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类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研究_第1页
文科类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研究_第2页
文科类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研究_第3页
文科类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研究_第4页
文科类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科类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研究摘要文科类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已日益成为社会和家庭 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一现象也应当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 视。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描述文科类女大学生就业现 状;第二部分分析了影响文科类女大学生就业的原因;第三 部分分析了这一社会问题所造成的影响;第四部分提出了拟 解决办法。这一长期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领域相互配合协 作,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一问题将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缓解。关键词文科类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 (2014) 01-204-02一、文科类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近些年来,高校中女大学生占学

2、生总人数的比例越来越 高,女大学毕业生增幅明显,就业难度大,其中文科类女大 学生所占比例最大,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文科类女大学生 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率低,就业存在性别歧视,就业质 量低,缺乏保障等方面。(一) 文科类女大学生数量增多、就业率低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大幅增 加。高等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得女大学毕业生增长幅度 日益加大。据统计,1998年至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 连年增长,女毕业生人数占总毕业生人数比重逐渐加大,1998年女大学毕业生占总毕业生的比重为36.64%, 2003年 女大学毕业生占总毕业生的比重为44.29%, 2005年这一比 重增至

3、45.17%。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高校"男多女少”的 局面已经改变,逐渐出现“阴盛阳衰”。综合类名校复旦大 学,2006级新生里的女生约占52.3%,首次超过男生。2010 年,清华大学录取了 1159名女生,比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 34. 12%o女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高,但就业率却依旧偏低。天 津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大学毕业生 男生就业率为83%,女生就业率为79. 5%0厦门大学的就业 指导部门调查时发现,应届毕业生中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女生 比例为63. 4%,男生为72.1%。在同等条件下,女毕业生就 业机会只有男毕业生的87. 7%(二)文科类女大学生考

4、研率高,就业门槛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很多女大学生选择了考研。资 料显示,56. 7%的被访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 会更少”,因此女生无奈选择考研继续深造。而且大部分女 生较勤奋踏实,考研成功率也大大高于男生,特别是一些中 文、心理学、教育学等文科专业。此外,用人单位用隐形限 制的方式提高女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门槛,不少用人单位在 招聘过程中对文科类女大学生大多存在年龄、相貌方面的限 制,一般要求女大学生年龄在25岁以下,相貌气质姣好, 并且在签订就业合同时硬性规定未婚或几年内不得生育等 苛刻条件。(三)文科类女大学生就业中普遍存在性别歧视受社会传统思想、男女两性差异以及社会误解偏见

5、等影 响,在就业过程中文科类专业女大学生普遍存在性别歧视现 象。第一,人数限制。例如:在招聘信息中明确写出某单位 招收文员1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3人;第二,机会不 均等。即使同时进入面试过程,最终聘用比例男生依然高于 女生,很多用人单位情愿降低条件录取综合能力较低的男生 也不愿意录取女生。第三,待遇偏低。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 对男女生实行不同的劳资待遇,他们支付给女性雇员的工资 与处于同等学历、同一职位的男性雇员低。在面对培训、升 职机会时,用人单位对文科类专业的职员多倾向于提拔男性 员工。二、影响文科类女大学生就业的原因分析(一)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用人单位之所以拒招女生正是为了求得生存和

6、竞争优 势,规避女大学生自然附着成本的理性选择。女大学生的自 然附着成本包含着比较广泛的内容,主要表现在:第一,生 育成本。女大学生毕业后不久就会面临结婚生育等一系列问 题,进而会有很大一部分精力投放到家庭中,用人单位需要 为此付出直接或间接成本。第二,工资补偿。基于女性的生 理特征,她们对于工作条件的要求较高。在较差的工作条件 下,用人单位需要支付额外的工资以作为奖励,而男性职工 则不存在这一问题。(二)文科类女大学生自身因素文科类女大学生大多心思细腻,感性,但大多依赖性较 强,优柔寡断,专业性差。部分女生过于看重学习成绩,忽 略了能力培养,在工作能力、社会实践和适应能力上与男生 存在一定差

7、异,学习成绩并不是市场竞争力的全部,市场看 重的是劳动者的综合劳动能力,因此,女生劣势于男生。部 分文科类女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很 多女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排斥低层次岗位,向 往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体制内就业,这种不正确的就业观 念再加上女性固有的普遍缺乏竞争意识,胆小退让等弱点, 成为女大学生将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三、文科类女大学生就业难产生的影响(一)对文科类女大学生自身的影响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大部分女生采取了积极主动、勇 敢面对的积极态度。文科类女大学生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专业培训来提高自身能力,拓宽就业途;或继续学习专业知 识,考研或出国深造。就业难的压

8、力成为他们努力提高自身 综合素质的强大动力。然而,文科类女大学生就业难对女生产生的消极影响也 是显而易见的。一部分人不再努力学习,而是更注重自身外 表投资,形成了 “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干的好不如嫁得好” 的思想,有些女大学生甚至走进婚姻介绍所推销自己,她们 的相亲标准多定位在三十岁左右的有房有车的成功人士,从 这些方面可以看出高校女生就业难已经逐渐影响了女大学 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因此,她们会逐渐养成依赖 顺从的习惯,不思进取,缺乏个人事业成功的思想观念。久 而久之,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我国现代社会提倡的男女平等进 步思想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我国社会女性人力资源 的极大浪费。(二)对

9、社会和高校的影响高等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正是由于持续不断的人力资源的供给,社 会经济才得以持续不断地发展。文科类女大学生接受了高等 教育但在毕业后遭受就业难压力,性别歧视,就业情况不容 乐观不仅是对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也造成社会人力资 源的极大浪费。文科类女大学生就业难使一部分女生不能就 业或不能很好的就业,就使得很多女性不能发挥其自身才 能,不能很好的实现自身价值,不能产生更多的社会财富, 影响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另外,目前高校在扩招过程中基于文科类专业投资小、 成本低、短期效益大等特点,大多扩招文科类专业,然而文 科类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尴尬现状必将影响这些专业以后的 生源数量和

10、质量,甚至可能出现资源闲置问题,影响高校的 办学质量,阻碍高校的长远发展。四、解决文科类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一)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在社会物质文明快速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社会精神文明 的协同发展,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增加教育事业的投资。 通过大众媒体的宣传,塑造健康、积极、独立、自信的女性 形象,强化男女平等思想。完善就业市场体制,宣传文科类 女大学生的自身价值及影响,加强对文科类女大学生自主创 业的支持力度,鼓励自主创业。合理调整社会人才结构,促 进人才最大程度的实现社会、经济价值。(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社会监督进一步加强法规建设,从法律层面保护女性的就业权利,制定具体详细的法规政策,使女性在求职过程中所面临 的各种问题能够有具体的法规依据,从而更有效的保护自身 权利。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社会监督,切实有效 的缓解文科类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三)文科类女大学生对自身的准确定位文科类女大学生要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和清醒的认识, 不盲目扎堆就业,本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从基层做起,在实 践工作中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 对挫折挑战。文科类女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要注重 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听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