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剧场类防火设计审核中的几点建议_第1页
小型剧场类防火设计审核中的几点建议_第2页
小型剧场类防火设计审核中的几点建议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型剧场类防火制定审核中的几点建议 1现实工作中小型剧场的发展态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需求的变化, 剧场、电影院、俱乐部等建筑浮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 1数量不断增加    随着改革开放, 社会文化活动的不断增加, 新兴剧场类的建筑不断增加, 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自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初期, 各大机关单位先后投建了礼堂, 如: 城建集团、总后、通信兵、中铁建、中央党校、中组部等, 这些礼堂规模多在1200 人至1500 人之间,多用于开大会、做报告、放电影, 也有一些文艺演出, 这些场所室内消防设施, 一般只

2、有室内消火栓。自90 年代以后, 国安剧场、海淀剧院、五道口工人俱乐部、海淀工人文化宫、海淀少年宫、中国剧院、八一剧场、北图放映厅、华星剧场等专业放映、演出场所不断涌现, 特别是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各大院校乃至部分中学的校内礼堂或报告厅大批增加, 其功能多是集报告、会议、演出、放映于一体, 设施先进, 规模多在600 人到1500 人之间。据不完全统计, 海淀区共有此类建筑60多个, 在消防审验及日常管理中, 都需要比较明确的管理标准。    1.2大厅面积变小, 小厅数量大增    依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专业的放映、演出场

3、所以多厅、多场次放映来适应不同观众的需求, 因此大厅变小、小厅数量增加成为新建剧场类建筑的共同特征。以华星国际影城为例, 一个大厅容纳445 人, 四个小厅分别容纳370 人、170 人、120 人、30 人不等; 以正在建设中的海淀工人文化宫为例, 一个大厅容纳390 人, 两个小厅分别容纳60 人。    1.3商业氛围浓重, 追求豪华、舒适、多功能、品质高的演出、放映效果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建造的剧场类建筑, 其观众厅取消了硬板座椅, 以舒适的宽大的沙发椅替代, 设有中央空调系统, 高级音画效果, 集吃、喝、休闲、观赏影片为一体。以华夏国际影城为例, 在

4、首层开拓多个商业门店, 引进十佳国际品牌如:DQ 冰激淋、P izza、星踪坊咖啡厅、赛百味快餐、味多美糕点等, 五个放映厅不同影片交错放映, 从早到晚人流熙熙攘攘。2现有规范对小型剧场的有关规定在建筑制定防火规范GBJ 16-87 (2001 版) (以下简称“建规) 中, 对剧场类建筑的防火分区最大同意面积、安全出口、安全疏散、舞台部分建筑构件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依据建筑内装修制定防火规范GB950045-95 中有关剧场类内装修材料的规定, 在制定和防火审核中能够找到比较明确的依据, 但在消防设施方面显得比较缺乏。    2.1“建规中有关消防设施方面的规定我

5、国现行行业标准剧场建筑制定规范(JGJ 57-2000) 中, 依据剧场的建筑规模对剧场分为四类, 其中观众厅容量300 800 座的为小型剧场。    “建规第8.4.1 条规定超过800 个座位的剧院、电影院、俱乐部和超过1200 个座位的礼堂、体育馆应设室内消防给水。换言之,少于800 座位的小型剧场类建筑可以不设室内消火栓。    “建规第8.7.1 条规定超过1500 个座位的剧院观众厅、舞台上部(屋顶采纳金属构件时)、化妆室、道具室、储藏室、贵宾室; 超过2000 个座位的会堂或礼堂的观众厅、舞台上部、储藏室、贵宾室; 超

6、过3000 个座位的体育馆、观众厅的吊顶上部、贵宾室、器材间、运动员休息室应设闭式自动喷水灭火设备。    “建规第8.7.2 条规定超过1500 个座位的剧院和超过2000 个座位的会堂、礼堂的舞台口, 以及与舞台相连的侧台、后台的门窗洞口应设水幕设备。    “建规第8.7.3 条规定超过1500 个座位的剧院和超过2000 个座位的会堂舞台的葡萄架下部应设雨淋喷水灭火系统。    “建规第10.3.1 条规定超过3000 个座位的体育馆观众厅应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7、 依据“建规的上述要求, 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观点:    (1) 800 座以下的剧院、电影院、俱乐部等可以不设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舞台及观众厅可以不做防火分隔;    (2) 1500 个座位以下的剧院、电影院、俱乐部等、2000 个座位以下的会堂或礼堂、3000 个座位以下的体育馆、观众厅的吊顶上部、贵宾室、器材间、运动员休息室可以不设闭式自动喷水灭火设备, 舞台及观众厅可以不做防火分隔; 舞台的葡萄架下部可以不设雨淋喷水灭火系统。    (3) 3000 个座位以下的体育馆观众厅、剧院、

8、电影院、俱乐部等可以不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依据上述规定, 我区绝大部分礼堂、剧院类建筑观众厅容量均在1500 座以下, 除设置室内消火栓外, 不需要其他消防设施。而这些场所的人群密集度和总体数量均高于其他公共娱乐场所。还有一些新兴的剧场类建筑, 按标准甚至可以不设室内消火栓。与这类场所经营使用中的火灾危险性不相匹配。     2.2同一剧场存在着不同火灾危险性等级    “建规对大型剧场类建筑给予了充分重视, 作为重点分别规定了最低消防保护标准。但是,“建规对剧场类的分类只有观众座位数这一个标准。

9、依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制定规范附录A 的规定, 剧场的观众厅为中危险级I 级, 舞台上部为中危险级II 级, 而葡萄架下为严重危险级II 级。可见, 同一剧场内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火灾危险性。只以观众厅座位数作为设置消防设施的判定标准, 很难对剧场不同火灾危险性的区域, 是否分别设置和设置何种消防设施进行判定。有些剧场为保证观赏效果和舒适性观众厅较小, 但舞台功能较强, 舞台部分的面积相对较大。如: 八一剧场,归属于总政话剧团, 观众厅座位数370 座, 面积:800 m2, 舞台面积600 多m2, 辅台面积500 多m2, 后台面积300 多m2, 其舞台及后台部分面积远大于观众厅的面积,

10、可供演出多幕话剧, 且常常有中央军委首长观看演出。该剧场设有室内消火栓6 个, 内部再无其他固定消防设施, 舞台与观众厅之间无防火分隔设施。再如: 海淀工人文化宫, 观众厅390 座, 面积295 m2,而舞台部分的(包括侧台) 面积333m2。虽然观众厅较小, 但舞台并不小, 功能较强, 火灾危险性较高。只以观众厅座位数来判定消防设施的设置标准, 无法解决针对不同火灾危险性等级区域的消防保护问题。3小型剧场与其他公共聚集场所消防设施保护标准与其火灾危险性不匹配2001 年以后, 随着公共娱乐场所的蓬勃发展及火灾事故的不断发生, 惨痛的教训使得社会普遍熟悉到公共娱乐场所的火灾危险性, 对其严格

11、依法管理提上日程。因此, 在2001 年规范修订中, 对此类场所的位置、结构、布局、装修材料、消防设施等都特别提出并给予明确规定。而歌舞厅、游艺厅、网吧、桑拿浴池等公共娱乐场所无论其设置在高层、地下或多层建筑内均不能被列为严重危险级的场所, 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制定规范附录A 设置场所火灾危险等级举例表中, 将公共娱乐场所列为中危险级I 级。与剧场类建筑比较起来, 不难看出, 容纳人群较多的观众厅和严重危险级的舞台上部, 现有“建规的消防设施设置标准偏低。    在现实工作中, 大部分新建剧场实际均已提升了消防设施的设置标准。如: 前文提到的海淀工人文化宫和海淀少年

12、宫。其中海淀少年宫它的观众厅座位数472 座, 建筑面积354m2 米, 舞台面积247m2。这两宫都设置了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机械排烟设施。同时, 舞台口设置了防火幕, 葡萄架下设置了雨淋灭火设施。再如: 北大附中报告厅, 观众厅池座671座、楼座160 座; 舞台面积16714 m2。校方采纳了消防部门的建议, 不仅设置了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水火火系统, 而且在舞台口以无机复合材料的防火卷帘作为防火分隔设施, 舞台上部设置了雨淋系统。4几点建议    4.1针对剧场内不同的火灾危险性划分不同的防火分区    剧场内舞台

13、的葡萄架下为严重危险级II 级, 舞台为中危险级II 级, 观众厅部分为中危险级I 级。因此,将舞台和观众厅部分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是很有必要的。“建规第7.2.2 条规定, 剧院等建筑的舞台与观众厅之间的隔墙, 应采纳耐火极限不低于3.5 h 的非燃烧体, 舞台口上部与观众厅闷顶之间的隔墙, 应采纳耐火极限不低于1.5 h 非燃烧体, 隔墙上的门应采纳乙级防火门。不难理解, 这是为了分隔舞台与观众厅部分的防火分隔措施。但是, 1500 个座位以下的剧院、2000 个座位以下的礼堂、会堂, 在舞台口不设防火分隔设施, 上述这些防火分隔就失去了分隔的意义。可以推想, 如果克拉玛依油田礼堂的舞台口

14、有防火幕分隔舞台与观众厅之间的话, 那场震惊全国的火灾可能是另外一种结局。因此, 建议凡具有一定规模的舞台与观众厅之间设防火分隔设施。    4.2关于剧场不同的防火区域设置不同的消防设施的设置标准    现行规范对不同剧场设置不同消防设施的分类标准是观众厅的座位数, 如:“800 座以上的.1500 座以上的.2000 座以上的., 可否在目前以观众厅座位数为标准的前提下, 再以其他指标来补充一些分类标准。比如: 将舞台部分与观众厅部分分别合计。观众厅部分以座位数作为设置消防设施的标准, 舞台部分以舞台的面积或以舞台上部的幕道数、杆

15、数作为设置消防设施的标准。并针对不同区域设置不同消防保护设施。从八一剧场、海淀工人文化宫可以看出, 观众厅面积虽小, 舞台面积相对较大, 以火灾危险性较低的部分作为判断火灾危险性较高部分的消防设施设置标准, 不十分科学。    4.3工作中的感受    在现实工作中, 很多制定单位在进行小型剧场类建筑制定时, 都已经自觉提升了消防设施的设置标准,比如: 前面提到的海淀文化宫、海淀少年宫、北大附中报告厅等, 在工程的初步制定申报阶段,都已经合计了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机械排烟、室内消防给水等消防设施, 但在舞台口与观众厅的分隔方面一般较少处置。一方面, 规范没有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