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运输上山探放水设计安全措施矿井水灾事故,直接威逼着矿工的生命安全以及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会造成沉没采区或矿井。为预防矿井水灾事故的发生,在采掘施工过程中,随时把握矿井水灾的自然规律和摸清矿井水文地质状况,以利于掌握和杜绝各种水灾事故的发生。12402运输上山,沿c24煤层布置,由一采区1930运输石门里头揭露c24煤层处北帮(上帮)开口,按356°方位坡度25°(沿煤层)掘,到井田边界为止,估计工程量100米。采用11#工字钢支护、顶梁2.0米、棚腿2.2米、柱窝不小于0.2米,棚距0.7米。梯形断面上净宽1.8米、下净宽2.8米、净高2.0m,毛断面5.
2、94,净断面积4.6。c24煤层位于宣威组下含煤组(p2x1),煤层顶底板为粉砂岩、细砂岩,顶板较稳定;底板为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稳定性较差。煤层均褐黑色、黑色,光泽暗淡,条痕黑色或褐灰色,断口阶梯状,具水平层理及块状结构,易燃,煤层较硬。煤岩类型主要为半暗型半亮型,少量为暗淡型或光亮型,煤质好,全区可采,是煤矿的主采煤层,煤层厚度1.83.5m,平均2.0m。区内出露地层从老到新为: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宣威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及第四系,分述如下:1、二叠系上统(p2)峨嵋山玄武岩组(p2):为一套基性火山喷发岩系。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玄武岩、砂页岩组成,厚320m左右,分
3、布于矿界外西部边缘。2、宣威组(p2x)位于峨嵋山玄武组假整合面之上,岩性由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煤层组成。厚度170320m,分下、中、上三个含煤组。下含煤组(p2x1):由砂质泥岩、粉砂岩夹石组成,含煤厚度一般40m,含主要可采煤层c24、c24上、c29。中含煤组(p2x2):由泥岩、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组成。主要可采煤层有c12、c17、c20、c21煤层。煤组厚度一般75m左右。上含煤组(p2x3):由粉砂岩、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组成。煤组厚度一般70m左右。煤层有c1、c3、c5煤层。3、飞仙关组(t1f)岩性主要为粉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灰
4、岩等。厚度246550m。4、第四系(q)以浮土、粘土、砂土为主,一般厚015m。烂泥田矿井位于平关向斜南东翼,杨梅山-小达村断层的西侧,地层走向nee,倾向sse,倾角2035°,平均25°左右。依据地质报告井田范围内有3条(原f12、原f13、原f3)断层,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原f3(正断层):位于井田北西部,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75°,北部为煤系地层与峨嵋山玄武岩组中部相接触,南部为煤系地层与飞仙关组相接触,该断层南北延伸出矿界外。原f12(正断层):位于井田西南部,断层走向nnw、倾向ne,倾角70°左右,北部为煤系地层与峨嵋山组相接触,该断
5、层向东延伸交于f3。原f13(正断层):位于井田南部,断层走向nw,倾向ne,倾角70°,断层北部为煤系地层与峨嵋山玄武岩相接触,南部为煤系地层底部与煤系地层中下部相接触,该断层向南东延伸交于f3。f9(逆断层):位于井田二采区中部,断层走向sn,倾向w,倾角5570°,落差大于20m。经整理,在矿井建设巷道布置、主斜井以东c24煤层探巷掘进收集地质资料,现在井田范围内共揭露中小型断层14条。矿区受以上断层影响,断层四周小断层很发育,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大,矿区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构造类型。该巷,北、东面为一采区1702运、回风上山,南面为一采区1930运输大巷,西面尚未开采。水
6、文地质状况:1、河流井田内河流有江浪河,由矿区南西端自北向西从井田流过。该河流为山区雨源性河流,流量变化幅度大,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雨季暴涨,枯季流量较小,河水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影响。矿井开采煤层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开采过程中,应留有足够的保护煤柱。矿井中西部为一干枯水库,据烂泥田矿井在+2040.0m设点观测,近十年来该点最高洪水位+2043.46m。2、地层含水性宣威组和飞仙关组主要由砂泥岩组成,该地层含浅部风化裂隙水,有泉水点出露,愈往深部含水性愈微弱。井下煤层巷道中,顶板常见淋水现象。第四系主要为坡积物,厚度一般10m左右,透水性强,含水性中等,主要受大气降水的掌握。3、隔水层主要是含
7、煤岩组及上覆地层中的泥岩和粘土岩。4、地下水主要为煤系地层含水和江浪河渗水。5、水文地质类型大气降水、滑坡水、老窑积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本井田属于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风化裂隙水以渗流为主,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偏复杂。地表水汇水标高为+2050m。6、矿井正常涌水量:30m3/h;最大涌水量:75m3/h。为此,必需严格执行“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制度。充水因素分析:1、大气降水:是地下水主要的补给水源。含煤地层暴露,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充水强度和降水的强度及持续时间有着亲密联系。降水成为矿井水的主要补给水源,对矿井涌水的影响较大。2、地表水:区内冲沟发
8、育,切割较深,排泄条件好。有些冲沟常年有水,枯季流量较小,雨季暴涨。但地表水会沿地表断层及裂隙渗入地下,进入矿井巷道,增大矿井涌水量。3、老窑、老巷及空区水:该巷位于现生产区域,由于老窑及采空区冒落造成地表开裂、塌陷,致使地表水及降雨由裂隙渗入老空蓄积,可能有局部积水。4、第四系孔隙水:岩石破裂,透水性较强,特殊在雨季水量猛增。5、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含煤地层与隔水段呈间互状,虽富水性弱,但具一定的承压性。6、断层带水:断层破坏了地层的完整性、连续性,降低了岩石的力学强度。含煤地层主要以塑性岩石为主,受力后发生塑性变形,破坏以剪断为主,常形成微张开甚至闭合的裂隙,断层带岩石胶结性中等,缺少对地
9、下水储存和运动的有效空间,含水性和导水性不强,但上覆地层断层带有一定含水性,导水性较好,可能连通含煤地层上部的中强含水层和地表水,加之矿床开采中,人工采矿裂隙大量出现,转变了断层带四周应力场和地下水的天然流场,地表水、地下水就有可能沿断裂带流入矿井。矿井范围内无大的河流、湖泊、水库,沟谷小溪大部分具有季节性,主要靠泉水补给,对矿井无较大影响。矿开采的是二叠系上统宣威组煤层,对矿井直接充水的含水层是二叠系上统宣威组,是裂隙水含水层,含水性弱,其上、下有隔水层与强含水层相隔,正常状况下与强含水层没有水力联系,不存在强含水层的威逼。地表水和大气降水:矿地表水系按地形条件排泄,矿区范围内排水沟畅通,地
10、层又无大的裂隙,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水源,对矿井涌水量的有一定的影响,据往年观测,矿井正常涌水量在30m3/h,雨季最大涌水量在75m3/h。地下水:矿井直接充水的含水层是煤系地层本身的含水层,强含水层下有隔水层相隔,对矿井的影响较小,不会造成突水威逼。断层、钻孔、岩溶水:矿区范围有多条断层,存在断层水的威逼。地质队对矿区进行了勘探,打钻,封孔不好的大型钻孔对矿井开采有突水威逼。老窑、老巷及空区水:该巷位于现生产区域,由于老窑及采空区冒落造成地表开裂、塌陷,致使地表水及降雨由裂隙渗入老空蓄积。可能有局部积水,对矿井开采有突水威逼。可采煤层有c3、c17、c20、c21、c24上、c24煤层六
11、层。现开采c24上、c24煤层。12402运输上山沿c24煤层掘进,是煤矿的主采煤层,煤层厚1.803.50米,平均厚2.00米。重点探清c24煤层中的老空区及老巷积水状况。一、矿成立探放水领导小组组长:叶学文成员:刘福荣、牛九文、蔡开政、陈忠诚、肖云华、叶广合、刘富成、敖小本、唐广元、刘江宏、肖燕平、尹兵、王长江、陈永。成员分工:1、叶学文为探放水领导小组总指挥,负责全盘指挥工作。2、尹兵、牛九文负责探放水的详细施工。探放水队等几人协力完成。并负责打钻地点的探放水牌板的填写。3、陈忠诚、肖云华负责将每天的打钻状况在探放水台帐上做好记录。打钻时间、地点、打眼方位、角度、孔深、煤岩层位、有无顶钻
12、、喷孔现象、瓦斯状况等,都要记录清晰。二、钻探机具:1、钻机型号:煤矿用坑道钻机zy-750、zy-620最大钻深:150m2、钻杆直径:42三、探放水设计及钻孔参数:严格执行“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探放水钻孔呈扇形布置,设计孔数为扇形5个以上,每次探深为60米,其中允掘距离为30米,超前距离为30米,依次循环进行。实际工作中可依据岩(煤)层的变化及探水状况适当调整。四、工作面遇到下列状况之一,必需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易造成矿井水灾的水源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对矿井威逼最为严重的是地下水,地下水有含水层水、断层水和老空水,因此,在矿井施工过程,尤其是巷道掘进施工应留意透水事故的发生,为防止矿井水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和财务不受损失,>规定:矿井必需做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年级数学教学中难点突破方案
- 2025年家政服务行业调查报告-消费者协会-202510
- 档案管理规范及模板合集
-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全解
- 部编版三年级《剃头大师》课堂教学方案
- 个体工商户风险责任分担协议书
- 物流仓储管理操作流程与优化建议
- 现代求职简历制作与优化指导
- 汽车维修技师培训教材与操作指导
- 肝病临床诊断与治疗要点解析
- 初中劳动课教案大全
- 软笔书法课程基础PPT课件(PPT 115页)
- 科学本质学科教学知识(NOS PCK)的内涵
-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大纲
- 职业性格及其调适
- 建立企业盈亏平衡分析模型(量本利分析模型)-EXCEL动态图
- MQ型门座起重机说明书
- 劳动关系与员工安全.ppt
- 矿井机电及提升运输系统安全风险辨识评价及管控措施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一万立方米拱顶油罐设计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