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金融论文范文-谈述论金融抑制与金融转型word版下载_第1页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谈述论金融抑制与金融转型word版下载_第2页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谈述论金融抑制与金融转型word版下载_第3页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谈述论金融抑制与金融转型word版下载_第4页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谈述论金融抑制与金融转型word版下载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融金融论文范文:谈述论金融抑制与金融转型word版下载论金融抑制与金融转型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论金融抑制与金 融转型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金融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 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内容摘要由于低利率和行政配置廉价资本的金融抑制政策,在实现 推动工业化战略和渐进经济改革成功这两大历史使命后未能及时退 出,已导致资金融通和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并快速积累着系统性风 险。银行体系的总分行制度,正在成为系统性风险集中转嫁给中央财 政的不稳定机制,金融转型迫在眉睫。从金融抑制走向金融的有序发 展,要求整体金融改革为其构建起完善的制度基础。关键词金融抑制金融转型整体金融改革低利率产

2、业结构作者潘英丽,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交 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研 究所潘英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工作室首席专家。(上海200052)有鉴于中国以低利率和行政配置廉价资本为主要特征的金融抑 制政策,在取得工业化战略和渐进经济改革成功后未能及时退出,其 社会成本呈现日益递增趋势。笔者拟对实施近60年的金融抑制政策 的基本特征做出分析,并划分出前后继起的四个阶段,从而揭示出当 前抑制型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理由,以及金融转型的内涵和客观要 求,提出金融转型需要进一步探讨的理由。中国金融抑制政策的基本特征与四个阶段金融抑制政策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

3、战后日本实施的一种服 务于工业化战略的金融配套政策。其基本特征是低利率政策和政府对 低成本资本配置的行政管制或积极干预。政府通过实施低利率政策, 人为降低资本成本以鼓励资本密集型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并通过产 业政策和行政管制手段,将供不应求的廉价资本导入政府需要重点发 展的产业和企业。笔者将中国金融抑制政策的实施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 基本特征相同,但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第一阶段是1952-1985年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通过 压低农产品收购价并提高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工业品价格,将农村剩 余价值转移到工业部门中来,同时通过工业利润上缴国家,形成了几 无成本的工业资本原始积累。据专家估算

4、,这一时期国家从农村获取 的转移收益大约为8000亿元;1 同期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为14420. 18亿元,其中国家投资总额为8451亿元;通过价格剪刀差 转移的资本分别占到55. 5%和95%。2 第二阶段大致为1985-1993年收获货币化利益的阶段。麦相关 金农在经济市场化的秩序中指出,东欧国家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政 府财政收入下降,并伴随恶性通货膨胀,而中国政府财政收入的下降 却没有伴随严重通货膨胀,故而将其称为“中国之谜” o 3张杰的 解释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以m2占gdp比例衡量的货币化程度仅为 25%,货币增长超过经济增长的超发部分因货币化程度的提高被稀释, 从而不会引起通

5、货膨胀。4这一时期货币化利益(即不引起通货膨 胀的货币超量发行收益)约为8447亿元,年均占gdp5. 4%, 5 1993 年高达gdp的11%。6 19921993年出现的高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 化利益已经耗尽,通过货币超发支持政府投资的政策不再可行。第三阶段是1993-1997年的银行功能财政化时期。改革开放前 半期具有“藏富于民”的特征。城乡个人收入占gnp比例从1978年 50%增加到1995年70%。银行通过高利率政策吸收居民存款,并给国 有企业发放工资、“饺子”贷款、“安定团结”贷款,起到了稳定国 有经济的作用。政府通过增量改革加快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并通过后 者吸收前者“减员增效”

6、时释放的下岗人员,承接国有资本战略调整 时退出的竞争性行业国有企业产权,实现了渐进经济改革的阶段性成 功。这一时期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积累(国际市场预测四大国有银行 1998年不良资产比率为48%),可以看作是经济改革的社会成本在国 有银行体系内的沉淀。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加入wt0五年后全面开 放银行人民币业务的承诺,要求我们尽快完成国有银行的重组,实现 稳健经营。第四个阶段是1997-2006年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内部沉淀的改 革成本,借助股票市场向中产阶层分摊的“改革成本社会化”时期。 改革可以看作制度建设投资,成本即时发生,收益则分摊在未来各个 时期,因此改革成本借助国有银行与股票市场的跨

7、时期转移,是经济 改革拥有可行性并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这样做体现出中央政府很高 的政治智慧,具有内在的合理性和必定性,也拥有事实上的合法性。1997年证监会15号文件提出“证券工作要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服 务”,要为“国有企业补充资本金,收购有发展前景的、亏损的国有 企业尽心尽力”。这意味着中央政府启动了借助股市将改革成本向中 产阶层分摊的“社会化”过程。通过重组、上市和产权转让,国有资 本得以收缩战线,完成了战略调整和整体盈利。截至2006年,(除农 业银行外)国有银行经过不良资产剥离、存贷款利差补贴、央行再贷 款、财政注资、外汇储备注资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等举措,完成了资产 重组和上市融资的全

8、过程,银行业整体稳健指标达到国际水平。在股 票发行融资方面,政府通过股票发行的额度管理维持相对高的发行市 盈率(叩融资的低成本),并通过发行审批制度将低成本融资特权分 配给特定产业和国有企业。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为国有 股权带来了升值和变现的便利。至此,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内部沉淀 的改革成本社会化分摊过程已全面完成。这一年银行利润达到2004 年的十倍,股票指数也开始了快速涨升。2006年应该是金融抑制政 策退出的最佳时间之窗。如果及时实施利率的市场化,并在实施有效 监管的前提下逐渐退出发行审批制度,中国今天应该会有一个结构更 为合理、发展更为有序的经济格局。中国四阶段的金融抑制政策不仅具有推进工业化战略的历史使 命,而且在中国成功的渐进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