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_第1页
浅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_第2页
浅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_第3页
浅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1高邮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苏省高邮市225600; 2.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检 验科江苏省泰兴市225400摘要:目的观察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诊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的变化 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50例mp p患儿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症mp p组(a组)34例和重症mp p组(b组)16例。所有患儿入院2 4 h内常规 测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患儿经治疗后,感染恢复期复查上述指标。结果 重症mp p组(b组)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平均水平均高于轻症mp p 组;感染恢复期b组的炎症指标异常高于a组。结论 mp p的炎症反应指标 随病情程度不同而变化,据其可

2、作为mp p免疫干预监测依据;根据重症mp p组的炎症反应持续时间长,对重症mpp早期实施免疫干预不仅可以阻止病 情进一步恶化,而且能促进病情恢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是指 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缓慢发热、头痛、咳嗽、乏力以及无明显肺部体征为特征 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好发于5-15岁儿童。一般病情较轻,无典型性的临床表 现,常依赖于实验室检验,对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高邮市人民 医院儿科观察不同程度症状、体征时炎症反应指标异常情况,探讨其是否可作为 临床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

3、、免疫干预治疗的时机选择和预后判断提供可行的依 据。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选择自2011年2月2013年1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50 例mp p患儿50例,其中势26例,女24例;年龄16岁。根据病情轻重分 为轻症mp p组(a组)34例和重症mp p组(b组)16例。轻症mp p组(a 组)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16岁,平均(3.98±2.01) 岁。重症mp p组(b组)16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16岁,平均 (3.85±1.85)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比较,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 参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

4、指南(试行)中mpp诊断标准。1.3纳入标准(1 )符合mp p诊断标准;(2 )年龄16岁;(3 ) 患儿家属知情同意。1.4排除标准(1 )呼吸困难、缺氧及肺外并发症者;(2 )资料不 全者。1.5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应用阿奇霉素1 0 m g / ( k g · d ), 共5 d,轻症组停4 d 口服阿奇霉素3 d ;重症组联用第三代头泡和甲基强的松 龙每次2 m g / k g静脉滴注3 d ,再予强的松片2 m g / ( k g · d ) 分次口服3 d,阿奇霉素口服24个疗程。1.6观察指标 所有mpp患儿均于入院2 4 h内抽血送

5、检,常规检测 血沉,应用血细胞自动计数仪进行血常规检测,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测c反应蛋白 (crp)、肝肾功能、心肌酶谱。治疗后感染恢复期重新复查上述指标。2结果2.1炎症指标变化 其中以crp升高最为显著,重症组患儿c r p平 均值为5 1. 5mg / l,最高值达1 17m g / l ,轻症组患儿c r p平均值 为1 4.7m g / l ,最高值为32.5m g / l o重症m p p组(b组)白细胞、血沉、 c反应蛋白平均水平均高于轻症mp p组(a组)。2.2肺外损伤表现 心肌损伤2例均表现有两项或两项以上心肌酶增高, 肝功能异常1例,全身散在皮疹1例。2.3两组恢复期炎症指标

6、比较 轻症组感染恢复期白细胞恢复正常,血 沉正常,crp升高1例。重症组白细胞升高2例,血沉升高2例,crp升 高5例,考虑重症组炎症反应严重,炎症指标恢复慢。重症病例发热持续不退者, 有2例用甲基强的松龙每次2mg / k g静脉滴注3 d,再予强的松片2mg / (k g ·d), 口服3 d ,症状改善,体温降至正常。3讨论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由于mp可以刺激机体 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并通过细胞因子介导广泛异常的免疫反应,其临床表现 轻重不一,常并发肺外合并症,发生率较高的有胸膜炎,溶血性贫血,肝、肾损 害,心肌炎等。mp肺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

7、楚,既往多认为主要是由mp在 肺组织局部生长繁殖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认为mp感染与体液免疫、细胞 免疫均有关,存在机体免疫反应、免疫逃逸、免疫调节、免疫抑制、免疫蓄积 等。因此难治性病例越来越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患儿出现病程长、反复发作, 病情迁延不愈,伴发多脏器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本研究观察不同程度症状、体征吋炎症反应指标异常情况,旨在探讨其 是否可作为临床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免疫干预治疗的时机选择和预后判断提 供可行的依据。mp感染的致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可通过3种不同方 式造成损害2: ( 1 ) mp的直接毒性作用:mp对宿主呼吸道黏膜的上皮细胞 黏附和定植是感染发生的关键

8、因素之一。(2 )免疫反应损害:牵涉到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的变化及免疫逃逸。(3)毒性和炎症反应:病原菌和巨噬细胞接触后 释放化学介质,诱发毒性和炎症反应。本研究重症病例炎症指标恢复慢,为 肺炎支原体治疗疗程长提供了参考,有的疗程达13个月。由于目前对mp 肺炎的致病机制仍不十分清处,因此对m p介导的肺炎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疗效仍 存有争议。有报道认为,对mp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儿童,是否应用大环内酯类 药物治疗的结果并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尽管合理应用包括人环内酯类药物在内 的抗生素治疗,一些健康儿童在感染mp后仍可进展为重症,甚至致死性肺炎的 报道。本组研究中重症mp p炎症反应指标均明显异常,

9、特别是crp、血 沉升高提示患儿存在显著免疫反应,对于发热持续不退、炎症反应强烈的患儿及 时给予激素免疫干预,对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有益。从本组研究中2例使用激素 治疗后结果表明:m p感染并发肺外损害尤其是病情严重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后 症状、体征得到明显改善。目前认为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指征为急性期病情重的m pp;肺部病变迁延而出现肺不张、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肺外并发症者6。因此,mpp的炎症反应指标随病情程度不同而变化,通过检测炎症反 应指标异常情况,对判断mp p轻重有积极临床意义,据其可作为mp p免疫 干预监测依据;根据重症mp p组的炎症反应持续时间长,对重症mp p早期 实施免疫干预不仅可以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而口能促进病情恢复,防止并发症 的发生。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社 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上)j中华儿科杂志,2007, 45 (2): 83-90.【2】高勤在,陈淑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1 0 0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中西医 结合儿科学,2012, 4 (3): 259-260.【3】董宗祈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致病机制与治疗的关系j.实用儿科杂志,2007,2 (4): 243-245.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