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七章第七章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江剑平江剑平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第六节心脏生理v一、心肌的电活动一、心肌的电活动v(一)心肌电活动的离子基础(一)心肌电活动的离子基础v1.普通心肌(工作)细胞的电活动普通心肌(工作)细胞的电活动v(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相当于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的平衡电位(90mv)v(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200300ms(骨骼肌为(骨骼肌为0.52ms)v 0期:去极化反极化期:去极化反极化(-90mv30mv)v na+少量内流(达阈电位少量内流(达阈电位70mv时)快时)快na+内流内流反极化(持续反极化(持续12ms)v1期(快速复极化初
2、期):期(快速复极化初期):30mv0mvv(na+通道失活,通道失活,k短暂外流)短暂外流) (持续约(持续约10ms)3v2期:期:平台期(缓慢复极化期)平台期(缓慢复极化期)为为0电位,持续电位,持续100150msvcaca2+2+缓慢内流,缓慢内流,k k外流引起外流引起v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最主要特征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最主要特征v3期:期:快速复极化末期快速复极化末期,0mv-90mv,100ms-150msvcaca2+2+内流停止,内流停止,k k外流增强外流增强v4期:期:静息期或舒张期静息期或舒张期,复极化完毕,膜恢复到复极化完毕,膜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靠静息电位水平,靠na
3、+-k+na+-k+泵转运,把泵转运,把nana+ +泵出膜外,泵出膜外,k k泵入膜内泵入膜内; ;并依靠并依靠na+-cana+-ca2+2+交换机制,将交换机制,将caca2+2+逆浓逆浓度梯度外运。度梯度外运。v总结:总结: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离子基础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离子基础v2.2.自律细胞的电活动自律细胞的电活动v特殊心肌细胞的特殊心肌细胞的4 4期是舒张电位,能发生自动去极化。期是舒张电位,能发生自动去极化。4v慢反应自律细胞慢反应自律细胞(窦房结窦房结中中p细胞)细胞)的电活动特点:的电活动特点:v1)最大舒张电位为)最大舒张电位为-70mv,阈电位为,阈电位为-40mv,
4、(较心室肌高,(较心室肌高,-90vm与与-70mv)v2)0期去极化缓慢期去极化缓慢v(原因:(原因:p细胞膜上几乎不存在快钠通道,而慢细胞膜上几乎不存在快钠通道,而慢钙和慢钾通道通透性较高)钙和慢钾通道通透性较高)v3)无明显的平台期)无明显的平台期v(原因:复极化早期,慢钾通道稳定持续开放,(原因:复极化早期,慢钾通道稳定持续开放,使膜电位趋向于使膜电位趋向于k+的平衡电位)的平衡电位)v4)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较快期自动去极化速度较快v(复极化晚期,(复极化晚期,k通透性通透性,ca2+和和na+内流)内流)5v3.根据根据0期去极化速度不同和是否具有自律性,期去极化速度不同和是否具有自
5、律性,心肌细胞分四类心肌细胞分四类v1)快反应非自律细胞:心房肌心室肌)快反应非自律细胞:心房肌心室肌v2)快反应自律细胞:蒲氏细胞房室束)快反应自律细胞:蒲氏细胞房室束心房传导组织心房传导组织v(有快(有快na+和慢和慢ca2+通道)通道)v3)慢反应非自律细胞:房室交界的结区)慢反应非自律细胞:房室交界的结区细胞细胞v4)慢反应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房室)慢反应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房室区和结希区的自律细胞区和结希区的自律细胞v(无快(无快na+通道,有慢通道,有慢ca2+通道)通道)6(二)心肌的生理特性v1.心肌的自动节律性:心肌的自动节律性:v特殊心肌细胞在复极化后具有自动、特殊心肌细胞
6、在复极化后具有自动、缓慢地去极化的能力(缓慢地去极化的能力(ca2+内流)。内流)。v来源于特殊传导组织中的自律细胞:窦房来源于特殊传导组织中的自律细胞:窦房结、心房传导组织、房室交界(结区除外)、结、心房传导组织、房室交界(结区除外)、心室传导组织等。心室传导组织等。v窦房结:窦房结:自律性最高,起搏点,窦性心律自律性最高,起搏点,窦性心律v其他:其他:自律性低,潜在起搏点,异位节律自律性低,潜在起搏点,异位节律7v(二)心肌的传导性(二)心肌的传导性v1.普通心肌细胞的传导:普通心肌细胞的传导:以闰盘相连,以闰盘相连,阻抗很低,局部电流可迅速通过机阻抗很低,局部电流可迅速通过机能性合胞体。
7、能性合胞体。v2.2.特殊心肌细胞的传导特殊心肌细胞的传导:v窦房结心房房室交界心室肌窦房结心房房室交界心室肌v0.06s 0.06s 0.1s 0.1s 0.06s0.06sv * *房室延搁及意义房室延搁及意义传导速度最快的是:浦肯野细胞,传导速度最快的是:浦肯野细胞,24m/s.传导速度最慢的是:房室交界区,传导速度最慢的是:房室交界区,0.050.1m/s8v3.心肌的心肌的兴奋性兴奋性v2 2)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60mv-60mv-80mv-80mvv3 3)超常期:)超常期:-80mv-80mv-90mv-90mv( (阈电位为阈电位为-70mv)-70mv)v低常期:低
8、常期:nana+ +-k-k+ +泵作用,泵出三泵作用,泵出三nana+ +, ,泵入两泵入两k k,微弱超极化微弱超极化v心肌细胞兴奋性的特点:心肌细胞兴奋性的特点:v不应期较长(约为不应期较长(约为0.20.20.3s)0.3s),几乎与心肌整个收,几乎与心肌整个收缩期相当,保证心脏不出现强直收缩。缩期相当,保证心脏不出现强直收缩。v期前(外)收缩与代偿间歇期前(外)收缩与代偿间歇9v4.心肌的收缩性心肌的收缩性v收缩机理与骨骼肌相似,但肌浆中的收缩机理与骨骼肌相似,但肌浆中的ca2+来来自于细胞外液(即横管系统),而不是来自肌自于细胞外液(即横管系统),而不是来自肌质网的终末池(细胞内)
9、。质网的终末池(细胞内)。v1 1)机能合胞体性收缩)机能合胞体性收缩v2 2)“全或无全或无”现象现象v3 3)不发生强直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v期外(前)收缩与代偿间歇期外(前)收缩与代偿间歇不是所有的心肌细胞均具有四种生理特性不是所有的心肌细胞均具有四种生理特性10v5.神经递质和理化因素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神经递质和理化因素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v1)体温:)体温:体温高,心率快体温高,心率快v体温每升高体温每升高1 10 0c c,心跳加快约,心跳加快约1313次次v2 2)酸碱度:)酸碱度:phph下降,收缩力减弱下降,收缩力减弱vphph升高,舒张不完全升高,舒张不完全v3 3)
10、神经递质的影响神经递质的影响v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交感节后释放)心跳快交感节后释放)心跳快v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副交感节后释放)心跳减慢(副交感节后释放)心跳减慢11(三)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v1.心电图形成原理心电图形成原理(记录心脏不同部位间的电位差)(记录心脏不同部位间的电位差)v2.心电图各波的意义心电图各波的意义v二、心动周期二、心动周期v(一)心动周期和心率(一)心动周期和心率v1.1.心动周期(心动周期(0.8s0.8s为例)为例)v 0.10.10.20.20.3 0.40.3 0.40.5 0.6 0.7 0.80.5 0.6 0.7
11、0.8/ / /心室心房2.心率:60100次/分/是许多心肌细胞是许多心肌细胞电活动的综合效应电活动的综合效应在体表的反应。在体表的反应。12v(二)(二)心脏泵血过程心脏泵血过程v1.心房的收缩、舒张(心房的收缩、舒张(1)v2.心室的收缩心室的收缩v等容收缩期等容收缩期(2 2) 快速射血期快速射血期(3 3) 减慢射血期减慢射血期(4 4)v3.心室的舒张心室的舒张v等容舒张期等容舒张期(5 5) 快速充盈期快速充盈期(6 6)v减慢充盈期减慢充盈期(7 7) v(三)心动周期中各瓣膜的开闭与心音(三)心动周期中各瓣膜的开闭与心音v1.1.房室瓣半月瓣房室瓣半月瓣v肺静脉无瓣膜静脉管内
12、的瓣膜肺静脉无瓣膜静脉管内的瓣膜v2.2.心音心音:s1s1、s2s2表示心室收缩的开始与结束表示心室收缩的开始与结束v心动周期与心电图和心音的关系心动周期与心电图和心音的关系13三、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v(一)心输出量(一)心输出量v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v心指数心指数= =心输出量心输出量/ /体表面积(体表面积(3-3.5l/min3-3.5l/min* *m m2 2) )v(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v 心脏收缩的搏出量取决于前负荷(即心肌初长度或心室舒心脏收缩的搏出量取决于前负荷(即心肌初长度或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心肌收缩力、及后负荷(动脉血压
13、)的影响。张末期容量)、心肌收缩力、及后负荷(动脉血压)的影响。 v1.1.异长自身调节异长自身调节( (施塔林定律施塔林定律):):心肌初长与每搏输出量的关系。心肌初长与每搏输出量的关系。v回心血量回心血量心容积心容积初长初长收缩力收缩力心心输出量输出量v* *但达最适初长后,再增加纤维长度,输出量并不但达最适初长后,再增加纤维长度,输出量并不降低,心肌有抗过度伸长的特性降低,心肌有抗过度伸长的特性( (心肌间有大量胶原心肌间有大量胶原纤维)纤维)14v凡影响回心血量的因素,都能引起异长自身凡影响回心血量的因素,都能引起异长自身调节。如呼吸、体位、运动等。调节。如呼吸、体位、运动等。v2.2
14、.等长自身调节心肌收缩力调节等长自身调节心肌收缩力调节v心肌收缩力不依赖于负荷而改变的内在特性心肌收缩力不依赖于负荷而改变的内在特性称心肌收缩力称心肌收缩力. .v去甲肾上腺素使等长收缩力增加,等张收缩去甲肾上腺素使等长收缩力增加,等张收缩的速度加快。的速度加快。v乙酰胆碱则相反。乙酰胆碱则相反。v3.3.心率心率v4.4.后负荷的影响后负荷的影响(主动脉压)(主动脉压)v总结,总结,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15血流动力学血流动力学 泊肃叶定律:泊肃叶定律:q=kp;1/k=r=8l/r4 q=pr4/8l 在血流动力学中:在血流动力学中: q: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
15、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 p:为血管两端的压力差。:为血管两端的压力差。:为血液粘度:为血液粘度 l:为血管长度:为血管长度r:血管的口径:血管的口径 所以所以, 因此机体对器官和组织血流分配的调因此机体对器官和组织血流分配的调节,主要通过改变阻力血管的口径来实现。节,主要通过改变阻力血管的口径来实现。第七节血管生理第七节血管生理16v一、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一、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v(一)动脉血压的形成(一)动脉血压的形成v1.血压:血压:概念概念变化变化v2.动脉血压的形成动脉血压的形成v前提:心血管中充盈一定的血量前提:心血管中充盈一定的血量v内因:心输出量(心射血)外
16、周阻力内因:心输出量(心射血)外周阻力v外因:外因:大动脉的弹性大动脉的弹性v测定测定(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v(二)(二)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 (总结总结)v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心率外周阻力外周阻力v动脉管壁的顺应性动脉管壁的顺应性循环血量循环血量17v (三)(三)动脉脉搏动脉脉搏v二、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二、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v(一)静脉血压:(一)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外周静脉压中心静脉压外周静脉压v(二)静脉血流:血液速度与血管总横截面积成(二)静脉血流:血液速度与血管总横截面积成反反比比。 v动脉动脉v小静脉小静脉v毛细血
17、管毛细血管v(三)影响静脉压和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三)影响静脉压和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v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越高,回心血量越多体循环平均充盈压:越高,回心血量越多v2.心脏的舒缩活动心脏的舒缩活动:收缩力强,回心快:收缩力强,回心快v3.重力与体位重力与体位v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骨骼肌的挤压作用v5.呼吸运动呼吸运动v三、组织液的生成及影响因素三、组织液的生成及影响因素w (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有效滤过压(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有效滤过压w 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组织液生成压(毛细血管压组织液生成压(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w 组织液回流压(组织静水压组织液回流压
18、(组织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a端:端:=(30+15)-(10+25)=10 (mmhg) v端:端:=(12+15)-(10+25)=-8 (mmhg)血浆胶渗压血浆胶渗压25组织液胶渗压组织液胶渗压15血压血压30细胞间静水压细胞间静水压10血压血压1219(二)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二)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1、微血管压力的调节:、微血管压力的调节: 毛细血管前阻力、后阻力、动脉压、静脉压毛细血管前阻力、后阻力、动脉压、静脉压 (主要是后(主要是后/前阻力的比值)前阻力的比值) 2、微血管阻力的调节:、微血管阻力的调节: 肌源性调节(自身调节)肌源性调节(自身调节)
19、 代谢产物调节:代谢产物调节:co2 ,血管舒张,血量,血管舒张,血量 o2,血管舒张,血量,血管舒张,血量 活性物质的影响:活性物质的影响:内皮舒张因子(内皮舒张因子(no)使血管舒张)使血管舒张内皮素使血管收缩内皮素使血管收缩 血流量自身调节:通过改变血管阻力实现血流量自身调节:通过改变血管阻力实现总之,毛细血管压总之,毛细血管压、静脉压、静脉压、血浆胶体渗透、血浆胶体渗透压压 、毛细血管通透性、毛细血管通透性、淋巴回流受阻等都、淋巴回流受阻等都会使组织液生成量会使组织液生成量,回流量,回流量 。v四、淋巴液的生成、回流及生理意义四、淋巴液的生成、回流及生理意义v(一)生成(二)回流(三)
20、意义(一)生成(二)回流(三)意义v维持正常组织液量吸收大分子物质免疫防御作用维持正常组织液量吸收大分子物质免疫防御作用21第八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v一、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一、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v(一)心血管的调节中枢(一)心血管的调节中枢v1、脊髓低级中枢、脊髓低级中枢v2、延髓基本中枢、延髓基本中枢v心抑制区心迷走中枢:疑核迷走心抑制区心迷走中枢:疑核迷走n背核背核v缩血管区心加速中枢(交感)和升压区:缩血管区心加速中枢(交感)和升压区:v位于延髓头端腹外侧部位于延髓头端腹外侧部v舒血管区;延髓尾端腹外侧部舒血管区;延髓尾端腹外侧部v3、皮质下丘脑高级中枢、皮质下丘脑高级中枢22v(二)
21、心脏血管的神经支配(二)心脏血管的神经支配v1、心脏的、心脏的神经支配神经支配:心交感神经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心迷走神经v肽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目前发现心脏内还存在有多种肽能神经纤维,它们释放的递质有:目前发现心脏内还存在有多种肽能神经纤维,它们释放的递质有:神经肽神经肽y、血管活性肠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它们的功能尚不完全、血管活性肠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它们的功能尚不完全清楚,但也可能参与对心肌和冠脉血管活动的调节。清楚,但也可能参与对心肌和冠脉血管活动的调节。v2、血管的、血管的神经支配神经支配:v1)缩血管神经纤维()缩血管神经纤维(交感缩血管交感缩血管):):释放释放nev2)
22、舒血管神经纤维:)舒血管神经纤维:v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释放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释放achach):骨骼肌血管舒张):骨骼肌血管舒张v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释放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释放achach):外生殖器等):外生殖器等v(三)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三)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v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压反射)(减压反射)v2.心肺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性反射(由容量和低压感受器感受)(由容量和低压感受器感受)v3.颈动脉体和主动脉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化学感受性反射化学感受性反射23v二、体液调节二、体液调节v(一)全身性体液调节(一)全身性体液调
23、节v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v2.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强心剂)(强心剂)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加压剂)(加压剂)v3.加压素(抗利尿素加压素(抗利尿素adh)v4.血管活性物质:血管活性物质:v内皮素内皮素激肽激肽组织胺组织胺v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心钠素心钠素红细胞生成素红细胞生成素v三、局部性体液因素三、局部性体液因素v1.代谢性自身调节代谢性自身调节v2.肌源性自身调节肌源性自身调节24v四、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循环血量调节肾:维持机体水盐平衡。通过细胞外液量的调节来对血量和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细胞外液量:na+,h2o细胞外液量血量 血压 肾排na+和h2o 循环
24、血量血压正常第九节器官循环一、冠状循环二、脑循环25辛苦了,大家!辛苦了,大家!普通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形成nacak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基础0123429k+快速外流快速外流k+外流外流31窦房结动作电位窦房结动作电位l型型ca2+t型型ca2+kna+33兴奋在心内的传导兴奋在心内的传导3435 期前收缩:额外刺激落在窦性节律的有效不应期期前收缩:额外刺激落在窦性节律的有效不应期之后,下次节律性兴奋传来之前,使心肌产生的一之后,下次节律性兴奋传来之前,使心肌产生的一次额外的兴奋和收缩。次额外的兴奋和收缩。 代偿间歇: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出现的一段较长的代偿间歇: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出现的一段较长的心室
25、舒张期。心室舒张期。3637心兴奋的产生传播与心电图心兴奋的产生传播与心电图3839心脏泵血过程40等容收缩期(等容收缩期(2) 快速射血期(快速射血期(3) 减慢射血期(减慢射血期(4)等容舒张期(等容舒张期(5) 快速充盈期(快速充盈期(6) 减慢充盈期(减慢充盈期(7)4142心音心音:用听诊器在胸:用听诊器在胸壁听到心脏瓣膜关闭壁听到心脏瓣膜关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引和血液撞击心室壁引起振动所产生的声音。起振动所产生的声音。43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比较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比较心心 音音产产 生生 时时 间间产生的主产生的主要原因要原因意意 义义第一第一心音心音心室收缩期心室收缩期房室瓣关闭房室
26、瓣关闭心室壁振动心室壁振动动脉壁振动动脉壁振动反映房室瓣反映房室瓣的功能状态的功能状态第二第二心音心音心室舒张早期心室舒张早期动脉瓣关闭动脉瓣关闭心室壁振动心室壁振动反映动脉瓣反映动脉瓣的功能状态的功能状态4445由于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改变引起心肌收缩由于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改变引起心肌收缩强度的改变的调节形式称为异长调节。强度的改变的调节形式称为异长调节。 4647后负荷:是指肌肉开始收缩后才遇到的负荷。对心室而言,动脉血压起着后负荷的作用。在心率、前负荷和收缩能力不变下,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后负荷增大,导致等容收缩期延长而射血期缩短;再加上射血期心肌纤维缩短速度和程度均减小,搏出量暂时减少
27、。然而,搏出量的减少,使心室剩余血量增加,充盈量增加,初长度增加,通过异长调节搏出量又可以恢复到原有正常水平。48等长调节等长调节异长调节异长调节后负荷调节后负荷调节49血压:血管中流血压:血管中流动着的血液对单动着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侧压力。用帕用帕(pa)或千帕或千帕(kpa)表示。表示。 1mmhg=133.322pa50515253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的最大值,正常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的最大值,正常成年人为成年人为13.3-16.0kpa(100-120mmhg) 舒张压: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达到的最低值,正舒张压: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达
28、到的最低值,正常成年人为常成年人为8.0-10.6kpa(60-80mmhg) 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正常值: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正常值:4.0-5.3kpa. 平均动脉压:心动周期中任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平均动脉压:心动周期中任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值。 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舒张压+1/3脉压,正常值为脉压,正常值为13.3kpa. 体循环平均压:血液停止流动时,循环系统中的体循环平均压:血液停止流动时,循环系统中的压力。压力。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动脉血压的最高上限规定的动脉血压的最高上限为为160/95mmhg.5455每搏输出量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29、少量增加)(少量增加)56心脏每搏输出量对血压的影响心脏每搏输出量对血压的影响搏搏出出量量收缩期收缩期射入主射入主a a血量血量管壁管壁承受承受张力张力收收缩缩压压血流血流速度速度舒张期存舒张期存留血量略留血量略舒张舒张压略压略57心率对动脉血压的影响(少量增加)(少量增加)58心心率率舒舒张张期期舒张舒张期动期动脉血脉血外流外流舒张舒张期期动动脉脉存存留血留血舒舒张张压压收收缩缩期期收缩收缩期血期血外流外流收缩收缩期存期存留血留血收收缩缩压压脉脉压压心率对动脉血压的影响59外周阻力对动脉血压的影响(少量增加)(少量增加)阻力血管口径阻力血管口径血液粘滞性血液粘滞性60收缩收缩收缩期收缩期血外
30、流血外流收缩期射血收缩期射血动脉血压动脉血压外周阻力对动脉血压的影响61动脉弹性对动脉血压的影响62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 -缓冲作用缓冲作用(弹性贮器作用弹性贮器作用)血血管管弹弹性性收缩期收缩期管壁可管壁可扩张性扩张性舒张期舒张期管壁回管壁回缩力缩力血液对血液对管壁张管壁张力力血流快、血流快、存留少存留少收缩收缩压压舒张舒张压压脉脉压压老人主动脉顺应性降低,动脉硬化,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升高老人主动脉顺应性降低,动脉硬化,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升高脉脉压压63v当循环血量减少和(或)血管系统容量增大时,将导致静脉回流速度减慢,心输出减少,动脉血压降低 循环血量血管系统容量增大心
31、输出量静脉回流速度收收缩缩压压舒舒张张压压脉脉压压64影响血压的因素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每分输出量 心率 外周阻力 大动脉弹性外周小血管硬化 循环血量 脉压收缩压舒张压65动脉脉搏v在每一心动周期中,由于动脉内周期性压力变化引起动脉血管产生搏动,称为动脉脉搏。v搏动发生于主动脉起始部,能沿动脉管壁向外周传播。v用手指能摸到身体浅表部位的动脉脉搏。v脉搏的频率和节律与心搏频率和节律一致。66心脏收缩力量心脏收缩力量心脏收心脏收缩力量缩力量心舒期心舒期室内压室内压67体位改变体位改变卧位变卧位变直立直立下肢静脉下肢静脉内血量内血量68 肌肉收缩肌肉收缩静脉挤压静脉挤压静脉回流静脉回流肌肉泵的作用肌肉泵的作用69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吸气时胸腔容积吸气时胸腔容积胸腔内静脉和胸腔内静脉和右心房扩张右心房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