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部院感防控方案_第1页
门诊部院感防控方案_第2页
门诊部院感防控方案_第3页
门诊部院感防控方案_第4页
门诊部院感防控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门诊部院感防控方案门诊部,是一所集医疗、预防、检测、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部门。内设外科、妇科、内科、耳鼻喉科、中医科、医学检测等特色科室。是一所医院的重要职能部门。替不住院的病人进行医疗、询问。我今日为大家细心打算了门诊部院感防控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门诊部院感防控方案摘要本文主要依据笔者多年从事医院管理工作的经验动身,对医院门诊大厅导致的各种医院感染因素和问题进行分析,如挂号处和收费处交叉感染、门诊大厅公共设施交叉感染、医务人员引起的感染等缘由进行分析。要求医院实行加大对医院感染的宣扬和教化、加强公共设施的消毒处理、门诊大厅垃圾的处理及完善和健全门诊大厅管理制度等措施,严格限制门诊大厅

2、型医院感染的发生,切实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和健康。关键词门诊大厅;医院感染;感染途径;预防限制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248-02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陪住人员、医院职工在诊疗过程中因微生物引起的感染。依据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哥本哈根会议提出医院感染的定义是:凡是病人因住院治疗、陪诊或医院工作人员因医疗护理工作而被感染所引起的任何临床表现显示症状的微生物疾病,不管受害对象在住院期间是否出现症状,均为医院感染。门诊大厅是医院预防感染的重点地方之一,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及家属陪伴人员和外来人员的必经之地。是医院挂号、收费、候诊等地

3、方。人口众多,流淌性大,易于传播和扩散,很简单造成大范围的感染。因此,做好门诊大厅医院感染预防显得尤其的重要。因此,笔者现将门诊大厅医院感染的预防与限制总结如下。1医院感染的常见途径1.1门诊大厅挂号和收费处交叉感染:通常很多的医院都将挂号处和收费处设立在门诊大厅,而前来就诊的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所携带的病菌。因此,就造成了一些患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如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等患者和一些患有感染性疾病,甚至有明显传染性的患者如流感、甲肝甚至霍乱等患者在同一个地方挂号和收费。当传染病患者或带菌者在讲话、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随之被带出,悬浮于空中,当被易感人群吸入时,即可造成感染。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

4、、猩红热、百日咳、流脑、肺结核、腮腺炎、水痘等,都是通过这种空气、飞沫的传播。12003年的非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近距离的传播,从而使得很多的医务工作者也被感染。1.2门诊大厅公共设施引起的感染:在每个医院,为便利患者就医和候诊,医院都会设置一些公共设施为患者服务。如长椅、医院自助导航器、atm取款机、药品价格查询器、电梯、厕所等。甚至在有的医院已经配备了饮水机等设施,极大程度便利了患者在门诊大厅就医候诊。然而,这些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罪魁祸首。然而,医院对这些东西又无法做到刚好的清洗和消毒,更不行能用一次性运用方式来代替。因此,这种通过接触和共同运用公共设施的医院感染在

5、门诊大厅占有很大的比例,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型医院及农村和城乡交界处的医院。由于患者地位和职业等特点,以及医院对门诊大厅消毒处理的力度不够,经常引起大范围的医院感染。1.3医务人员引起的感染:由于门诊大厅通常又是各个诊室相互沟通和沟通的必经之地,因此医务工作者也经常活动与门诊大厅,从而无形之中就将本诊室的感染源带入进来。并且医务工作者在门诊大厅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的过程中,同时又有可能再次的感染门诊大厅的感染源,带入自己诊室后形成诊室里新的传染源。造成更加严峻的交叉感染。1.4门诊大厅垃圾的处理:由于门诊大厅人口较多,甚至有些大型医院医疗质量较高,患者通常挂号就耗费数小时,有的甚至出现打地铺过夜挂号

6、的状况。因此便出现了很多患者和家属在门诊大厅就餐的现象,同时,在很多的儿童医院,医院也特殊在门诊大厅设置小商店来便利患者。因而,造成很多的手足口病集中爆发觉象。在患者用过的餐盒和其他食品包装袋出现在门诊大厅,若医院护工没有刚好有效的清理这些垃圾,便成为重要的传染源。2预防与限制措施2.1做好宣扬和教化功能工作:医务工作者人员和患者及其陪伴人员对医院感染的意识程度和学问驾驭程度,干脆关系到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限制工作的质量。因此,建立一个健全的感染学问教化制度,加大对一般民众感染学问的宣扬,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学问水平,是做好预防和限制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2.2加强对门诊大厅环境的消毒和处理:对于常

7、常接触和公用的设施,每天定期进行消毒处理。每天可用喷雾器匀称喷洒含氯消毒剂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物体表面及地面若被明显污染,如具有传染性的标本或培育物外溢、溅泼或器具打破,应马上用消毒液消毒。用1000-2000ml有效氯溶液或0.2%-0.5%过氧乙酸溶液洒于污染表面30-60min,拖把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60min。22.3门诊大厅垃圾的处理:对于门诊大厅内患者及陪护人员所制造的垃圾,严格要求护工快速处理。并在大厅内做好宣扬和警示工作。对于随地乱扔垃圾及吐痰等不文明行为给以严峻惩罚。坚决杜绝不文明因素造成不必要的医院感染。并实行问责制,对护工因垃圾处理不当或不刚好造成的医院感染,同样实

8、行相应惩罚。2.4合理规划门诊大厅布局:门诊大厅人员众多,流淌性较大,保持大厅通风的顺畅以及人员合理的流淌,是预防门诊大厅医院感染的重要举措。首先,对于传染病较多的科室,如呼吸科、消化科、肛肠科、肿瘤科等易于感染的科室进行规划处理,远离门诊大厅。同时,也可以将挂号和收费的地方进行科室处理。分散挂号人群,实行科室挂号。每个科室设置自己相应的挂号和收费处,从而避开不同科室挂号人群的交叉感染。2.5实施必要的监测:定期和随机对运用的消毒剂进行检测,对供应室的消毒药械进行排查,对供应室下发的各种无菌物品进行排查,以保证有效浓度和灭菌标准。32.6联合限制医院感染:门诊大厅的医院感染发生与否,与医院的各

9、个科室的感染限制程度是密不行分的。医院做好各个科室的感染限制工作,是门诊大厅感染限制工作的重要保证。2.7健全组织和完善制度:设置一个相应的门诊大厅组织,实行问责制。依据门诊大厅的特点和工作性质,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职责并监督落实。3小结医院感染已经是当前医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一个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综合体现。而门诊大厅的医院感染的管理是其首要之处。它具有人口多、流淌性大、感染率高、限制难度大等特点。限制门诊大厅的医院感染,是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工作人员人身平安的重要地方,因此,各个医院必需切实抓好和落实门诊大厅的管理工作,更大效益的服务与患者。门诊部院感防控方案一、加强医院

10、感染管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本方法的立法目的之一。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医疗机构要加强本单位的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限制,是医疗机构及其全部工作人员共同的责任,医疗机构的各个部门和全体工作人员都必需为降低患者以及自身发生感染的危急性而通力合作。由于医院感染的预防与限制具有涉及多环节、多领域、多学科的特点,因此,医疗机构必需加强管理,有目标、有组织、有安排地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急因素,科学实施限制活动,以达到削减医院感染和降低医院感染危急性的目的。二是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辖区内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

11、不断规范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医院感染管理分为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行政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并明确岗位职责、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工作规范和工作标准;业务管理包括医院感染监测、消毒灭菌与隔离、抗菌药物合理运用、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预防与限制、医疗废物的平安管理等业务内容。二、有效预防和限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平安医院感染不行能歼灭,尽管现代化的医院具备先进的诊疗技术和良好的基础设施,但医院感染仍旧会在病人中发生,也同样会影响到医院工作人员的健康。导致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有许多,在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方面,引起社会性的各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均可引起医院感染中的外源性感染,如:可致

12、暴发的鼠伤寒、乙型肝炎病毒等血源性感染疾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等呼吸道传播疾病等等。但传染病的病原体不是医院感染病原体的主流,医院感染的病原体90为条件致病菌,可以引起外源性感染或内源性感染。如:军团菌通过空调机、水塔、淋浴喷头产生的气溶胶而引起呼吸道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产生粘质,加强了对塑料和光滑表面的粘附力,成为人工植人物感染的常见菌株;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运用,医院日益增多的耐药菌株中的耐甲氧西林金葡萄球菌已占医院金葡萄球菌的4060%,还有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氨苄西林流感嗜血杆菌、产生超广谱酶(esbls)和ampc(bushi型)酶的g一杆菌以及真菌

13、等等免疫功能低下病人的病原谱较广,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如:器官移植的病人和艾滋病患者易发生细菌、真菌、巨细胞病毒、弓形体、结核等感染。医院感染病原体可随时间而变迁,应用抗菌药物可以发生真菌二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程度的进展可以引发一些病原体的感染,如:当t细胞亚群中的cd4+细胞200/mm3易发生肺孢子虫感染。在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方面,病人的易感性对医院感染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病人的易感性主要包括年龄、免疫力、所患的疾病及所应用的诊疗方法。病人对感染的反抗力与年龄有关,婴幼儿和老年人的反抗力明显较低;患有慢性疾病者,如:恶性肿瘤、白血病、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等等,易于受到条件致病菌的

14、感染;运用免疫抑制剂或者辐射也可以降低病人的反抗力;人的皮肤或者黏膜发生损伤而破坏了自然屏障机制以及养分不良也是发生感染的危急因素;大量、长期运用抗菌药物可造成病人正常菌群生态平衡失调,损伤正常菌群的定植反抗力,减弱了抗御感染的生物屏障作用,促进了耐药菌株的产生、繁殖和致病。在感染途径方面,大多数病原体的传播依靠于环境中媒介物的携带和传递,侵人人体的某一部位进行定植而造成感染。在医院中,外源性微生物传播给宿主的方式通常可分为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共同媒介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随着介人性诊疗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如:内镜检查、活检、导管技术、机械通气以及手术等,都增加了感染的危急性,污染

15、的物品或者材料干脆进入人体组织或者器官也可以引起感染。虽然医院感染不能够被歼灭,但是,通过限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爱护易感人群等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急性,有效预防和限制医院感染。美国医院感染限制效果探讨(senic)结果表明,通过预防与限制措施的实施,1/3的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例如:在医院最为常见的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医院感染,都与侵人性医疗器械或者侵人性操作有关,通过规范地实施无菌操作技术、保证侵人性医疗器械的灭菌以及限制插管留置时间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发生感染的危急性,削减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平安是医院永恒的主题

16、和工作目标。2002年5月第55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wha55.18决议,呼吁世界卫生组织(who)成员国亲密关注患者平安问题,建立和加强增进患者平安和提高医疗质量所必需的科学系统。2004年5月第57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关于患者平安工作的进展报告并成立了患者平安国际联盟(worldallianceforpatientsafety),该联盟将2015年2015年的主题确定为清洁卫生更平安(cleancareissafercare),其关注的焦点就是如何预防与限制医院感染,以确保患者获得平安的医疗服务。医院感染干脆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平安,北京某三级综合医院曾经对1997年213例死亡病例进行了

17、系统性的回顾调查,结果显示:其中43.2的死亡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因医院感染干脆导致死亡的占7.0%;1998年4月至5月,某市妇儿医院发生了严峻的医院感染暴发事务,在该院接受手术的292例病人中,共发生术后伤口以龟型结核分枝杆菌为主要病原体的混合感染158例,切口感染率为54.11。通过对手术过程各个环节的深化调查后证明,干脆感染源为手术所运用的刀片和剪刀,而浸泡刀片和剪刀所用的lj一强化戊二醛消毒灭菌剂因错误配制、运用不当、以及消毒剂本身浓度和产品说明存在的问题等导致手术所用器械未达到灭菌效果,加之长期以来医院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的明显缺陷,干脆引发了这次医院感染暴发事务,对患者造成严峻损

18、害。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有效预防医院感染,防患于未然,是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平安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也是制定本方法的根本宗旨和目标。制定本方法的依据是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务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传染病防治法虽然主要针对法定传染病,但由于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方面,因此很多规定同样适用于医院导致的感染的预防与限制。特殊是传染病防治法其次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必需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医疗机构应当确定特地的部门和人员,担当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限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

19、作;担当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急因素监测、平安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从法律层面规定了医疗机构在传染病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预防与限制方面应当履行的义务。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是关于医疗机构准入及其执业管理的行政法规,该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消毒、隔离制度,实行科学有效的措施处理污水和废弃物,预防和削减医院感染。由于医院感染的暴发有可能表现为群体性不明缘由疾病,因此,医院发觉此类状况的,也要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务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报告、处理。其次条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急因素进行的预

20、防、诊断和限制活动。本条是医院感染管理概念、内涵的规定。本条对医院感染管理的概念、内涵作出界定。依据本条规定,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急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限制活动。对本条进行分析,其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主体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这里的医疗机构是指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医务人员泛指在医疗机构工作的医、药、护、技等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等。医院感染发生在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的工作相关。(二)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

21、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起先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广义地讲,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门急诊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等,这些人在医院的区域里获得感染性疾病均可以称为医院感染,但由于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在医院的时间短暂,获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困难,常难以确定感染是否来自医院,故事实上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强调的是在医院这个场所发生的感染,后者所强调的是患者接受医

22、疗服务过程中由病原体所致的感染。在医院感染中,感染发生的场所局限于有住院病人的医院,而在医源性感染中,场所包括了全部从事医学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如:门诊部(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等。在本条对医院感染管理内涵的界定中,已包含了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三)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急因素进行预防、诊断和限制医院感染管理不局限于对感染的预防、诊断和限制,还包括了对相关危急因素的甄别和干预。医院感染管理应当以预防为主,有备无患,不仅要对发生的感染刚好予以诊断、限制,更要针对风险因素进行限制。例如:世界卫生组织将不同的患者群体对感染的易感性分为三个级别的危急层,对感染处于低危急

23、性的情形为:患者无免疫缺陷,没有潜在性疾病,未接受侵人性操作,未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对感染处于低度危急;对感染处于中危急性的情形为:患者具有年龄、患有肿瘤或者其他疾病的危急因素,暴露于体液、血液、分泌物,接受侵人性诊疗操作,对感染处于中度危急;对感染处于高危急性的情形为:患者有严峻免疫缺陷,接受高危侵人性操作,对感染处于高度危急。从上述情形可以总结出,侵人性诊疗操作及所运用的诊疗器具,暴露于体液、血液、分泌物等具有潜在感染危急的物质,患者的免疫力水同等都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急因素,由此看出,医院内具备危急因素的重点部门,如:重症监护病房、血液透析室、手术室等部门,是医院感染预防与限制的重点部门。关于医院感染的有效预防方面,世界卫生组织于1986年向全球举荐的五类措施包括:消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