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井维修黄泥带加固技术在二矿的应用_第1页
斜井维修黄泥带加固技术在二矿的应用_第2页
斜井维修黄泥带加固技术在二矿的应用_第3页
斜井维修黄泥带加固技术在二矿的应用_第4页
斜井维修黄泥带加固技术在二矿的应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斜井维修黄泥带加固技术在二矿的应用斜井维修黄泥带加固技术在二矿的应用胡佩敏,徐矿辉摘要:文章结合平煤二矿西斜井修复实际情况,分析研究了黄泥段岩石巷道的变形特点和破坏原因,介绍了底板底拱联合支护技术的施工特点,通过对实施联合支护技术在该巷道修复中的应用前后的分析对比,证明底板加固拱具有较为理想的支护效果,可以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关键词:底板底拱联合支护技术1 立项背景平煤二矿西斜井主要担负矿井进风和采面支架、掘进机等大型设备及材料的入井和回收,为了确保巷道运输的安全,对巷道轨道质量要求很高。但是在巷道70m 至 160m 段底板为黄泥地段,在轨道长期使用过程中,因轨道受力造成底板黄泥粉碎,在巷道

2、流水的侵蚀下巷道底板变松软、黄泥流失,使轨道底板不实,甚至部分地段轨道悬空,需要大量的使用木料进行支垫轨道加固。但在轨道运输过程中,特别是大型设备运输中造成木料松动,增加了轨道运输的维修难度,使轨道运输存在严重的不安全隐患,为此在西斜井黄泥段巷道底板进行铺设底拱和锚喷连锁加固技术的应用。该技术针对黄泥段巷道抗压性差,受力后易粉碎;受水侵蚀后易变膨胀变软,甚至被水冲刷流失等特性。通过在巷道底板铺设 36u 型钢地拱,并铺设金属网,再浇筑砼,通过 u 形钢地拱承受压力大,支撑时间久,易安装不易变形的特性,配合锚喷在巷道重新构筑底板的方法,来增加巷道底板的强度。有效地提高了巷道底板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

3、,阻止巷道底板的变形破坏,从而确保巷道的长期安全使用,确保了矿井的安全生产,节约了大量的维修资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 施工顺序及方法2.1 施工顺序 先挖砌蓄水池阻断巷道流水,然后由上向下逐段卧底下地拱,浇筑砼施工。2.2 施工方法 用方镐、风镐卧底,用喷浆机喷射砼,卧底产生的渣人工装矿车,用绞车运到西斜井底后,经-86 大巷由管子井提升到地面。3 支护形式及质量要求3.1 铺设底拱标准底拱由两节弧长 1916mm36u 型钢组成,搭接长度 400mm。底拱搭接处 2 道 u 型卡缆,卡缆螺丝用风动扳手或力矩扳手上紧。底拱间排:中-中 500mm,允许偏差100mm。地拱之间用

4、一道拉杆连接。底拱插入巷帮不小于 300mm。底拱上、下面铺设4mm 金属编织网,再浇筑砼,金属网搭接长度 100mm。3.2 喷射砼质量要求喷射砼的标准a 选用 4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b 砼配合比:水泥:沙子:石子=1:2:2;c 水灰比:0.4-0.45。喷射砼后保持原轨道坡度不变。水沟布置在巷道中间即道心内,宽 300mm,深 200mm,混凝土浇筑,水沟底板坡度与巷道坡度一致。4 安全措施和安全管理按调度室和运输队给定的时间段扩修施工,其他时间段严禁施工。西斜井施工期间,除施工所需要物料可以提升运输外,原则上西斜井停止提升运输设备物料,急用设备物料需要上下时,必须经过调度室和维修

5、队同意后,方可从西斜井上下设备物料。施工期间,在井底车场明显位置设置警标:“前方施工,禁止通行”。在扩施工地点下方 5m 左右处,用钢丝绳、金属网、木板设置档杆杆栏,防止料石或矸石滚落伤人。在规定的施工时间段结束前,或通车上下设备物料时,要把道心及两帮的渣清理干净,来不及装车时可堆在较宽巷道处,不能影响通车。施工所用的风水管路吊挂在巷帮,所用施工工具、材料,放在较宽巷道段,不能影响通车。施工期间的提升运输信号联系、摘挂钩工作,由运输队的信号工、把钩工负责。斜巷运输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严禁蹬钩、扒车。施工期间上下车时,斜巷内施工人员必须撤离至巷道的安全地点或地面安全地点。斜巷

6、吊钩装卸车时,必须在矿车的下方用道卡子和道木打上牢固的“十字撑”,装卸车人员必须站在矿车两侧或者上方装卸,严禁人员站在矿车下方。矿车掉道要在班组长统一指挥下处理,斜巷处理掉道时,不得去掉钩头和保险绳,将钢丝绳绷紧,斜巷上下变坡点要把好警戒严禁人员通过,在车辆下方打好撑木,将车辆后轮用木楔子背好,用千斤顶将前车轮顶起,并超过轨道高度,人员站在车辆上方斜侧,用撬杠将前轮撬上轨道,再将后轮撬上轨道,最后去掉撑木,处理掉道车辆时两侧及下方严禁站人。5 效果检验在西斜井黄泥段实施底板铺设底拱和锚喷连锁加固技术后,通过对巷道观测,巷道在近一年的运行过程中,没有出现轨道底板不实、悬空,有效地提高了底板支护结

7、构的承载能力,确保了轨道运输安全,达到了预期效果,加固效果较好。加固拱二次支护的支护方式,破碎、软岩巷道支护稳定原理为:一次支护让压,围岩体受力达到较低变形速率下的力学平衡,充分发挥围岩承载力,大刚度二次支护,减少巷道岩体偏应力,使巷道围岩切向应力相对降低,径向应力相对升高,促进围岩应力向稳定应力状态转化,优化了软岩巷道支护参数。通过在二矿的软岩、破碎巷道采用二次支护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6 技术实施的效益6.1 经济效益情况通过在西斜井黄泥段巷道底板进行铺设底拱和锚喷连锁加固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因轨道维修加固所需要投入的人员和材料的投入,特别是经过技术的应用,有效的克服了黄泥段巷道底板加

8、固的难题,确保了轨道运输的安全,确保了矿井大型设备的运输,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产生了良好的安全效益。6.2 社会效益该课题针对斜井施工过程中往往要穿越软岩巷道,特别是黄泥地段。黄泥具有抗压性差,受力后易粉碎;受水侵蚀后易变膨胀变软,甚至被水冲蚀流失等特性。巷道帮顶施工时可采用锚喷、架设支架(u 型支架或梯形支架)进行加固,但巷道底板一般没有进行特殊加固,造成巷道底板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因受外力和水的侵蚀,膨胀变软、酥碎等,影响到巷道的安全使用。针对黄泥段巷道的这种特性。通过在巷道底板铺设 36u 型钢地拱,并铺设金属网,再浇筑砼,通过 u 形钢地拱承受压力大,支撑时间久,易安装不易变形的特性,配合锚喷在巷道重新构筑底板的方法,来增加巷道底板的强度。有效地提高了巷道底板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阻止巷道底板的变形破坏,从而确保巷道的长期安全使用,确保了矿井的安全生产,节约了大量的维修资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7 应用情况该项目技术已在平煤二矿西斜井黄泥段巷道底板加固中得到初步实践和验证,为二矿在对巷道维修,特别是软岩巷道(特别是黄泥段)底板加固技术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促进了巷道加固技术的提高和完善。参考文献:1李怀光,朱传峰.锚喷注浆联合支护技术在巷道修复中的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