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污染土壤中重金属c吸附菌株的筛选与鉴摘要:以cr污染土壤为菌源样品,富集培养与菌株 分离后,采用二苯碳酰二脐分光光度法从中筛选cr吸附株,共筛选分离出4株高效吸附重金属cr的细 < 一 i豈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对4株菌株进行了种属鉴定,初 步鉴定4株菌株均为芽翘杆菌(bacillus )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cr ;吸附;鉴定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6 ) 09-2218-04随着社会经济和工农业的发展,中国甚至全球许多国家 面临严重的cr污染威胁,土壤cr污染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 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cr盐、皮革、印染、电镀等涉cr
2、工 业的发展以及城市污水的非达标排放对农业土壤已造成一 定的毒害,其危害由于生物放大作用也逐渐威胁人类健康。 因此,cr被列为中国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8个重金属控 制指标之一土壤中的cr最初来源于岩石风化,在自然条件作用下转 移到成土母质及土壤中:其次,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污水灌溉、污泥及城市垃圾正在成为土壤cr的另一个主要来 源;另外,随着冶金、制革、电镀等涉及cr污染工业的发 展,某些工厂和cr污染源所产生的含cr粉尘、cr渣及被 cr污染的地下水也能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造成cr的累积。通常,低浓度的cr对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有刺激作用, 但是高浓度的cr则会危害农作物。另一方面人类食用c
3、r含 量超标的粮食、蔬菜后,进入人体,很可能会诱发多种慢性 疾病的发作cr污染土壤的治理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改变cr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将c6+还原成cr3+ ,降低其在环境中的 迁移能力和生物可利用性:二是将cr从被污染土壤中清除。 根据以上两种思路发展出生物修复、工程修复、加入改良剂 及农业措施等治理方法,但是生物修复技术中利用微生物处 理污染土壤中重金属cr是目前实践证明最有发展前途的一 种新的重金属污染处理方法,与传统的处理方法相比,其具 有无二次污染、处理效率高、适应范围广、成本低等优点, 在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中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具有很高的 研究价值。本研究目的是从污染土壤中筛选、
4、分离高效吸附 重金属cr的细菌菌株。并且对吸附能力较高的菌株进行种 属鉴定,以期为生物技术治理土壤cr污染提供菌种资源, 并为其进一步研究奠定科学基础1材料与方法 1.1菌源样品污染土样:采用五点法,取污水处理厂周边(表1)的土 壤样品混合。铲去表面土层。取5-1 ocm深处的土壤,装入无菌袋,记录取样地点、时间等,带回实验室,49冰箱保 藏备用1.2培养基1.2.1用于菌株的分离及保存;nb培养基:用于菌株液体培养及 种子制备。富集培养基。含100. 300、500mg/lcr6+的 液体培养基,用于重金属cr吸附菌株的富集培养。初筛 培养基-分离培养基。na培养基基础上添加终浓度为500m
5、g/l的cr6+ ,用于菌株分离、驯i化1.2.2复筛培养基nb培养基,用于菌株培养获得菌泥,以测定菌株对cr的吸附能力1.2.3菌种鉴定培养基根据常见细菌系统学鉴定手册配制1.3试验方法i>z<1.3.1 cr吸附菌株的分离筛选-菌株的富集、分离及纯培养 取5.0g 土样于含100mg/lcr6+的液体富集培养基中摇 床培养3d ,转接3次,富集培养液的cr6+浓度以200mg/lei£3递增,直到cr6+浓度达到500mg/lo将驯化后的菌株培养 液涂布于含500mg/l cr6+的na培养基中,379培养。将 苗落生长特征不同的菌株挑取到na斜面上培养,379培养
6、至菌苔长满,置于49冰箱备用,用于进一步地筛选、鉴定1.3.2 cr6+标准曲线的绘制 向一系列50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 0、0.20、0.50. 1.00. 2.00. 4.00、6.00. 8.00 和10.0ml c6+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向比色管中加入 2ml显色剂。摇匀,放置10min ,在540nm波长下,以去 离子水作为参照。测量吸光度。绘制cr6+含量对吸光度的标 准曲线1.3.3菌株复筛-菌株吸附cr6+能力测定制备初筛菌株的菌泥备用。三角瓶中装入浓度为1000|jg/l的cr6+标准 液,接入菌泥,充分振荡摇匀后摇床培养,以不接菌泥作为 对照。每1h取样1次,以500
7、0r/min离心10min ,采用二苯碳酰二脐显色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上清液中cr6+的浓ei£3度,以此确定各菌种对cr6+的吸附情况。每个样品3次重 复。按以下公式计算菌体对cr6+的吸附率(q ):q :( co-ct) /c0x100%o式中,c为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mg/l ), ct 为重金属离子平衡浓度(mg/l ),挑选出吸附效果最好的菌 种,用于菌株种属鉴定1.4菌株种属鉴定ei£3首先进行菌落形态观察,将所得菌株划线接种于固体平板上,379培养24h ,观察单菌落形态。然后进行革兰氏染色试验,最后进行生理生化试验,根据常见细菌系统学鉴定 手册进行2结果与
8、分析 2.1 cr吸附菌株的富集与分离通过对菌液进行观察发现,随着cr6+浓度的增加,菌落的数量明显减少。06+浓度为500mg/l时,选择合适稀释浓度涂布的培养基平板,对生长较好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8株形态各异的cr吸附细编号为a仁a2 b-1.b2、c-1. cx-9-k cx-9-2. d-1. e-1. e-2. f-k g-1.l-k k-1. m-1. n-1. 0-1,将所筛选的菌株接种到na斜面培养基上备用。通过对18株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初步判断为细菌菌落,圆形或近圆形、湿润不透明, 详细描述见表22.9菌株吸附cr6+能力测定cr6+浓度(x )与吸光度(y )的标准
9、曲线见图1 ,各菌 株对cr的吸附情况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菌株对重金属 cr的吸附作用存在差异,按2h时的吸附能力排序为 h-1=m-1 >cx-9-1 >cx-9-2>e-1=g-1 >f-1 >n-1 >0-1 >a-1 >l- 1 >b-1 >k-1 >b-2>d-i>a-2>e-2>c-1 ,其中对重金属 cr 吸附 效果排前4位的4株菌株在处理2h时的吸附率分别达98.86%, 98.86%. 97.02%、96.73% ,说明这 4 株菌株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3 4株菌株的种属鉴定2.3
10、.1落特征cx-9-1菌落直径为1.0cm,呈圆形,白eic色,边缘不整齐,容易挑取,中间有隆起,菌落不透明,有 褶皱,表面干燥:cx92菌落直径为09cm,呈圆形,白色, 边缘整齐,不容易挑取,中间有隆起,菌落不透明,无褶皱,表面干燥;菌落直径为0.3cm ,呈圆形,微黄色,边缘不整齐,容易挑取,扁平,m-1菌落直径为0.2cm,呈不规则圆形,微黄色,边缘整齐,不容易挑取,中间有隆起,菌落不透明,无褶皱,表面湿润(表2 b根据以上形态特征初步判断4株菌株均为细菌 落,菌落形态见图22.3.2菌体形态特征供试菌株经革兰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都为杆菌m-1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图3)2.3.3生理
11、生化试验结果生理生化试验包括v.p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淀粉水解试验、接触酶试验、葡萄糖氧化 发酵试验、柠檬酸盐试验等18项,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试验结果与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作初步判断,判 定cx-9-1. cx-9-2. h-1. m-1四株菌株均为芽翘杆菌(bacillus )结果为土壤cr污染的微生物治理提供了菌种 资源,并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微生物吸附法去除土壤中cr6+的研究较少。srivastavaan等研究表明,土壤中cr6+含量为250mg/kg、黑曲霉作为吸 附剂时,15d内cr6+的去除率为75%o万俊杰等利用微生 物代谢产生的y-聚谷氨酸絮凝剂对含cr
12、6+废水进行66+去 除处理,结果显示,ph为4 ,30ml30mg/l的废水中添加y- 聚谷氨酸1.5ml和1%caci22.4ml时,c6+的去除率可达 55%。盛姣等通过试验得出微生物发酵米糠对cr6+的最佳吸附条件为微生物发酵米糠浓度10g/l.温度609、ph2、cr6+ 质量浓度不超过40mg/l、吸附平衡时间40min时,吸附率 达95.7%o valerie等将含cr泥土与链霉菌在培养基中混合培养,发现当泥土中cr6+浓度为1800mg/kg时,经过30d 后,去除率达到100%o本研究中筛选出的4株菌株较上述 各研究中对cr的吸附率更高,应用前景更广,可以将这些 直株进行进一步试验研究,探讨温度、ph、初始cr浓度等 因素对其吸附cr的影响关于土壤cr污染的生物技术治理,国内外学者们已经进 行了大量相关研究,筛选出一些重金属cr吸附菌株,如硫 酸盐还原菌、芽翘杆菌属、埃希氏菌属、阴沟杆菌、大肠杆、假单胞菌属等。胡勇等从不同来源的样品中分离出吸附eidcr6+较强的菌株x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岗管理办法修订
- 专利授权管理办法
- 乘务工作管理办法
- 保险方案管理办法
- 办公绿植管理办法
- 余杭犬类管理办法
- 办公考勤管理办法
- 信息架构管理办法
- 书刊装订管理办法
- 修订培训管理办法
- 液氯排氯中三氯化氮的测定
- 国际HS编码大类表(HS编码前两位)
- RB/T 040-2020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管理指南
- GB/T 17031.2-1997纺织品织物在低压下的干热效应第2部分:受干热的织物尺寸变化的测定
- 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技术架构与建设思路
- 2020学年“快乐活动日”实施方案
- 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
- QC中化二建减少储罐焊接不合理变形课件
- 旅行社派团单
- DB15T 1700.1-2019“蒙字标”认证通用要求 农业生产加工领域
- 项目投标安全经理答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