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数学复习资料,细心整编吐血举荐, 如如有用请打赏支持,感谢不尽!初一数学竞赛讲座第 8 讲列方程解应用题在学校数学中介绍了应用题的算术解法及常见的典型应用题;然而算术解法往往局限于从已知条件动身推出结论,不答应未知数参与运算,这样,对于较复杂的应用题,使用算术方法经常比较困难;而用列方程的方法,未知数与已知数同样都是运算的对象,通过找出“未知”与“已知”之间的相等关系,即列出方程(或方程组),使问题得以解决;所以对于应用题,列方程的方法往往比算术解法易于摸索,易于求解;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审题,设未知数,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检验作答;其中列方程是关键的一步,其实质是将同一
2、个量或等量用两种方式表达出来,而要建立这种相等关 系必需对题目作细致分析,有些相等关系比较隐藏,必要时要应用图表或图形进行直观分析;一、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分析:欲求这个六位数,只要求出五位数abcdex 就可以了;按题意,这个六位数的3 倍等于abcde1;解:设五位数abcdex ,就六位数1abcde10 5x ,六位数abcde110x1,从而有3(105+x)=10x+1,x 42857;答:这个六位数为142857;说明:这一解法的关键有两点:抓住相等关系:六位数1abcde 的 3 倍等于六位数abcde1 ;设未知数 x :将六位数 1abcde 与六位数 abcde1用含 x
3、的数学式子表示出来,这里依据题目的特点,采纳“整体”设元的方法很有特色;(1)是善于分析问题中的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数量关系;(2)是一般语言与数学的形式语言之间的相互关系转化;因此,要提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才能,就应在这两方面下功夫;例 2 有一队伍以1.4 米/ 秒的速度行军,末尾有一通讯员因事要通知排头,于是以2.6 米/ 秒的速度从末尾赶到排头并立刻返回排尾,共用了10 分 50 秒;问:队伍有多长?分析:这是一道“追及又相遇”的问题,通讯员从末尾到排头是追及问题,他与排头所行路程差为队伍长;通讯员从排头返回排尾是相遇问题,他与排尾所行路程和为队伍长;假如设通讯员从末尾到排头用了x 秒,
4、那么通讯员从排头返回排尾用了(650-x )秒,于是不难列方程;解:设通讯员从末尾赶到排头用了x 秒,依题意得2.6x-1.4x=2.6(650-x ) +1.4 (650-x );解得 x500;推知队伍长为:(2.6-1.4)× 500=600(米);答:队伍长为600 米;说明:在设未知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设直接未知数,求什么、设什么;另一种设间接未知数,当直接设未知数不易列出方程时,就设与要求相关的间接未知数;对于较难的应用题,恰当挑选未知数,往往可以使列方程变得简单些;例 3 铁路旁的一条与铁路平行的小路上,有一行人与骑车人同时向南行进,行人速度为3.6 千米/ 时,骑
5、车人速度为10.8 千米/ 时,这时有一列火车从他们背后开过来,火车通过行人用22 秒,通过骑车人用26 秒,这列火车的车身总长是多少?分析:此题属于追及问题,行人的速度为3.6 千米/ 时=1 米/ 秒,骑车人的速度为10.8 千米/ 时=3 米/ 秒;火车的车身长度既等于火车车尾与行人的路程差,也等于火车车尾与骑车人的路程差;如果设火车的速度为x 米/ 秒,那么火车的车身长度可表示为(x-1 )× 22 或( x-3 )×26,由此不难列出方程;解:设这列火车的速度是x 米/ 秒,依题意列方程,得(x-1 )× 22=(x-3 )× 26;解得 x=
6、14;所以火车的车身长为:(14-1 )× 22=286(米);答:这列火车的车身总长为286 米;例 4 如图,沿着边长为90 米的正方形,按逆时针方向,甲从 a 动身,每分钟走65 米,乙从 b 动身,每分钟走72 米;当乙第一次追上甲时在正方形的哪一条边上?分析:这是环形追及问题,这类问题可以先看成“直线”追及问题,求出乙追上甲所需要的时间,再回到“环行”追及问题,依据乙在这段时间内所走路程,推算出乙应在正方形哪一条边上;解:设追上甲时乙走了x 分,就甲在乙前方3×90=270(米);依题意 故有: 72x65x+270解得: x2707在这段时间内乙走了:72270
7、712777(米)7由于正方形边长为90 米,共四条边,故由可以推算出这时甲和乙应在正方形的da边上;答:当乙第一次追上甲时在正方形的da边上;例 5 一条船来回于甲、乙两港之间,由甲至乙是顺水行驶,由乙至甲是逆水行驶;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8 千米/ 时,平常逆行与顺行所用的时间比为21;某天恰逢暴雨,水流速度为原先的2 倍,这条船来回共用9 时;问:甲、乙两港相距多少千米?分析:这是流水中的行程问题:顺水速度 =静水速度 +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 - 水流速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先求出水流速度;解:设甲、乙两港相距x 千米,原先水流速度为a 千米/ 时依据题意可知,逆水速度与顺水速度
8、的比为 2 1,即( 8-a )( 8a) 12,再依据暴雨天水流速度变为2a 千米/ 时,就有解得 x=20;答:甲、乙两港相距20 千米;例 6 某校组织 150 名师生到外地旅行,这些人5 时才能动身,为了赶火车,6 时 55 分必需到火车站;他们仅有一辆可乘50 人的客车,车速为36 千米/ 时,学校离火车站21 千米,明显全部路程都乘车,因需客车多次来回,故时间来不及,只能乘车与步行同时进行;假如步行每小时能走4 千米,那么应如何支配,才能使全部人都按时赶到火车站?分析:把 150 人分三批,每批50 人,均要在115 分钟即1156023(时)内赶到火车站,每人步12行时间应当相同
9、,乘车时间也相同;设每人步行x 时,乘车排了,不过要运算一下客车能否在115 分钟完成; 23 x 时;列出方程,解出x ,便简单安 12解:把 150 人分三批,每批50 人,步行速度为4 千米/ 时,车速为 36 千米/ 时;设每批师生步行用 x 时,就解得 x1.5 (时),即每人步行90 分,乘车 25 分;三批人5 时同时动身,第一批人乘25 分钟车到达 a 点,下车步行;客车从a 立刻返回,在b 点遇上步行的其次批人,乘25 分钟车,其次批人下车步行,客车再立刻返回,又在c 点遇到步行而来的第三批人,然后把他们直接送到火车站;如此支配第一、二批人按时到火车站是没问题的,第三批人是否
10、正好可乘25 分钟车呢?必需计算;第一批人到a 点,客车已行 36256015 (千米),其次批人已步行4× 2560405 (千米),这时3客车返回与其次批人步行共同行完1553403(千米),需33641 (时),客车与其次批人相遇,3就是说客车第一次返回的时间是 20 分,同样可运算客车其次次返回的时间也应是 20 分,所以当客车与第三批人相遇时,客车已用 25× 2 20×2=90(分),仍有 115-90=25(分),正好可把第三批人按时送到;因此可以按上述方法支配;说明:列方程,解出需步行90 分、乘车 25 分后,可以支配了,但验算不能省掉,由于这关
11、系 到第三批人是否可以按时到车站的问题;通过运算知第三批人正好可乘车25 分,按时到达;但假如人数增加,或者车速减慢,虽然方程可以类似地列出,却不能保证人员都按时到达目的地;二、引入参数列方程解应用题对于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或已知条件较少的应用题,列方程时,除了应设的未知数外,仍需要增设一些“设而不求”的参数,便于把用自然语言描述的数量关系翻译成代数语言,以便沟通数量关系,为列方程制造条件;例 7 某人在大路上行走,来回公共汽车每隔4 分就有一辆与此人迎面相遇,每隔6 分就有一辆从背后超过此人;假如人与汽车均为匀速运动,那么汽车站每隔几分发一班车?分析:此题看起来好像不易找到相等关系,留意到某人在
12、大路上行走与迎面开来的车相遇,是相遇问题,人与汽车4 分所行的路程之和恰是两辆相继同向行驶的公共汽车的距离;每隔6 分就有一辆车从背后超过此人是追及问题,车与人6 分所行的路程差恰是两车的距离,再引进速度这一未知常量作参数,问题就解决了;解:设汽车站每隔x 分发一班车,某人的速度是v1,汽车的速度为v2,依题意得由,得将代入,得说明:此题引入v1,v2 两个未知量作参数,运算时这两个参数被消去,即问题的答案与参数的挑选无关;此题的解法许多,可参考本丛书五年级数学活动课第26 讲;例 8 整片牧场上的草长得一样密,一样地快;已知70 头牛在 24 天里把草吃完,而30 头牛就得60 天;假如要在
13、96 天内把牧场的草吃完,那么有多少头牛?分析:此题中牧场原有草量是多少?每天能生长草量多少?每头牛一天吃草量多少?如这三个量用参数 a,b,c 表示,再设所求牛的头数为x,就可列出三个方程;如能消去a,b,c,便可解决 问题;解:设整片牧场的原有草量为a,每天生长的草量为b,每头牛一天吃草量为c,x 头牛在 96 天内能把牧场上的草吃完,就有- ,得36b=120c;- ,得96xc=1800c36b;将代入,得96xc1800c+120c;解得 x=20;答:有 20 头牛;例 9 从甲地到乙地的大路,只有上坡路和下坡路,没有平路;一辆汽车上坡时每小时行驶20 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行驶35
14、千米;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9 时,从乙地到甲地需地间的大路有多少千米?从甲地到乙地须行驶多少千米的上坡路?17时;问:甲、乙两2解:从甲地到乙地的上坡路,就是从乙地到甲地的下坡路;从甲地到乙地下坡路,就是从乙地到甲地的上坡路;设从甲地到乙地的上坡路为x 千米,下坡路为y 千米,依题意得,得将 y=210x 代入式,得解得 x140;答:甲、乙两地间的大路有210 千米,从甲地到乙地须行驶140 千米的上坡路;三、列不定方程解应用题有些应用题,用代数方程求解,有时会显现所设未知数的个数多于所列方程的个数,这种情形下的方程称为不定方程;这时方程的解有多个,即解不是唯独确定的;但留意到题目对解的要求,
15、 有时,只需要其中一些或个别解;例 10 六(1)班举办一次数学测验,采纳5 级计分制( 5 分最高, 4 分次之,以此类推);男生的平均成果为4 分,女生的平均成果为3.25 分,而全班的平均成果为3.6 分;假如该班的人数多于30 人,少于50 人,那么有多少男生和多少女生参与了测验?解:设该班有x 个男生和 y 个女生,于是有: 4x+3.25y=3.6 ( x+y)化简后得 8x=7y;从而全班共有同学:x8 x715 x7在大于 30 小于 50 的自然数中,只有45 可被 15 整除,所以推知 x21, y=24;答:该班有21 个男生和 24 个女生;15 x457例 11 小明
16、玩套圈嬉戏,套中小鸡一次得9 分,套中小猴得5 分,套中小狗得2 分;小明共套了10 次,每次都套中了,每个小玩具都至少被套中一次,小明套10 次共得 61 分;问:小明至多套中小鸡几次?解:设套中小鸡x 次,套中小猴 y 次,就套中小狗(10-x-y )次;依据得 61 分可列方程: 9x+5y+2(10-x-y )=61,化简后得 7x=413y;明显 y 越小, x 越大;将y=1 代入得 7x=38,无整数解;如y=2,7x=35,解得 x=5;答:小明至多套中小鸡5 次;例 12 某缝纫社有甲、乙、丙、丁4 个小组,甲组每天能缝制8 件上衣或 10 条裤子;乙组每天能缝制 9 件上衣
17、或 12 条裤子; 丙组每天能缝制7 件上衣或11 条裤子; 丁组每天能缝制6 件上衣或 7条裤子;现在上衣和裤子要配套缝制(每套为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问:7 天中这 4 个小组最多可缝制多少套衣服?分析:不能仅按生产上衣或裤子的数量来支配生产,应当考虑各组生产上衣、裤子的效率高低,在配套下支配生产;我们第一要说明支配做上衣效率高的多做上衣,做裤子效率高的多做裤子,才能使所做衣服套数最多;一般情形,设a 组每天能缝制a1 件上衣或 b1 条裤子,它们的比为a1 ;类似的, b 组每天缝制b1上衣与裤子数量的比为a2 ; 如b2a1 b1a2 ,就应在支配a 组尽量多做上衣、 b 组尽量多做裤
18、子的情形下,b2支配配套生产;这是由于,如支配a 组做 m 条裤子,就在这段时间内可做a1 m 件上衣;这些上衣如b1支配 b 组做,要用a1m天时间;在这段时间内b 组可做a2m b条裤子,由于a1m ba1b1m ,因此2b ab ab a2a1 21 21 22b2a组尽量多做上衣,b 组尽量多做裤子;解:甲、乙、丙、丁 4 组每天缝制上衣或裤子数量之比分别为8 , 9 ,7 , 6 , 由 于 6 8 10121177109 7 ,所以丁组生产上衣和丙组生产裤子的效率高,故这7 天全支配这两组生产单一产品;1211设甲组生产上衣x 天,生产裤子( 7-x )天,乙组生产上衣y 天,生产
19、裤子( 7-y )天,就 4 个组分别共生产上衣、裤子各为6× 7 8x+9y(件)和11×710(7x) 12( 7-y )(条);依题意,得42 8x9y77 70-10x 84-12y ,令 u 428x9y,就明显 x 越大, u 越大;故当x=7 时, u 取最大值 125,此时 y 的值为 3;答:支配甲、丁组7 天都生产上衣,丙组7 天全做裤子,乙组3 天做上衣, 4 天做裤子,这样生产的套数最多,共计125 套;说明:此题仍为两个未知数,一个方程,不能有确定解;此题求套数最多,实质上是化为“一元函数”在肯定范畴内的最值,留意说明取得最值的理由;练习 81甲用
20、 40 秒可绕一环形跑道跑一圈,乙反方向跑,每隔15 秒与甲相遇一次;问:乙跑完一圈用多少秒?2小明在 360 米长的环形跑道上跑了一圈,已知他前一半时间每秒跑5 米,后一半时间每秒跑4 米,那么小明后一半路程跑多少秒?3如右图,甲、乙两人分别位于周长为400 米的正方形水池相邻的两个顶点上,同时开头沿逆时针方向沿池边行走;甲每分钟走50 米,乙每分钟走44 米,求甲、乙两人动身后几分钟才能第一次走在正方形的同一条边上(不含甲、乙两人在正方形相邻顶点的情形);4农忙假,一组同学下乡帮郊区农夫收割水稻,他们被安排到甲、乙两块稻田去,甲稻田面积是乙稻田面积的2 倍;前半小时,全队在甲田;后半小时一
21、半人在甲田,一半人在乙田;割了1 时,割完了甲田的水稻,乙田仍剩下一小块未割,剩下的这一小块需要一个人割1 时才能割完;问:这 组同学有几人?5如货价降低8,而售出价不变, 就利润(按进货价而定) 可由目前的p增加到(p10), 求 p ;6甲、乙二人做同一个数的带余除法,甲将其除以8,乙将其除以9,甲所得的商数与乙所得的余数之和为13;试求甲所得的余数;7某公共汽车线路中间有10 个站;车有快车及慢车两种,快车的车速是慢车车速的1.2 倍 ;慢车每站都停,快车就只停靠中间1 个站;每站停留时间都是3 分钟;当某次慢车发出40 分钟后,快车从同一始发站开出,两车恰好同时到达终点;问:快车从起点到终点共需用多少时间?8甲车以 160 千米/ 时的速度,乙车以20 千米/ 时的速度,在长为210 千米的环形大路上同时、同地、同向动身;每当甲车追上乙车1 次,甲车减速的时刻,它们分别行驶了多少千米?练习 8 答案124 秒;244 秒;1 而乙车就增速31 ;问:在两车的速度恰好相等3推知小明前40 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货车检车员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宴会定制服务师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竖井钻机工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石膏煅烧熟化工艺改进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露天采矿单斗铲司机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4新版2025秋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第3单元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一)
- 信息技术试题及答案语文
- 印刷机械公司合同付款管理办法
- 银行总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银行账户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脚手架租赁合同3篇
- 2025年下半年安徽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社会公开招聘22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度企事业单位办公家具采购合同
- 2025福建厦门市公安局同安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巴彦淖尔教师招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四川省建筑安全员A证模拟试题(及答案)
- GB/T 5463.3-2025非金属矿产品词汇第3部分:石膏
- 2025至2030中国漂白粉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农药包装废弃物培训课件
- 无人机检测与维护课件
- 2025-2030海水淡化工程成本构成与降本路径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