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殷墟出土晚商青铜礼器的纹饰_第1页
浅谈殷墟出土晚商青铜礼器的纹饰_第2页
浅谈殷墟出土晚商青铜礼器的纹饰_第3页
浅谈殷墟出土晚商青铜礼器的纹饰_第4页
浅谈殷墟出土晚商青铜礼器的纹饰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殷墟出土晚商青铜礼器的纹饰    汪翔摘要:青铜礼器纹饰的变化规律和时代差异是青铜器分期断代的一个重要依据和内容。殷墟时期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器发展一个重要阶段,对于认识了解二里头文化时期,早、晚商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关键词:殷墟时期;青铜器;纹饰;等级关系殷墟时期青铜礼器是我国青铜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纹饰是商代青铜礼器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它的深入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青铜器分期断代的一个重要依据。不同时期青铜器花纹会随着人们审美意识和社会观念的不断更新而变化,纹饰的变化规律和时

2、代差异是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殷墟青铜礼器纹饰的分类殷墟青铜器上纹饰大致可分文动物纹和几何纹两大类。(一)动物纹较常见的有兽面纹、夔纹、鸟纹、蝉纹,另外鸮纹、虎纹、龙纹、鱼纹、龟纹、蚕纹等也偶有所见。1.兽面纹以前常称为“饕餮纹”,现称“兽面纹”更为合适,是殷墟青铜礼器上所占比例最大、时间跨度最长、品类最多的一种纹饰。兽面纹多施加在器物的主要装饰部位,以柔韧的阴线刻出,或作阳线凸起。构图丰满,主纹两侧以富于变化的云雷纹填充。从结构上看,兽面纹的构图是程式化的,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上端第一道是角,角下有目,有的兽面纹在目上还有眉,目的两侧有的有耳,多数兽面纹有曲张的爪,

3、两侧有左右展开的体躯或兽尾,少数简略形式的没有兽的体部或尾部。2.夔纹夔纹,青铜器纹饰之一。又称为“龙纹”或“夔龙纹”。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龙是古代神州传说中的动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图像,都是以鼻为中线,两旁置目,体躯向两侧延伸。若以其侧面作图像,则成一长体躯与一爪。根据龙纹的结体大致可分为爬行龙纹、卷龙纹、交龙纹、两头龙纹和双体龙纹等几种。在青铜器上,凡出现为一爪的纹饰,就被称为“夔纹”或“夔龙纹”。夔纹是殷墟铜器花纹中仅次于兽面纹的一种重要纹饰。3.鸟纹鸟纹也是殷墟青铜礼器上较为常见的纹饰之一。一般头部无羽冠饰,翅翼上翘,足爪前伸。鸟口张开如剪刀状,有的鸟喙下钩,有的则向下微曲。有的鸟纹

4、头上有绶带式冠羽。还有一种长尾鸟纹,最明显的特征是鸟身较短小,鸟尾却细长而卷曲,与鸟身形成鲜明的对比。还有一种鸮鸟纹,猫头鹰之属。所见不多。在商代仅见于妇好鸮尊尾部鋬下。4.蝉纹蝉纹也是殷墟铜器花纹中较为重要的一种纹样。共同特征是,双目较大,呈椭圆形,或圆角方形,躯体为长三角形,腹部多数有条纹。5.龙纹龙纹在殷墟出現较少,主要见于规格较高的器物上。因此,有学者认为出土带有龙纹的器物的墓主,地位应较高,龙纹是贵族身份、地位以及权力的标志之一。殷墟出土的龙纹,与夔纹较相似,龙首与夔首基本无异,仅龙身躯较长,呈盘曲状。以殷墟妇好墓出土盘和三联甗为代表。6.虎纹虎纹在殷墟出现较少,多见于规格较高的器物

5、上。一种写实性较浓,躯体雄壮,外卷角,“臣”字眼,口大张,长满獠牙,神态恐怖吓人,爪粗壮,短尾上卷。另外一类为较为抽象虎纹形象。头部如夔首,躯体略粗,饰方形纹和云雷纹,躯体略粗,饰方形纹和云雷纹,尾巴细长,饰方形纹,下附两足。7.鱼纹主要流行于殷墟时期,西周少见。通常饰于盘内,作为龙、龟等的辅助花纹。此外,还见于斗柄之上。8.龟纹作俯视状,龟背中部饰类似涡纹的图案。由于龟为水生动物,故龟纹饰酒器上的现象并不多见,却常见于水器盘之内底。9.蚕纹蚕纹亦少见于殷墟。主要特征为,突出眼睛和身躯,身躯曲折,尾部上卷,躯体上加饰阴线鳞纹。最早见于殷墟铜器第二期晚段。(二)几何纹常见的几何纹有云雷纹、弦纹、

6、菱形云雷乳丁纹、圆圈纹(或称联珠纹)、圆涡纹、四瓣花纹、三角纹和瓦棱纹(也称“竖棱纹”)等等。1.云雷纹是殷墟最常见的几何纹饰,除殷墟第一期青铜器上少见云雷纹外,自第二期早段始至第四期末,绝大多数青铜礼器上都饰有云雷纹,或作为地纹来衬托主体纹饰,或组成较窄的周带式纹以间隔主体纹饰。2.菱形纹和菱形雷纹乳丁纹即以斜向交叉的阳线构成的网格状菱形纹,在菱形格内再套以更小的菱形格或云雷纹是殷墟铜器上常见的形式。主要饰于卣、觯的盖缘和颈部,或施于蟠龙纹的龙体上。3.圆涡纹实际上,就是圆圈内再加饰四条方向相同的曲线,犹如水的涡流一般,故称圆涡纹。最早见于郑州白家庄m3出土的斝腹部,共饰七个涡纹。殷墟青铜礼

7、器上涡纹亦较常见,有的以涡纹单独组成纹饰,有的与其他纹饰,如夔纹、四瓣花纹等相间,组成周带式纹饰。斝柱和爵柱的顶帽上亦常饰涡纹。涡纹流行时间较长。4.圆圈纹(或称联珠纹)圆圈纹就是周缘突起的空心圆圈。从二里岗期铜器装饰风格中继承而来,是殷墟铜器上较为常见的几何纹之一。常见于殷墟铜器第一期,二、三期发现也不少,四期少见。5.三角纹(或称蕉叶纹)三角纹也是殷墟青铜礼器上较为常见的纹饰之一。形似等腰三角形,有些三角形的两腰略呈弧形,颇似叶状,故又称为“蕉叶纹”。在三角纹中往往填有以雷纹为地的蝉纹、对夔纹、兽面纹和简化到近乎抽象的图案。另外还有形制如四朵花并一起的四瓣纹和如窗棂纹一样的瓦棱纹等。二、青

8、铜礼器纹饰所反映的社会等级关系根据殷墟青铜器纹饰外在直观的表现最能反映出的是较明显的等级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花纹覆盖面的多少、精致程度高低等,都反映出器物的等级差别从墓葬规模和花纹布局方式所占比例高低,可以看出,墓葬规模越大,满装比例也越大,同样墓主的社会地位也就越高,在精粗优劣程度上存在着很大差别。这都表现出它们之间的等级差别。(二)一些有特定意义的纹饰,如龙纹、虎纹、鸮纹和象纹等,只出在规格较高的墓葬中这类纹饰发现较少,龙纹目前仅见妇好墓铜盘内、三联颇架面、大方壶上腹部和郭家庄m160方尊肩部;虎纹见于司母戊大方鼎之耳部、妇好大铜钺;象纹和象首饰仅见于妇好偶方彝、郭家庄m16

9、0方尊肩部和郭家庄m26方彝圈足。这种龙、虎形象可能正是王室贵族专用,虎也可能是军队高级将领可用的纹饰。(三)方形器皿的纹饰大多优于同类圆形器殷墟出土的大多方形器皿的装饰花纹明显精于同类圆形器,如方鼎、方尊、方斝、方罍、方壶和方觚等,都装饰有精美的花纹,大多为同时期的圆鼎、圆尊、圆斝、圆罍和圆觚所不能比。殷墟出土方尊、方斝全部为满装纹饰,方罍和方彝大部分也是满装纹饰,在这方面方形器皿明显优于其所对应的圆形器皿。殷墟的方形器皿不但装饰精美,而且多出土于规格较高的墓葬中,因此,方形器皿的使用者可能是王室成员及高、中级贵族。总之,殷墟青铜礼器纹饰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殷墟青铜器纹饰的深入研究,对于认识了解二里头文化时期,早、晚商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殷墟时期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器发展一个重要阶段,研究殷墟青铜礼器器对于理解和认识夏商周三代的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