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郭象性命论的折中性及其现代意义 夏窦莹摘要:郭象“无无”的“性命论”诞生在魏晉的“贵无”与“崇有”的学术背景下。郭象的“性命论”突破了过往的模式,其产生是一种完全自由的独化的过程,他通过对性命论的阐述,构建了一个名教与自然相统一、糅合儒学与庄学的特殊的理论体系。它中和了魏晋时期的社会矛盾,也解决了名教与自然的理论矛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带有鲜明的折中的特征。郭象的理论既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也是对个人价值的充分张扬。关键词:郭象;性命论;名教与自然郭象作为无无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万物独化于玄冥之境”,“名教与自然相冥”,他促成了玄学的
2、庄子化以及玄学的庙堂化。在发展玄学的过程中,颇具特色的是其独化论,由独化论引出的性命论的学说则是在继承庄子的齐物论的基础之上,做出了很大的突破。援儒入庄,平衡了名教与自然的冲突,在其时代有着重要的影响。郭象的理论作为一种个体主义的自由主义,在现代仍有其借鉴意义。一、郭象的性命论的内涵(一)独化于玄冥之境郭象作为无无派的代表,首先他认为万物既不产生于无,但也不产生于有,而是“块然自生”,万物自己出现、自己存在,是一种天然的状态,且“无所出”,无所待于其他,自己而然,郭象称之为“自然”。然而万物“自生”也不是没有方式,郭象认为万物的产生通过“独化于玄冥之境”,并且“外不资于道,内不由于己”lp25
3、1。这意味着万物的生成没有倚靠他物,没有影响他物,各自独化。当然也没有任何一个造物者来做这件事情,一切只源自于物自身。物自身的“独化”没有原因、没有目的、没有源头。就是说将之视为独立的,“但当顺之”反而可以得其原理。汤用彤指出,郭象的“独化”是“没有其自身以外的目的;而且也没有其自身内在的目的”2p167,具有一种绝对的独立性,是对贵无与崇有的超越。(二)性各有分万物“独化于玄冥之境”,没有目的,没有所待,故玄冥之境便是“抹杀差别、取消是非、不分彼此、自满自足”3pl79的环境。万物在“独化”的环境中,处于绝对的独立与平等的状态,这个绝对独立与平等的衡量标准是万物的“性分”。郭象主张万物“小大
4、之殊,各有定分”1pl3,每个物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性分”,它决定了万物各自在世界上的存在方式,也是万物能够独化的直接原因,它不可逾越,也不可改变。因此,因为“各有定分”,所以所有的物都当“各适其性”。郭象还进一步提出,万物的“性分”并无小大之分:“夫以形相对,则大山大于秋毫也;若各据其性分,物冥其极,则形大未为有余,形小不为不足”lp81。万物的“.|生分”并不是区分大小的标准,而是万物“是其所是”的缘由。(三)任性从命,适性逍遥郭象不仅仅认为万物有其“性”,而也认为万物也有其“命”,“命”不可逃脱,只能“安之”。而“性”与“命”相合便为“天命”。郭象认为,命由天性所授,二者皆不可违,对于天命
5、,我们只能做到“任性从命”,即是一种“无为”之法,这种“无为”是一种“天命”范围内的“有为”。而且“有为”的“为”与“不为”得顺从于性命。即“性之所能,不得不为也,性所不能,不得强为”1p937“任性从命”的无为之为是万物的生存之道,“安于命”则是万物的“逍遥”之法。郭象认为万物“性”虽有分,但“逍遥一也”。与庄子通过长期积累的休养方式以达到逍遥境界不同,郭象认为,逍遥来自于对“性”的追求,若“物冥其极”,便能“足性”、实现“自然”,便可“逍遥”。但是“自然”并不意味着恣意妄为,与庄子的“自然”不同,郭象的“自然”是顺应名教之后达到的境界,因为郭象认为仁义是人的本性,“夫仁义者,人之性也”1p
6、519,“人们如果能够各安其天性,顺应名教的规范,就能各遂其欲,各尽其性,实现自然”3p179。故名教也就理所当然地可与自然相冥,万物也可达到逍遥。二、郭象性命论的时代影响郭象所处的西晋,社会阶级矛盾激烈,社会教化的衰落。当时的社会亟需重新讨论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世家大族的郭象,他的性命论具有独创性,它的性命论是对“贵无”与“崇有”的中和,也是对于庄学与儒学的糅合。其结论也是对社会重要问题的折中回答,更是郭象的身份与个人追求这一矛盾的重要答案。(一)援儒入庄,调和名教与自然的矛盾名教与自然的矛盾作为魏晋讨论的重点问题,反映了魏晋学人内心的纯粹与被黑暗的政治裹挟的矛盾。郭象所处的时代,名教衰落
7、,可是自然却不是应有之态。无论是“名教”还是“自然”都亟需得到证明与匡扶。“儒家伦理是士人的生命底色”4,郭象也是如此。他提出“名教与自然相冥”的命题,通过将庄子逍遥的概念与儒家的仁义概念结合,援儒入庄。郭象将仁义道德纳入了个体的“性分”之中,本着“适性从命”的处事方法,个体的“足性”就应当遵从于自己的“性分”,从而实现“齐物”与“逍遥”。那遵从仁义道德,实际上就是遵从名教的规定。在遵从名教的前提下,达到自然。于是,他从根源上巩固了儒家仁义道德的地位,解决了名教与自然的矛盾,二者实现了同一。无形之中给名教正名,同时又没有彻底得罪那些伪自然派。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纠正社会风气的效果。此外,郭象又通
8、过庄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将这一庄学的重要概念实现了深度的儒学化。郭象的“内圣外王”依旧是出自对性命论的延伸。通过足性逍遥达到内圣,而外王的实现蕴含在“足”仁义之“性”的过程之中。郭象的“内圣取道家之旨,顺乎自然,外王取儒家之旨,不废名教”4,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玄学的庙堂化。(二)对统治者的正名与对被统治者的宽慰魏晋时代,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矛盾深重。封闭的九品中正制造成了世家大族对官职的垄断,举孝廉的选官制对于垄断的缓解无济于事。社会阶级固化,统治者的统治合法性难以得到维护。出身于世家大族的郭象,给统治者做出了合法性辩护。首先,郭象在其性命论里提出了“性各有分”和“性不可易”。这即是在强调,万物有
9、其独特“性分”,此乃天命,无论是作为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其实是自己的“性分”规定的。“性分”无大小之分,所以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都是平等的。这就给被统治者以宽慰,同时又给统治者以正名。同时,郭象还进一步提出“性不可易”的观点。“性”与“命”皆是定数,是不可逃的。打破社会等级并不是“适性从命”,而是“失性”。郭象进一步提出“任性安命”的观点,逍遥不受自己社会处境的局限,只要“任性安命”就可以实现“足性逍遥”。这让被统治阶级在自己的地位上坐实,安分守己。这也给无法打破的社会等级制做出了强有力的辩护。三、郭象性命论的现代意义郭象的性命论蓄着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这股力量就来自于他的“性各有分”。
10、虽然“性不可易”、“任性从命”等带有命定论意味的消极言论,但是并不影响郭象理论的积极昂扬的色彩。(一)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郭象将“性各有分”的积极一面发挥到了极限。他将“性分”阐释为一种无小大之分,无高低贵贱的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大小、意义不在与外形,而在于是否“足性”。对于“性”与“命”的体悟是人生积极追求的方向。而对“性”的体悟“任性安命”,直指向庄学的追求 逍遥。在当代,“性分”与“命”的概念更可以理解为一种个体的天赋、秉性,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性分”,是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获得逍遥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关键。现代语境下郭象的“各适其性”、“任性从命”、“物冥其极”、“安之若命”等概念就并不是一
11、种消极的“既来之,则安之”的不作为,而是一种“性之所能,不得不为”、“性所不能,不能强为”1p937的对生命极限的孜孜追求,是对自身价值的最大限度发挥,“适性”就可“逍遥”的这种自由,就是“在于顺应个体之性中固有的必然性”5,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二)对人的价值的充分张扬单从郭象的“性命论”建构来看,郭象的“性命论”是对人的价值的充分张扬,是个体主义的。在老庄说盛行的魏晋,自然与自由是士人追求的最高境界。郭象将万物的产生解释为“独化与玄冥之境”,是事物“块然自生”。这种无所依托的诞生方式,就给他的性命论奠定了一个自由的基调。他在这里否定了神与天道的力量,“将每个生命的自然本性,视为其生存变化的
12、终极依据,以此确立了人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6。在对“性”与“命”的阐释过程中,郭象将对“性”与“命”的把握完全交给个体自身。他虽将“性”与“命”阐释为一种不可易、个体只能顺从的东西,但是由于“性”是无所待、完全平等的,所以对它们的掌握权不在他者,也不在天道,而在个体自身。个体对自己的“性”与“命”的把握与体悟就是自我实现的过程,是“足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个体的个性与差异性得以发掘、肯定与张扬,主体性与能动性也得到充分的鼓励。此外,郭象所提倡的“各性自为,各用其性,各当所能”的无为之为,更是体现了一种“生命本性的独立自主与自由自在的生存模式”7。是魏晋时期士人追求的理想社会与自我理想生活
13、状态的理论实现。四、结语作为一名时代里的名士,郭象通过援儒入庄调和了名教与自然的矛盾,也调和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矛盾,他履行了其作为门阀子弟应尽的职责。郭象的“无无”的性命论在贵无崇有的学术背景下,具有极强的折中性,是魏晋士人追求的自由与责任统一的表现,在魏晋时代具有独创性。尽管其理论可以视为对于政治制度的辩护,但是郭象的性命论亦是一种自由的价值观,是对人的价值的张扬,给时代带来了新兴的力量,也在无形中促成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参考文献:1郭庆藩庄子集释m王孝鱼,北京:中华书局,19612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93郓齐勇中国哲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梁涛郭象玄学化的“内圣外王”观j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纳米棒阵列等离子场的调控技术及应用研究
- 大学英语六级听力高频考点训练
- 幼儿园主题游戏教学设计方案
- 调味品质量检验标准与报告模版
- 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内部规范
- 临床危急值上报制度与流程规范
- 健康体检数据统计与分析报告模板
- 2025年智能投顾合作协议书
- 变电站通信系统施工方案
- 镇康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东莞市寮步镇人民政府招聘专职安全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4石家庄市国企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天津宏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消防证考试题目及答案
- 麦肯锡思维培训
- DB11-T 941-2021 无机纤维喷涂工程技术规程
- 隧道正洞机械开挖(电子雷管引爆)项目专项预算定额
-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真题及标准答案
- GB/T 3863-2025工业氧
- 面部清洁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秋冬流行性疾病防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