质量的要求。脂肪酸指标体系一般只列出亚油酸指标。 14. 下列哪个不是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方法 ( B )。A) 综合分析法 B) 析因法 C) 折线法 D) 曲线法 理由:综合分析法、折线法、曲线法用来确定动物营养
12、需要量15. 下列不属于饲料标准性质的是( C )。A) 科学性和先进性 B) 权威性 C) 不变性 D) 条件性和局限性理由:饲养标准的是可变化的。16.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方法是 ( C )。A) 综合分析法 B ) 折线法 C ) 曲线法 D )析因法17. 维持需要与生产需要之和等于 ( B )。A) 某养分的含量 B) 养分总需要量 C) 某养分的需要量 D) 代谢的需要量 理由:养分总需要量=维持需要+生产需要18. 下列哪项不是饲养标准的指标体系 ( B )。A) 能量指标体系 B) 粗纤维指标体系 C) 蛋白质指标体系 D) 氨基酸指标体系19. 对猪禽等单胃动物
13、,蛋白质指标体系主要用于反映对 ( B )的需要。A) 总氮 B) 真蛋白氮 C) 非蛋白氮 D) 粗蛋白理由: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胃,主要在十二指肠胃的各种酶作用下降解为游离氨基酸和小肽。20. 饲养标准的指标体系有: ( D )。A) 能量指标体系 B) 蛋白质指标体系 C) 氨基酸指标体系 D) 以上全部理由:详见书P336饲养标准的指标体系和指标种类。21. 下列不属于营养需要特征的是 ( D )。A)健康生长 B)对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 C)是一个群体的平均值 D)具有权威性是固定不变的 E)需要设定保险系数理由:可变22. ( D ) 极易感染黄曲霉,产生黄曲霉毒素
14、,引起动物中毒。A) 生大豆 B) 菜籽饼粕 C) 棉籽饼粕 D) 花生饼粕理由:花生饼粕极易感染黄曲霉,产生黄曲霉毒素,引起动物中毒。所以选择D。23. 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方法不包括哪个 ( A )。A) 列表法 B) 综合分析法 C) 折线法 D) 曲线法理由: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方法包括综合分析法、折线法和曲线法。25. 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在最适宜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 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 ( A )要求。 A) 最低 B) 唯一 C) 最高 D) 重要 理由:阐述营养需要的概念,其是最低要求。26. 研究畜禽营养需要量的方法中 ( A ) 是最常用的方法。
15、A) 综合法 B) 折线法 C) 曲线法 D) 析因法理由:折线法和曲线法不是研究畜禽营养需要量的方法,而析因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造成结果的不确定性。27. 饲养标准不但随科学研究的发展而变化,也随实际生产的发展而变化体现了饲养标准的 ( C )。 A) 科学性和先进性 B) 权威性 C) 可变性 D) 条件性和局限性理由:饲养标准的可变性表明"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但随科学研究的发展而变化,也随实际生产的发展而变化。28. 确定动物营养需要的方法不包括 ( D )。A) 综合分析法 B) 折线法 C) 曲线法 D) 化学分析法理由:确定动物营养需要
16、的方法有综合分析法 、折线法和曲线法三种方法。29. 下列特性不属于 ( A ) 为什么不能照搬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的原因 。 A) 科学性 B) 可变化性 C)条件性 D) 局限性理由:对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基本特性的掌握与理解 30. 饲养标准的指标体系有 ( D )。A)能量指标体系 B)蛋白质指标体系 C)氨基酸指标体系 D)粗灰分指标体系理由:饲养标准体系有:能量指标体系、蛋白质指标体系、氨基酸指标体系等。31. 在确定需要时最重要的是 ( A )。A)唯一差异性 B) 饲粮类型 C) 动物生理状态 D) 需要量标识理由:除实验设计的处理因素外,其他所有因素均一致,唯一差异性是确定动物营
17、养需要的最根本原则。32. 研究需要量的实验方法中( C )是根据“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分开的原理,分别测定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各项需要之和就是畜禽的营养总需要量。A) 综合法 B) 析因法 C) 综合分析法 D) 折线法 理由:析因法是根据“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分开的原理,分别测定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各项需要之和就是畜禽的营养总需要量。33. 下列不是饲养标准中能量指标体系的是 ( B )。A) 消化能 B) 总能 C) 代谢能 D) 净能 34. 下列对动物饲养标准的指标体系叙述不包括的是 ( A )。A)脂肪指标体系 B)能量指标体系 C)蛋白质指标体系 D)氨基酸指标体系 理由:动物饲
18、养标准的指标体系除了氨基酸指标体系、能量指标体系、蛋白质指标体系外,还包括以下营养指标:采食量、脂肪酸、维生素、矿物元素、非营养素指标。35. 在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所遵循的原则中,其他所有因素一致,( D )是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最根本原则。A) 饲粮类型 B) 生理状态 C)需要量标识 D) 唯一差异性理由:除实验设计处理因素外,其他所有因素均一致,包括动物、性别、年龄等因素均一致,这时候唯一差异性是确定的最根本原则。36. 在畜禽饲养标准中,脂肪酸指标一般只列什么? ( B )A) 油酸 B) 亚油酸 C) 亚麻酸 D) 花生油酸理由:在饲养标准中主要列必需氨基酸,一般只列亚油酸指标。37
19、. 饲养标准的指标体系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D )A) 能量指标体系 B) 蛋白质指标体系 C) 氨基酸指标体系 D)脂肪指标体系理由:饲养标准的指标体系包括能量指标体系、蛋白质指标体系、氨基酸指标体系。38. 用于反映动物对总氮的需要的营养指标体系是 ( B )。A)能量指标体系 B)蛋白质指标体系 C)氨基酸指标体系 D)脂肪酸指标体系39. 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方法有 ( D )。A) 综合分析法 B) 折线法 C) 曲线法 D)以上全部40. 饲养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没有一成不变的饲养标准,这说明饲养标准具有 ( A )A) 局限性和条件性 B) 随意性 C) 权威性 D) 先进
20、性42. 下面哪一个不是确定动物的营养需要量的方法 ( D )。A) 综合分析法 B) 曲线法 C) 折线法 D) 波线法理由:没有这种曲线。43. 饲养标准有其基本特性,其中不包括 ( C )。A) 科学性 B)先进性 C) 变化性 D) 条件性理由:P33844. 饲养标准的指标体系中不包括 ( B )。A) 能量指标体系 B) 碳水化合物指标体系 C) 蛋白质指标体系 D) 氨基酸指标体系 理由:饲养标准的指标体系中不包括B45. 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 D )。A) 唯一差异性 B) 饲养类型明确 C) 生理状态理想 D) 以上全部46. 确定营养需要量的方法是 ( D
21、 )。A) 综合分析法 B) 拆线法 C) 曲线法 D) 以上都是47. 下列不属于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 B )。A) 实验条件 B) 动物品种类型 C) 生理状态 D) 饲粮类型 理由:考察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所应遵循原则的相关知识。48. 饲养标准中的能量指标体系不包括 ( A )。A) 总能 B) 消化能 C) 代谢能 D) 净能理由:饲养标准中的能量指标体系有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能量指标体系。49. 生长猪日增重以Lys为( A )最大。A)0.9% B)0.8% C)1.0% D)1.2%50. 下列不属于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的性质的是 ( C )。A) 饲养标准的科
22、学性和先进性 B) 饲养标准的权威性 C) 饲养标准的可逆性 D) 饲养标准的可变化性理由: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的性质包括:饲养标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饲养标准的权威性、饲养标准的可变化性、饲养标准的条件性和局限性51. 以下哪些是饲养标准的指标体系 ( ABCD )。A) 能量指标体系 B) 采食量 C) 蛋白质指标体系 D) 矿物元素52. 矿物元素一般按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列出,常量元素中除了 ( A )不列出,一般全部列出。A) 硫 B) 镁 C) 钙 D) 铁三、 判断题1. 畜禽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方法中,综合法是根据“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分开原理,析因法是根据“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统一原理
23、 。 ( × )理由:P341综合法统一原理,析因法分开原理2. 析因法比综合法更科学合理,且所确定的需要量高于综合法。 ( × )理由:综合法确定的需要量更高3. 营养需要量是一个群体的平均值,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 。 ( ) 理由:营养需要指动物在最适于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4. 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方法有:折线法和曲线法。 ( × ) 理由: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方法有:综合分析法,折线法和曲线法。5. 营养需要是一个群体平均值,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 ( )6.
24、 营养需要系指动物在最适宜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随意要求。 ( × ) 理由:营养需要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要求是要最低要求,而不是随意要求。7. 析因法是研究营养需要量最常用的方法,可直接测知动物对养分的总需要量。 ( × )理由:析因法应改为综合法。8. 析因法适于推算任何体重和任一生产内容时畜禽对各种养分的需要量。 ( × )理由:实际应用中由于某一生理阶段的生产内容受多种因素干扰,且饲料养分转化为产品的利用率难以准确测量,因此大多数情况采用综合法。9. 确定动物营养的原则有:唯一差异性原则、环境条件明确规
25、范、饲养类型明确、生理状态理想、营养需要标识明确和统一。 ( ) 10. 析因法是研究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最精确的一种方法,并且也是实际中最常用的方法。 ( × )理由:前者对,后者错,综合法是实际中最常用的方法。11. 饲养标准中的各种需要或供给量都是科学制订的,应用时不得变动。 ( × )理由:饲料标准具有可变性,就标准而言,仅起着指导作用,应用时应该按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12. 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在最适宜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 ( )13. 饲养标准是一成不变的。 ( × )理由:“标准”不可能一成不变。必
26、须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营养定额,认真考虑保险系数,才能保证对动物经济有效地供给,才能更有效地指导生产实践。14.营养需要量是一个群体平均值,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 (×) 理由: 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15. 营养需要量是一个群体平均值,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 ( × )理由: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16. 可以采用析因法测定动物微量养分需要 ( × )17. 研究畜禽营养需要量的方法中,综合法比析因法更科学、合理。但所确定的需要量一般低于析因法。 ( × ) 理由:析因法比综合法更科学、合理。但所确定
27、的需要量。一般低于综合法18. 综合法确定的需要量比析因法高。 ( × )理由:析因法比综合法更科学、合理,但所确定的需要量一般低于综合法。19. 研究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方法有综述法和析因法,其中析因法是根据“维持需要“分开的原理。 ( × )理由:是综因法才对!20. 饲养标准有科学性、先进性、不变性、条件性等 ( × )理由:应该为可变性。21. 确定营养需要需要遵循唯一差异性原则。 ( )理由:见课本341页22.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均含有抗营养因子。 ( × ) 理由: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大多数含有抗营养因子,但植物的一些加工副产品没含有抗营养因子。23
28、. 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要求。 ( × )理由: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25. 确定营养需要的方法有综合分析法、折线法和曲线法。 ( )理由:见书本P340。26饲养标准的权威性说明必须按照标准进行饲养。 ( × )理由:饲养标准既有权威性,也有局限性和条件性,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应自身的饲养方法。27. 营养需要量是一个群体平均值,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体系。 ( × )理由:营养需要量是指动
29、物在最适宜的环境下,正常、健康生长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营养的最低要求,它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体系。28. 饲养动物必需严格按照饲养标准规定供给动物食物。 ( × )理由:饲养标准具有可变性,应根据实际情况调节。29. 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在最适宜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高要求。 ( × )理由:对营养需要概念的掌握,是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30. 营养需要量是一个群体平均值,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 ( )31. 营养需要是一个群体平均值,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 (
30、215; ) 理由: 营养需要是一个群体平均值,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32. 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方法有:综合分析法、析因法、折线法、曲线法。 ( × ) 理由: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方法有综合分析法、折线法、曲线法。不包括析因法。33. 大多数饲养标准一般只涉及必需氨基酸。 ( ) 34. 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在最适宜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产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高要求。 ( × ) 理由: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在最适宜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产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35. 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在最适宜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 ( )理由:是根据营养需要的概念。36. 在研究畜禽营养需要量时,析因法是根据“分开”原理分别测定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 )理由:析因法是根据“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分开原理,分别测定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37. 饲养标准的指标体系包括能量指标体系、蛋白质指标体系、氨基酸指标体系和脂肪指标体系。 ( × )理由:饲养标准的指标体系包括能量指标体系、蛋白质指标体系、氨基酸指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老年医学老年疾病综合治疗策略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商业智能管理系统开发合同
- 1-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学设计
- 2025年学历类自考房地产法-中国行政史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教育扶贫宣传方案案例分析
- 农业资源循环与再生利用合作协议
- 2.1 岩石圈物质循环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 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英语 Unit 4 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Reading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3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国际贸易实务(三)-大学语文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综合复习与测试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
- 2023山东济南市长清区教体系统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2人(共500题含答案解析)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附详解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PPT(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故宫宫廷文化公司介绍
- 肾盂癌护理常规
- 一年级上册阅读课全册教案
- 同济大学(内部使用)核心学术刊物基本目录
- 机械基础全套
-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
- 病人欠费催缴通知单
- GB/T 9269-2009涂料黏度的测定斯托默黏度计法
- GB/T 20833.4-2021旋转电机绕组绝缘第4部分:绝缘电阻和极化指数测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