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和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中下段较大结石的疗效比较_第1页
腹腔镜和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中下段较大结石的疗效比较_第2页
腹腔镜和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中下段较大结石的疗效比较_第3页
腹腔镜和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中下段较大结石的疗效比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腹腔镜和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中下段较大结石的疗效比较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 外科 普外科311100【摘 要】目的:研究并对比治疗输尿管中下段较大结石患者时使用腹腔镜和输 尿管镜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输尿管中下段较大结石患者共46例,根据随机 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接 受输尿管镜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二期手术 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 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二期手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 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均&lt

2、;0.05o结论: 在输尿管中下段较大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应用。【关键字】输尿管中下段;较大结石;腹腔镜治疗;输尿管镜治疗;疗效对比【中图分类号jr69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 (2016) 14-003-01输尿管结石在势性中壮年人群中多发,主要症状包括了血尿和绞痛, 严重者还会出现梗阻或感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在输尿管结石的临床 治疗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有研究发现该术式在治疗输尿管中下段较大结石的过 程中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损伤,因此术后的并发症发牛率较高,不利于患者的术 后康复。在本次研究中,对输尿管中下段较大结石患者分别采用

3、了输尿管镜 和腹腔镜的治疗方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输尿管中下段较大 结石患者共46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 和观察组(23例),其中,对照组男15例,女8例;年龄在18岁68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30.2±5.1)岁;结石直径为1.3cm-2.5cm,平均为(1.8±0.3) cm。观察组男16例,女7例;年龄在18岁66岁之间,平 均年龄为(30.4±5.2)岁;结石直径为 1.4cm-2.4cm,平均为(1.7&a

4、mp;plusmn;0.4) 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着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 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表示愿意配合。1.2方法对照组接受输尿管镜治疗:患者取截石位,行全身或连续硬膜外麻醉。 在输尿管镜的直视下从患者尿道进入膀胱,在导丝引导下在患侧的输尿管中插入 输尿管镜,找到结石后通过气压弹道碎石杆将其击碎,并使用取石钳将碎石取出, 之后放置输尿管导管或输尿管支架管。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治疗,患者取健侧70°卧位,行全身麻醉。在其 脐部腹直肌旁穿刺并放置10mm穿刺套管,建立气腹后插入30°镜。在腹腔 镜直视下在麦氏点附

5、近无血管区以及耻骨和脐部的连线中点处分别放置5mm. 10mm穿刺套管,沿着升结肠的外侧将toldt线切开,从而使后腹膜区域充分暴 露。以骨盆缘或者腰大肌为标志,找到输尿管后在结石部位对输尿管行纵向切开, 将结石取岀后置入dj管,缝合切口并放置引流管。1.3评价指标统计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二期手术率、手术吋间、术后下床活动吋间, 并与观察组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手术成功标准:患者输尿管结石被完全击碎或 者完全取出,未残留较大结石,输尿管通畅;dj管成功放置且术后没有出现严 重并发症3。1.4统计学分析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 处理过程中,t值用以检验

6、计量资料,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 进行判定,其标准为:若p值低于0.05,则提示最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若p 值高于0.05,则提示最后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2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二期手术率显著低于对 照组,观察组的手术吋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显著长于 对照组,p均<0.05o见表1、表2。3讨论相关的研究发现,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一旦发病,患者将会出现明显疼痛 和血尿,严重者还会并发梗阻和感染,导致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等症状。而如 果结石较大并长期滞留,那么将会导致患者合并输尿管息肉或输尿管狭窄,从而 出现结石嵌顿,致使周围黏

7、膜充血、糜烂,提高手术治疗的难度。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23例输尿管中下段较大结石患者采用了腹腔 镜治疗,对照组则接受输尿管镜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治疗的成功率更高、 二期手术率更低、手术时间更短,而输尿管镜治疗后患者的下床活动吋间更短。 输尿管镜取石术是临床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治疗中的首选方式,该术式具有手术创 伤小、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但是手术中的视野较小,在手术操作过 程中结石可能出现上移,容易导致手术失败;此外,结石以下输尿管开口变形或 扭曲,都会导致上镜困难,降低手术的成功率5。而腹腔镜手术的操作空间人, 因此保证了清晰的手术视野,更利于解剖学标志的辨认,而且在手术结束吋缝合

8、 操作更加便利。另一方面,输尿管中下段较大结石患者通常输尿管积水和肾积水 较为明显,而且结石以上的输尿管会出现明显的扩张和增粗,因此有助于手术操 作时的辨认,也利于结石的取岀。更重要的是,腹腔镜手术中不需要进行碎石操 作,也不需要进行液压冲洗,结石能够被完整取岀,因此有效避免了碎石返流回 肾脏的发生6。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腹腔镜手术后患者下床活动吋间比输尿管 镜手术组的患者更长,这是因为腹腔镜手术患者接受的是全身麻醉,而且需要进 行腹腔操作;而输尿管镜患者则通常接受连续駛膜外麻醉,因此患者胃肠道的恢 复吋间更快,下床活动的吋间也更短。综上所述,在输尿管中下段较大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治疗的

9、 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李旭明,程洪林,郭闯,等.3种微创手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212例比较j 重庆医学,2011,40(03):271-273.陈静,鹿超,左立,等后腹腔镜和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2 cm嵌顿性结石的 比较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 09(06):27-30.3 王浩,胡云飞,余晓晖,等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 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比较j临床外科杂志,2012,20(09):661-663.4 阮厚鑫,廖贵益.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单侧 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分析j安徽医药,2015, 33(02): 327-328,329.周忠兴,刘伟民,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