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重要语句含义”解题策略_第1页
现代文阅读“重要语句含义”解题策略_第2页
现代文阅读“重要语句含义”解题策略_第3页
现代文阅读“重要语句含义”解题策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文阅读"重要语句含义”解题策略对重要语句含义的考查贯穿历年高考,梳理一下历年试题,我们可以将考纲规定的“重 要语句”分为四种类型,下面逐一为大家讲解一下解题方法。一、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主要指向言简意赅的句子:包含代词或对前后文有概括性的词语,句意理解层面多的句 子(表层意义、句内意义、言外之意),包含辨证关系或矛盾关系词语的句子(这样的句子 答案往往要包含三点),包含多层次的句子。例1夏先生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就是中国现代小说史。这是一本很有态度的文学 史。在冷战时期,夏志清没有受到政治势力的影响,而完全依据文学审美做出了口己的评价。 在他看来,文学的判断力至关重要。而他的判断,除了

2、欧洲古典主义、英美形式主义的评价 尺度外,还体现出敢于裁断、挑战流俗的批评勇气和言z成理、落笔审慎的批评态度。夏志清是在阅读了乔伊斯、普鲁斯特等现代小说之后再看五pq小说,眼光颇高,他也没 有像一般的史书那样四平八稳、缺乏观点,而是在书中明确表达了喜欢与不喜欢,好小说与 坏小说,甚至鲜说“之一”。夏志清的离去,留下文学批评史上一段绝唱。正是因为他激越不羁的批评个性,形成了 他批评的独到发现与巨大冲击力。今天文学批评界所缺的,不是裹脚布式的长篇大论,恰是 那种批评的真诚甚至偏见。(2014南通二模忆夏志清)题目: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处“批评的真诚其至偏见” ?解析该画线句子包含了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词

3、语“真诚”“偏见”,对这样的句子,我们的 答案一般要组织为三点,首先分别解释“批评的真诚”与“批评的偏见”在文中分别指的是 什么意思,这两点,只要仔细加以阅读,在选段的前三节可以明确找到答案,第三点则要综 合起来考虑“批评的真诚与偏见”这句话包含了作者以及作品人物怎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友情提醒一下,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大家一定要注意考虑画线句子所蕴含的作者及作 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将其作为答案要点之一。这一点,同学们以往总会忽视。参考答案“批评的真诚”:指夏先生完全依据文学审美作出评价,具有敢于裁断、挑战流俗的 勇气和言之成理、落笔审慎的态度。“批评的偏见”:指夏先生对文学进行

4、评价时,观点 激越,明确表达喜好(或答成“避免四平八稳、缺乏观点的g篇大论式批评”亦可)。这 句话充分肯定了夏志清在文学批评史上的价值。例2常挂在黄永玉心上的是巴尔蒙特的一句诗“为了太阳,我才来到这个世界!” 而他自己是这样说的:“有生命而无感情是不可能的,我深爱这个世界,包括它的悲苦。” 尝遍了人世间酸甜苦辣百味杂陈,最后出来的一个味道是“淡”。所有的味道都尝遍了才知 道淡的精彩,才知道淡这个味道在生命中弥足珍贵,所以苏东坡写过一首名诗曰:“冋首向 来箫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艺术大师黄永玉淡名淡利淡一切,唯有情义不能淡,且重情 重义,对于帮助过他的前辈更是没齿难忘。为了怀念,几年前他出版一

5、本书,名为比我老 的老头,生动细微地记述了张乐平、沈从文、聂纟甘弩等十几位早年帮助过他的前辈。此书 一版再版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曾有幸在黄老家吃过几次饭,一次被家乡凤凰的醇香米酒灌了个红头涨脸。还有一次, 餐中,黄老手端一碗,碗中有其家乡自己腌制的小山椒。黄老介绍说,这东西可香了,吃一 口想两口,下饭。我问道:“辣不辣? ”老爷子从口中取下烟斗,说:“看你从什么角度说 这个问题了,耐辣的人认为不辣,不善辣的人会认为它太辣,站的高度、起点不同,立场观 点也就大不一样了!”这碗辣椒到底辣不辣,我早已记不得了,但是黄老的这番话我却牢记 在心了,够我使一辈子的。(王维强真性情笑言“老奸巨猾”)题目:

6、如何理解“看你从什么角度看这个问题了立场、观点也就不大一样了!”这 句话?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解析题目明确要求我们结合文本分析,我们就要注意结合语段与文本中心去思考该句的含 义。从“这碗辣椒到底辣不辣,我早己记不得了,但是黄老的这番话我却牢记在心了,够我 使一辈子的” 一句,我们可以看出该句不仅说的是辣椒辣不辣的问题,更阐述了一种人生态 度。该句属于理解层面多的句子。参考答案表面上是说,不同的人对辣椒的看法和感受是不一样的,只有自己去尝试,才能知道 辣椒是否辣。实际上此话有深刻的内涵。人只有尝遍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品出''淡”的味 道,真诚对待他人,才能知道生活中真正的精彩,品出

7、生命的珍贵。二、富有表现力的句子主要指向突出运用表现手法的句子。因为是考查句子的理解,因而它所包含的表现手法 不会复杂,往往侧重于“比喻”、“比拟”、“双关”、“反语”、“象征”等简单的修辞 及艺术手法,理解这类句子时,首先要还原修辞句的本义,再分析其深层意义,后分析其艺 术效果。例3物理学家海森堡给上帝带去了 “相对论”和“湍流”两道难题。我也有一个问 题,但我不想向上帝提出,那就是什么是智慧。当然,不是上帝的人对此倒有些答案,但我 总是不信。相比之下我倒更相信苏格拉底的话: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他还有些妙论我更 加喜欢:只有那些知道自己智慧一文不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这对某种偏向是种解

8、毒 剂。如果说我们都一无所知,中国的读书人对此肯定持激烈的反对态度:孔夫子说自己知天 命而且不逾矩,很显然,他不再需要知道什么了。后世的人则以为:天已经生了仲尼,万古 不长如夜了。再后來的人则以为,精神原子弹已经炸过,世界上早没有了未解决的问题。总 的来说,中国人总要以为自己有了一种超级的知识,博学得够够的、聪明得够够的,甚至巴 不得要傻一些。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人以为,因为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可以坐待世界上一切寻求智慧者的皈依一一换言之,我们不仅足够聪明,还可以担任联合国 救济署的角色,把聪明分给别人一些。一种如此聪明的人,除了教育别人,简直就无事可干。(2013苏锡常镇二模

9、王小波智慧与国学)题目:如何理解“这对某种偏向是种解毒剂”这句话的含义。解析这一个画线句子,它实际已不止包括一个要点了。它既可以说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句子, 又可以说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句子。首先“这” “某种偏向”是两个指代性的词语,我们应 该将它们在文中指代的内容概括出來,其次“解毒剂”一次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它的本体 就是“这”一词指代的内容,它的现实理解应是“具有某种功效的药物”。最后组织答案时, 我们不一定完全按照原句的顺序,而应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组织。参考答案中国人自以为拥有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或“自以为拥有一种超级知识,足够 博学和聪明”),除了教育别人就无事可干。苏格拉底对“

10、智慧”的理解(如答“苏格拉底的 话”或“苏格拉底的妙论”给1分)恰如一剂苦口良药,可以疗救国人自高自大的毛病。三、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所谓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i般是指长单句和复句。对于长单句,我们首先要去提炼句子 的主干,明确陈述的対象。同时要理清句子修饰、限制成分,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和与文 句对应的解说句,领悟句子含义。复句则要从辨析句间关系入手,还要善于借助句群关系來 理解句子表达的重点。一般来说表示并列、承接、选择关系的复句,我们要分别提取各句要 点并进行合并;表示假设、条件关系的复句,表意重点在前半部分;表示因果、转折、递进关 系的复句,表意重点在后半部分;表示总分、解析关系的复句,重点

11、提取观点。例4读下面一段话,概括作者表明的主张。我绝不反对倾向诗本身。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都是有强烈倾 向的诗人,但丁和塞万提斯也不逊色;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 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现代的那些写出优秀小说的俄国人和挪威人全是有倾向的作 家。可是我认为倾向应当从场血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他指点出 来,同时我认为作家不必要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和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解析该句群共四句话,第句是从反面说“不反对倾向诗本身”,第句是从不同文学作 品方面论说“优秀的作品都有倾向”,前三句属一个整体。第句“可是” 一词表示转折, 那么整

12、个句群的重点应在转折之后。因此,只要将第句抽取出来,将这个句子中的枝叶削 掉,同时注意从正面进行表述,作者的观点就出來了。参考答案文学作品的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流露出来。四、探因句有些画线句本身不复杂,既找不到代词或具有辨证关系、矛盾关系的词语,也不包含什 么艺术手法,句子平平淡淡。这类句子往往是中心句、总结句或过渡句,探究他们的含义时, 我们不妨问个为什么,学会寻根究底,答案往往也就出来了。例5人们说“天真无邪”,言天真一物无不洁z念,如孔子修订过的“郑声” 一样。 但人生岂能无邪?所谓无邪只是无知而已,像小孩子研泥为丸,放在小盒子里,自以为旷世 珍物。所以天真只存在于小孩子身上。每个小孩

13、子都是诗人与幽默家,都讲过妙语。小女鲍 尔金娜三岁时,我携她在北陵的河边散步。河水平缓,偶涌浪花,鲍尔金娜惊奇大喊:“小 河在水里边。”小河一一在一一水里边,我想了很久。的确,小河若不在水里边,又在什么 里边呢?倘若我们也肯于把小河看做是一位生灵的话。鲍尔金娜还讲过“小雨点是大阳公公 的小兵”云云。这些话很有些意思,但证明不了她亦是李白,儿童的天真只由无邪而来,一 被语文算术绕缠就无法天真了。可见知识是天真的大敌,因而一位有知的成年人还保持天真, 无异于奇迹。谁也不能说爱因斯坦无知,但他天真,拒绝以色列总统的职务,说自己“只适 合于从事与物理学有关的事情”。这种天真,事实上是一种诚实。诚实最接

14、近于天真。齐白 石九十岁的时候,翻出自己七十岁的画稿阅读,说:“我年轻时画得多好!”人们对此不禁要 微笑,七十岁还叫做年轻吗?况且他说自己“画得多好”,对九旬老者,七十岁只能算是年 轻,白石老人多么诚实,又多么天真。在他的作品中,有一幅“他日相呼”,画面上两只小 鸡雏各喩蚯蚓一端怒扯。没有童心,谁能画出这样纯净的作品呢?艺术家的敌人,不外自身 而己。自身在浊世中历练的巧慧、诡黠、熟练等等无一不是艺术创作的阻碍。要克服这种种 的“俗”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你不可能一边争官赚钱,又一边保持天真。老天爷不肯把这 么多的能力都赋予一个人。国画家从古到今,反复喃喃“师造化”,所师者不外是一股浑然 自在的气势。(鲍尔吉原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