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与质量控制_第1页
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与质量控制_第2页
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与质量控制_第3页
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与质量控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与质量控制陈倩(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西南昌330500)【摘要】目的:调查我院院内感染的病原菌构成与耐药情况,并提出了相关质 量控制措施。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木院收治的院内感染患者 200例为研究对象,分离痰液进行细菌培养与耐药分析。结果共分离得到160株 病原菌,主要病原菌分別为大肠埃希菌、真菌、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产 碱假单胞菌。头也哌酮/舒巴坦、头抱他噪与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比较好。结论: 木院院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抗牛物的耐药性有所不同。同时做 好医院感染的管理和监测工作是一件长期艰苦卓绝的工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2、【关键词】院内感染 病原菌 耐药 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 (2013) 15-0376-01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尤其是三代头沦和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在一些 感染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医院院内感染的发牛率越来越高1。不仅增加 卫牛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给患者带来痛苦,造成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 加等,故最大限度地减少院内感染是每个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2-3o木文通 过调查木院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院内感染的发病情况及耐药性情况,提 出了相关质量控制措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收集2008年8月至2012年

3、12月木院收治的院内感染患者200例为研 究对象,年龄20-92岁,平均年龄(5712±538)岁;男101例,女99例。1.2标木采集在检测中,所有患者清晨用清水漱口 3次后,用力咳出痰,采集至无菌 痰盒,2小时内送检。以痰培养连续2次以上培养出同-种病原菌且属优势生长 为阳性。1.3耐药分析用康泰生物和杭州天和微生物鉴定试剂进行鉴定。质控菌株为肺炎克雷 伯菌atcc700603、铜绿假单胞菌atoc27853和大肠埃希菌aroc25922,均来自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药敏试验按clsi2005年版推荐的纸片扩散法(kb)操作和 判断结果,药物敏感纸片和专用琼脂由康泰生

4、物提供。2结果2.1病原菌构成200例病人共分离得到160株病原菌,阳性率为53.3%,以革兰阴性杆 菌为主,其次是真菌与革兰阳性球菌。排名前五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真菌、肺 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产碱假单胞菌。2.2耐药分析我们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了 6种药物的体 外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头孑包哌酮/舒巴坦、头孑包他噪与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比较好, 而复方新诺明、头泡畔林与氯霉素的耐药性都相对差。详细见下表。院内感染病原菌的耐药分析3讨论当前院内感染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一大问题,其难治性及较高的 发病率和病死率成为临床实践中有待攻克的新问题。有调查显示,我院常见院内 感

5、染病原菌对重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相当严重,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 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达33.5%、80.5%和78.0%; β溶血性链球菌对青霉素、 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达64.3%、64.2%和55.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 素耐药率达93.2%;产气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对一代、二代头孑包耐药性高。本文 结果显示头泡哌酮/舒巴坦、头泡他噪与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比较好,而复方新诺 明、头泡卩坐林与氯霉素的耐药性都相对差。一般来说,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 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复杂,主要为产β内酰胺酶,易发生较高的耐药 率。在院内感染的质量控制中,首先

6、要健全感染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 消毒隔离规章、强物品的清洁,消毒,防止微生物的滋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室内通风采光良好。当前本地区要求院长是本单位医院感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按照每250张病床至少配备1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标准,配备数量适宜、 结构合理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同时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专业队伍 建设和人才培养,稳定医院感染管理队伍,普及全员医院感染预防与 控制知识 培训,提升全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医院感染管理能力。其次要合理确认工作流 程,医院的每个工作流程紧密连接,环环相扌ii,工作稍疏忽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安全。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仔细地做好每一个工作细

7、节,通过规范化的 工作流程确保物品的质量安全。当前本地区要求覆盖三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监控网 建设,推动全省三级医院开展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及多重耐 药菌的目标性监测,提升医院感染监测水平。同时我省将完善三级医院感染监测 基线数据库,健全信息管理和信息发布等制度,定期公布相关感染监测信息,指 导全省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当前本院在每年都对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 有关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有医院感染的定义、消毒灭菌原则和程序、消毒灭菌 方法、常用消毒液的配置法及注意事项及各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的重要性等相关 知识,对医院管理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介绍我国近期发布的关于医院感染方 面相关的法规文件,对合理使用抗生素提出预警,防患于未然,为患者营造一个 安全、放心的就医环境。总之,本院院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抗生物的耐药性有 所不同。同吋做好医院感染的管理和监测工作是一件长期艰苦卓绝的工作,需要 我们共同努力。参考文献1 刘承军,邹佩珍,邱玲玲,等现代医院中心供应室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 志,2005, 9(2): 88-91.2 cook. gerald, int-hout dan.air motion contr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