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二卷第二卷 分析操作规程分析操作规程总总 章章 原料分析原料分析.2 2第一章第一章 氢气纯度的测定氢气纯度的测定.1313第二章第二章 环己烷含量的测定环己烷含量的测定.1414第三章第三章 粗醇酮含量的测定粗醇酮含量的测定.1616第四章第四章 X X 油中环己酮和环己醇的测定油中环己酮和环己醇的测定 .1818第五章第五章 产品环己酮含量的测定产品环己酮含量的测定.2020第六章第六章 环己醇、环己酮中水份含量的测定环己醇、环己酮中水份含量的测定.2222第七章第七章 粗醇酮中钠离子的测定粗醇酮中钠离子的测定.2424第八章第八章 环己烷凝固点的测定环己烷凝固点的测定.2626第九章
2、第九章 气体中氧气,环己烷含量的测定气体中氧气,环己烷含量的测定.2727第十章第十章 环己酮高锰酸钾值的测定环己酮高锰酸钾值的测定.2828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有机物中总固形物的测定有机物中总固形物的测定.2929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环己烷氧化产物中过氧化物的测定环己烷氧化产物中过氧化物的测定.3030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环己烷氧化产物酸值和酯化值的测定环己烷氧化产物酸值和酯化值的测定.3131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环己烷过氧化物游离氢氧化钠的测定环己烷过氧化物游离氢氧化钠的测定.3232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苯中微量水份的测定苯中微量水份的测定.3333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氢气中微量水份的测定氢气中微量水
3、份的测定.3434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磷酸盐的测定磷酸盐的测定.3535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固碱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测定(电位法)固碱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测定(电位法).3636第十九章第十九章 皂化液中固形物含量的测定皂化液中固形物含量的测定.37372总总 章章 原料分析原料分析1、苯技术指标(GB3405-89)指 标项目单位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试验方法外观透明液体,无不溶于水及机械杂质目测颜色Hazen 单位 Pt-Co 色号20GB3143密度(20)Kg/m3878881876881GB2013馏程范围79.680.5GB3146酸洗比色酸层颜色不深于1000ml 稀酸中含 0.1g重铬酸钾标准
4、溶液酸层颜色不深于 1000ml 稀酸中含 0.2g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GB2012总硫含量Mg/kg23SY2506中性试验中性GB1816结晶点(干基)5.405.355.00GB3145蒸发残留物Mg/100ml5GB32092、检验方法2.1 外观目测2.2 颜色2.2.1 方法试样的颜色与标准铂钴比色液的颜色目测比较,并以 Hazen (Pt-Co)颜色单位表示结果。Hazen (Pt-Co)颜色单位即:每升溶液含 1 毫克铂(以氯铂酸计)及 2 毫克六水合氯化钴溶液的颜色。2.2.2 仪器2.2.2.1 72 型分光光度计或类似的分光光度计。2.2.2.2 纳式比色管:50 或 10
5、0ml,在底部以上 100ml 处有刻度标记。2.2.2.3 比色管架:一般比色管底部衬白色底板,底部也安有反光镜,以提高观察颜色的效果。2.2.3 试剂2.2.3.1 六水合氯化钴:分析纯2.2.3.2 盐酸:分析纯2.2.3.3 氯铂酸氯铂酸的制法:在玻璃皿或瓷皿中用沸水浴上加热法,将 1.00 克铂溶于足3量的王水中,当铂溶解后,蒸发溶液至干,加 4ml 盐酸溶液,再蒸发至干,重复操作两次以上,这样可得 2.10 克氯铂酸。2.2.3.4 氯铂酸钾:分析纯2.2.4 准备工作2.2.4.1 标准比色母液的制备(500Hazen 单位): 在 1000ml 容量瓶中加入 1.00 克六水合
6、氯化钴和相当于 1.05 克氯铂酸或1.24 克的氯铂酸钾于水中,加入 100ml 盐酸溶液,稀释到刻线,并混合均匀。注:标准比色母液可以用分光光度计以 1 厘米的比色皿按下列波长进行检查,其消光值范围是; 波长(毫微米)消光值4300.1100.1204550.1300.1454800.1050.1205100.0550.0652.2.4.2 标准铂钴对比溶液的制备在 10 个 500ml 及 14 个 250ml 的两组容量瓶中,分别加入如下表所示的标准比色母液的体积数,用蒸馏水稀释到刻线并混匀。500ml 容量瓶250ml 容量瓶标准比色母液的体积毫升相应颜色 Hazen 单位 Pt-C
7、o 色号标准比色母液的体积毫升相应颜色 Hazen 单位 Pt-Co 色号30605535701010408015154590202050100252562.5125303075150353587.51754040100200454512525050501503001753502004002254502.2.4.3 贮存标准比色母液和稀释溶液倒入带塞棕色玻璃瓶中,置于暗处,标准比色母4液可以保存一年,稀释溶液可以保存一个月,但最好应用新鲜配制的。2.2.5 试验步骤2.2.5.1 向一支纳氏比色管中注入一定量的试样,使之注满到刻度线处,同样向另一支纳式比色管中注入类似颜色的标准铂钴对比溶液注满
8、至刻线处。2.2.5.2 比较试样与标准铂钴对比溶液的颜色,比色时在日光或日光灯照射下,正对白色背景,从上往下观看,避免侧面观察,提出接近的颜色。2.2.6 结果报告试样的颜色以最接近于试样的标准铂钴对比溶液 Hazen (Pt-Co)颜色单位表示。如果试样颜色与任何标准铂钴对比溶液不相符合,则根据可能估计一个接近的铂钴色号,并描述观察到的颜色。2.3 密度2.3.1 方法概要2.3.1.1 密度是在温度 t 时,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其单位为g/cm3、g/ml、或公斤/升。2.3.2.1 石油密度计:符合 SY3301石油密度计技术条件 。计量时,规定使用 SY-1 型石油密度计。2.
9、3.2.2 温度计:050,分度值为 0.2的全浸式温度计。2.3.2.3 量筒:容积 250ml。直径 4050mm。2.3.3 试验步骤将混合均匀的试样,小心倾入洁净的量筒中,测定其温度,当试样温度达到 205时,将石油密度计轻轻插入,待密度计与温度均比较稳定时,读计其温度,并同时按液面上边缘读计其视密度,以符号 pt表示。在读取读数时需注意,试样中不应有气泡,密度计不应与量筒壁接触。2.3.4 计算根据下式,将视密度换算为 20时的密度。P20=pt+v(t-20)式中:Pt-试验温度下试样的视密度,-试验温度5V-苯类产品的密度温度系数。试样名称V(克/厘米3/)苯0.00105甲苯0
10、.000922.3.5 精密度2.3.5.1 重复性:在同一实验室,同一操作者,重复测定两个结果间的差数,不应大于 0.001g/cm3。2.3.5.2 再现性:不同实验室对同一试样进行测定,两个结果间的差数不应大于 0.02g/cm3。2.3.6 报告取重复测定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2.4 馏程2.4.1 蒸馏法2.4.2 仪器2.4.2.1 蒸馏瓶:硬质玻璃制成,容积 150ml,瓶颈为24/29 的标准磨口。2.4.2.2 单球分馏管:管的下部为标准磨口。2.4.2.3 冷凝管:外管长 4505mm,外径 502mm,内管长 8002mm,内径 150.5mm,壁厚 1.0
11、1.5mm,外管用塞子连接或焊接。2.4.2.4 牛角管2.4.2.5 异径量筒:容积 100ml,上部 90100ml 处细径部分,刻度分离为 0.2 毫升。在 95 毫升、96 毫升处应进行校正。2.4.2.6 灯罩:圆筒形铁皮制,有小门为放入煤气灯之用,顶和近底沿周各有 6 个孔,为空气、废气进出口,罩顶焊有圆圈,其内径为 501 毫米。2.4.2.7 石棉环:孔径 501 毫米,厚 3 毫米2.4.2.8 水银温度计:棒状,苯用 7090,分刻度为 0.1,辅助球上端至水银球下端距离不大于 45 毫米,直径 6.06.5 毫米,全长 30010 毫米,刻度下端长不少于 80 毫米,水银
12、球外径不大于上部外径,其长 1416 毫米。2.4.2.9 喷灯或电炉。2.4.3 试剂6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或无水氯化钙。均为化学纯试剂。2.4.4 准备工作2.4.4.1 试剂以固体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脱水不少于 5 分钟或以颗粒无水氯化钙脱水不少于 20 分钟,用干燥、洁净的异径量筒准确量取试剂 100 毫升,注入蒸馏瓶中。异径量筒中的试样体积,按凹液面下边缘计算,观察时要保持视线与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注入蒸馏瓶时应保持 203.2.4.4.2 量取过试样的异径量筒不必进行干燥,即可做接收器。把蒸馏瓶装上单球分馏管,并用软木塞温度计插入单球分馏管内,使水银球的中心与单球分馏管球部分中心重
13、合。单球分馏管的支管用软木塞与水冷凝器的内管相连接,支管的一半插入冷凝管内。2.4.4.3 把石棉环放在灯罩上,蒸馏瓶放在环上,冷凝管固定于铁架上,冷凝管的末端与入口的落差为 100mm(即冷凝管的末端低于单球分馏管支管出口处 100mm) ,并借助软木塞与牛角管连接。插入牛角管的弯部,牛角管下放置异径量筒,管的尖端插入异径量筒内的深度不应小于 25mm,并应保持在标线以上,牛角管尖端需与异径量筒接触。2.4.5 实验步骤2.4.5.1 装好仪器之后,先记录大气压和室温,通入冷凝水,点火开始蒸馏,从加热到初馏点的时间,控制为 510 分钟,在整个蒸馏过程中,流速保持在 45 毫升/分钟。2.4
14、.5.2 第一滴馏出液自冷凝管末端滴下时的温度为初馏点。2.4.5.3 调节冷凝管的冷凝水,使异径量筒中的馏出液温度为 203。2.4.5.4 当馏出液达到 96 毫升时撤火,注意温度上升,其最高温度即为终馏点,撤火 3 分钟后,将异径量筒中的馏出液倒入蒸馏瓶中,再倒回异径量筒,测其总体积与 100 毫升之差,计为整流损失。蒸馏损失大于 1%时,须对仪器的各连接部分进行检查,使其严密后重新进行试验。2.4.5.5 在蒸馏过程中,如果要记录试样的技术标准中所要求的馏出百分数(如 5%、50%或 95%等)的温度时,那麽当异径量筒中馏出液的体积达到技术标准所指定的百分数时,就立即读记馏出温度。2.
15、4.5.6 观察所纪录温度按下式进行补正:7T=t0+t1+t2+t3T-补正后的正确温度,t0-观察所得读数,t1-温度计本身校正值,按校正表进行补正,t2-水银柱外露部分的温度校正值,t2=0.00016H(t0- tb)H-温度计软木塞上露出在外面部分的汞柱高度,以度数表示,tb-由辅助温度计观察所得露在软木塞以上汞柱中段附近的温度,t3-大气压影响补正值, t3=K(760-760*P/101325) P-为试验时所在地点的大气压力,Pa K=0.0427+0.000025(760-760*P/101325)注:苯在 P 为 80000107000Pa 时的计算公式。2.4.6 精密度
16、用以下数值来判断结果的可靠性(95%置信水平) 。2.4.6.1 重复性: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者,对同一试样,用本方法重复测定两个结果间的差数,不应大于 0.1。2.4.6.2 再现性: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操作者,对同一试样,用本方法进行测定,两个结果间的差数不应大于 0.1。2.4.7 实验结果取重复测定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馏程测定结果。2.5 酸洗比色2.5.1 方法概要本方法系苯类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用硫酸洗涤,比较硫酸层颜色的深度,称为酸洗比色。2.5.2 仪器2.5.2.1 比色管:带玻璃磨口瓶子,高 150 毫米。内径 180.5 毫米,壁厚 12 毫米,比色管应无色透明
17、,在 5 毫升或 10 毫升处有刻线。2.5.2.2 容量瓶:100 毫升或 500 毫升。2.5.2.3 移液管或滴定管。82.5.3 试剂2.5.3.1 浓硫酸 G.R。2.5.3.2 重铬酸钾 A.R。2.5.3.3 二次蒸馏水:将蒸馏水加入少许高锰酸钾,在玻璃蒸馏瓶中进行再蒸馏。2.5.4 准备工作2.5.4.1 1+1 硫酸:用二次蒸馏水按硫酸与水体积比 1+1 配置,配置后保存于暗处。2.5.4.2 950.5%硫酸:用二次蒸馏水配置,配置后保存于暗处。2.5.4.3 标准比色液的制备:2.5.4.3.1 原液的配置:将重铬酸钾研细,在 120烘干至恒重,称取2.50.0002 克
18、,放在洁净的烧杯内,先用 50 毫升二次蒸馏水溶解后,再加入50 毫升浓硫酸,然后将溶液移入洁净的 500 毫升容量瓶中,用 1+1 硫酸清洗烧杯,洗液移入容量瓶中,冷却后用 1+1 的硫酸稀释至刻线,摇匀,此溶液为原液。配置后保存于暗处,每月配制一次。2.5.4.3.2 比色液的配置:按下表规定,用移液管或滴定管移取原液置于洁净的 100 毫升容量瓶中,再加入 1+1 的硫酸稀释至刻线,摇匀。将此比色液分别装入比色管中,即为标准比色管,磨口处应用石蜡密封。此标准比色液每月配制一次。标准比色液配制表色号重铬酸钾,克/升原液加入量,毫升1+1 硫酸加入量,毫升10.0519920.1029830
19、.1539740.2049650.2559560.3069470.4089280.50109090.601288100.701486110.801684120.901882131.002080141.503070152.004060163.006040174.0080209185.0010002.5.4.3.3 在配制比色液时,需特别注意,不得沾染有机物质或其他有色杂质。2.5.5 试验步骤取 5 毫升试样注入比色管中,加 5 毫升硫酸(950.5%) ,塞紧,强烈振荡 5 分钟(每分钟往复 12010 次) ,静置 5 分钟,立即将硫酸层的颜色与标准比色管在透射光下进行比较,记录相应的色号,
20、颜色深度以重铬酸钾,克/升或色号表示。目测时以横看为准,比色管后有白纸,以免外界颜色的影响。2.5.6 精密度重复测定两个结果的差数,不应超过一个比色号。2.5.7 报告如果重复测定的两个结果有差数时,取最大值为测定结果。2.6 总硫2.6.1 试验原理试样在燃烧管内与氧气混合、燃烧,使样品中的硫转化为二氧化硫,并由载气带入滴定池内,二氧化硫与池内 I3-反应,并由指示-参比电极对指示出这一变化,并将讯号输送给微库仑计放大器,由后者输出相应的电流到电解阳极-电解阴极电极对,使滴定池中 I3-恢复到滴定前的浓度,根据消耗的电量,由法拉第电解定律即可求出试样中硫含量。2.6.2 仪器2.6.2.1
21、 微库仑仪2.6.2.2 微量注射器2.6.3 试剂2.6.3.1 碘化钾 A.R2.6.3.2 冰乙酸 A.R2.6.3.3 碘 A.R2.6.3.4 苯(不含硫):A.R2.6.3.5 叠氮化钠2.6.3.6 二丁基硫或噻吩102.6.3.7 去离子水2.6.3.8 氮气2.6.3.9 氧气2.6.3.10 硫标样2.6.4 准备工作2.6.4.1 电解液的制备:将 0.5 克碘化钾和 0.6 克叠氮化钠用去离子水溶解后转移到 1000 毫升容量瓶中,加入 5 毫升冰乙酸,用水稀释至刻线,储存于棕色瓶置于暗处。2.6.4.2 硫标准储备液的制备:称取 0.4562 克二丁基硫,用苯稀释至
22、100 毫升,得 1000ng/ul 的硫标样。2.6.5 测定步骤2.6.5.1 开仪器2.6.5.1.1 按仪器说明书要求,先把带石英管的燃烧炉接通电源升温至符合测定要求的温度,然后把装有电解液的电解池与石英管连接,接通氮气和氧气。2.6.5.1.2 接通微库仑仪放大器及显示器,打印机或记录仪。用新鲜的电解液不断冲洗电解池,使偏压达到测定要求,待基线稳定后可进行测试。2.6.5.2 测样2.6.5.2.1 标样测定根据样品中的含硫量选择含硫接近的标样进行多次测定,使转化率大于 80%即可。2.6.5.2.2 样品测定吸取与标样相同体积的样品进样,以三次以上的平均值作为结果报出。注:如果样品
23、中硫含量很低,可适当加大进样量,以减少测定误差。硫含量过高的样品,可用不含硫的苯进行适当稀释后进样。2.7 中性试验2.7.1 仪器2.7.1.1 不含 CO2 的蒸馏水112.7.1.2 酚酞指示剂:1%乙醇溶液2.7.1.3 甲基橙指示剂:0.1%的溶液2.7.2 试验步骤2.7.2.1 所需仪器均需用蒸馏水充分洗涤2.7.2.2 取 100 毫升试样倒入分液漏斗中,加入 10 毫升蒸馏水,振荡 2 分钟,静置分层,将下层溶液放入试管中,先加入酚酞指示剂一滴,如不显红色,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一滴,也不显红色,则为中性。2.7.2.3 结果表示:报出试样为酸性、碱性或中性。2.8 结晶点2.8
24、.1 方法概要在规定冷却条件下,当被测试样冷却到一定温度,在有固体析出后,温度复又回升,回升达到最高温度即为结晶点。2.8.2 仪器2.8.2.1 试管:长 150152 毫米,外径 1516 毫米,在从管底至高521 毫米高度处一刻线。2.8.2.2 套管:长 125127 毫米,外径 2527 毫米。2.8.2.3 温度计:刻度分度 0.02。2.8.2.4 冷浴:容积 1000 毫升的烧杯,内盛碎冰作冷却剂(或用其他容器,或用可控制冷设备,可调节控制温度在 0) ,其有效深度不小于 127 毫米。2.8.2.5 搅拌器:用直径 12 毫米的不锈钢丝绕城螺旋形,环对轴成垂直状态,并使螺旋的
25、环能在试管内壁和温度计棒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自由移动,搅拌时可用手工搅拌,也可以借助外部电磁铁的磁性搅拌器进行搅拌,每分钟约60 次。2.8.3 准备工作2.8.3.1 在试管口上安一软木塞,在软木塞中间打一个孔,将温度计插入孔中,在插温度计的孔旁再打一个小孔,将搅拌器杆穿过小孔中,使其可上、下自由活动。2.8.3.2 在套管口上按一软木塞,在软木塞中间打一个与试管相配的孔,将试管插入孔中,直插至管口与软木塞上边缘齐平,并使两管中心线相重合。122.8.3.3 在冷浴中装好碎冰(或制冷设备调节温度在 0) 。2.8.4 试验步骤2.8.4.1 将混合均匀的试样倾入试管中至刻线,用滴管加蒸馏水一滴,
26、剧烈摇动半分钟,把带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软木塞插入试管,并调节温度计4.04.4处的刻线与软木塞上边缘齐平,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试管中心,温度计水银球下边缘距小试管底约 810 毫米。2.8.4.2 把装好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直接插入预先装好碎冰(或已调好在0的制冷设备)的冷浴中,在不断搅拌下冷却试管内的试样至 6时,立即从冷浴中取出,擦干试管外壁上的水迹迅速将其插入套管中,再一并插入冷浴,继续冷却。2.8.4.3 继续不断搅拌试样,注意观察温度读数,待温度下降至一最低点,然后又升高至一最高点,并在最高点恒定不少于 30 秒,随后复又继续下降,记录最高点的恒定温度,此温度即为含水试样结晶点。读取温度时
27、,读至 0.01。如果最高点温度恒定少于 30 秒或最低点和最高点温度不明显时,需重新测定。2.8.4.4 测定的试样是含水的苯,将测得的结果按下式补正,换算成不含水试样结晶点报出。T=t0+t1+t2+0.09式中:T-不含水试样结晶点, t0-观察所得读数, t1-温度计本身校正值,按校正表进行补正, t2-汞柱外露部分的温度校正值,t2=0.00016H(t0-ta)ta -由辅助温度计观察所得在软木塞以上汞柱中段附近的温度,H -温度计露在软木塞外面部分的汞柱高度,以温度表示,2.8.5 精密度用以下数值来判断结果的可靠性(95%置信水平) 。2.8.5.1 重复性:在同一实验室,同一
28、操作者,重复测定两个结果间的差13数,不应大于 0.02。2.8.5.2 再现性:不同实验室对同一试样进行测定,两个结果间的差数不应大于 0.04。2.8.6 试验结果:取重复测定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第一章第一章 氢气纯度的测定氢气纯度的测定1.11.1 分析目的分析目的了解产品氢气的质量,为工艺操作提供依据。1.21.2 分析原理分析原理将样品气通过色谱分离,得到谱峰,利用外标法进行定量。1.31.3 仪器仪器气相色谱仪,具六通阀1.41.4 步骤步骤1.4.1 色谱条件1) 热导检测仪2) 色谱柱:长 2m,内充 4060 目的 5A 分子筛,使用前在 400的高温老化一小
29、时。3) 载气:氩气,入口压力为 0.08MPa。4) 柱温:355) 检测器温度:356) 桥流量:100mA7) 进样量:2ml1.4.2 测定待仪器稳定后,用六通阀进样,每次 2ml。样品出峰后,在相同条件下进标准气 2ml,然后分别测量两种色谱图中氢气的峰面积。1.4.3 计算 PX(%) = - * Y Q14式中:X-样品中氢气的体积百分含量; P-样品气中氢气的峰面积, (mm2) Q-标准气中氢气的峰面积, (mm2) Y-标准气中氢气的体积百分含量。第二章第二章 环己烷含量的测定环己烷含量的测定2.12.1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环己烷纯度的测定。2.22.2 分析原理分
30、析原理当样品通过角鲨烷色谱柱时,样品中各组分被分离,经氢焰检测器检测,用外标法定量。2.32.3 仪器仪器SP3400 色谱仪,HP3395 数据处理机。2.42.4 试剂试剂1) 异丁烷(色谱纯)2) 正丁烷(色谱纯)3) 异戊烷(色谱纯)4) 正戊烷(色谱纯)5) 2-甲基戊烷(色谱纯)6) 3-甲基戊烷(色谱纯)7) 正己烷(色谱纯)8) 甲基环己烷(色谱纯)9) 苯(色谱纯)10) 环己烷(色谱纯)11) 正庚烷(色谱纯)152.52.5 步骤步骤2.5.1 色谱条件1) 色谱柱:3mm*3m 不锈钢柱2) 载体:chromosorb-w, (6080 目)3) 固定液:角鲨烷4) 固
31、定液/载体:20/1005) 柱温:706) 汽化室温度:1507) 检测器温度:2008) 载气:N2 30ml/min9) 燃气:H2 30ml/min10) 助燃气:空气 400ml/min11) 进样量:1uL2.5.2 测定标样配置:称取一定量的环己烷,分别加入适量的上述所列色谱标样,使他们的含量与测样中杂质的含量接近。待仪器稳定后,注入 1uL 标样,通过数据处理机求得各杂质组分的外标值 Ki 在与作外标样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注入 1uL 标样,数据处理机自动根据外标法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并打印杂质各组分的含量。式中:Ci -样品中 i 组分的百分含量%(m/m) ; CS -标样中
32、i 组分的百分含量%(m/m) ; Ai -样品中 i 组分的峰面积, (cm2) ; AS -标样中 i 组分的峰面积, (cm2) 。2.5.3 环己烷含量计算公式: CS%Ki = - AS Ci% = Ki * Ai 16环己烷%=100% - C(杂质组成)%式中:C(杂质组成)% - 样品中杂质组分含量总和。%(m/m)17第三章第三章 粗醇酮含量的测定粗醇酮含量的测定3.13.1 方法原理方法原理 本方法是利用聚苯醚固定液制作色谱柱。当样品流经该柱时,样品中环己烷、环己酮、环己醇均被分离,经氢焰检测器检测,用面积归一法进行定量。3.33.3 仪器仪器GC-15A 色谱仪,R-6A
33、 色谱数据处理机。3.43.4 步骤步骤3.4.1 色谱条件12) 色谱柱:3mm*3m 不锈钢柱13) 载体:白色硅藻土, (6080 目)14) 固定液:聚苯醚15) 固定液/载体:15/8516) 柱温:13017) 汽化室温度:25018) 检测器温度:25019) 载气:N2 30ml/min20) 燃气:H2 30ml/min21) 助燃气:空气 400ml/min22) 进样量:0.1uL3.4.2 测定待仪器稳定后,注入 0.1uL 样品,当所有组分流出色谱柱后,色谱数据处理机会根据面积归一法计算公式求得各组分的浓度。式中:Ci -样品中 i 组分的百分含量%; AiCi =
34、- * 100 A 18 Ai -样品中 i 组分的峰面积, (cm2) ; A - 样品中所有组分的峰面积之和。 (cm2) 。*注意:对于醇酮含量低的样品,可加大进样量(0.2ul) 。第四章第四章 X X 油中环己酮和环己醇的测定油中环己酮和环己醇的测定4.14.1 方法原理方法原理本方法是利用聚乙二醇-20M 固定液制作色谱柱。当样品流经该柱时,样品19中环己酮和环己醇被分离出来,经热导检测器检测,用外标法定量。4.34.3 仪器仪器GC-15A 色谱仪,CDMC-3 型数据处理机。4.44.4 试剂试剂1) 环己酮(色谱纯)2) 环己醇(色谱纯)3) 环己烷(优级纯)4.54.5 步
35、骤步骤4.5.1 色谱条件1) 色谱柱:3mm*3m 不锈钢柱2) 载体:白色硅藻土, (6080 目)3) 固定液:聚乙二醇-20M4) 固定液/载体:20/805) 柱温:1306) 汽化室温度:2507) 检测器温度:2508) 热丝温度:1009) 载气:H2 40ml/min10) 进样量: 1uL4.5.2 测定标样配置:称取一定量的环己烷,分别加入适量的环己酮、环己醇,使他们的含量与样品中的环己醇环己酮含量相近似。待仪器稳定后,注入 1uL 标样,通过数据处理机求得各杂质组分的外标值 Ki 在与作外标样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注入 1uL 样品,数据处理机自动根据外标法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36、,并打印各组分的含量。 Ci% = Ki * Ai CS%Ki = - AS 20式中:Ci -样品中 i 组分的百分含量%(m/m) ; CS -标样中 i 组分的百分含量%(m/m) ; Ai -样品中 i 组分的峰面积, (cm2) ; AS -标样中 i 组分的峰面积, (cm2) 。*注意:考虑到 X 油粘度较大,可用环己烷作稀释剂,按 1/1(m/m)的比例稀释后,再进行分析。第五章第五章 产品环己酮含量的测定产品环己酮含量的测定5.15.1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成品环己酮分析5.25.2 方法原理方法原理本方法是利用聚乙二醇-20u 固定液制作色谱柱。当样品流经该柱时,样
37、品中所有的杂质组分被分离出来,经氢焰检测器检测和校正因子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含量。5.35.3 仪器仪器21GC-15A 色谱仪,R-4A 数据处理机。5.45.4 试剂试剂1) 环己酮(色谱纯)2) 环己醇(色谱纯)3) 正戊醇(色谱纯)4) KOH(优级纯)5) 甲醇(优级纯)6) 氯仿(优级纯)5.55.5 步骤步骤5.5.1 色谱条件1) 色谱柱:3mm*3m 不锈钢柱2) 载体:白色硅藻土, (6080 目)3) 固定液:聚乙二醇-20u4) 固定液/KOH/载体:15/5/1005) 柱温:1256) 汽化室温度:2507) 检测器温度:2508) 热丝温度:1009) 载气:N2
38、 30ml/min10) 燃气:30 ml/min11) 助燃气:空气 300 ml/min12) 进样量: 1uL5.5.2 测定标样配置:称取一定量的环己酮,分别加入适量的正戊醇(作为轻组分的外标物)和环己醇,使他们的含量与样品中的轻组分和环己醇含量相近似。待仪器稳定后,注入 1uL 标样,通过数据处理机求得各组分的现对校正因子。 在与作标样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注入 1uL 样品,数据处理机自动根据校正22因子面积归一法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并打印各组分的含量。式中:Ci -样品中 i 组分的百分含量%(m/m) ; Ai -样品中 i 组分的峰面积;(cm2) ; fi -标样中 i 组分的相
39、对校正因子; Anfn-各组分峰面积与相对校正因子乘积之和。 (cm2)第六章第六章 环己醇、环己酮中水份含量的测定环己醇、环己酮中水份含量的测定6.16.1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环己酮环己醇中水含量在 05%(m/m)浓度范围的测定。6.26.2 分析原理分析原理本方法是利用色谱固定相 porapark-Q 制作色谱柱。当样品流经该柱时,样品中水份被分离,经热导检测器检测,用外标法定量。 AifiCi = - * 100 Anfn 236.36.3 仪器仪器SP-3400 色谱仪,COMC 型数据处理机。6.46.4 试剂试剂1) 固定相:porapark-Q,6080 目2) 环己
40、酮:(优级纯)6.56.5 步骤步骤6.5.1 色谱条件1) 色谱柱:3mm*3m 不锈钢柱2) 固定相:porapark, (6080 目)3) 柱温:704) 汽化室温度:1805) 检测器温度:1806) 载气:N2 30ml/min7) 进样量:3uL6.5.2 测定标样配置:称取一定量的纯净的水,加入无水环己酮中,配制与样品水份含量相当的色谱标样。待仪器稳定后,注入 3uL 标样,通过数据处理机求得水份的外标值 Ki 在与作外标样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注入 3uL 样品,数据处理机自动根据外标法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式中:Ci -样品中 i 组分的百分含量%(m/m) ; CS -标样中 i
41、 组分的百分含量%(m/m) ; Ai -样品中 i 组分的峰面积, (cm2) ; CS%Ki = - AS Ci = Ki * Ai 24 AS -标样中 i 组分的峰面积, (cm2) 。第七章第七章 粗醇酮中钠离子的测定粗醇酮中钠离子的测定7.17.1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粗醇酮中钠离子含量在 2200PPM 浓度范围的测定7.27.2 方法原理方法原理被测溶液经过雾化,在高温火焰中受激发而产生光谱,光谱经分光系统和滤光系统,滤去其他波长的干扰光,使被测元素(Na+)的特征光被光电倍增管接收,放大转化成电信号输出,叫信号与被测离子(Na+)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可测出 Na+的浓
42、度。257.37.3 仪器和试剂仪器和试剂1) ANA-10KL 火焰光度计2) 氯化钠:优级纯7.47.4 操作步骤操作步骤7.4.1 Na+标准溶液的配制:50PPM(m/m)取适量的氯化钠放置于 150的烘箱内烘烤 8 小时后,冷却,准确称取氯化钠 2.542g 于烧杯中溶解,移置入 1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再准确吸取5ml 上述液于 10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7.4.2 开机:接通总电源和稳压器电源,逆时针方向转“空气调节”1/4 圈,启动压缩机,再顺时针调“空气调节” ,使空气压力指示在 0.7kg/cm2处,打开主机电源开关。7.4.3 点火:打开燃气罐
43、总阀,按“点火” ,并同时打开主机上的燃气门,调整空气和燃气的比例,使火焰呈稳定的蓝色。火焰稳定后,选择旋钮到 Na+处。7.4.4 调校:先用不含 Na+的水调零点,将吸管插入与被测溶液 Na+浓度接近的标准溶液中,调“零点调节” ,使指针指示为零。零点调节好后,调满刻度。将吸管插入浓度 50PPM 的 Na+标准溶液中,调满刻度,使指针指示为“100” ,再将吸管插入不含 Na+的脱盐水中,使指针回零。7.4.5 标定:将吸管插入与被测溶液 Na+浓度接近的标准溶液中,当指针稳定后读数为Is,标定后,各旋钮不能再动。7.4.6 样品的测定:因样品为有机溶液,故需用脱盐水进行萃取,一般采用
44、1+1 比例萃取,若样品中 Na+含量较高,可采用 1+2 比例萃取,取水相进行测定。将吸管插入样品中,当指针相对稳定后读数为 Ix。7.4.7 停机:测量完毕后,吸脱盐水 23 分钟,彻底冲洗进样系统,同时关闭燃气罐总26阀,待火焰熄灭后再关气门,最后关主机电源和停压缩机,切断总电源。7.4.8 计算Cx =IxIsCs式中:Is,Ix-分别为标样和样品测得的谱线强度。 Cs- Na+标样浓度。 (PPM)附注:1) 被测试样不能有固体杂质,有杂质的溶液必须先过滤后再测定,以防堵塞毛细吸管。2) 关机时必须先关燃气罐总阀,待火焰熄灭后再关气门,燃气关后用空气再吹 23 分钟。点火时,如果一次
45、未点着,要立即关气门,空气继续吹片刻,待燃气散尽再点第二次。3) 试样测定完后,要用去离子水冲洗吸管 23 分钟,以防样品溶液结晶堵塞管路,不测时,吸管应插进纯水中。第八章第八章 环己烷凝固点的测定环己烷凝固点的测定8.18.1 方法原理方法原理液体物质在常温常压下冷却到一定温度时,从液相变为固相的过程中,释放出结晶热。结晶时观察到的保持一定时间恒定的最高温度,称为凝固点。8.28.2 仪器仪器8.2.1 凝固点测量装置一套:其中小试管20mm,长 130mm,大试管40mm,长150mm。8.2.2 冰浴8.2.3 搅拌器8.2.4 温度计:010,分刻度 0.1。8.38.3 测定步骤测定
46、步骤8.3.1 仪器安装:在小试管上,装上双孔软木塞,插入温度计和搅拌器,使温度计 4刻度27露出塞于上部,在大试管底部放一层脱脂棉,并在试管上装一个带孔的软木塞,以便能装进小试管。8.3.2 样品的测定:在小试管中加入 1520ml 样品,将带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的塞子插入小试管内,然后将小试管放在冰浴中,迅速冷却至 10左右,再将小试管取出擦干外部,插入大试管中,并将此装好的两个试管放入冰浴中,不断上下搅拌,密切注意温度变化,温度降低到最低点,又升到最高点,在最高点大约保持一分钟不变,记下观察到的最高温度。 (精确到 0.1)8.3.3 温度校正t=t0+t式中:t-试样凝固点, t0-观察到
47、的温度值, t-温度计的校正。第九章第九章 气体中氧气,环己烷含量的测定气体中氧气,环己烷含量的测定9.19.1 方法原理方法原理采用焦性没食子酸钾碱液吸收氧气,液体石蜡吸收环己烷,根据吸收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计算出氧气和环己烷的含量。9.29.2 分析仪器分析仪器奥氏气体分析仪9.39.3 试剂试剂9.3.1 30%的氢氧化钾吸收液:将 30 克 KOH 溶于 70ml 蒸馏水中。9.3.2 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30g 焦性没食子酸,溶解于 100ml 温热的蒸馏水中,60g 氢氧化钾溶解于 100ml 蒸馏水中。临用时混合两种溶液于吸收瓶中,并倒入少量液体石蜡于空气隔绝。9.3.3 液
48、体石蜡:分析纯9.3.4 量气管封闭液:5%的 H2SO4溶液,加 3 滴甲基橙指示剂9.3.5 0.1%甲基橙指示剂:0.10g 甲基橙溶解于 70的水中,冷却,稀释至28100ML。9.49.4 测定步骤测定步骤以样品气清洗量气管 23 次,然后准确量取 100ml 气体,先用 30%KOH 吸收 CO2,反复吸收数次,直至读数没有变化为止,准确读取吸收气体的体积,设为 V1.用焦性没食子酸钾碱液吸收 O2,反复吸收直至吸收完全,准确读取吸收气体的体积,设为 V2.用液体石蜡吸收环己烷。反复吸收,直至吸收完全,准确读取吸收气体的体积,设为 V3.分析结果计算O2=(V1-V2)%C6H12
49、=(V2-V3)%附注:吸收完全的标志:估计吸收差不多完全时,读数,再重新吸收,几次,反复直至读数不变才能算吸收完全。吸收顺序不能颠倒,先吸收 CO2,再吸收 O2和环己烷液体石蜡吸收环己烷能力较差,需多次吸收才能完全,且很易饱和,要经常更换。确保仪器各部位必须绝对严密不漏气。第十章第十章 环己酮高锰酸钾值的测定环己酮高锰酸钾值的测定10.110.1 分析原理分析原理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紫红色的高锰酸钾被环己酮中还原杂质还原为黄浅棕色的化合物,高锰酸钾变色时间反应了环己酮中还原杂质的多少。10.210.2 仪器仪器10.2.1 恒温水浴槽10.2.2 具塞比色管(成套):100ml10.2.3
50、 秒表10.310.3 试剂试剂10.3.1 一类试剂水:其 PH 值为 6.46.6。2910.3.2 高锰酸钾溶液:C(1/5KMnO4)= 0.01 Mol/L10.410.4 操作步骤操作步骤配置标准比色液:将 3000mg 优级纯度 CO(NO3)2.6H2O 和 12mgK2CVO7溶于水,稀释到一升,摇匀,密封保存,有效期为 6 个月。用移液管准确吸取 0.2ml 样品于 100ml 比色管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另取一支 100ml 比色管,注入标准比色液至刻度。将上述两支比色管放到恒温水浴中的比色架上,将待溶液温度约达到 20时,向待测溶液加入1.0ml 高锰酸钾溶液,
51、立即启动秒表,并将溶液混匀。从比色管正上方垂直观察比色管内样的溶液颜色与标准比色液的颜色相同时停止秒表,记下所有时间,即为高锰酸钾值。附注:所有蒸馏水一定要符合一类试剂水的标准。测定过程中保持恒温在 20.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有机物中总固形物的测有机物中总固形物的测定定11.111.1 分析原理分析原理取一定量的试样,在一定条件下蒸干,然后在规定的温度下烘至质量恒定,所得固体残渣即为总固形物含量。11.211.2 仪器仪器11.2.1 分析天平(载重量 200g,分度值为 0.0001g)11.2.2 恒温干燥箱11.2.3 恒温水浴11.2.4 干燥器11.2.5 玻璃蒸发皿:150ml11.
52、311.3 测定步骤测定步骤将洗净的玻璃蒸发皿放入 105 2的烘箱中烘至质量恒定,称得蒸发皿质量(m) 。取 5ml 样品于蒸发皿中,然后,在 100水浴上将样品蒸发干,用干净滤纸擦干外部,放入烘箱中,在 1052 下干燥 2 小时,然后将蒸发皿取出放30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迅速称量。在相同条件下将蒸发皿再烘干半小时,冷却后称量。如此反复操作,直到前后两次质量相差不大于 0.5mg,残渣与蒸发皿的总质量(m2,准确至 0.0002g) 。分析结果计算X =M1-M0M2-M0100%式中:X-总固形物含量(%) M0-蒸发皿质量(g)M1-样品与蒸发皿质量(g)M2-蒸发皿与残渣质量(g)
53、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环己烷氧化产物中过氧化物的测定环己烷氧化产物中过氧化物的测定12.112.1 分析原理分析原理在室温下,过氧化物与碘化钾在醋酸-氯仿介质中生成碘,然后用硫代酸钠标准溶液滴定,从而求得过氧化物含量。12.212.2 试剂试剂12.2.1 硫代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02MOL/L12.2.2 碘化钾溶液:在 100ml 新鲜蒸馏水中溶解 65 克碘化钾。12.2.3 醋酸-氯仿混合溶液,将 2 份体积的醋酸(99%m/m)和一份体积的氯仿混合。12.2.4 总粉指示剂:称取 1.0g 淀粉,加入 5ml 水使成糊状,在搅拌下将糊状加到 90ml 沸腾的水中,蒸煮
54、 12 分钟,冷却,稀释至 10ml。12.312.3 操作步骤操作步骤称取约 5g 样品(称准至 0.01 克)于 250ml 碘量瓶中,加入 50ml 醋酸- 氯仿混合液,摇匀样品直至完全溶解。然后再加 5ml 碘化钾溶液于锥形瓶中,并立即盖上瓶盖,再次摇匀,水封后在暗处放置 20mm。用 0.02mol/l 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淡黄色,加 0.5mol/l 淀粉指示剂,溶液显示蓝黑色,继续滴至恰好消失即为终点,同时记下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数。31另作一空白实验,也记下消耗 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数。分析结果计算过氧化物 =10m(V-V0)C(Na2S2O3)116.2/2
55、式中:V-样品测定消耗 Na2S2O3的体积V0-空白测定消耗 Na2S2O3的体积m-样品的质量。 (g)附注:操作尽量迅速,以减少空气的氧化作用。并且滴定时要摇动要轻,滴定速度可稍快。对于过氧化物浓度较高的样品,可减少取样量,反之则增加取样量。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环己烷氧化产物酸值和酯化值的测定环己烷氧化产物酸值和酯化值的测定12.112.1 方法原理方法原理用乙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样品中的游离酸,然后用已知过量的乙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与样品煮沸,使酯皂化。然后用标准酸滴定过剩的碱,从消耗的碱量求出酯化值。12.212.2 试剂试剂12.2.1 盐酸标准溶液: C(HCl)=0.1mol/L
56、12.2.2 乙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0.1 mol/L12.2.3 酚酞:在 100ml 乙醇(95%m/m)中溶解 0.5g 酚酞。12.2.4 乙醇:95%(m/m)12.312.3 测定步骤测定步骤酸值的测定:称取 5g 样品(准确至 0.01g)于 250ml 磨口锥形瓶中,加入 25ml 乙醇和 23 滴酚酞指示剂,用 0.1 mol/L 的乙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至微红色(30 秒内不褪色) ,记下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数。同时做一个空白测定,记下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数(V0) 。酯化值的测定:在上述滴定过的样品溶液中加入 25ml 乙醇氢氧化钠溶液,连接好回流冷却器,加热
57、锥形瓶使溶液沸腾回流一小时,然后移去热源,使其32冷却至室温。再用约 25ml 蒸馏水冲洗冷却器,冲洗液注入烧瓶中,用 0.1 mol/LHCL 标准溶液滴至微红色(30 秒内不褪色)同时用酸值测定的空白样做空白测定。记下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数(V3)。分析结果计算酸值的计算酸% =1000m(V1-V0)C(NaOH)146/2)100式中:V1-样品测定所消耗乙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mlV0-空白滴定所消耗乙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mlm-样品质量。g酯化值的计算酯% =1000mC(HCL)310/2)100式中:V2-样品测定所消耗乙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mlV3-空白滴定所消
58、耗乙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mlm-样品质量。g附注:样品量必须限制在 5g 以内,以便维持过量的 NaOH 进行皂化。皂化时,乙醇氢氧化钠溶液至少要过量 50%。测酸值时,终点要严格控制,不能滴过量。否则,不仅影响酸值,同时还会影响酯化值。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环己烷过氧化物游离氢氧化钠的测定环己烷过氧化物游离氢氧化钠的测定14.114.1 方法原理方法原理环己烷氧化产物中氢氧化钠可用中和法测定,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V3-V2)3314.214.2 试剂试剂14.2.1 盐酸标准溶液:C(HCl)=0.1mol/L14.2.2 酚酞指示剂:在 100ml 乙醇(95%m
59、/m)中溶解 0.5g 酚酞14.2.3 水:无二氧化碳(煮沸过的蒸馏水)14.314.3 测定步骤测定步骤称取 23g 样品(准确至 0.01g)于 250ml 锥形瓶中,加 100ml 水稀释。加入 2 滴酚酞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至溶液由红色变为微红色,记下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分析结果计算:NaOH(mmol/g) =mC(HCL)式中:V-滴定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C(HCL)-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m-样品质量。g附注:取样时,一定要取下层无机溶液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苯中微量水份的测定苯中微量水份的测定15.115.1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本方法使用于微量水份的测定15.21
60、5.2 方法原理方法原理利用卡尔-费休法测定水,即水在含有碱性物质和醇的情况下,能与碘和二氧化硫起反应。而本方法中碘是从含有碘离子的阳极中电解产生的,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所产生被消耗的碘量与产生的电流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电解所需的电流总量来确定总的水份含量。15.315.3 试剂试剂15.3.1 阴极电解液15.3.2 阳极电解液15.415.4 仪器仪器V3415.4.1 MKC-210 水份滴定仪15.4.2 100l 注射器15.515.5 测定步骤测定步骤按 PRE-TITR 键进行预滴定,直至屏幕显示“ready”或“stable”100l 注射器抽取约 80l 样品,在天平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349.1-2025纤维光学固定滤波器第1部分:总规范
- GB/T 46254-2025静止气象卫星热带气旋定强技术方法
- GB/T 46307-2025消费品缺陷工程分析危险温度点测量方法
- 农村租地租房合同范本
- 公司演职人员合同范本
- 生物科技行业工艺流程优化
- 开业祝辞模板
- 厂区车位租赁合同范本
- 科学教育市场分析报告
- 电子商务市场分析与竞争策略
- 2025年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
- 新思想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 电视广告片制作合同(专题)5篇
- 桥梁墩柱施工质量检查标准
- 2025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总工会工会社会工作者、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招聘29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知道网课《计算机硬件技术(上海电力大学)》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 生产异常处理方法及流程
- 第9课瓶花雅事第一课时课件-浙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移民中介服务协议书
- 怀集科四考试题目及答案
- TCRES0019-2023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螺栓组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