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刺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_第1页
透刺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_第2页
透刺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_第3页
透刺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_第4页
透刺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透刺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透刺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索提高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的方法。 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 组40例。治疗组采用透刺加电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加电针法。 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观察临床症状、关节 活动度及疼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10例, 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4 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疗效差异 有显著性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上肢关节活动度评分及上肢疼

2、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 o结论:透刺法和常规针刺法均可有效缓 解肩手综合征所致的疼痛,改善运动功能,减轻水肿,但透刺法优于 常规针刺法。主题词电针;透针;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反射性交感神经 营养障碍/针灸疗法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shs)是指屮风后 出现的患侧肩痛、运动受限(被动活动患肩时尤为剧烈),患侧手痛(屈 曲患侧手指可引起或加重疼痛),手浮肿,皮温上升,消肿后手部肌 肉萎缩,直至挛缩畸形,是屮风后偏瘫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 12. 5%70. 0%,现又称作

3、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 rsd) o其临床主耍表现为持续肩、手疼痛, 严重影响了中风患者的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2005年以来,笔者采用透刺配合电针治疗该病,并设常规针刺 加电针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将80例住院患者按人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透刺加电针组)和 对照组(常规针刺加电针组)各40例。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 例;年龄(61. 11±7. 12)岁;病程156天;脑梗死35例,脑出血5 例。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60. 72±7.01)岁;

4、病程 153天;脑梗死37例,脑出血3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经统计学 检验,p>0. 05,组间具有可比性。1. 2病例纳入标准经头颅ct或mri证实患有脑梗死或脑出血,有偏瘫体征,伴 有患肢肩部疼痛、运动受限和手肿胀者;均为首次患脑血管病,患 病病程2个月;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配合查体。1. 3病例排除标准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治疗及查体不能配合者,如感觉性失语或混合性失语、血管性痴呆、 严重的精神或情绪障碍者;各种肌病、关节病;肿瘤患者。2治疗方法2. 1治疗组釆用0. 35mn)x75mn)的长针,常规消毒后进针,分别从肩透向 极泉、曲池透向少海、

5、合谷透向劳宫针刺,以得气并望见针尖顶起对 侧皮肤为度,不可刺破对侧皮肤,留针30分钟。电针用lh202h型韩 氏穴位神经刺激仪,接肩、合谷两穴,刺激时间15分钟,采用具 有特定时间间隔的2100hz疏密波,刺激强度以引起肌肉微微颤动、 病人能耐受的最大刺激为宜。每fi治疗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2. 2对照组釆用0. 35nunx40mm的毫针,直刺肩、曲池、合谷,留针时间、 电针治疗及疗程均同治疗组。3观察指标与方法3. 1观察项目临床症状、fugl-meyer评价法(上肢关节活动度正常总积分24 分、上肢无疼痛总积分24分)。fugl-meyer上肢关节活动度及疼痛评测分别包扌舌以下1

6、2个项目: 肩关节(屈曲、外展90度、外旋、内旋)、肘关节(屈曲、伸展)、腕 关节(屈曲、伸展)、指关节(屈曲、伸展)、前臂(旋前、旋后)。对每 一项目乂进行三级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分,0分:只有儿度活动度, 1分:关节被动活动受限,2分:正常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0分: 在关节活动范围内或整个活动过程中疼痛,1分:有些疼痛,2分: 无疼痛。3. 2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 5统计软件处理。对于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的等级资 料选择两个独立样本秩和检验(mann-whitney卩检验)。对于两组治 疗前后上肢关节活动度及疼痛评分的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表示, 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法以检验治

7、疗是否有效。两组治疗后上 肢关节活动度和疼痛评分经t检验以评价哪组疗效更佳。4疗效观察4. 1疗效标准痊愈:患肢疼痛、肿胀等完全消失,关节被动活动度达到正常值, fugl-meyer上肢关节活动度评测积分及上肢疼痛积分均为24分。显 效:患肢疼痛显著减轻,被动活动时可略有痛感,肿胀大部分消退, 关节被动活动度明显改善,fugl-meyer上肢关节活动度评测积分及 上肢疼痛积分均提高50%。有效:患肢疼痛、肿胀等有所减轻,被 动活动吋疼痛明显,关节被动活动度改善不明显,fugl-meyer ±肢 关节活动度评测积分及上肢疼痛积分均提高25%49%。无效:患 肢疼痛、肿胀等无明显改善,关

8、节主动活动、被动活动仍明显受限, 无任何改善,fugl-meyer上肢关节活动度评测积分及上肢疼痛积分 提高均25%。4. 2治疗结果(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p二0.036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治 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 两组患者上肢关节活动度及疼痛评分治疗前后变化比较见表 2o两组治疗前上肢关节活动度(p二0. 23)及疼痛评分(p二0. 26)比较, p>0. 05,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肢关节活动度(p二 4. 16 x 10<sup>-9</sup» 及疼痛评分(p=6. 36x 10<sup&g

9、t;-12</sup» ,经配对 t 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 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肢关节活动度(p二4. 36 x 10<sup>-8</sup» 及疼痛评分(p=l. 34x 10<sup>-10</sup» ,经配对 f 检验,p<0.01,差异也有非 常显著意义。两组间上肢关节活动度(p二0. 046)和疼痛评分(p二0. 031) 比较,均p<0. 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有效 改善运动功能,缓解疼痛,但治疗组疗效更为突出。5讨论透刺针法是将针按一定方向透达某穴

10、或某部,是针灸刺法中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医学史中占有一定地位,如在针灸大成 中就有30多处注明可用透刺针法。透刺包括“担法”“过梁针”两 种。如在玉龙歌中曾有记载用“担法”治疗偏头痛:“偏正头风 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说 的就是这种沿皮浅透法。而本研究所用的为“过梁针”,是进针后沿 骨的边缘向对侧穴位刺,是一种直向深透法,不可刺破对侧皮肤,以 望见针尖顶起皮肤为度,否则增加感染机会和针痛感。本研究所用3组透穴选自针灸名家王乐亭老先生的“十二透穴 方” o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属祖国医学中“痹症”范畴,其病机为气虚 血瘀痰凝,脉络闭阻,而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

11、则痛。王老先生认为, 透刺的功能正是通经活络、调补气血、舒筋利节,善治病程fi久或久 治不愈的顽疾,特别是对经络病和筋脐之间的病症更为适宜。肩、 极泉主治启臂疼痛,手臂挛急,共同舒利眉部关节。曲池为手阳明大 肠绍之合穴,合主逆气而泻,祛风通络,善治肘臂不遂,少海主治脅 麻手挛,二穴共同舒利肘部关节。合谷主治手腕不能伸握,劳宫开通 清窍,濡养筋脉,二穴共同舒利手部关节。本文所选穴位在诸多针灸 古籍中均有相应记载,如胜玉歌中说:两手痰痛难执物,曲池、 合谷共肩。神应经中有:肩痹痛,取肩、天井、曲池、阳谷、 关冲。证治准绳屮有:肩痹痛不得上头,取眉、腕骨。以上诸 穴配合采用具有特定时间间隔的2-looiiz疏密波,能使神经系统中 具有镇痛功能的3种吗啡类物质(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同时释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