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黑龙江大学实习报告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专业: 土木工程实习名称: 工程地质实习 姓名:包玉光学号:20130552实习成绩: 一 前言部分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了解常见岩石的矿物成份,构造,结构.认识常见的地质现象,如断层.褶皱.了解各种地质作用,进一步充实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河流的地质作用及不同的地形地貌特征.为了更好巩固课堂和所学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系统掌握实习地点的地质地貌状况,学会一些地质地貌的考察方法,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结实的基础.实习日期:2015.07.14至2015.07.18实习小组:陈奇 包玉光 刘涛 艾名安 敖日格勒巴图实习地点:河北省秦皇
2、岛市柳江盆地.包括:亮甲山采石场,大石河谷,义院口,张崖子村,东部落,山羊寨实习气候: 本区地处于中纬度地带,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资源丰富。春季多日照,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相对湿度低,空气干燥,蒸发快,风速较大;夏季多阴雨,空气潮湿,气温高但少闷热;秋季时间短,降温快,秋高气爽;冬季长,寒冷干燥多晴天。年气温差较大,年降水量多寡变化显著。四季气候特征为,夏季平均气温高于20,冬季平均气温低于5,春、秋季介于两者之间。每年11月中旬初入冬,到翌年3月底为冬季,长达140天;4月初到6月中旬初为春季,长约75天;6月中旬初到9月中
3、旬初为夏季,约90天;9月中旬到11月上旬末为秋季,约60天。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年平均降雨量为695.5mm,多集中于78月份,可达年降水量的70%,山洪也多集中在这个季节。 总体而言,气候宜人。二 岩石种类,岩性,工程地质特性,产状 沉积岩 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鲕粒灰岩 又称为鲕状灰岩,以一种鲕粒为主要组分的石灰岩,它是一
4、种良好的储油岩,它是兼具化学和机械成因的石灰岩,形成于碳酸钙处于饱和状态的海、湖、波浪活动地带或潮汐通道水流动地带。此次见到的鲕粒灰岩主要位于东部落村与潮水峪村之间的山上,呈灰褐色,硬度不是很大,在断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直径约5mm的小颗粒,犹如一粒粒鱼卵,十分漂亮。 石灰岩 在亮甲山看到的石灰岩主要化学成分为碳酸钙,主要矿物成分有方解石、白云石,断面发灰发白,这说明亮甲山的石灰岩纯度较高,但质地硬度不高,小刀能刻划动,风化较为严重,不适合作为建筑物的基础部分。 石英砂岩
5、 位于张岩子村西的西山上层裸露部分为石英砂岩,该处的石英砂岩呈灰白、黄白色,粒径范围为0.25-0.5mm,属于中砂。石英砂岩是玻璃和冶金辅助原料矿产,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可用于工艺摆设、园林雕塑、喷泉雕塑、浮雕壁画、壁炉等。 竹叶状灰岩 位于东部落村与潮水峪村之间的山上发现的竹叶状灰岩是石灰岩的一种,全名竹叶状石灰岩。岩体呈灰黑色,截面有砾石呈竹叶状,具有观赏价值。它的形成是由碎石集散于海里,经海水常年侵蚀、冲击,慢慢变成类似橄榄状碎石块,一般长0.3-10cm,后又经地壳运
6、动、桑海变迁,渐渐被一种钙质胶结、粘黏、挤压在一起。沧海变为陆地后,这些合成石块在地壳的变化中露出地面,受雨水冲刷风化等外力作用而变成今天的样子。 页岩 在东部落村与潮水峪村之间的山上看到的页岩呈红褐色,层状结构,每层非常薄,约为2-3mm,性脆,硬度很小,用手即可将其击碎,风化程度特别严重,周围有大量风化后的碎片,断面被风化的参差不齐,其上覆盖一层植被。页岩中可能出现动植物的遗体化石。 长石石英砂岩 在义院口村看到的长石石英砂岩呈灰白
7、色,主要矿物组成成分有斜长石、石英以及少量的云母片等,硅质胶结,细粒结构,块状构造。 2岩浆岩 岩浆岩或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岩浆岩主要有侵入和喷出两种产出情况。侵入在地壳一定深度上的岩浆经缓慢冷却而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岩浆喷出或者溢流到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喷出岩由于岩浆温度急剧降低,固结成岩时间相对较短。 辉绿岩 集中出现在亮甲山采石场中的辉绿岩由基性岩浆侵入形成,班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呈暗红色,主要矿物组成有辉石、橄榄石
8、、角闪石。这里的辉绿岩虽然硬度比石灰岩大,但易风化,甚至可以风化为土,所以在其周围有植物生长。 花岗岩 位于张岩子村西的西山下层有植被覆盖的主要为花岗岩。这里的花岗岩为肉红色或灰白色,岩体分布很不均匀,结构构造变化很大,其中有很多混合岩化的迹象和老变质岩的残留体或捕掳体。主要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云母,硬度很大,适合作为重大建筑物的基础部分。但这里的花岗岩外露,由于成岩环境和存在环境差异巨大,易风化,所以完整性不好,有很多裂隙碎块。 花岗斑岩
9、160;在潮水峪村西有一宽约5m的花岗斑岩岩墙,呈细粒基质的斑状结构,侵入在晚寒武世至中奥陶世的地层中。常见被基质熔蚀的钾长石和石英斑晶,主要矿物为石英、云母、长石。因为长石没有完全结晶而成斑状结构。这里的花岗斑岩风化严重,以大块状存在。 闪长玢岩 分布于潮水峪村西北,具有隐基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斜长石、角闪石,还有少量的石英。 3变质岩 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
10、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辉绿岩 集中出现在亮甲山采石场中的辉绿岩由基性岩浆侵入形成,班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呈暗红色,主要矿物组成有辉石、橄榄石、角闪石。这里的辉绿岩虽然硬度比石灰岩大,但易风化,甚至可以风化为土,所以在其周围有植物生长。 花岗岩 位于张岩子村西的西山下层有植被覆盖的主要为花岗岩。这里的花岗岩为肉红色或灰白色,岩体分布很不均匀,结构构造变化很大,其中
11、有很多混合岩化的迹象和老变质岩的残留体或捕掳体。主要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云母,硬度很大,适合作为重大建筑物的基础部分。但这里的花岗岩外露,由于成岩环境和存在环境差异巨大,易风化,所以完整性不好,有很多裂隙碎块。 花岗斑岩 在潮水峪村西有一宽约5m的花岗斑岩岩墙,呈细粒基质的斑状结构,侵入在晚寒武世至中奥陶世的地层中。常见被基质熔蚀的钾长石和石英斑晶,主要矿物为石英、云母、长石。因为长石没有完全结晶而成斑状结构。这里的花岗斑岩风化严重,以大块状存在。 闪长玢岩
12、; 分布于潮水峪村西北,具有隐基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斜长石、角闪石,还有少量的石英。 三地质体、地质现象.地质体构造 褶皱断裂 河流 1褶曲构造 柳江向斜盆地基本上为南北向延伸的不对称甚至局部倒转的向斜,西翼的产状陡峻,西翼南部秋子谷山羊寨一带产状发生倒转,而东翼产状平缓稳定。该不对称的向斜轴部紧靠西翼。因此出露的地层宽度东翼是西翼的五倍或更多。柳江向斜分成三个构造分区:1.柳江向斜东翼区:东翼占据面积很大,约为整个向斜面积的2/3强。东翼区的构造特征是岩层产状平缓稳定(产状向西倾角在10度30
13、度之间)。次生厚度变化小对煤及耐火粘土的开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东翼小岩株。岩床和岩墙为数很多。多处侵入相对柔软的煤层。以致使煤层受变质和扰乱,是开采的一个不利因素。断层多为北西和北东向。以正断层为主,多是小断层。2.柳江向斜西翼区:由于西部花岗岩侵入造成挤压,所以西翼地层出露较窄,次生厚度变化大。西翼取的主要构造特征是:岩层近南北走向,岩层产状变化急剧,倾向东,倾角可达70度,甚至直立,倒转。另一个主要特征是有几条南北走向高度角的逆断层,自西向东上推,延伸很远。由于受到强烈的挤压,岩层厚度变薄,甚至缺失,加上断层发育。因此,该区少有开采价值的沉积矿床。3.柳江向斜核部为燕山期,喷发的中性安山
14、岩所占据。往往构成山地,如老君顶,海拔493.7米,形成了地形例置现象。 2断理构造 本区断理发育,种类繁多,主要为逆断层和正断层,柱状节理和X节理,分布于柳江向斜内,各处特点不尽相同。石门寨126.6高地南采坑逆断层断层在亮甲山组灰岩中,断裂面在剖面上呈舒缓波状。断层面在剖面上见有大片擦痕、阶步,断层面附近有构造透镜体和断层泥发育。断层的上盘产生次一级的牵引褶皱。该断层延伸不远,断距不大。义院口村正断层该断层出露在柳江向斜的核部,上盘下降,下盘上升,在剖面上向东倾斜,倾角约为60°,断裂处有破碎的石头带。从剖面上看
15、,在靠近破碎带处有近水平方向的擦痕,这说明此岩石不仅产生了正断裂,还产生了水平移动,形成了平移断层,故留下了水平擦痕。东部落村西柱状节理此处的柱状节理与水平面呈约90°的夹角,玄武岩构成,棋盘构造,六方柱状,主要由熔岩冷却收缩形成的。东部落村西的X节理这里的X节理规模有大有小,小的仅数厘米至大,大的有数米之长,夹角大致为120°,X节理中间一般填充有白色的方解石脉,形成晚于周围的石灰岩,是有两组剪切力导致的。 3侵入体 柳江盆地地区曾经经历过系列十分复杂剧烈的地质活动,从柳江盆地内发现的种种侵入
16、体就可以从一方面去佐证。出露于东部落张岩子村附近,沉积不整合在石英砂岩之下的花岗岩即是由岩浆侵入到地壳内凝结形成的岩基,其中有很多很多混合岩化的迹象和老变质岩的残留体和捕掳体,其埋藏深、范围大。在潮水峪村西边还发现一个宽约5m、长约40m的岩墙,此岩墙的走向约为125°,岩墙中形成了很多伸缩性裂缝,岩体稳定性差,地下水较活跃,岩溶现象较为强烈,该岩墙周围形成了很多石沟和石芽。在亮甲山上还有许多岩株,其分布面积不是很大,形态不规则,与围岩接触较为陡直,质地较为坚硬,可以作为稳定性良好的地基。此外在亮甲山断面左上方还发现一处岩盘,岩盘规模不大,形似一个凸透镜,夹于两岩层之间,厚度约为岩层
17、的一半,裸露长度约为6m,呈黑褐色,深于周围岩石的颜色。 4岩溶现象 溶沟与石芽是一种规模较小的地表岩溶地形,在潮水峪一带的石灰岩中发育完好。这里的石芽一般高1.5m左右,远远望去,很像雨后春笋,挺立于地表。石芽间的凹槽称为溶沟,溶沟中分布有少量的岩溶堆积物。溶沟是地表流水沿石灰岩表面的裂隙流动,不断对石灰岩进行溶蚀所形成的,随着溶蚀作用的不断进行,灰岩中的缝隙不断扩大,其沟通性亦越来越好,因而加速了地表流水的循环,岩石作用愈加容易进行。随着溶沟的不断发生发展,其规模愈来愈大,介于其间的石芽渐渐显露于地表,形成了现在的地表岩溶
18、景观。 喀斯特水沿可溶性岩石的节理、裂隙进行溶蚀和冲蚀所形成的沟槽间突起与沟槽形态,是喀斯特区山坡上和盆地里常见的一种凹凸不平的地形。水的溶蚀和冲蚀,以及植物的作用,使岩石层面和节理处开始形成微小的沟槽,以及加深扩大的沟、小盆、斗和不规则坑等,统称为溶痕。溶痕加深成为沟槽形态,称溶沟;沟槽间的突起称石芽。溶沟宽十余厘米至 2米,深由数厘米至3米,长度不超过深度5倍者为溶沟,大于5倍者为溶槽,其底部往往被土及碎石所充填。被溶沟分割残存的、高度不超过3米的石芽,常分布在斜坡上。当石芽全被溶蚀残余堆积物红土所掩埋,则称为埋藏石芽。石灰岩发育良好。 5河流地质作用 河谷要素由谷坡、谷底和河床组成,河谷的形态与地壳运动及河流地质作用有关。如果地壳处于抬升状态,则河流以垂直侵蚀作用为主,下蚀作用的结果是加深河谷,常形成陡深狭窄的“V”字型河谷。四总结 本次实习在紧张又快乐的气氛中圆满结束,通过本次实习亲眼见到了很多课本中描述过的地质构造以及岩石,学会了罗盘的使用方法,并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通关检测卷带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练习题【综合题】附答案详解
- 重难点解析河南省邓州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平行线的证明)汇编同步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
- 自考专业(教育管理)模拟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自考专业(护理)模拟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能力检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企业营销自动化工具开发方案
- 自考专业(金融)考前冲刺测试卷【典优】附答案详解
- 航运物流集装箱管理优化策略
- 烘干机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梁的弯曲振动-振动力学课件
- 说专业-物流管理专业
- 用友U8全产品功能介绍
-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责任书
- GMAT数学概念单词
- 三基考试题库3
- 化工安全与环保PPT
- 流体力学的课件
-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800字
- 新录用公务员取消录用审批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