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 好资料项羽本纪二. 学习目标: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2、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3、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三. 学习过程:(一)概括介绍:项羽本纪 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 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 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 “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 优柔寡断、 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 有机地 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项羽本纪 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的形象、 刻画这一人物的性格为主, 同时也
2、生动地叙写了 战争。 披卷读之,既可以闻见战场上的血腥, 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勇士们的猛吼,又可以看见 项羽披甲持戟,嗔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的神态与身影。 项羽本纪正是 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人,在写人的过程中写战争,二者相得益彰。战争因人物而生动、壮 观,人物因战争而更显生动、奇伟。项羽本纪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 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项羽少时的粗疏学浅, 长大以后 的勇力过人,只是略略几笔带过,直到消灭秦军主力、扭转战局的巨鹿大战,破釜沉舟,威 震诸侯,也还只是从侧面用笔,通过写诸侯军的观望、恐惧、畏服,把一个铁骨铮铮的八尺 大汉顶天立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在进行粗线条的勾勒, 有意地
3、夸张了整体之后, 司马迁便 抓住了几个点睛处, 工笔细描, 刻意求精。鸿门宴场面的极力铺排,垓下之围悲剧气氛的纵 笔渲染,乌江自刎时神态的精雕细刻,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有言有情,形与神、言 与情融合一体。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 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 色彩鲜明; 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 错综有序。 通篇 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 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 代传诵。(二)浏览预习课文 (1)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
4、书,独立完成。 (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项羽家世(第 1 自然段) 第二部分:少年言志(第 2 自然段) 第三部分:巨鹿之战(第 3 自然段) 第四部分:霸王别姬(第 4 自然段) 第五部分:东城之战(第 5 自然段) 第六部分:乌江自刎与尾声(第 6 8 自然段) 第七部分:项羽本纪赞(第 9 自然段)三)项羽成长个人小档案 明确: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程,其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 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吴中起兵事业的起点 巨鹿之战功业的顶点 鸿门宴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垓下自刎英雄末路的终点(四)研究文本第一、二部分1
5、、活用词: 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2、重点实虚词: 又不肯竟学。 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以是知其能。3、古今异义词。 以故事得已。4、重点句:为秦王翦所戮者也。 (判断句)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倒装句) 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5、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两段,请找出来。力能扛鼎(举起)思考:(1)第一段交代了有关项羽家世的哪些重点信息?对项羽家世的介绍有何寓意?明确:项羽家世:世代为楚将。祖父为秦所戮。寓意:世代为楚将。生为将门虎子,这是项羽兴兵起义的资本,是成就英雄霸业的奠基。 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为项羽以后忠贞不二,志在灭秦,嫉恶如仇,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置生死于度外注入了
6、激情。(2)第二自然段写了几件事?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与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何联 系? 明确:两件。一是少时学情。不想学书、学剑,想学万人敌的兵法,说明他的毫迈不群的性 格特点;而“不肯竟学” ,又暴露出性情粗疏的性格特点。二是观始皇游。不俗的言论昭示 日后的不凡。 (少时言语不俗的还有哪些?提示:刘邦见始皇: “大丈夫当如是也。 ”陈胜: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毫迈不群与少年言志体现了项羽 除暴安良、 建立丰功伟绩、 成就英雄霸业的宏愿; 但粗疏的性格, 为他刚愎自用, 感情用事, 优柔寡断,拒纳良言,错失良机,大失人心埋下了落败的种子。(五)浏览阅
7、读第三、四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 一>研读第三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1活用词: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无不膝行而前2、 重点实虚词:九战,绝其甬道楚兵冠诸侯诸侯皆属焉3、古今异义: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4、重点句: 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二思考:1、巨鹿之战号称为项羽最得意之战,也是太史公最得意之文。读后请思考这段文字在叙述 的句式、节奏方面有何特点?和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何联系? 明确:采用了句式短小,铿锵有力的短句作排比(整句) 。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有气势, 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大将风范与气概。2、三个“无不”两个“莫敢”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什么?明
8、确: 侧面烘托。通过众人的胆怯畏惧侧面烘托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这是项羽功业的巅峰,展现了他的将帅神威。3、哪一个成语源自本部分? 明确:破釜沉舟。三点拨:巨鹿之战的意义。有三。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奠定了义军胜利的基础。二是 促成了秦王朝内部的分裂与瓦解(章邯投降、赵高杀二世、子婴杀赵高) 。三是转移了秦王 朝的注意力,为刘邦从南路长驱直入函谷关创造了条件。 四研读第四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 明确:1、重点词: 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 项王则夜起(名作状) 时不利兮骓不逝2、重点句:是何楚人之多也 饮于帐中 五思考:1、比较项羽垓下歌与刘邦大风歌 ,各自表现的思想有何不同? 明确
9、:垓下歌表现的是项羽面临绝境之时。地厚天高,却托身无所,一腔愤怒,万种低 回,是一种英雄穷途末路之哭。 大风歌是刘邦得到天下,平息淮南王英布叛乱,得胜还 朝,路途回归故里的一种张狂之辞,但之中又隐藏着浓浓的恐惧与悲哀。2、 问:虞姬回应项王的和歌,能够令“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歌一定极 为动人。可惜的是,极少有人提到这首歌,极少有人知道有这么一首歌。史记中没有记载这首诗, 汉书中也没有,有一本叫楚汉春秋的书中记载了虞姬 的歌,全歌是: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试赏析下面这首诗。赏析:虞姬之歌,文字极为浅易,但是却充满了真情。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10、”是叙说 形势,看似平常得很,这是设计的平川,接着是平川之上的奇峰突起,“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这是对“虞兮虞兮奈若何”态度鲜明、立场坚定的回答。从 字面看这是对偶, “大王”对“贱妾” ,“意气尽”对“何聊生” ,这样的组织对偶,实际是旗 帜鲜明地将自身与项羽的生死联在了一起。“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大王得意时,我紧随大王,大王现在失败了,我也绝不能苟 活,更不能落入敌手。文字虽然平易,却闪出爱的晶莹。这首歌的动人,还在于唱歌之后。 虞姬的歌是回答项羽的问,而她自己的歌收尾也是一个问号。“贱妾何聊生” 是回答, 又是反问, 其实态度是明明白白的, 是不需要回答的。 这更是设问,
11、让人怦然心跳的,就是自问自答的那一答:唱完之后,她自刎了, 用自刎回答了以心爱着的 英雄,用自刎完成了一首诗的句号。后来,有了传说:有一种美丽的花,那花鲜红鲜红的, 那花就叫虞美人。美丽的虞姬死了,死得很美丽,虞姬的歌停了,在使用电脑的今天,仍有 声音。垓下歌与美丽的虞姬之歌,是关于爱情与生命的最严肃的一组男女对唱,所以读 垓下歌不可不读虞姬之歌。垓下歌 和虞姬之歌是在生命将存将无时唱出来的, 所以读这两首歌不可不读其前后背景 背景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虞姬的歌就说明了这一点, 这首歌, 如果没有前后的背景 是看不出来什么的。 (附:红楼梦中林黛玉作的五美吟中有首虞姬 “肠断乌骓 夜啸风,虞
12、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这是说,项羽、英布、彭越这些所谓的大英雄,全不如一个虞姬。语出弱女黛玉,所言极是。(六)研读第五段,一梳理重点词句。1、通假字 辟易数里 骑皆伏曰2、重点实虚词 汉军乃觉之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田父绐之曰 期山东为三处 汉军皆披靡3、古今异义愿为诸君快战4、重点句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二思考讨论1、“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突出了什么?明确:用了夸张手法。示项羽威猛。这与三国演义写张飞当阳桥喝退曹兵极为相似。2、“此天之亡我”一句,项羽说了三次,事实真像他说的这样吗?试剖析。 明确:非也。项羽的失败与其性格中的
13、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拒纳良言,烧杀抢 掠,错失良机,痛失人心等有很大关系。项羽此时反复狡辩,正体现了他心死而未平,认输 而不服气的心理特点。3、此段与巨鹿之战相比,表现手法有何不同?刻画了项羽怎样的形象?明确: 巨鹿之战用了侧面烘托手法, 本段用了正面描写手法。 展现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 前的英雄形象。(七)研读第六段,梳理重点词句。一基础知识梳理:1、古今异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地方千里2、活用词亦足王也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马童面之3、实虚词无以渡项王亦被十余创4、重点句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吾为若德二思考: 1、婉约派一
14、代词宗李清照有一首风格迥异的诗,也是来评价项羽的,还记得吗? 明确: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2、这首诗体现了词人怎样的观点? 明确:写得大气磅礴,气势夺人。她为项羽大唱赞歌,认为好男儿就应该生为人杰,死为鬼 雄,项羽不肯后退,宁肯一死,死得好!悲壮惨烈,气壮山河,英雄无悔,本色不改,可敬 可畏,可歌可泣。启示:人生在世,就应该慷慨激昂,轰轰烈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特别是风华正茂的青 年,更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辱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八)读第七、八、九自然段一重点词句1、通假字乃持项王头视鲁2、活用词豪杰蜂起奋其私智而不师古3、古今异义然羽非有尺寸欲以力征经营天
15、下4、重点句 乘势起陇亩之中 何兴之暴也5、实虚词 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 乃引“天亡我” 鲁父兄乃降 自矜功伐 何兴之暴也 岂不谬哉思考: 司马迁的点评应怎样理解?明确:本段评论了项羽成功失败的原因, 表现了作者褒贬兼备实事求是的公正态度, 前段肯定项羽 适应历史潮流, 乘势消灭暴戾秦族, 获得成功,极赞他的兴兵之暴;后段批判项羽的刚愎自 用,只依靠武力,不重视战略,导致失败,极叹他的灭亡之速。一赞一叹,想见作者对项羽 这一历史人物的无限惋惜。(九)小结:项羽人物形象项羽是农民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力拔山、气盖世,声名显 赫一时,但也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暴虎冯河的
16、匹夫,特别是秦王朝被灭后,他目光 短浅,策略失误,加之烧杀抢掠,逐渐丧失民心。他既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又有儿女情 长(项王别姬) ;既仁爱恻隐(思民苦) ,又残暴无情(坑杀战俘,火烧咸阳) ;既义重如山 (与部下同甘苦,财共享) ,又吝啬小气(官印迟迟不分给功臣) ;有时果毅决断(杀宋义自 立),有时又优柔寡断 (鸿门宴)。总之,司马迁巧妙运用多种手法把项羽性格中的各个侧面, 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中, 不虚美,不隐恶, 既有深刻的挞伐, 又有由衷的惋惜和同情。(十)本文的艺术手法1、抓住主要事件, 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活动, 以突出人物特点, 塑造人物形象。(霸王别姬、 东城快战)2、语言
17、特色善于运用符合人物身分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和性格。 (观始皇少年言志之语) 叙述语口语化。 (“太史公曰”新体例) 【模拟试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狱掾( )4)时不利兮骓不逝()( 6)项王嗔目而叱之( ) ( 8)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10)舜目盖重瞳子()( 12)岂不谬哉( )(1)为秦将王翦所戮者()(3)力能扛鼎()(5)田父绐曰“左” ( ) (7)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 (9)乃自刎而死()(11)自矜功伐()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毋妄言,族矣(3)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4)以故事得已(6)楚兵冠诸侯(8)九战,绝其甬道2)又不肯竟学5)皆沉船,破
18、釜甑,烧庐舍7)无不膝行而前( 9)项王军壁垓下10 )辟易数里(11)12 )田父绐曰(13)14 )地方千里(15)16)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骑皆伏曰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17)项王身亦被十余创3、填空。,作者,字,是时期伟大的本文节选自家、家、家。史记 原名,是我国第一部体,全书共篇,全书由 _ 、 _ 、18)乃引“天亡我”19)何兴之暴也、 、 五部分组成,记载了从 到 太初四年约 年的历史。 鲁迅先生曾赞誉史记为“ ,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 47题。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
19、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 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 绝其甬道, 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 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 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 诸侯皆属焉。项王军壁垓下, 兵少食尽,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 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
20、歌忼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 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时不利兮骓不逝逝:流逝B、与秦军遇 遇:遭遇C、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壁:营垒D、诸侯皆属焉 属:归属5、下列句中加点词词义和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项王乃大惊 乃:副词,表示承接,于是,就 B 、以示士卒必死 以:连词,承接关系,来C、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由:介词,从D、项王则夜起 贝连词,不译 6、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 巨鹿之战这段文字在叙述的句式、节奏方面有何特点? 和所要表达的内容有
21、何联系 答:(2)三个“无不” 、两个“莫敢”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 表现了什么 ?答:(3)比较项羽垓下歌与刘邦大风歌各自表现的思想有何不同。答:7、翻译下列句子。(1)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译文:(2)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译文:(3)是何楚人之多也。 译文: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蔡泽者,燕人也。游学于诸侯小大甚众,不遇。蔡泽见逐于赵,而入韩、魏。闻应侯任 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应侯内惭,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应侯曰: “燕 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应侯闻之,使人召蔡泽。蔡泽入,则揖应侯。应侯固不快,及见之,又倨
22、。应侯因让之曰: “子尝宣言代我相秦, 岂有此乎 ?”对曰:“然。”应侯曰:“请闻其说。 ”蔡泽曰:“主圣臣贤,天下之盛福也;君明 臣忠,国之福也。然比干忠,不能存殷;子胥智,不能存吴;申生孝,而晋国乱。何也?然则君之主, 慈仁任忠, 不欺旧故, 孰与秦孝公、 楚悼王、 越王乎 ?”应侯曰:“未知何如也。 ” 蔡泽曰:“主固亲忠臣,不过秦孝、越王、楚悼。而君之禄位贵盛,私家之富过于三子,而 身不退,窃为君危之。语曰: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夫商君为孝 公立威诸侯,功已成,遂以车裂。白起率数万之师,使秦有帝业,功已成矣,赐死于杜邮。 吴起为楚悼罢无能, 废无用,
23、功已成矣, 卒支解。 大夫种为越王成霸功, 勾践终拮而杀之。 此四子者,功成而不去,祸至于此。今君相秦,计不下席,谋不出廊庙,君之功极矣。如是 不退,则商君、白公、吴起、大夫种是也。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 廉,孰与以祸终哉 !”应侯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曰: “客新有从山东来者蔡泽,其人辩士。 臣之见人甚众,莫有 及者,臣不如也, ”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应侯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 强起应侯,应侯遂称笃,因免相。昭王新说蔡泽计画,遂拜为秦相。(节选自史记 蔡泽列传)注“应侯”即范雎。拮,或作“掊”,赐剑死。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4、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应侯因让之曰 让:责备B. 然比干忠,不能存殷 存:保全C. 乃延入坐,为上客 延:延请D. 应侯遂称笃 笃:深厚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颈B、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先移兵击之C、夫商君为孝公立威诸侯公为我献之D、功已成矣,赐死于杜邮得复见将军于此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蔡泽善抓机遇和范雎不识物盛则衰道理的一组是()A、应侯任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应侯内惭,乃西入秦;君之禄位贵盛,私家之富过于 三子,而身不退。B、蔡泽入,则揖应侯。应侯固不快,及见之,又
25、倨;应侯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强起应 侯,应侯遂称笃,因免相。C、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商君为孝公立威诸侯,功已成,遂以车裂。D、昭王新说蔡泽计画,遂拜为秦相;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蔡泽听说范雎举荐的人犯了重罪,马上意识到正在鼎盛时期的范雎已开始有了隐患。 深明盛极则衰道理的他,知道自己说服权臣、飞黄腾达的机会终于来临。B、蔡泽公开扬言要夺范雎的相位,且与范雎见面时态度傲慢,显得恃才傲物;范雎本对蔡 泽一肚子恼火,但为其辩才所折服,最终举荐了蔡泽,显示出其爱才的大度。C、蔡泽极为善辩,雄辩过程环环相扣,各种人物、
26、事件随手拈来,他列举商君、白公、吴 起、大夫种的遭遇,目的是要范雎认清盛极则衰的道理,从而主动让出相位。D、秦昭王初次召见蔡泽就很赏识他的谋划、谈吐,加上应侯始终推托有病,昭王就免掉了 范雎的相国官职,任命蔡泽担任秦国相国。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游学于诸侯小大甚众,不遇。译文:(2)子尝宣言代我相秦,岂有此乎 ?译文:(3)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译文:【试题答案】1、(1) I u(2)yu 巾(3)g mg(4)zhu i5)d ci(6)ch ai(7)y i (8) chu aig( 9)w en (10) ch eng t (11) j in (12) mi u2、(1)名词活用作动词,灭族 (2)完成 (3)阴,暗中;部勒,部署,约束 (4)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仓管员面试题目及答案
- 采购计划面试题及答案
- 四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晋中学院笔试题目及答案
- 温州统考英语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养老院维修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北京易兴元石化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招聘1人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2套试卷
- 2025内蒙古土地资源收储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常态化招聘急需紧缺专业人员(农服板块)2人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2套试卷
- 2025云南玉溪高新区所属国有企业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2人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2套试卷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及下属公司第三季度社会招聘3人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2套试卷
- 软组织贴扎技术
- 燃气工程施工安全培训教程
- 《桥梁敷设高压电缆工程技术规范》
- 【MOOC】宇宙简史-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甲基-4-甲氧基二苯胺(DPA)副产溴化钠水溶液》
- 工程维保服务内容措施及售后服务方案
- DL∕T 1558-2016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 2024年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原始记录
-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2024届英语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答案
- 《劳动法案例分享》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