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_第1页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_第2页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_第3页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_第4页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一)态度的实质(简答)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首先,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行为反应本身其次,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两者都是内部倾向。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再次,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改变的(2) 态度的结构(简答)1. 态度的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2. 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

2、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3. 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行为反应的意向或意图。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2、 品德的实质与结构(一)品德的实质(简答)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内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品德与道德的主要区别在于(简答):第一,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体存在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第二,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

3、它的内容全面又完整,而品德的内容只占其中一部分;第三,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第四,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若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地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再次,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2) 品德的心理结构(论述)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1. 道德认识即对道德规范及其执

4、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当个体对某一道德准则有了较系统的认识,感到确实是这样时,就形成有关的道德观念。当认识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移的程度,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了道德信念2. 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 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 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5、它具有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具有较大的概括性和较强的理论性,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3. 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的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它们与一般的技能和习惯并无区别,只是在用来完成一定的道德任务时,它们便具有了道德的性质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简答)通过对态度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实质是相同的。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

6、有区别。首先,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 其次,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等在其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态度的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上述价值内化的各级水平实际上也就是态度变化的水平,但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之为品德第2节 关于品德发展的理论(论述)1、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该阶段,他们认为规则是必须遵守的,是

7、不可更改的,只要服从权威就是对的。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这个阶段的判断依据主要考虑行为的主观动机。儿童的道德判断经历由注重行为结果到注重主观动机的发展过程。皮亚杰认为,在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2、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年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

8、到 柯尔伯格关于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 三个水平 六个阶段前习俗水平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认为道德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惩罚决定,认为只要收到惩罚,不管其理由是什么,那一定是错的。对成人或准则采取服从的态度,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判断好坏只注意行为的结果,而不注意动机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是一种朴素的利己主义,判定某一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习俗水平着眼于社会要求,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

9、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和认识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认为凡是社会大众认可的,就是对的,反之是错的。顺从传统的要求,谋求他人的赞赏。判断行为的好坏主要依据动机:认为有利他动机的就是好的,有利己动机的就是坏的。此阶段的儿童主要是考虑社会或成人对“好孩子”的期望与要求,并力求达到之一标准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服从权威,遵守公共秩序,接受社会习俗,信守法律权威,有责任感和义务感。认为只要行为违反了规则,并给他人带来伤害,不论何种动机,都是不道德的,相反,凡是维护权威和社会准则的行为,就是好的、正确的后习俗水平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能从人类正义、良好、

10、尊严等角度判断行为的对错,并不完全受外在的法律和权威的约束,而是力图寻求更恰当的社会规范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是一种社会契约,大家可以相互承担义务和享有权利,利用法律可以维持公正。同时也认识到,契约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社会大众权益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即以良心、正义、公平、尊严、人权等最一般的原则标准去进行道德判断,行为完全自律。当根据自己所确立的原则活动时,个体就会觉得心情愉快;相反,当行为背离了自己的道德标准时,就会产生内疚感自我谴责感第三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一、中学生品德发展的

11、基本特征(简答)(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1. 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 自我意识增强3. 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 品德结构更为完善(2) 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1. 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从总体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动荡性,表现在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道德情感表现丰富、强烈,但又好冲动;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独立自主行动,但愿望与行动经常有距离。此时期,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

12、,又是容易发生品德的两极分化的时期。品德不良、违法犯罪都发生在这个时期。根据研究,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2. 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教育者应以中学生态度与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在德育的内容、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应该遵循发展规律,重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期,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第4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一、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两种形式(一)亲历学习(二)观察学习即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或行为后果而进行的学习。根据观察的内容不同,观察学习又可分为两类:示范学习和替代学习。示范学习是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而导致观察者行为的变化。替代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后果而进

13、行的学习。亲历学习与观察学习是品德学习的两种方式。相比较而言,观察学习是学习态度的最有效的方式2、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简答)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1) 依从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被迫的服从也叫顺从,即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相一致,而在认识与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依从阶段的行为主要受控于外在压力(如惩罚),而不是内在的需要(

14、2) 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影响,使自己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3) 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由于在内化过程中解决了各种价值的矛盾和冲突,当个人按自己内化了的价值行动时,会感到愉快和满意;而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15、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3、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简答)(1) 外部条件1. 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 同伴群体(2) 内部条件1. 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2. 态度定势假如学生对教师有消极的态度定势,则教师的教诲与要求可能会成为耳旁风,甚至引发冲突。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对集体的积极的态度定势或心理准备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3. 道德认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根据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研究,要改变或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必须考虑其接受能力,遵循先他律后自律

16、、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五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简答)一、有效的说服正、反面论据第一,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对于年龄小、没有怀疑观点的学生或在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宜只呈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相反则应该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第二,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因素作用更大些第三,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将难以改变态度,而且还容易

17、产生对立情绪(论述)2、 榜样示范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替代强化即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3、 价值澄清针对团体时,可通过讨论,让每个人都公开表示自己的意见,了解其他人持某种价值观的理由,以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作出正确的道德抉择。不论应用什么策略,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1) 选择阶段1.自由选择 2.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 3.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行选择(二)赞赏阶段4.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 5. 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三)行动6.按自己的选择行事 7.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四、群体约定利用群体约定的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