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基因突变陇东学院课程教案课题及课时:第二章 基因突变授课类型 理论课授课时间第 周第 节教学目标: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基因突变的形式和机制。熟悉基因突变的诱发因素。了解基因突变的DNA修复。教学要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基因突变的形式和机制。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基因突变的形式和机制。难点:基因突变的发生机制。 教学手段与方法:情境导入,多媒体演示、理论讲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现象(gene mutation)。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基因虽然十分稳定,能在细胞分裂时精确
2、地复制自己,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基因也可以从原来的存在形式突然改变成另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就是在一个位点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新基因,代替了原有基因,这个基因叫做突变基因。于是后代的表现中也就突然地出现祖先从未有的新性状。第1节 基因突变的一般特性 1个基因内部可以遗传的结构的改变。又称为点突变,通常可引起一定的表型变化。广义的突变包括染色体畸变。狭义的突变专指点突变。实际上畸变和点突变的界限并不明确,特别是微细的畸变更是如此。野生型基因通过突变成为突变型基因。突变型一词既指突变基因,也指具有这一突变基因的个体。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发育的任何时期,通常发生在DNA复制时期,即细胞分裂间
3、期,包括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间期;同时基因突变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DNA损伤修复、癌变和衰老都有关系,基因突变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研究基因突变除了本身的理论意义以外还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基因突变为遗传学研究提供突变型,为育种工作提供素材,所以它还有科学研究和生产上的实际意义。1.多向性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各物种中普遍存在。例如控制黑毛A基因可能突变为控制白毛的a+或控制绿毛的a-基因。 2.重复性 某一基因位点的一个等位基因发生突变,不影响另一个等位基因,即等位基因中的两个基因不会同时发生突变。同一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可以多次发生同样的突变。 3.随机性 T.H.摩尔根在饲养的许多红
4、色复眼的果蝇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色复眼的果蝇。这一事实说明基因突变的发生在时间上、在发生这一突变的个体上、在发生突变的基因上,都是随机的。以后在高等植物中所发现的无数突变都说明基因突变的随机性。在细菌中则情况远为复杂。在含有某一种药物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菌时往往可以得到对于这一药物具有抗性的细菌,因此曾经认为细菌的抗药性的产生是药物引起的,是定向的适应而不是随机的突变。S.卢里亚和M.德尔布吕克在1943年首先用波动测验方法证明在大肠杆菌中的抗噬菌体细菌的出现和噬菌体的存在无关。J.莱德伯格等在1952年又用印影接种方法证实了这一论点。方法是把大量对于药物敏感的细菌涂在不含药物的培养基表面,把这上面
5、生长起来的菌落用一块灭菌的丝绒作为接种工具印影接种到含有某种药物的培养基表面,使得两个培养皿上的菌落的位置都一一对应。根据后一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个别菌落的位置,可以在前一培养皿上找到相对应的菌落。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看到这些菌落具有抗药性。由于前一培养基是不含药的,因此这一实验结果非常直观地说明抗药性的出现不依赖于药物的存在,而是随机突变的结果,只不过是通过药物将它们检出而已。4.稀有性 在第一个突变基因发现时,不是发现若干白色复眼果绳而是只发现一只,说明突变是极为稀有的,也就是说野生型基因以极低的突变率发生突变(一些有代表性的基因突变率见表)。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中,突变率用每一配子发生突变的概率,也
6、就是用一定数目配子中的突变型配子数表示。在无性生殖的细菌中,突变率用每一细胞世代中每一细菌发生突变的概率,也就是用一定数目的细菌在分裂一次过程中发生突变的次数表示。据估计,在高等生物中,大约105108个生殖细胞中,才会有1个生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虽然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但是当一个种群内有许多个体时,就有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随机突变,足以提供丰富的可遗传的变异。5.可逆性 野生型基因经过突变成为突变型基因的过程称为正向突变。正向突变的稀有性说明野生型基因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结构。突变基因又可以通过突变而成为野生型基因,这一过程称为回复突变。从表中同样可以看到回复突变是难得发生的,说明突变基因也是一个
7、比较稳定的结构。不过,正向突变率总是高于回复突变率,这是因为一个野生型基因内部的许多位置上的结构改变都可以导致基因突变,但是一个突变基因内部只有一个位置上的结构改变才能使它恢复原状。 6.有害性 一般基因突变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被淘汰或是死亡,但有极少数会使物种增强适应性。基因突变是有害的,但是有极为少数的是有益突变。例如一只鸟的嘴巴很短,突然突变变种后,嘴巴会变长,这样会容易捕捉食物或水。一般,基因突变后身体会发出抗体或其他修复体进行自行修复。可是有一些突变是不可回转性的。突变可能导致立即死亡,也可以导致惨重后果,如器官无法正常运作,DNA严重受损,身体免疫力低下等。如果是有益突变,可能会发生
8、奇迹,如身体分泌中特殊变种细胞来保护器官,身体,或在一些没有受骨骼保护的部位长出骨骼。基因与DNA就像是每个人的身份证,可他又是一个人的先知,因为它决定着身体的衰老、病变、死亡的时间。第2节 基因突变的诱发因素 根据基因突变发生的原因,可将之划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所谓自发突变,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没有人为干涉,未经任何人工处理而发生的突变。突变的发生,可能归因于环境中的辐射本底及其它可致变物质,或者生物机体代谢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某些中间代谢产物的影响或损伤。而诱发突变则是指在人为的干涉下,经过特殊的人工处理所产生的突变。然而,无论是自发突变,还是诱发突变,归根结底,都是一定的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于
9、遗传物质的结果。凡是能够诱发基因突变的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均被称之为诱变剂。1、 物理因素 1.紫外线 紫外线是能够引起基因突变的常见物理诱变剂之一。由于能量较低,不足的使原子电离,只能产生激发作用,造成基因分子链的离折,结果这些离折的基因在重新组合时,不免发生差错,出现突变。Ultra violet最有较的波长为2600A0左右。即DNA吸收波长,一旦DNA吸收,促使离折突变。Ultra violet还有间接诱变作用。如用Ultra violet照射过的培养基培养微生物,可引起微生物突变,其作用机理是使培养基内产生的,而氨基酸经H2O2处理就有使微生物突变的作用。2. 电离和电离辐射 其主要的
10、诱变作用是: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能使构成基因的化学物质直接发生电离作用。这些物质的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又由数量相等的质子和电子构成。当电离辐射的射线碰控制基因任何分子时,照射的能量使原子外围的电子脱离轨道,原子从中性变为带正电荷的离子,产生“D的发电离”。射线进一步照射,在形成大量离子对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电子,多数尚有较大的能量,能引起第二次电离,即“次维电离”,“次级电离”轻则造成基因分子结构改组,产生新基因,重则使染色体结构变异(断裂等)。辐射剂量越大,原发电离数就越多,次级电离就越重基因突变率就越高。2、 化学因素 1.烷化剂 甲基磺酸乙酯EMS,CH3SO4(OC2H5)、硫酸二乙酯D
11、ES,SO2(OC2H5)2、乙烯亚胺(EI)等。它们都有含有一个或多个不稳定的烷基(C2H5),这些烷基能移到电子密度较高的其他分子中去,这种通过烷基置换其它分子的氢原子的作用,叫做烷化作用。烷化剂就是通过这种烷化作用而改变基因的分子结构,从而造成基因突变。 2.碱基类似 5-溴尿嘧啶(Bu)、5-溴脱氧尿核苷(BudR)、2-氨基嘌呤(Ap)等。前二者是胸腺嘧啶(T)的类似物,后 一种是腺嘌呤(A)的类似物。其作用机理是它们的分子结构与基因分子的碱基相似,它们在不妨碍基因复制的情况下作为组成基因的成分参入到基因分子中去。由于它们与碱基不同,它们会在复制时发生偶然配对上的差错,从而导致基因突
12、变。3.抗生素 重氨丝氨酸、丝裂霉素C,它们具有破坏基因分子结构的能力,因而造成染色体的断裂。目前少用。三、生物因素 生物诱变因素主要指病毒。如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等,它们产生的毒素和代谢产物,如黄曲素等都有诱变作用。在病毒诱发的染色体畸变中,单体断裂是主要的,见于水痘、风疹、麻疹、肝炎、流行性腮腺炎、浆液性脑膜炎和无菌性脑膜炎、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感染的患者,除了断裂等局部性损伤外,病毒还可引起染色体膨大、疏松、皱缩、粘连、解螺旋化和粉碎化等一系列变化,其中染色体粉碎化较常见。如仙台病毒、新城疫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疱疹和麻疹等均能引起这类染色体损伤。第3节 基因突变的形式按照表型效应,突
13、变型可以区分为形态突变型、生化突变型以及致死突变型等。这样的区分并不涉及突变的本质,而且也不严格。因为形态的突变和致死的突变必然有它们的生物化学基础,所以严格地讲一切突变型都是生物化学突变型。根据碱基变化的情况,基因突变一般可分为静态突变和动态突变两大类。1、 静态突变 (一)点突变点突变是DNA多核苷酸链中单个碱基或碱基对的改变。1.碱基置换 指DNA分子中一个碱基对被另一个不同的碱基对取代所引起的突变,也称为点突变(point mutation)。点突变分转换和颠换两种形式。如果一种嘌呤被另一种嘌呤取代或一种嘧啶被另一种嘧啶取代则称为转换(transition)。嘌呤取代嘧啶或嘧啶取代嘌呤
14、的突变则称为颠换(transversion)。由于DNA分子中有四种碱基,故可能出现4种转换和8种颠换。在自然发生的突变中,转换多于颠换。 (1)同义突变(cosense mutation):由于一个氨基酸可有二种以上的三联体密码编码。因此,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取代,虽然可导致某一密码子codon的改变,但它所编码的氨基酸仍然不变,这种突变称同义突变。同义突变在表型上无法识别,因为核苷酸序列的变化,并未引起其基因的产物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发生变化。 (2)错义突变: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取代,导致了某一密码子的改变,从而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突变称错义突变,这种突变可使蛋白质结构改变,最终可能使蛋白质分
15、子完全失活或部分失活,并在突变体的表型上表现出来。 (3)无义突变: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取代,导致某一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UAG、UGA、UAA之一的突变,它使翻译过程在此突变位点停止,并只能产生一个失活的多肽片段。 (4)终止密码突变(terminator codon mutation):基因中一个终止密码突变为编码某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的突变称为终止密码突变。由于肽链合成直到下一个终止密码出现才停止,因而合成了过长的多肽链,故也称为延长突变。例如,人血红蛋白链突变型Hb Constant Spring比正常人珠蛋白链多了31个氨基酸。 2.移码突变(translocation) 指DNA片段中
16、某一位点插入或丢失一个或几个(非3或3的倍数)碱基对时,造成插入或丢失位点以后的一系列编码顺序发生错位的一种突变。它可引起该位点以后的遗传信息都出现异常。发生了移码突变的基因在表达时可使组成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从而严重影响蛋白质或酶的结构与功能。吖啶类诱变剂如原黄素、吖黄素、吖啶橙等由于分子比较扁平,能插入到DNA分子的相邻碱基对之间。如在DNA复制前插入,会造成1个碱基对的插入;若在复制过程中插入,则会造成1个碱基对的缺失,两者的结果都引起移码突变。 (1)缺失突变(deletion) 基因也可以因为较长片段的DNA的缺失而发生突变。缺失的范围如果包括两个基因,那么就好象两个基因同时
17、发生突变,因此又称为多位点突变。由缺失造成的突变不会发生回复突变。所以严格地讲,缺失应属于染色体畸变。 (2)插入突变(insertion)一个基因的DNA中如果插入一段外来的DNA,那么它的结构便被破坏而导致突变。大肠杆菌的噬菌体Mu-1和一些插入顺序(IS)以及转座子(见转座因子)都是能够转移位置的遗传因子,当它们转移到某一基因中时,便使这一基因发生突变。许多转座子上带有抗药性基因,当它们转移到某一基因中时,一方面引起突变,另一方面使这一位置上出现一个抗药性基因。插入的DNA分子可以通过切离而失去,准确的切离可以使突变基因回复成为野生型基因。这一事件的出现频率并不由于诱变剂的处理而提高。
18、(二)片段突变片段突变是DNA分子中某些小的序列片段的缺失、重复或重排。2 动态突变在研究与人类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相关的基因时,在患者基因的编码序列中,或是编码序列两侧的序列中发现某个密码子的拷贝数目远远多于正常个体的拷贝数。换句话说,患者基因中某种三核苷酸的重复拷贝数急剧增加,这种突变导致了疾病的发生。这种三核苷酸重复拷贝数增加,不仅可发生在上代的生殖细胞中而遗传给下一代,而且在当代的体细胞中也可发生,并同样具有表型效应。除此之外,一个个体的不同类型细胞或同一类型的不同细胞中,三核苷酸重复拷贝数也可以是不同的。重复拷贝数改变后的基因的可突变性(mutability),将不同于拷贝数改变前的基
19、因。这不同于以往发现的基因突变。过去观察到的基因突变体仍然有着与其上代相同的突变率,突变率是很低的,而且变动是很小的。比如,编码血纤维原肽(400个氨基酸组成)的基因的突变率,估计是每20万年改变一个氨基酸,这些突变可说是“静止的”。由于三核苷酸扩增突变不同于此,所以称之为动态突变(dynamic mutation)。动态突变也可称为基因组不稳定性(genomic instability)。第四节 DNA损伤的修复 诱变剂接触DNA以后,能使DNA发生局部的损伤,这些损伤如果未经修复,便可阻碍 DNA的复制而造成细胞死亡。修复 DNA损伤的机制有两类:一类称为无误修复,它使 DNA恢
20、复原状但不带来突变;另一类称为易误修复或称错误倾向修复,它使DNA复制继续进行,但也常同时带来基因突变。 (一)光复活修复又称光逆转。这是在可见光(波长30006000埃)照射下由光复活酶识别并作用于二聚体,利用光所提供的能量使环丁酰环打开而完成的修复过程 (图2)。光复活酶已在细菌、酵母菌、原生动物、藻类、蛙、鸟类、哺乳动物中的有袋类和高等哺乳类及人类的淋巴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发现。这种修复功能虽然普遍存在,但主要是低等生物的一种修复方式,随着生物的进化,它所起的作用也随之削弱。 (二)切除修复又称切补修复。最初在大肠杆菌中发现,包括一系列复杂的酶促DNA修补复制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核酸内切酶识别DNA损伤部位,并在5'端作一切口,再在外切酶的作用下从5'端到3'端方向切除损伤;然后在 DNA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短视频制作授权协议书
- 焊接加工外包合同范本
- 狗狗认养协议合同范本
- 父母以房养老合同范本
- 电气方案出售合同范本
- 深圳猫咪购买合同范本
- 电梯配件质保合同范本
- 甘孜品牌保洁合同范本
- 机房安全防护方案讲解
- 南川安全培训课程讲解
- 2025-20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方向规划分析报告
- 急性左心衰竭
- 党务基础知识培训测试题库含答案
- 司法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范本
- 春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 中国国新2026校园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初中语文】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GB/T 41304.5-2025知识管理方法和工具第5部分:组织知识管理成熟度评估
- 2025年国家电投校园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执业药师模考模拟试题(历年真题)附答案详解
- 人力资源管理常用文件模板合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