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刑事法律问题研究述评_第1页
汉代刑事法律问题研究述评_第2页
汉代刑事法律问题研究述评_第3页
汉代刑事法律问题研究述评_第4页
汉代刑事法律问题研究述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代刑事法律问题研究述评摘要:汉代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时期,作为封建 社会的开端,其所建立的制度影响了两千年的历史, 因此研究汉代刑事法律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汉 距今逾两千年,旷日经年,汉律早已亡佚,而出土文 献的发现为今人研究提供了可能。关键词:汉代;刑事法律;出土文献中图分类号:k234; d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2095-4379- (2016) 20-0193-02作者简介:郝振淇(1992-),男,山西临汾人, 甘肃政法学院,2014级法律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 方向:中国法制史。在汉初的刑罚体系一文中,闫晓君按刑罚 由轻到重的顺序,分别介绍了笞刑、罚金刑、赎刑、 劳役刑、

2、肉刑、死刑等刑罚,分门别类,体系性强。 有关罚金刑,(韩)任仲?e在秦汉律的罚金刑 一文中对刑罚的种类、依据、换算关系等有着详尽的 介绍。臧知非在贾刑变迁与秦汉政治转折指出, 秦代的贾刑方式是收受实物,而汉代贾刑则是收罚金, “在促进了经济复苏、减轻刑罚的同时”,也“导致社 会不公和司法失范”,体现了秦汉尚武到尚''文”的政 治转折。对于赎刑,曹旅宁先生在张家山汉律赎刑考辨 中作了介绍,关于赎刑起源、演进、金额、原则与 适用对象。程维荣先生同样对赎刑进行了考释,介绍 了赎刑与“赎”、“贾”的区别以及赎刑金额的社会根 据,提出“赎刑是一种特权。完全代表贵族官僚和地 主富商的利益,

3、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张建国先 生认为“汉初法律中的赎,是一种混合型的适用,既 可以与刑名后的所附实刑的名称相关,也可与其无关, 因此既可以体现为代替刑,也可以体现为独立刑”。 朱红林教授则对“赎罪”与“赎刑”两者的区别进行 了考释,提出赎罪'有'规定刑'与'替换刑的 两个特点”。7有关劳役刑,闫晓君介绍了张家山汉简中的收 律,“收,又称'收孥制',指古代将罪犯一定范围内 的亲属收捕,并使之成为罪隶的制度”,“收”的对象 为“犯了完城旦、鬼薪白粲以上较重犯罪”的正犯的 妻、子和田宅财产,同时介绍了免收的情形,及被收 之人的法律地位。8彭年则考证了

4、收孥法源于西周, 且“西汉二百年间,除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外,一直 施行收孥法”。张鹤泉介绍了汉的弛刑徒,指出''在 汉代自由人一旦沦为刑徒,实际上就成为官府的奴隶, 而要承担沉重的劳役”,弛刑徒会劳役、充兵或戍屯。10张建国介绍了罚作、复作与驰刑。11陈玉?z对于 秦汉的“徒”是奴隶提出了质疑,提出徒“是因罪触 及刑律,往往受过残酷刑罚而又被强制服劳役的人, 他们的身分与性质根本不同于奴隶”。12荀德麟对刑 徒从军的问题进行了介绍,指出从军刑徒是受到大赦, 可以获得钱财,给刑徒带来希望,故其不会临阵倒戈, 而且战斗力强悍。13程维荣对戍卒进行了介绍,指 出戍卒是“包括因罪戍边,

5、或因减刑以及出于其他原 因被发遣边关守卫或屯垦者”,其受俸禄,“戍卒地位 高于死囚、奴婢而低于一般徒刑犯人"o 14杨颉慧对 汉代“隶臣妾”问题进行了介绍,认为隶臣妾'是 一种刑徒,刑期有限,同时具有官奴隶身份,但又不 同于奴隶社会中的奴隶15吴荣曾在汉刑徒砖志 杂释一文中介绍了髡钳、完城旦、鬼薪、司寇四中 刑罚,还介绍了代刑与免刑的情形。16张伯元先生 在“爵戍”考一文中对于“爵戍”一词进行了考证, 提出“爵级是可以用来减罪、免罪或赎罪的,爵戍就 是用爵级来抵偿戍边惩处17关于死刑,张建国在秦汉弃市非斩刑辨18 中提出弃市不是斩刑,而是绞刑,而牛继清针对这一 观点撰文提出“

6、秦在弃市之外有绞刑的存在,'弃市' 这一刑名本身就有自己的独特含义” 19。曹旅宁对 于磔刑进行了考释,并介绍了其与献祭刑、车裂、凌 迟的区别。20刘笃才对于“不道”一次进行了考释, 认为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刑名,而是刑名的后缀,“'不 道'所联系的罪名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罪状不宜明 白公布、罪状不宜宣扬传播的犯罪行为”,“不道”与 “无道”不同。陈乃华对于族刑进行了考释。21“秦汉法律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具有性别性”, 翟麦玲、张荣芳从宫刑、城旦舂等具体刑名方面介绍 了性别差异,及针对女性有顾山(又作雇山)这一特 殊刑名,在刑罚的量刑、减刑方面,男女也有不同规 定

7、。22贾丽英针对女性犯罪问题,列举了女性为主 体的犯罪种类,如不孝罪、悍罪、奸罪、重婚罪、斗 殴等,还有侵犯女性的犯罪,如强奸罪、略卖妇女。 23薛瑞泽也对女性犯罪问题作了研究,提出“因女 性社会地位较低,丈夫犯罪,妻子往往要受到株连, 对女性的刑罚体现着封建的政治理念"o 24李均明对于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作了介绍,提出其 “罪刑相应,但维护特权,罪刑相应有鲜明的阶级性 与可衡量性”,这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的基础,25直 接影响了随后近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刑罚。除此之外南 玉泉还介绍了汉代刑事责任年龄,汉代律法将人的年 龄划为四个层次,即不满10岁,已满10岁至17岁以 下,已满17岁至70

8、岁以下及70岁以上;以及数罪问 题,汉代采取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及从重从轻原则, 触犯皇权、人伦、尊长者及群盗者从重处罚,自首从 轻,鲜明的体现了维护封建等级特权的性质。26参考文献闫晓君汉初的刑罚体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 学院学报),2006 (7).2韩任仲?e.秦汉律的罚金刑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 (5).臧知非贺刑变迁与秦汉政治转折j文史哲,2006 (8).曹旅宁.张家山汉律赎刑考辨j.华南师范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6).程维荣.两汉赎刑考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8 (3).张建国.论西汉初期的赎j政法论坛,2002(10).7朱红林竹简秦汉律

9、中的“赎罪”与“赎刑” j. 史学月刊,2007 (5).闫晓君.论张家山汉简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 (5).彭年对西汉收孥法研究中的两个问题的商榷 j.社会科学研究,1987 (3).10 张鹤泉.略论汉代的弛刑徒j.东北师大学报, 1984 (8).11 张建国汉代的罚作、复作与弛刑j中外法学, 2006 (10).12 陈玉?乙秦汉“徒”为奴隶说质疑j.安徽师大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 (5).13 荀德麟.秦汉时代刑徒从军问题初探j.苏州大 学学报,1983 (5).14 程维荣.汉代居延戍卒及其法律地位j.政治与 法律,2008 (3).15 杨颉慧.张家山汉简中“隶臣妾”身份探讨j. 中原文物,2004 (2).16 吴荣曾.汉刑徒砖?i杂释j.考古,1977 (5).17 张伯元.“爵戍”考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 (1).18 张建国.秦汉弃市非斩刑辨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9).19 牛继清关于秦汉“弃市”的几个问题一一兼 与张建国先生商榷j.甘肃理论学刊,1997 (6).20曹旅宁.秦汉磔刑考j.湖南大学学报,2007(1).21刘笃才.论不道及其发生学原理j.清华法学,2007 (7).22翟麦玲,张荣芳.秦汉法律的性别特征j.南都 学坛,2005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