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科举制度_第1页
第4课科举制度_第2页
第4课科举制度_第3页
第4课科举制度_第4页
第4课科举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故知 金榜题名时你知道中国你知道中国古代的三大古代的三大喜事吗?喜事吗?忻城县实验中学忻城县实验中学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选拔官吏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科举制从隋朝隋朝大业三年(大业三年(607年)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史海拾贝请思考请思考:科举制诞生前,政府是如何选取官员的?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

2、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一、科举制度的诞生1、背景:请思考请思考:这种选官制度存在什么样的弊端呢?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一、科举制度的诞生v2、科举制的诞生v请思考请思考:对于科举制度的诞生,隋文帝、隋炀帝分别作出了哪些贡献?隋文帝隋炀帝一、科举制度的诞生科举制度的诞生有什么样的作用? 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选拔官吏的权力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从地方集中到中央中央。一、科举制度的诞生、考试科目众多,以 两科最重要明经、进士明经、进士2、科举制度完善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二、科举制的完善唐太

3、宗的贡献:武则天的贡献:唐玄宗的贡献: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充国学的规模。首创殿试、武举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考内容、八次殿试(隋唐)进士科:(隋唐)进士科:以策论为主,唐玄宗增加诗赋。以策论为主,唐玄宗增加诗赋。(唐朝)明经科:(唐朝)明经科:以儒家五经为主。以儒家五经为主。 明法科:明法科:以律令为主。以律令为主。 明书科:明书科:以书法为主。以书法为主。 武举科:武举科:箭射、马枪、负重、言语、材貌等箭射、马枪、负重、言语、材貌等史海拾贝帖经:帖经:考官任择经书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考官任择经书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几个字或几句话,令考生默写出来。各科考试,几个字或几句话,令考生默写出来。各科考试

4、,均须帖经。均须帖经。科举考试有: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等科举考试有: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等类似今天类似今天填空填空类似今天类似今天简答简答墨义:墨义: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用经书原文回答要求考生用经书原文回答史海拾贝类似今天类似今天论述论述类似今天类似今天作文作文策论:策论:考生按策问临场撰文答题考生按策问临场撰文答题诗赋:诗赋:考生临场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创作诗赋考生临场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创作诗赋史海拾贝三、科举制度的影响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1、改善了用人制度科举制度有什么影响?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我国科举制正

5、式诞生于( )A、唐玄宗时、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武则天时C、唐太宗时、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隋炀帝时2、科举制被废除是在、科举制被废除是在( )A、宋朝末年、宋朝末年 B、元朝末年、元朝末年C、明朝末年、明朝末年 D、清朝末年、清朝末年DD3、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A、有利于选拔人才、有利于选拔人才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儒家思想为核心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科举制度比较完善BD D5我们现在的高考有我们现在的高考有“文科状元文科状元”、“理科状理科状元元”,而科举考试中也有,而科举考试中也有“文状元文状元”、“武状武状元元”。那么。那么“武状元武状元”最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