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不当得利制度和物权行为理论关系摘要不当得利是债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功能 在于矫正无法律原因而导致的利益变动,作为民法的一个重 要内容,其产生离不开物权行为理论的支撑,文章拟从不当 得利在德国民法和法国民法中的不同规定和体现来 分析物权行为理论对其的影响,并对我国现行物权法对物权 行为理论的态度做出评价。关键词不当得利;物权行为;物权行为无因性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 (2013) 08-098-02一、不当得利制度在大陆法系国家的产生与发展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原因,为罗马法所创设。在罗马 法上,“如果某项财产价值归于他人但却没有应予承认的正 当基础,那么,
2、法律制度就应该帮助该人使该财产重归于他。 对此,如果该人仍然是所有权人,那么,显然存在物件返还 之诉。但是,如果受领人已成为所有权人,就要求有特殊的 返还请求之诉,从而使之能据以对他人财产价值不当扣留请 求返还。罗马人发明的这一补偿请求权,具有创造性和重要 意义,迄今为止的法律中,这一发明的表现形式虽几经改变, 却仍然存在”。罗马法上的请求返还之诉是主张市民法债权 但不载明请求原因的一种对人诉讼,它用来强制执行有具体 内容的债务,罗马人将补偿请求权与请求给付之诉联系起 来,所以关于不当得利的调整就是由请求返还之诉进行的, 也因此罗马法上的不当得利通常表现为一定的诉。罗马法上 的不当得利,并没有
3、一个统一的基本概念,对它们的界定都 是在特定的案件事实或者是特定的情境下作出的。实践中, 罗马法对不当得利的处理一直是以个别的返还诉权进行,并 没有形成统一的不当得利制度。罗马人发展了以个别返还之诉进行的不当得利返还,由 此揭开了不当得利制度的发展历史,但随后在不同国家里这 个制度有了不同的命运。法国民法典上没有独立的不当得利制度,甚至也没有不 当得利的一般概念。在早期的司法实践中,不当得利往往被 无因管理所替代,直至1892年法国最高法院审理的boudier 案才确立了不当得利的救济方式,此后通过判例和学说才将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作为一般诉权对待,但是它的适用范围 仍仅局限在民法典第1376
4、-1381条的规定下。可见,法国 民法典确有不当得利之具体适用条款,但作为一个统一、 独立的制度,不当得利尚在襁褓之中。有感于此,法国学者 瑞贝特指出:“不当得利原则有如地下之水,滋润具体规则, 以彰显其在,然而从未得以仰见天日。”在德国,不当得利制度摆脱了罗马法上属于准契约的性 质,展现了与法国民法截然不同的制度风貌。现行德国民 法典不当得利单独成为一节,其中812条规定了不当得利 的一般原则,813-817条规定了各种类型的不当得利制度, 并在818822条规定不当得利请求权的相关内容,条文有 十一条之多,适用范围相当广泛。不当得利在德国民法典 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在保持统一性的基础上,区别因
5、给付而受 利益和因给付外事由而受利益两种情形,将不当得利可分为 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两种类型。不当得利的类型 化理论由奥地利学者威尔伯格首倡,后经德国学者卡梅瑞和 拉伦茨等人的发扬,逐渐在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取得通 说之地位。由于德国民法典设立了调整不当得利的概括性条款, 因而形成一套理论成熟、体系完备、协调的不当得利制度; 而法国民法典由于缺失这样的条款,从而导致其不当得 利制度呈现出不够协调的状态。同为有着大陆法系传统的国 家,但在不当得利这一制度的规定上却存在着如此大的差 异,原因何在呢?以下我们来从物权行为理论的角度寻求答 案。二、物权行为理论是不当得利制度产生的基础物权行为
6、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历史法学派创始人、著名 罗马法学家萨维尼提出来的。他认为,私法上的契约,以各 种不同制度或形态出现,甚为繁杂。首先是基于债的关系而 成立的债权契约,其次是物权契约。交付具有一切契约的特 征,是一个真正的契约。一方面包括占有的现实交付,另一 方面亦包括移转所有权的意思表示。萨维尼的这一论述包含 了三项重要原理:1.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原理。他认为交付是 独立于债权契约的一个“真正的契约”,与作为原因的买卖 契约是完全分离的;2.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原理。交付必须体 现当事人独立的意思表示,与作为原因的买卖契约无关,其 效力不受买卖契约的效力的影响;3.物权行为必须以所有权 的转移为目的
7、。按照萨维尼的主张,债权契约与物权契约,是两种不同 的法律行为。债权契约的效力,在于使双方当事人享有债权 和负担债务,并不能发生物权的变动,要发生物权的变动, 有赖于以直接发生物权变动的法律行为,即物权契约。以买 卖为实例,双方缔结的买卖契约属于债权行为,仅能使双方 当事人负担交付标的物和支付价金的义务。要发生标的物和 价金所有权的转移,须另有物权契约,由双方当事人就移转 标的物和价金所有权达成合意,同时还要从事登记或交付行 为。这样,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截然分开,各自独立,这就 是所谓物权行为的独立性。根据萨维尼的理论,在承认物权 行为的独立性的基础之上,必然导致物权行为的无因性,物 权行为的无因性和独立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即当原因行为被 撤销时,所有权仍发生转移,原所有权人不得以所有权为基 础行使请求权,物权行为的无因性理论在实践中虽然具有明 晰物权与债权区别的作用,有其公认的保护交易安全的优 点,其缺陷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即使买卖合同无效,只要处 分行为的双方当事人具有行为能力,而且转让人是标的物的 所有人,那么该处分行为仍然有效,但这时转让人可能会因 此而受到损失而与公平相违背。为了纠正因物权行为制度带来的不合理利益变动的弊 端,德国首创了不当得利制度。德国民法典在其第812条规 定,即使缺乏法律上的原因而受给付的,接受给付的一方应 返还其所受的利益。这种请求返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课件的最好
- 编目员考试原编题及答案
- 安全例会高效召开讲解
- 主体责任落实指南讲解
- 新质生产力赋能经济增长
- 法治对新质生产力的保障作用
- 新质生产力:热词深度解读
- 创建文明校园实施方案
- 小学教育:适配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探索
- 2025年影像科医学影像学报告书写规范解读答案及解析
- 政府机关保安职责及安全政策
- Welcome to school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学校护学岗岗位制度
- 医院感染的典型病例分析与学习
- 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课程标准
- 房产中介行业智能经纪人与信息共享平台方案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投标方案(专家团队版-)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 公司管理安全奖惩制度(2篇)
- 2025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