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众聚集场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及对策_第1页
浅析公众聚集场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及对策_第2页
浅析公众聚集场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及对策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公众聚集场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及对策 近年来,全国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形势非常严峻,2000年发生的河南焦作天堂音像俱乐部、河南洛阳东都商厦特大火灾,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庞大的财产损失;2004年2月15日,吉林中百商厦又发生了致使54人死亡的特大火灾;2008年发生的深圳市舞王俱乐部、义亭镇成帅酒店发生的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这几起火灾造成人员重大的伤亡,影响深远,结果是疼心的。 在全国上下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大消防安全治理整顿工作力度的状况下,公众聚集场所何以发生火灾不断?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索并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年工作施行,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

2、作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 1.1经营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一些经营业主消防安全意识差,法治观念淡薄,违法违章经营已成为公众聚集场所的特别问题。一些经营业主重效益轻安全,急功近利,短期行为严重,对经营场所存在的问题不重视、处理不及时,火灾隐患重重,随时威胁着从业人员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大部分从业人员和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差,消防安全常识贪乏,对身边的危险熟视无睹、麻木不仁,缺乏逃生自救常识,一旦发生火灾,便惊慌失措,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1.2长效管理措施不利。各级消防部门每年都要开展公众聚集场所专项治理,特别是一些地方发生公众聚集场所恶性火灾之后,全国上下专项治理斗争更是轰轰烈烈。但由于专项治理阶

3、段性强、带有突击性,治理工作结束后,火灾隐患反弹现象比较普遍。这使公共场所消防安全问题陷入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不良循环之中。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无小事,无论是消防通道不畅、安全门被堵,还是违章用火用电装修,都可能导致火灾,造成群死群伤。这就要求各级消防部门必须将公众聚集场所消防监督纳进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长效管理。但目前长效管理措施缺乏力度,存在重大轻小、重市区轻乡村、重白天轻夜晚、重发证轻管理等问题,存在死角死面和失控漏管现象,为火灾隐患的滋生留有余地。 1.3公众聚集场所人员自防自救能力低下。要减少火灾人员伤亡,应在提升公众聚集场所的自防自救能力上下功夫。而目前公众聚集场所无论在人防

4、和技防等方面水平普遍较低,特别是在火灾发生后消防队到达前这段时间内,从业人员不能及时报警、快速组织疏散和灭火,消费者以不能及时进行逃生自救,导致群死群伤和重大财产损失。 1.4公众聚集场所面临新状况、新问题不断增多,并趋向复杂化。 1.4.1公众聚集场正向大规模、高档次、多功能方向发展,引发火灾的因素更多更复杂,火灾更难于扑救,人员更难于疏散抢救; 1.4.2休闲中心、歌舞厅等公众聚集场所从业人员和消费者留宿现象比较普遍,一些效益比较好的场所超员现象严重,特别是一些公众聚集场所设在其它建筑内,未按规范要求进行防火分隔; 1.4.3多数公众聚集场所白天关门夜晚经营,有的设在城乡结合部、偏远乡村,

5、甚至有的锁门或搞“地下经营,给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带来管理难度; 1.4.4公众聚集场所属于豪华型,大多数追求过于高档次,在装修过程中未按要求进行防火处理,降低耐火等级,大大降低了火灾抗御能力,在发生火灾的同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影响扑救。 2.目前,要改善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状况,预防和扼制公众聚集场所重特大火灾特别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1把住审批发证关口,消除产生火灾隐患源头 2.1.1要严把审批关,不符合制定规范要求的坚决不批; 2.1.2要严把施工检查关,坚决制止建筑工程中减、缓、砍、降消防制定的行为; 2.1.3要严把验收关,坚决禁止未经审核或验收不合格

6、的场所投入使用; 2.1.4要严把消防安全检查关,坚决禁止不符合安全条件的公众聚集场所营业。要按照“谁审核,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和“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审批、验收、发证和安全检查的责任,对发生问题的审批项目,要严格执行责任倒查追究制。 2.2专项治理与长效管理并重,实现公众聚集场所长治久安。 2.2.1要不断加大专项治理力度。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保持消防、治安、文化、工商等有关部门协同监督,分口把关,执行消防安全一票否决制。在侧重对市区公众聚集场所开展治理整顿的同时,要将城乡结合部、偏远地区和乡村的公众聚集场所纳进治理范畴,防止失控漏管。 2.2.2要切实强化长效管理。要将

7、公众聚集场所按市级、县市区级、乡镇街道级全部纳进管理范畴,分别落实到支队、消防大队科、股、派出所,执行三级管理,做到监管权限明确,责任落实。所有的公众聚集场所都要建立防火档案和管理台帐,对辖区内的公众聚集场所,各级消防监督部门要做到底数清、状况明。保持定期召开公众聚集场所负责人会议,通报全国公众聚集场所火灾案例和本地的消防安全管理状况,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抓好火灾隐患的整改,落实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保持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检相结合、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白天检查与夜晚检查相结合,切实加大防火检查力度,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2.3建立健全社会化管理机制,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优良局面。 各行业主管

8、部门要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对公众聚集场所的日常监督管理。公众聚集场所要建立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机制,将被动地开展消防安全工作变为自觉行为,建立健全消防组织、制度,明确职责责任,制定灭火疏散预案并及时组织演练。要强化巡查工作,防止遗留火种,强化消防通道、安全出口和火源电源管理,预防用火不慎及电气故障引发火灾,防止安全门及通道被堵造成群死群伤。同时要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及时反映经营中公众聚集场所存在的各种违法章行为和各类火灾隐患,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的优良氛围。 3.加大宣扬教育力度,不断提升公众聚集场所从业人员的自防自救和应急处置能力。 3.1要执行公众聚集场所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对公众聚集场所开展全员培训,使公众聚集场所的全体员工熟知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 3.2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拓宣扬专栏,进行热点追踪报道,播发公益广告,大力宣扬消防法律、法规以及防火灭火常识和火场逃生知识,加大新闻曝光力度,强化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