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_第1页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_第2页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_第3页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一生物下册学问点总结一、 1、19 世纪闻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3、“露西”时代的古人类能使用工具,“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 工具,仍能制造简洁的工具;4、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受有雌雄生殖细胞结合,通过 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靠生殖系统完成的;5、在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和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睾丸和输精管,在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和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卵巢和输卵管;5、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6、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7、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的形成是在输 卵管中;8 、睾丸是男性

2、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卵巢是女性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9、分娩:怀孕到第40 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 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10、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2 性器官快速发育:男孩显现遗精,女 孩会来月经;11、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进展的黄金时期;12 、青春期的性意识: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步情愿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模糊的依恋;13、为了 掌握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养,我国已经把方案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14、我国方案 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15、坚持晚婚、晚育,

3、对国家来说,有利 于掌握人口过快增长,对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掌握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养;二、 1、人体需要的六类养分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2、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供应能量,在人体内的消耗次序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其中脂肪含能量最多;3、脂肪一般是备用的能源物质; 4、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5、几种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含钙的无机盐: 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鸡胸、 x 形或 o 形腿 ;中老年人特殊是妇女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含磷的无机盐:厌食、贫血、肌无力

4、、骨痛等含铁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显现障 碍含锌的无机盐:生长发育不良, 味觉发生障碍6、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缺乏维生素 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 b1 缺乏症 、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等;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 比如牙龈出血、抗击力下降等;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维生素d 可以促进磷、钙的 吸取和骨质发育;7、第七类养分素-膳食纤维8、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书 p32 图、 p34解读曲线图 9、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10、消化道是一条长长的管道; 消化腺可

5、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肠腺;11、食物的消化和养分物质的吸取过程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 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洁的物质才能被 人体吸取,这个过程叫做消化;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以外,胃、小肠等器官中仍有很多种消化酶;12、淀粉在口腔里初步消化 成麦芽糖在小肠里完全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在胃里部分被消化成氨基酸在小肠里完全消化成氨基酸脂肪在小肠里由胆汁分解成脂肪微粒,在小肠里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13、在小肠里含有三种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14、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

6、化,最终分解 成葡萄糖, 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取的养分物质;小肠是人体吸取养分物质的主要器官, 各种养分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取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15、口腔是糖类 开头消化的地方有唾液淀粉酶胃是蛋白质开头消化的地方有胃蛋白酶小肠里糖类、蛋白质、脂肪、都能消化有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16、中国居民“平稳膳食宝塔”从 “塔基”到“塔顶”表示五类食物的大致比例 书 37 页17、关注食品安全18、人体呼 吸系统的组成书 p4319、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20、呼吸系统中的鼻、咽、 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21、鼻是呼吸道的起始位置, 喉是呼吸的通道,也

7、是发声的器官;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2、咽是消化道和呼吸 道共有的一各器官;23、呼吸道并不仅仅是气体的通道,它仍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 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暖和、潮湿、清洁;不过,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才能是有限的;24、 书 49 页的演示试验25、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扩张,肺内气压缩小,于是气体被吸入;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收缩,肺内气压增大,于是气体被排出所以呼气和吸气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 26、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削减,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叶

8、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肺泡外面包围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你吸气时, 许很多多肺泡都像小气球似地鼓了起来, 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毛细 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27、常见的大气污染源一般 有一下几种:工业生产的排放、车辆、船舶尾气、秸秆焚烧和地面扬尘;28、掌握污染 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29、血液属于结缔组织,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30、将肯定量的人的血液 放入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用

9、离心机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看到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书 59 页血液分层图; 31、人体在运动、 缺氧, 饱食时, 红细胞增加, 贫血时, 红细胞削减;人体在失血、剧痛、烧伤、炎症、白血病时白细胞增加,在药物中毒、骨髓造血机能损害时,白细胞削减;贫血时,血红蛋白削减;血小板过少,机体会反常出血,过多,形成血栓;32、血浆: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透亮液体;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护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33、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a.红细胞: 外形 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成 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特性 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简洁与氧结合,在氧

10、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别;功能 :有运输氧的功能;b.白细胞: 外形 :有细胞核, 成圆球状; 功能:防备和爱护作用,特性: 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c.血小板:外形:外形不规章,无细胞核;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34、动 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35、心脏的结构和功能p68 图56、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

11、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肺静脉连左心房,上下腔静脉连右心房;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肯定的方向流淌,而不能倒流;36、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心房壁比心室壁薄;,37、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p70 图38、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终聚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经过体循环,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39、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 再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暗红的静脉血又

12、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40、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 含氧较少, 颜色暗红; 41、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42、abo 血型分为 a 型、b 型 、 ab 型和o 型; 43、输血是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就;p76 表44、一次失血>12001500 毫升会发生生命危急;一次失血>8001000 毫升:显现头晕、心跳、眼前 发黑和出冷汗一次失血不超过400 毫升:丢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短期内会复原正常45、从 1998 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 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 毫升不会影响身体;46、二氧化

13、碳、尿素和余外的水等排出体 外的过程叫做排泄;粪便是由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她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遗;47、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书 80 页图 48、泌尿系统由肾脏 形成尿液 、输尿管 输送尿液 、膀胱 储存尿液 和尿道 排出尿液 组成;49、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每各肾包括大约 100 万各结构和功能单位, 叫做肾单位; 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 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50、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p81 图p82 图51、尿液的形成: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取两个连续过程;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系;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壁起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

14、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 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取,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 升;52、尿的排出: 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临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肯定量人就会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仍对调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稳,维护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作用;53、

15、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透镜成像原理,在拍照是,镜头的作用是调剂物距,光圈的作用是掌握光线,胶卷的作用是感光;54、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书 89 页图 55、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角膜、 虹膜、 晶状体、 玻璃体、视网膜; 56、人眼睛的颜色是由虹膜打算的;用来调剂瞳孔的大小;57 、瞳孔用来调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远处、暗处物体时瞳孔扩大,看近处、亮处物体是瞳孔缩小;58、 睫状体用来调剂晶状体的曲度,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曲度变大,睫状体收缩;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曲度变小,睫状体舒张;59、我们平常所说的白眼球指的是巩膜的颜色,黑眼球指的是虹膜的颜色;60、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

16、角膜、瞳孔、 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 有对光线敏锐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 形成了视觉;61、物体成像是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像;形成视觉是在大脑的视觉中枢;62、近视眼:假如晶状体的调剂负担过重,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复原原 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 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这样看到的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近视镜-凹透镜加以矫正;63、为了预防近视眼, 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三要:

17、1读写姿态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 厘米左右; 2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 小时有要休息一下,要眺望几分钟;3 一种哦定期检查视力, 仔细做眼保健操;四不看: 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哦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64、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对声波敏锐的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 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听觉中枢,人就产生了听觉;听觉的形成是在大脑的听 觉中枢; 65、为了爱护耳和听觉,仍应当留意: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一面戳伤外耳道或鼓膜 ;遇到庞大声响时,快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一保

18、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稳;鼻咽不有炎症时, 要准时治疗, 防止引起中耳炎;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防止外耳道感染;66、身体各部分之所以如此和谐,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剂作用;67、 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tamp 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68、概括的说,脑和脊髓是神经 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四周部分,组成四周神经系统; 69、小脑的功能是使运动和谐、精确,维护身体平稳;70、脑: .小脑、脑干大脑 7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72、神经元结构示意图书 99 页73、神经调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74、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 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简洁反射,以及望梅止渴、谈梅分泌唾液等复杂反射;望梅止渴等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反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75、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76、胰岛 素分泌不足会引起糖尿病;腺体类别有无导管分泌物输送方式实例内分泌腺无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