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罗维熙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直流气体开关自放电特性计算方法研究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报告内容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开关自放电特性计算模型开关自放电特性计算模型实验与模型验证实验与模型验证开关寿命评估开关寿命评估主要结论主要结论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1 研究背景和目标FLTD是目前大是目前大型装置设计的型装置设计的主要技术路线主要技术路线FLTD装置需要装置需要几十万只气体几十万只气体开关同步工作开关同步工作要求要求开关自放开
2、关自放电概率达到百电概率达到百万分之一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的自放概率实验评估方法逐渐失效难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评估当前开关自放电概率达到10-4开关优化设计缺少理论指导实验发现了寿命问题暂无有效的评估方法3建立理论计算模型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4现有的开关放电模型宏观描述:Townsend、流注等只给出击穿阈值电压,没有统计特征,不反映放电概率分布粒子计算方法在高气压下,计算量太大,难以实现在在MC程序框架下建立自放电模型,需要解决如下问题:程序框架下建立自放电模型,需要解决如下问题:1.明确影响开关自放电性能的随机因素明确影响开关自放电性能的
3、随机因素2.准确描述随机因素对开关击穿过程的影响准确描述随机因素对开关击穿过程的影响3.依据开关工作条件,建立上述随机因素的抽样方法依据开关工作条件,建立上述随机因素的抽样方法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2 开关自放电特性计算模型建模对象:开关直流充电至自放电的过程。建模对象:开关直流充电至自放电的过程。研究中,将开关自击穿过程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同时分析提炼出三组随机变量。研究中,将开关自击穿过程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同时分析提炼出三组随机变量。该计算模型的物理核心主要是描述了上述随机变量对四个发展阶段的影响。该计算模型的物理核心主要是描述了上述随机
4、变量对四个发展阶段的影响。等待初始电等待初始电子子电子崩发展电子崩发展二次电子产二次电子产生生电子崩向击穿电子崩向击穿转变的过程转变的过程初始电子时空分布初始电子时空分布电极形貌电极形貌二次电子数目二次电子数目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2.1等待初始电子过程初始电子是指启动电子崩的种子电子,这是开关发生自放电的必要条件初始电子是指启动电子崩的种子电子,这是开关发生自放电的必要条件。数学描述:若数学描述:若U(t)电压下电压下发生发生击穿击穿,在,在(t,t+t)内开关区间必然出现初始电子。内开关区间必然出现初始电子。在计算程序实现上也比较简单,
5、在计算程序实现上也比较简单,初始电子的时间分布初始电子的时间分布是该过程是该过程的决定因素的决定因素6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初始电子的产生机制和时间分布初始电子产生机制大气辐射电离场致发射负离子去附着产生的自由电子不是主要的机制()( )01 exp()P N ttN tt 0.25MPa, 间距5mm,充电电压10kV迁移速率102m/s,迁移时间50s;充电速率5kV/s负离子在负离子在1010.2kV电压下电压下就消耗完毕就消耗完毕间隙最低击穿电压超过20kV,不影响开关自击穿性能N(t)开关区间注入初始电子的开关区间注入初始电子的次
6、数次数-单位时间内,单位时间内,N(t)的期望的期望7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0a0DPVEP在大气电离机制中在大气电离机制中, 定义为(开关中)定义为(开关中)气体介质辐射电离的速率气体介质辐射电离的速率D 是标准大气吸收剂量率是标准大气吸收剂量率, 在我们实在我们实验室中验室中D=2.5810-11J/(kgs). Ea 空气单次电离的平局能量, 0 标准大气密度P 开关工作气压开关工作气压, P0 标准大气压, V 开关放电区域体积开关放电区域体积,在场致发射中在场致发射中, 定义为定义为场致发射场致发射的电流密度的电流密度(j), 2
7、1.52292exp(/)(A/m )1 1.4 10jsEjfgu EEu F-N公式()( )01 exp()P N ttN tt 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2.2 电子崩发展过程电子崩发展过程第二个过程是电子崩发展过程,该过程数学表达基于第二个过程是电子崩发展过程,该过程数学表达基于Townsend理论。理论。初始电子空初始电子空间分布和电极形貌是影响该过程主要的随机量。间分布和电极形貌是影响该过程主要的随机量。000exp,dzNE z rzed式中式中(z0,r0)为轴坐标系下初为轴坐标系下初始电子出现位置。始电子出现位置。反映了初反
8、映了初始电子空间分布对击穿过程始电子空间分布对击穿过程的影响。的影响。220000(0,)(0,)rURzUd基于辐射电离机制,基于辐射电离机制, (z0,r0)在开在开关区间均匀分布关区间均匀分布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极表面电极表面凸起附近存在局部场畸变,电子崩若出现在局部畸变场中,会对电子凸起附近存在局部场畸变,电子崩若出现在局部畸变场中,会对电子崩发展产生影响。崩发展产生影响。11122012212222201 12 2222211112201 12222211222 2( )()2()( )()()2()( )( )4()()(
9、)nnnnnznnnnrnnnQK kK kaaQZz K kZz K kEaba brRZzK kb K kQErabrRZzK kb K ka b 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次电子产生过程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存在不同的机制阴极表面发生的二阴极表面发生的二次电子产生过程次电子产生过程阴极的光电效应产生二次电子离子轰击阴极产生二次电子气体中发生的二次气体中发生的二次电子产生过程电子产生过程气体分子光电离产生二次电子负离子去附着产生二次电子112.3 二次电子产生过程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阴极
10、表面二次电子阴极表面二次电子产生机制主导的电子崩发展过程气体中产生二次电子气体中产生二次电子的电子崩发展过程FLTD气体开关典型工作条件下电子崩发展过程电子崩周期时间离子轰击机制10s量级光电效应机制百ns量级确定产生二次电子的主要机制是确定产生二次电子的主要机制是阴极光电效应。阴极光电效应。12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2.3 二次电子产生过程在本论文中,对该过程的建模是基于Salam光电效应模型的修订psum00exp( ( )( )d ) ( )( )eddzzNxxxxg xz00pe2cos( ,)e( )d d d4dlzrrNzz
11、 rlN与Salam的模型相比,本论文的模型可以反映开关工程结构。e2(,)Nb Npsump: 20e020psu0m0cos(ed d )( , ),d4d xRlxr rE r zN rzNzl psum0e00( , )( , ),dd xNxg z xE r zN r zz13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2.4 电子崩向击穿转变电子崩向击穿转变提出一种具有统计特征的电子崩自持(击穿)判据:提出一种具有统计特征的电子崩自持(击穿)判据:电子崩持续达到电子崩持续达到n代代目的:在纯数学上,解决二次电子数目用二项分布表达后,套用目的:在纯数学
12、上,解决二次电子数目用二项分布表达后,套用Townsend判据的不适用判据的不适用e2(,)Nb Npp:14论文中论文中p=0.03,在,在Townsend阈值电压(阈值电压(UTd)下,)下,Np=33。在满足。在满足Townsend条件下,不条件下,不产生二次电子(产生二次电子( Townsend 判据失效判据失效)的概率为的概率为0.36。 ppp2p1010.36NePNN物理基础:描述了经过多次电子崩后,由于空间电荷积累,电子崩发展逐渐增强,最物理基础:描述了经过多次电子崩后,由于空间电荷积累,电子崩发展逐渐增强,最终导致击穿的放电过程(终导致击穿的放电过程(放电过程的一种经典解释
13、放电过程的一种经典解释)。)。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测得:在实验测得:在FLTD气体开关典型工作条件下,气体开关典型工作条件下,电子崩经过电子崩经过3-4代的发展进入放电过程。代的发展进入放电过程。佐证了佐证了击穿判据设置是合理的。击穿判据设置是合理的。2 Zhai, Rongxiao, Qiu,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initial electrons in a gas pressurized closing sw
14、itch under DC voltageJ.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 20(4).实验佐证实验佐证n的取值需要后续实验确定。的取值需要后续实验确定。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模拟开关自击穿实验蒙卡程序框图模型计算所需的初始化条件仅包括:1.开关间隙距离,2.开关工作气压,3.开关充电速率,4.开关间隙电场分布,5.开关阴极凸起结构概率分布,6. 实验室大气吸收剂量率,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3 实验与模型验证实验与模型验证对于单间隙开关,
15、最主要的结构参数是对于单间隙开关,最主要的结构参数是电极直径和间隙距离电极直径和间隙距离;分别;分别对两个参数进行了调整,对比模型的准确性。对两个参数进行了调整,对比模型的准确性。充电速率:充电速率:5kV/s击穿电压平均值:击穿电压平均值:40kV左右左右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模型中还有一个参数未定:模型中还有一个参数未定:电子崩持续达到电子崩持续达到n代代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优化对比,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优化对比,选取选取n 3,模型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从提升,模型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从提升模型计算效率的角度,选取模型计算效率的角度
16、,选取n=3n=2n=3n=4n=5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电极直径/mm间隙长度/mm气压/MPa电极面积/cm2场畸变系数3050.050.2550.0027.061.161359.621.1544012.561.1464515.901.140调整电极直径调整电极直径随着电极直径的增加,开随着电极直径的增加,开关在高电压下的放电概率关在高电压下的放电概率减小。这是因为在背景辐减小。这是因为在背景辐射的影响下,随着射的影响下,随着开关区开关区域体积增加域体积增加,单位时间内,单位时间内开关区域中产生的开关区域中产生的初始电初始电子增加。子增
17、加。30mm电极电极45mm电极电极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计算结果计算结果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电极直径(mm)间隙长度(mm)工作气压(MPa)Umean(kV)3050.050.2550.00141.323.48%90.050.1500.00141.103.88%120.050.1120.00141.834.00%调整间隙长度调整间隙长度实验结果实验结果5mm12mm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多间隙开关的模拟与实验多间隙开关的模拟与实验电极内径(mm)电极外径(mm)电极倒角(mm)间隙长度(
18、mm)工作气压(MPa)充电速率(kV/s)3046430.050.2550.00110六间隙开关中单间隙电场分布六间隙开关中单间隙g(z , r)g(z , r)计算二次电子过程中的结构参数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Gap 1Gap 2Gap 3Gap 4Gap 5Gap 6各间隙均压电阻 (M)398448430403385429各间隙充电速率 (kV/s)1.601.801.721.621.541.72随机抽样决定初始电子出现的间隙,并依据上表设定该间隙的分配电压:随机抽样决定初始电子出现的间隙,并依据上表设定该间隙的分配电压:开关各间隙
19、电压均匀一致(计算结果)引入各间隙充电速率差异(计算结果)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计算模型能够从单间隙推广到多间隙开关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计算模型能够从单间隙推广到多间隙开关中应用;若假设各间隙电压完全一致,开关自放电分布会显著改善。中应用;若假设各间隙电压完全一致,开关自放电分布会显著改善。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四. 电极烧蚀对开关性能的影响23单次放电的电极烧蚀形貌电极形貌演变开关自放电性能劣化目的:探索开关寿命评估方法,特别是电极烧蚀对开关寿命的影响目的:探索开关寿命评估方法,特别是电极烧蚀对开关寿命的影响强脉冲辐
20、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电极烧蚀演变计算电极烧蚀演变,所需的输入量包括,所需的输入量包括单次放电的蚀坑单次放电的蚀坑和和放电点空间分布放电点空间分布。首先在固定的开关结构、工作气压、充电电压和放电电流下,获得单次放电首先在固定的开关结构、工作气压、充电电压和放电电流下,获得单次放电的烧蚀形貌。的烧蚀形貌。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45mm电极直径5mm间隙其次通过前文的模型计算,可以获得开关放电点的随机分布(导致放电的初始电子出现位置)。其次通过前文的模型计算,可以获得开关放电点的随机分布(导致放
21、电的初始电子出现位置)。25依据单次放电蚀坑形貌和放电点位置分布,对蚀坑形貌进行累加模拟电极放电烧蚀过程。依据单次放电蚀坑形貌和放电点位置分布,对蚀坑形貌进行累加模拟电极放电烧蚀过程。Sn(xn+i, yn+j)=Sn-1(xn+i, yn+j)+dSn(i+ k/2, j+ k/2),-k/2ik/2,-k/2jk/2 第n次放电的形貌第n-1次放电的形貌第n次放电的形貌变化30mm电极直径12mm间隙开关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粗糙度(m)凸起平均高度(m)凸起底宽平均半径(m)模拟2.562.3124.4实验2.462.4926.3模拟结果实验结果26从统计结果来看,粗糙度、凸起平从统计结果来看,粗糙度、凸起平均高度和凸起平均底径基本一致;均高度和凸起平均底径基本一致;说明说明电极烧蚀演变的模拟基本准确。电极烧蚀演变的模拟基本准确。下图是下图是1万次放电后,模拟和计算获得的电极形貌。万次放电后,模拟和计算获得的电极形貌。阳极表面粗糙度阴极表面粗糙度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万次放电中开关自放电性能的劣化1-1万次放电中开关自放电概率5万-6万次放电中开关自放电概率9万-10万次放电中开关自放电概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第19章 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 肝肾联合移植的手术与抗排斥治疗
- 项目质量安全课件
- 交通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音乐说课课件购买
- 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模板)
- 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运营管理方案(范文模板)
- 大数据安全态势感知解决方案
- 无人机森林防火应用探索
- 西医内科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中国服饰电商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江苏南京金陵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计划
- 公司摄影小组活动方案
- 银行 舆情培训 课件
- 小儿重症专科进修汇报
- DB14-T 3403-2025 灌木林地造林技术规程
- 2025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 京东居家客服面试题及答案
- 制造业中数字孪生技术的市场推广策略研究
- JJF(赣) 028-2024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