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全解及MATLAB实验第5章习题解答_第1页
2022年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全解及MATLAB实验第5章习题解答_第2页
2022年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全解及MATLAB实验第5章习题解答_第3页
2022年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全解及MATLAB实验第5章习题解答_第4页
2022年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全解及MATLAB实验第5章习题解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8 第5章频率特性法频域分析法是一种图解分析法,可以根据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去判断闭环系统的性能,并能较方便地分析系统参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从而指出改善系统性能的途径,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实用的工程方法,其主要内容是:1)频率特性是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函数作用下,稳态输出与输入的复数之比对频率的函数关系。频率特性是传递函数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频域中的数学模型。频率特性既可以根据系统的工作原理,应用机理分析法建立起来,也可以由系统的其它数学模型(传递函数、微分方程等)转换得到,或用实验法来确定。2)在工程分析和设计中,通常把频率特性画成一些曲线。频率特性图形因其采用的坐标不同而分为幅相特性 (nyq

2、uist 图)、对数频率特性 (bode 图 )和对数幅相特性(nichols 图)等形式。 各种形式之间是互通的,每种形式有其特定的适用场合。开环幅相特性在分析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时比较直观,理论分析时经常采用;波德图可用渐近线近似地绘制,计算简单,绘图容易,在分析典型环节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时最方便;由开环频率特性获取闭环频率指标时,则用对数幅相特性最直接。3)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波德图 )是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主要工具。开环对数幅频特性l( )低频段的斜率表征了系统的型别(v),其高度则表征了开环传递系数的大小,因而低频段表征系统稳态性能;l( )中频段的斜率、宽度以及幅值穿越频率,表

3、征着系统的动态性能;高频段则表征了系统抗高频干扰的能力。对于最小相位系统,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之间存在着唯一的对应关系,根据对数幅频特性,可以唯一地确定相应的相频特性和传递函数。4)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是利用系统的开环幅相频率特性g(j )h(j)曲线, 又称奈氏曲线, 是否包围gh平面中的 (l,j0)点来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利用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可根据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来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可定量地反映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即稳定裕度。稳定裕度通常用相角裕量和幅值裕量来表示。5)利用开环频率特性或闭环频率特性的某些特征量,均可对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作出间接的评估。其中开环频域指标主要是相位裕量

4、、穿越频率c。闭环频域指标则主要是谐振峰值rm、谐振频率r以及带宽频率b,这些特征量和时域指标、st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于二阶系统是确切的,而对于高阶系统则是近似的,然而在工程设计中精度完全可以满足要求。教材习题同步解析5.1 一放大器的传递函数为: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38 页 - - - - - - - - -109 g(s)=1tsk测得其频率响应,当=

5、1rad/s 时,稳态输出与输入信号的幅值比为12/2,稳态输出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为/4 。求放大系数k 及时间常数t。解: 系统稳态输出与输入信号的幅值比为221221kat,即222172kt稳态输出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arctan45t,即1t当=1rad/s 时,联立以上方程得t=1,k=12 放大器的传递函数为:g(s)=121s5.2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 )1kgss根据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求闭环输入信号分别为以下信号时闭环系统的稳态输出。(1)r(t)=sin(t+30 ) ;(2)r(t)=2cos(2t45 ) ;(3)r(t)= sin(t+15 ) 2c

6、os(2t45 ) ;解: 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65)(ss闭环系统的幅频特性为365)(2a闭环系统的相频特性为6arctan)((1)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因此有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38 页 - - - - - - - - -110 37375)(a,()9.46系统的稳态输出5 37( )sin(20.54 )37ssctt(2)输入信号的频率为2,因此有10

7、()4a,()18.43系统的稳态输出10( )cos(263.43 )2ssctt(3)由题( 1)和题( 2)有对于输入分量1:sin( t+15 ) ,系统的稳态输出如下5 371 ( )sin(5.54 )37ssctt对于输入分量2: 2cos(2t45 ) ,系统的稳态输出为102 ( )cos(263.43 )2ssctt根据线性系统的叠加定理,系统总的稳态输出为)4363.632cos(210)537.5sin(37375)(tttcss5.3 绘出下列各传递函数对应的幅相频率特性与对数频率特性。(1)11 .010)(ssg(2)g(s)=10(0.1s 1) (3))2(4

8、)(sssg(4)2)(1(4)(sssg(5))02.0(2.0)(ssssg(6))1)(1(10)(2ssssg(7)1)(2.0sesg解: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38 页 - - - - - - - - -111 (1)11.010)(ssg幅相频率特性开环系统110( )0.11g ss是一个不稳定的惯性环节,频率特性为110()10.1gjj相频特性为1(

9、)(180arctan0.1 )arctan0.1180相频特性从180 连续变化至 90 。可以判断开环奈氏曲线起点为(10,j0)点,随的增加, a1()逐渐减小至0,而1()逐渐增加至90 ,绘制出系统开环频率特性g1(j)的轨迹,如图5.1(a)虚线所示,是一个直径为10 的半圆。而开环系统210( )0.11gss则是一个典型的惯性环节,其幅相频率特性g2(j)如图 5.1(a)实线所示。对数频率特性开环系统110( )0.11gss与210( )0.11gss的对数幅频特性完全相同,仅对数相频特性不同,如图5.1(b)所示。( 2)g(s)=10(0.1s 1) 幅相频率特性(a)

10、 幅相频率特性im 10 re 00(b) 对数频率特性图 5.1 题 5.3(1)系统频率特性10 / (rads1)l()/ (db)20( )/904500 20/ (rads1)10100101801351()gj2()gj2() 1()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38 页 - - - - - - - - -112 开环系统g1(s)=10(0.1s1)的频率特性

11、为1()10( 0.11)gjj,其相频特性为1()180arctan0.1相频特性从180 连续变化至90 。其开环频率特性g1(j)的轨迹,如图5.2(a)虚线所示。而开环系统g2(s)=10(0.1s+1)则是一个典型的一阶微分环节,其幅相频率特性g2(j)如图 5.2(a)实线所示。对数频率特性同题( 1) ,二者的对数幅频特性完全相同,仅对数相频特性不同,如图5.2(b)所示。(3))2(4)(sssg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时间常数表达式为2( )(0.51)g sss幅相频率特性1)系统为型系统,a(0)=,(0)=90o,低频特性始于平行于负虚轴的无穷远处。低频渐近线如下确定:将频率

12、特性表达式分母有理化为(a) 幅相频率特性im 10 re 00(b) 对数频率特性图 5.2 题 5.3(2)系统频率特性10 / (rads1)l()/ (db)20( )/904500 20/ (rads1)10100101801351()gj2()gj2( ) 1( ) 0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38 页 - - - - - - - - -113 22222(1

13、0.5 )2()( 0.51)(10.5 )(10.5 )(1 0.25)1210.25(1 0.25)jjjg jjjjjj则低频渐近线为20001lim re ()lim( )lim110.25xg jr同时可知,频率特性实部与虚部均0,故曲线只在第三象限。2)nm=2,则()=180 ,幅相特性沿负实轴进入坐标原点。3)此系统无开环零点,因此在由 0 增大到过程中,特性的相位单调连续减小,从90o连续变化到180 。奈氏曲线是平滑的曲线,从低频段开始幅值逐渐减小,沿顺时针方向连续变化最后终于原点。系统的幅相频率特性g(j)见图 5.3(a)。对数频率特性1)可知系统包含有放大、积分、一阶

14、惯性环节,转折频率为 t =2 rads1。低频段斜率为20db/dec,低频段表达式为l()=20lg220lg ,并通过点l(2)= 0db 。经过转折频率t后斜率为 40db/dec。2)系统的相频特性为积分环节(90o)与惯性环节(0o 90o )相频特性的叠加,为()90arctan0.5转折频率处相位为(2)=135 ,对数相频特性曲线对应于该点斜对称。绘制开环伯德图l()、(),如图 5.3(b)所示。(a) 幅相频率特性im 1 re 0(b) 对数频率特性图 5.3 题 5.3(3)系统频率特性/ (rads1)l()/ (db)20( )/90020/ (rads1)110

15、0.12180135()g j40110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38 页 - - - - - - - - -114 (4))2)(1(4)(sssg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时间常数表达式为2( )(1)(0.51)g sss幅相频率特性1)系统为 0 型系统, a(0)= 2, (0)= 0o,开环奈氏曲线起点为(2,j0)点; nm=2,则()= 180 。随的增加, a(

16、)逐渐单调连续减小至0,而()滞后逐渐增加至180 ,幅相特性沿负实轴进入坐标原点。2)将频率特性表达式分母有理化为222222222(1)(10.5 )()(1)(10.5)(1)(10.25)2(10.5)3(1)(10.25)(1)(10.25)jjg jjjj频率特性虚部均0,故曲线在第三、第四象限。3)相位有()=90 ,因此与虚轴的交点为22222(1 0.5)re()0(1)(10.25)2/ ,im()0.94g jradsg j此系统无开环零点,因此在由 0 增大到过程中,奈氏曲线是平滑的曲线,g(j)见图 5.4(a)。对数频率特性(a) 幅相频率特性im j0.94 re

17、 0(b) 对数频率特性图 5.4 题 5.3(4)系统频率特性2 / (rads1) l( )/(db)20( )/180900020/ (rads1) 1100.10()g j62400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38 页 - - - - - - - - -115 1)可知系统包含有放大、两个一阶惯性环节,转折频率分别为 1 =1 rads1、 2 =2 rads1。系

18、统为 0 型,低频段斜率为0db/dec,低频段表达式为l( )=20lg2=6db 。经过转折频率1、 2后斜率分别为 20、 40db/dec。2)系统的相频特性是两个惯性环节相频特性的叠加,为()arctanarctan 0.5两个转折频率处相位分别为(1)=72 ,(2)=109 。绘制开环伯德图l()、(),如图 5.4(b)所示。(5))02.0(2.0)(ssssg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时间常数表达式为0.2(51)10(51)( )0.02 (501)(501)ssg sssss幅相频率特性1)系统为型系统,a(0)=,(0)=90o,低频特性始于平行于负虚轴的无穷远处。低频渐近线

19、如下确定:22210( 51)10( 51)(150)45010(2501)()( 501)(150)(150)12500(12500)jjjjjg jjjjjj(a) 幅相频率特性(b) 对数频率特性图 5.5 题 5.3(5)系统频率特性/ (rads1)l()/ (db )20( )/180020/ (rads1)0.020.20.00290400.020.2406020135im re 0()g j450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8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20、 - - - - - - - - - - - - - 第 8 页,共 38 页 - - - - - - - - -116 低频渐近线为2000450lim re ()lim( )lim45012500 xg jr同时可知,频率特性实部、虚部均0,具有相位超前作用,故名超前校正装置;3)()有超前最大值m。(b)电网络的传递函数为221212122211( )1()11,rr csscg srr csrrscrrtr cr频率特性为2121()()1jr cg jjrr c幅频特性2221()()1tat相频特性()arctanarctantt伯德图见图5.9(a) ,此电网络是系统校正中常用的

21、滞后校正装置(见第六章),呈现以下特点:1) 转折频率t1与t1之间渐近线斜率为20db/dec,起积分作用;2)()在整个频率范围内都0,具有相位滞后作用,故名滞后校正装置;3)()有滞后最大值m。5.5 由实验测得某最小相位系统幅频特性如下,试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表 5.1 最小相位系统的实验数据/(rad s1) 0.3 0.5 1.25 2 2.5 5 6.25 10 12.5 20 25 50 100 a9.978 9.79 9.64 9 8.78 6.3 5.3 3.24 2.3 0.9 0.6 0.1 0.01 解:1)根据表5.1,求出与每个频率对应的稳态输出与输入幅值比的分贝值

22、20lga,见表 5.2。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3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3 页,共 38 页 - - - - - - - - -121 表 5.2 最小相位系统的实验数据/(rad s1) 0.3 0.5 1.25 2 2.5 5 6.25 10 12.5 20 25 50 100 a9.978 9.79 9.64 9 8.78 6.3 5.3 3.24 2.3 0.9 0.6 0.1 0.01 2

23、0lga 19.98 19.82 19.68 19.08 18.87 15.99 14.49 10.21 7.23 0.92 4.43 20 40 2)已知该系统为最小相位系统,可直接由幅频特性曲线求出传递函数,根据表5.12 绘出系统的对数幅频性曲线l(),如图 5.10 虚线所示。3)根据求得的l(),由 0、 20、 40、 0db/dec 斜率的线段近似,求出其渐近线,如图5.10 实线所示。4)由低频段确定系统积分环节的个数v 与开环传递系数k低频渐近线的表达式为l()=20lgk=20db,系统为0 型, k=10。5)由渐近线的每个转折点确定各典型环节的转折频率;并由渐近线在转折

24、点斜率的变化量确定串联的各典型环节。在转折频率13处,斜率减小20db/dec,则必有惯性环节11( )31g ss;在转折频率230处,斜率减去40db/dec,则有振荡环节121)(22tsstsg,阻尼比 可由谐振峰值的大小查表求取。由图5.10,230处 l()的误差约为 6db,查教材表5.7(振荡环节对数幅频特性最大误差修正表)可得,1。因此,221( )11190015gsss。图 5.10 题 5.5 控制系统的开环伯德图1 40 10 l( )/(db)100 0 60 / (rads1) 0.01 40 20 20 20 20 12 60 60 20 40 60 3 30

25、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4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4 页,共 38 页 - - - - - - - - -122 6)综上,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10( )11(31)(1)90015g ssss5.6 各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如下,用奈氏稳定判据判断下列反馈系统的稳定性(1) 2500( )(100)kgss ss(2)100(0.011)( )(1)ksgss s解: (1) 2500( )(100)kgss

26、 ss令 s=j,得开环系统频率特性2500()(100)kgjjj1)系统为型系统,a(0)=,(0)=90o,低频特性始于平行于负虚轴的无穷远处。低频渐近线如下确定:将频率特性表达式分母有理化为222222222222222500500(100)()(100)(100)(100)500500(100)500500(100)(100)(100)(100)kjjgjjjjjjj则低频渐近线为222000500lim re()lim()lim0.05(100)xg jr同时可知,频率特性实部0 ,故曲线只在第二与第三象限。2)nm=3,则()=270 ,幅相特性沿正虚轴进入坐标原点。3)此系统无

27、开环零点,因此在由 0 增大到过程中,特性的相位单调连续减小,从90o连续变化到270 。奈氏曲线是平滑的曲线,从低频段开始幅值逐渐减小,沿顺时针方向连续变化最后终于原点。4)()有 180 相位角,故曲线与负实轴有交点,交点坐标可以由下式确定im g(j)= i()=2222500(100)0(100)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5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5 页,共 38 页 - - - - - - -

28、- -123 解之得交点处频率=10,代入实部i(),即可得曲线与负实轴交点的坐标为222105005(100)该系统开环奈氏曲线见图5.11(1)。5)曲线始于虚轴的无穷远处,与负实轴的交点为(5,j0) 。故当由 0 变到 +时,开环频率特性曲线顺时针包围(1,j0)点的次数为1/2,n=1/2。由于开环右极点数为p=0,故z = 2n + p=2 闭环系统有两个右极点,闭环不稳定。解: (2)100(0.011)( )(1)ksgss s令 s=j,得系统开环频率特性100( 0.011)()(1)kjgjjj该系统为非最小相位系统,p=1,开环系统的相频特性为()arctan0.019

29、0(180arctan)270arctan0.01arctan1)系统为型系统,a(0)=,(0)=270o ,低频特性始于平行于正虚轴的无穷远处。低频渐近线如下确定:将频率特性表达式分母有理化为(1)(2)图 5.11 题 5.6 系统幅相频率特性0 im re 5 0.05 0 1 0 im re 101 0 1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6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6 页,共 38 页 - - - -

30、 - - - - -124 22222100( 0.011)100(10.01 )(1)()(1)(1)(1)100(10.011.01 )101100(10.01)(1)(1)(1)kjjjjgjjjjjjjj则低频渐近线为2000101lim re()lim()lim101(1)xg jr同时可知,频率特性实部0 ,故曲线只在第二与第三象限。2)()=90 ,幅相特性沿负虚轴进入坐标原点。3)此系统有开环零点0.011s,因此在=100 附近曲线有凹凸。4)()有 180 相位角,故曲线与负实轴有交点,交点坐标可以由下式确定im g(j)=i()=22100(10.01)0(1)解之得交点

31、处频率=10,代入实部i(),即可得曲线与负实轴交点的坐标为2101011(1)5)该系统开环奈氏曲线见图5.11(2),与负实轴的交点为(1,j0) ,说明闭环系统临界稳定,有位于虚轴上的共轭虚根。若直接采用劳斯判据,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22( )1001000a sssss闭环极点为1,210sjj与奈氏判据的分析一致。5.7 设系统的开环幅相频率特性如图5.12 所示,判断闭环系统是否稳定。图中p 为开环传递函数在右半 s平面的极点数,v 为系统的型别。解:(a)0v,1p,12n,20znp,故闭环系统稳定。(b)0v,1p,12n,1n,2()0znnp,故闭环系统稳定。(c)0v,

32、1p,12n,22znp,故闭环系统不稳定。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7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7 页,共 38 页 - - - - - - - - -125 (d)2v,在0 附近,曲线以为半径,逆时针补画= 2 90 =180 的圆弧与正实轴相交。0p,0n,20znp,故闭环系统稳定。(e)1v,在0 附近,曲线以为半径,逆时针补画= 90 的圆弧与正实轴相交。2p,1n,20znp,故闭环系统稳定

33、。(f)2v,在 0附近,曲线以为半径,逆时针补画= 2 90 =180 的圆弧与正实轴相交。0p,1n,22znp,故闭环系统不稳定。(g)0v,1p,12n,20znp,故闭环系统稳定。(h)0v,2p,0n,22znp,故闭环系统不稳定。5.8 已知最小相位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如图5.13 所示。(1)写出其传递函数;(2)绘出近似的对数相频特性。图 5.12 题 5.7 图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8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34、 - - - - - 第 18 页,共 38 页 - - - - - - - - -126 解: (a)1) 由低频段确定系统积分环节的个数v 与开环传递系数k 由于低频段的斜率为0db/dec,该系统为0 型系统。由20lg60k,求出 k=1000。2)确定串联的各典型环节第一个转折频率1=1rad s1,且斜率减小20db/dec,有一个惯性环节11s;第二个转折频率2=10rad s1,且斜率减小20db/dec,有一个惯性环节1110s;第三个转折频率3=300 rads1,且斜率减小20db/dec,有一个惯性环节11300s。3)综上所述,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00( )11

35、(1)(1)(1)10300kgssss4) 绘出近似的对数相频特性对于最小相位系统,对数频率特性的低频渐近线斜率为20vdb/dec,相频特性()|0=90v ,均与积分环节的个数v 有关;当时,若 n m,高频渐近线斜率为20(nm)db/dec 的斜线,()|=90(nm) 。因此,本开环系统相频特性有,(0)=0 ,()=270 。图 5.13 题 5.8 图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9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36、- - 第 19 页,共 38 页 - - - - - - - - -127 最小相位系统的对数相频特性和对数幅频特性的变化趋势相同,即若 l()的斜率减小 (或增大), 则 ()的相位也相应地减小(或增大);如果在某一频率范围内,对数幅频特性l()的斜率保持不变,则在这些范围内,相位也几乎保持不变。因此,系统的相频特性在每个惯性环节的转折频率处有相应的变化,并可直接求取几个典型频率处(如转折频率)的相位,以提高曲线的准确性。如果系统有开环零点,则在相关转折频率处特性曲线出现凹凸。转折频率处相位为:(1)= 51.7 ,(10)=131 ,(300)=223 。本系统近似的对数相频特性见图5.

37、14(a)。解: (b)1)由低频段确定系统积分环节的个数v 与开环传递系数k 低频段的斜率为20db/dec,该系统为i 型系统, v=1。将低频渐近线延长线上的点l(100)=0,代入低频渐近线的表达式l()=20lg k20lg,可以求出k=100。2)确定串联的各典型环节第一个转折频率1=1rad s1,且斜率减小20db/dec,有一个惯性环节11s;第二个转折频率2=100rad s1,且斜率减小20db/dec,有一个惯性环节11100s;3)综上所述,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0( )1(1)(1)100kgss ss4) 绘出近似的对数相频特性与题(a)的分析相同, 本开环系

38、统相频特性满足,(0)=90 , ()=270 。转折频率处相位为:(1)=135 , (10)=180 ,(100)=225 。系统的相频特性在每个惯性环节的转折频率处有相应的变化。本系统近似的对数相频特性见图5.14(b)。/ (rads1)180 900110100 300(a)图 5.14 题 5.8 系统开环对数相频特性270 ( )/()/ (rads1)180 900110100(b)270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0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39、f - - - - - - - - - - - - - - 第 20 页,共 38 页 - - - - - - - - -128 解: (c) 1)由低频段确定系统积分环节的个数v 与开环传递系数k 低频段的斜率为0db/dec,该系统为0 型系统。由20lg20k,求出 k=10。2)确定串联的各典型环节第一个转折频率1=5rad s1,且斜率减小40db/dec,有一个二阶振荡环节,其时间常数为11115t,由110.25,此振荡环节为21212525ss;第二个转折频率1=80rad s1,且斜率增加40db/dec,所以有一个二阶微分环节,其时间常数为221180t,由210.110,

40、此二阶微分为216400400ss。3)综上所述,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21110(1)6400400( )1212525kssgsss4) 绘出近似的对数相频特性同上,本开环系统相频特性满足,(0)=0 ,()= 0 ,转折频率处相位为(5)=(80)= 91 。系统的相频特性在每个二阶振荡环节的转折频率处有相应的变化。本系统近似的对数相频特性见图5.15(c)。解: (d) 1)由低频段确定系统积分环节的个数v 与开环传递系数k 由于低频段的斜率为+20db/dec,该系统有一个纯微分环节。低频渐近线表达式为l()=20lg k+20lg,将点 l(10)=0 代入,可求出k=0.1。图

41、 5.15 题 5.8 系统开环对数相频特性/ (rads1)1800(c)()/()/ (rads1)90 450110100(d)()/()580170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1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1 页,共 38 页 - - - - - - - - -129 2)确定串联的各典型环节转折频率=100rad s1,且斜率减小20db/dec,有一个惯性环节11100s。3)综上所述,该系统的开环

42、传递函数为0.1( )11100ksgss4) 绘出近似的对数相频特性同上,本开环系统相频特性满足,(0)= 90 ,()=0 。系统的相频特性在惯性环节的转折频率处为(100)=45 。本系统近似的对数相频特性见图5.15(d)。5.9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如下,求系统的相角裕量,并判断闭环稳定性。(1)2210( )(1)(0.250.41)kgss ssss(2)100( )(1)(101)kgss ss解: (1)可知系统包含有放大、积分、两个二阶振荡环节,二阶振荡环节的参数为221:1,1,0.511:0.5,2,0.40.250.41ntnttsstss因此,转折频率分别为1=1rad

43、 s1、2=2 rad s1。绘制开环伯德图如图5.16 所示。低频段斜率为20db/dec,并通过点l(1)=20db。经过转折频率1后斜率为 60db/dec,经过转折频率2后最终斜率为100db/dec。并有l(2)= l(1) 60lg2=2db 开环传递函数中两个振荡环节的阻尼比分别为1=0.5,2=0.4。由教材表5.7 可知,对数幅频特性的修正值分别为0db 和 2db,误差很小,可不必修正,对分析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与相对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可以直接从半对数坐标系上读取,也可根据渐近线求取,方法如下:()(2)100,()0lglg 2ccclll求得系统的幅值穿

44、越频率c=2.2 rads1,代入系统的相频特性有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2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2 页,共 38 页 - - - - - - - - -130 2210()(1)(10.250.4)kgjjjj220.4()90arctanarctan110.25180()1680c直接求解三角函数()180,可以求出系统的相角穿越频率g,但计算十分复杂。实际上g也可以从半对数坐标系上读取,有g=0

45、.8 rads1。 将g代入低频渐近线表达式,可求得 l(g)=2020lgg =21.9db,系统的幅值裕量为lh=l(g)= 21.9db0 因此,闭环系统不稳定。解: (2)可知系统包含有放大、积分、两个惯性环节,转折频率分别为1=0.1 rads1、2=1 rad s1。绘制开环伯德图如图5.17 所示。低频段斜率为20db/dec,并通过点l(0.1)=20lg k20lg0.1=60db 。经过转折频率1后斜率为 40db/dec,经过转折频率2后最终斜率为60db/dec。图 5.16 题 5.9(1)控制系统的开环伯德图90 1 40 2 l()/(db) 80 10 20 6

46、0 / (rads1) 0.1 ( )/( )180 / (rads1) c=2.2 100 270 40 120 1 2 10 360 450 g20 0.8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3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3 页,共 38 页 - - - - - - - - -131 可以求得 l(1)= l(0.1)40lg1/0.1=20db ,并有()(1)60,()0lglg1ccclll系统的幅值穿越频

47、率c=2.1 rads1,代入系统的相频特性有()90arctanarctan10180()61.80c相角穿越频率g=0.32(rad/s) 。将g代入中频渐近线表达式,可求得l(g)= l(0.1)40lgg /0.1=40db 系统的幅值裕量为lh= l(g)=40db0 因此,闭环系统稳定,并具有较好的稳定裕量。90 图 5.18 题 5.10 控制系统的开环伯德图1 40 10 l()/(db)100 20 40 / (rads1) 0.1 ( )/( )180 / (rads1) ca 60 270 40 20 g20 1 10 100 0.01 cb k=1 a k=10 b 3

48、.16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5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5 页,共 38 页 - - - - - - - - -133 (2)当 k=10 时,求系统的相位裕量;绘制开环伯德图如图5.18 对数频率特性(b)所示。 相对于对数频率特性(a), 开环传递系数增加10 倍, l()曲线上升20db,相频特性保持不变。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c=3.16 rads1,也是系统的相角穿越频率,代入系统的相频特性有1

49、80()0c系统的幅值裕量为lh=l(g)=l(c)=0db 因此,稳定裕量为零,闭环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3)分析开环传递系数的大小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由以上分析可见,对一结构、参数给定的最小相位系统,当开环传递系数增加时,由于l()曲线上升,导致幅值穿越频率c右移,从而使得相位裕量与幅值裕量都下降,甚至使系统不稳定。5.11 某延迟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90 图 5.19 题 5.11 控制系统的开环伯德图1 40 10 l()/(db)100 20 40 / (rads1) 0.1 ( )/( )180 / (rads1) c 270 40 20 20 1 10 100 0.01 精品学

50、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6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6 页,共 38 页 - - - - - - - - -134 ( )(1)skegss s试确定系统稳定时所允许的最大延迟时间max。解:绘制最小相位系统1(1)s s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5.19 所示,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c=1 rad s1。延迟环节se不影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但使相频特性随增加而滞后无限增加,延迟环节导致的相位滞后对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不利

51、。考虑到延迟环节se的滞后作用,系统在c=1 rad s1处的相位裕量为180180()18090arctan4557.33.14c当系统临界稳定时,有4557.30因此,系统稳定时所允许的最大延迟时间max为max0.79s注: 在 ma tlab 中,可建立滞后系统的数学模型sys,并直接利用bode(sys)和 nyquist(sys)绘制滞后系统的伯德图和奈氏图。指令如下:sys=tf(num,den,inputdelay,a) 其中, num 定义为系统连续部分的分子多项式,den 为系统连续部分的分母多项式,a定义为延迟环节ase的滞后时间。也可建立系统的零极点模型:sys=zpk

52、(z,p,k, inputdelay ,a) z、p、k 分别为系统的开环零点、开环极点与开环传递系数。5.12 某系统结构如图5.20 所示,试按照开环频域指标 和c之值估算闭环系统的时域指标% 和 ts。图 5.20 题 5.12 图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7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7 页,共 38 页 - - - - - - - - -135 解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40(1)( )(0.051)(8

53、1)ksgssss绘制开环伯德图如图5.21 所示。低频段斜率为20db/dec, 并通过点l(0.1)=52db 。 经过转折频率1=0.125 rad s1后斜率为 40db/dec,经过转折频率2=1rad s1后斜率为 20db/dec,经过转折频率3=20rad s1后斜率为 40db/dec。l(1)= l(0.1)40lg1/0.1=12db 并有()(1)20,()0lglg1ccclll可求得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c=4 rad s1,代入系统的相频特性有()arctan90arctan8arctan0.05180()66.40c高阶系统的开环频域指标( 、c)与时域指标(% ,

54、ts)之间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通常采用经验公式来近似。1)高阶系统的超调量与相位裕量的关系通常用下述近似公式估算:1%0.160.41100%19.8%sin2)高阶系统的调节时间与相位裕量的关系通常用下述近似公式估算图 5.21 题 5.12 控制系统的开环伯德图0.1 40 1 l()/(db)10 20 40 / (rads1) 0.01 c=4 40 20 20 20 52 60 20 40 12 0.125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8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55、f - - - - - - - - - - - - - - 第 28 页,共 38 页 - - - - - - - - -136 2112 1.512.511.75%sinsinscts以上估算公式是在比较严格的情况下推导的,实际值往往更理想。通过matlab仿真可得,此系统准确的动态性能指标为:%12%,1.535%sts。可见,利用开环频域指标和c估算闭环高阶系统的时域指标% 和 ts,是完全满足工程实际的。5.13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试绘制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计算系统的谐振频率及谐振峰值,并估算闭环系统的时域指标% 和 ts。(1))2(16)(sssg(2))15()1

56、5.0(60)(ssssg解: (1))2(16)(sssg方法一:可以先画出开环对数频率特性l()及(),再利用尼柯尔斯图线绘制系统闭环对数频率特性。方法二:由于是二阶系统,可以根据闭环传递函数直接求取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1)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2216161(2)( )16121611(2)1680.25,4,0.25nts sssssss st根据伯德图的绘制规律,求出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见图5.22(1)。对于振荡环节,以渐近线代替实际对数幅频特性时,要特别注意误差修正。如果在 0.470.7 范围内,误差不大;而当很小时,要有一个尖峰纠正。对于 =0.25,查教材表5.6 修正表,可

57、得转折频率t=4rad s1处最大误差为6db。在转折频率附近的修正曲线见图5.37 虚线,可以明显地看出振荡环节出现了谐振。而且 越小,谐振峰值mr越大,谐振角频率r越接近于转折频率t(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n) 。已知二阶系统谐振频率r和谐振峰值mr(r)与系统特征量之间的关系为2123.74/rnrads212.072120lg6rrmmdb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9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9 页,共

58、 38 页 - - - - - - - - -137 2)闭环系统的时域指标% 和 ts计算如下二阶系统的时域指标与频域指标之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根据21%100%e或由教材图5.70 二阶系统% 、 mr、 与 的关系曲线,可直接查得%44%335%snts解: (2))15()15 .0(60)(ssssg同理,由于是二阶系统,可以根据闭环传递函数直接求取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2260(0.51)60(0.51)0.51(51)( )60(0.51)531600.0830.51711(51)sssssssssssss一阶微分环节的转折频率1=2rad s1处,渐近线斜率在

59、此增加20db/dec。二阶振荡环节的参数为0 (1) (2) 图 5.22 题 5.11 控制系统的开环伯德图4 40 l( )/(db)40 / (rads1) 0.4 ( )/( )180 / (rads1) r 20 20 4 0.4 0 2 20lgm( ) 3.45 40 l()/(db)20 / (rads1) ()/( )0 / (rads1) 220 20 90 0 20lgm( ) 20 3.45 25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0 页,共 38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60、 d f - - - - - - - - - - - - - - 第 30 页,共 38 页 - - - - - - - - -138 10.0830.2913.450.5170.892nttsrad stt根据伯德图的绘制规律,求出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如图 5.22(2)所示。 对于振荡环节, 由于=0.890.707,系统不产生谐振,并在转折频率2=3.45rads1处有约5db 的修正量。由教材图3.24,当=0.89 时,系统过渡时间约为41.165%stts=0.890.707,系统无振荡。但系统有闭环零点z= 2,而闭环零点的作用将使系统响应加快,并有超调,且闭环零点离闭环极点越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