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实验报告范文_第1页
五上实验报告范文_第2页
五上实验报告范文_第3页
五上实验报告范文_第4页
五上实验报告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上实验报告范文 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1 1 、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 实验材料:两个塑料种植盒、6 颗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标签、 实验方法:准备两个种植盒,在盒内垫上纸巾并按三个洞,再往其中一个盒内的纸巾上滴水,保持湿润,另一个保持枯燥。再在盒内纸巾上各放三粒绿豆。用标签标明对照组和实验组并把标签贴在种植盒的外面。观察两个种植盒里绿豆种子的发芽情况。 实验现象:实验组盒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对照组盒中的绿豆种子没有发芽。 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 2 2 、实验名称:绿 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实验材料:两个塑料种植盒、6 颗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标签。 : 实

2、验方法:准备两个种植盒,在盒内垫上纸巾并往两个种植盒内滴相同的水量,然后在盒内纸巾上各放 3 颗绿豆种子,用标签标明对照组和实验组并把标签贴在种植盒的外面。把一个种植盒放在常温下,另一个放到冰箱里。观察两个种植盒里绿豆种子的发芽情况。 实验现象:实验组盒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对照组盒中的绿豆种子没有发芽。 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3 3 、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光吗? 实验材料:两个塑料种植盒、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标签、黑色塑料袋。 : 实验方法:准备两个种植盒,在盒内垫上纸巾并往两个种植盒内滴相同的水量,然后在盒内纸巾上各放两粒绿豆种子,用标签标明对照组和实验组并把标

3、签贴在种植盒的外面。把 2 个种植盒放在窗台上,一个用黑色塑料袋罩起来(留有气孔)。观察两个种植盒里绿豆种子的发芽情况。 实验现象:实验组盒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对照组盒中的绿豆种子也发芽了。 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4 4 、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土吗? 实验材料:两个塑料种植盒、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标签、潮湿的土壤、塑料勺。 实验方法:准备两个种植盒,在一个盒内加一些土,另一盒内垫上纸巾。同时往两个种植盒内滴相同的水量,用手按出两个小洞种进 3 颗绿豆种子。有土的是实验组,无土的是对照组。用标签标明对照组和实验组并把标签贴在种植盒的外面。观察两个种植盒里绿豆种子的发芽情

4、况。 实验现象:实验组盒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对照组盒中的绿豆种子也发芽了。 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土壤。 5 5 、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吗? 实验材料:两个塑料种植盒、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标签、密封性好的塑料袋、两用气筒。 实验方: 法:准备两个种植盒,在盒内垫上纸巾并往两个种植盒内滴相同的水量,然后在盒内纸巾上各放 3 颗绿豆种子,用标签标明对照组和实验组并把标签贴在 种植盒的外面。把一个装进塑料袋并用气筒抽出里面的空气,两个种植盒放在同一地方。观察两个种植盒里绿豆种子的发芽情况。 实验现象:实验组盒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对照组盒中的绿豆种子没有发芽。 实验结论:绿豆种子

5、发芽需要空气。 6 6 、实验名称: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实验材料:发芽的绿豆种子、两个花盆 实验方法:把发芽的绿豆种子种在两个花盆中,过一段时间后,将其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另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相同,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花盆绿豆芽长得茁壮且颜色深绿,放在黑暗地方的花盆中的绿豆芽比拟嫩且颜色浅。 实验结论: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7 7 、实验名称: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水? 实验材料:发芽的绿豆种子、一个盘子、吸水纸、水 实验过程: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 5 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3 天后,提起一层吸水

6、纸,仔细观察绿豆种子根的生长情况。 实验现象: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 实验结论:这说明绿豆芽的生长需要水,表达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8 8 、实验名称: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还是黑暗的环境? 实验材料:长方形扁纸盒、蚯蚓 5 条、吸水纸 实验过程: :找一个长方形盒子,把盒子的里面涂成黑色,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将 5 条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 分钟以后,翻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反复做几次。 实验现象:蚯蚓爬向纸盒阴暗的一边。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阴暗的生活环境。 9 9 、实验名称:蚯蚓喜欢枯燥的环境还是潮湿的环境? 实验材料:长方形扁纸盒、蚯蚓 10 条、

7、干土和湿土。 实验过程 : 找一个盒子,在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湿润的、枯燥的泥土。将10 条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 分钟以后,翻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反复做几次。 实验现象:蚯蚓会爬向湿土的一边。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潮湿的生活环境。 10 、实验名称: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改变非生物环境) 实验材料:制作好的生态瓶、水槽。 实验过程:将生态瓶里的水倒掉一半,保持生态瓶里的生物的数量不变,仔细观察,记录下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水多时和水少时一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 实验现象: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拟多。 实验结论: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 面的次数比拟多。

8、 11 、实验名称:增加生态瓶里的小鱼(改变生物环境) 实验材料:制作好的生态瓶、小鱼、漏网。 实验过程:在生态瓶里增加一倍小鱼,仔细观察,记录下生态瓶里的小鱼在多时和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 实验现象:多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拟多。 实验结论:小鱼数量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12 、实验名称:增加生态瓶里的水草(改变生物环境) 实验材料:两个相同的生态瓶、水草假设干。 实验过程:选择两个相同的生态瓶,在其中一个生态瓶里增加一倍水草,仔细观察,记录下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植物多时和植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 实验现象:水草增多,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减少。 实验结论:由

9、于水草增多,产生的氧气量增多,所以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减少 13 、实验名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材料:手电筒、3 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纸、屏、4 个夹子。 实验过程: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打一个洞,把这些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 15 厘米,并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 15 厘米的地方,再放一个纸屏。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观察在纸屏上出现的现象,并画出光前进的路线。把第二张卡纸向左移动 5 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仔细观察纸屏上的现象,并画出光前进的路

10、线。比拟两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第一个实验中,手电筒的光通过 3 张卡纸中间的小孔投射到纸屏上;第二个实验中,纸屏上没有出现手电筒的光。 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4 、实验名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材料:空心弯管和直管、手电筒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从直管的一端向里照射,用手电筒从弯管的一端向里照射。 实验现象:用手电筒从直管的一端向里照射,从另一端可看到射过来的光。用手电筒从弯管的一端向里照射,从另一端看不到射过来的光。 实验结论:通过比拟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5 、实验名称: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小镜子数面、温度计数个 实验过程:用镜子将阳光反射到温度计,

11、观察、比拟用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光的强弱有什么不同。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比拟两次的实验数据。 实验现象:一面镜子反射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低,多面镜子反射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高。 实验结论: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5 、实验名称: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 实验材料: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成的纸袋,温度计 实验过程:将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成纸袋,再将5 支温度计分别插入 5 个不同颜色的纸袋中,并将这 5 个纸袋同时放到同一地方受阳光照射,仔细观察温度计的显示,并记录数据。 实验现象:黑纸里的温度最高,铝箔纸里的温度最低。 实验结论

1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外表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 16 、实验名称:物体吸热的本领与阳光照射角度有关 实验材料: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3 支温度计 实验过程:把温度计分别插入黑色纸袋中,把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按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看看那个升温快。 实验现象:与太阳光垂直的温度最高,与地面垂直、水平的温度低。 : 实验结论:物体吸热的本领与阳光照射角度有关,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17 、实验名称: 探索冷热作用对岩石的影响 实验材料:较小的岩石块、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装半杯水); 实验过程:1、点燃酒精灯,用镊子夹着岩石块在酒

13、精灯上加热。 2、将加热的岩石块立即放入冷水中进行冷却。3、如此反复进行数次,直至岩石块分裂成更小块的岩石,熄灭酒精灯。 实验现象:岩石上有裂缝,杯底有石头碎屑。 实验结论:冷热作用会影响岩石。 18 、实验名称:水流对 岩石的影响 实验材料:带盖的塑料瓶、易碎小岩石假设干、水。 实验过程:1、在瓶子中装上大半瓶水,放入一些易碎小岩石,盖好瓶盖。2、两手分别握紧瓶盖和瓶底局部,用力摇晃瓶子,让岩石互相摩擦、碰撞。 实验现象:岩石上有裂缝,瓶底有石头碎屑。 实验结论:流水作用会影响岩石。 19 、实验名称:研究 土壤的 成分 实验材料:放大镜、烧杯、水、搅拌棒、牙签、白纸 实验过程:1、将土壤晾

14、干,倒在白纸上用放大镜观察。2、取晾干土壤一局部放入装上水的烧杯中,用搅拌棒搅拌,再静置一会儿。 实验现象:灰黑色、由许多细小的颗粒组成,含有杂质等。倒入水中,有一个个泡泡冒出,水变浑浊,水上部还悬浮着一些杂质,再静置一会儿后,土壤沉到水底,有分层现象,最上面一层颗粒很细腻,最下面一层颗粒很明显,个头略显大 实验结论:土壤是由许多物质(沙、小石子、黏土、空气腐殖质等)组成的混合物。 20 、实验名称: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实验材料:塑料盒、空瓶、水、土壤、铲子 实验过程:1、在塑料盒内用土壤堆成一座斜坡地形,并拍紧,盒的一角钻一个洞。2、在瓶盖上扎一些小孔,装满水,将盖拧紧。3、用力挤压瓶子,让水

15、喷洒到斜坡。 实验现象:流出来的水很浑浊,里面有黏土、细沙等。 实验结论:雨水会侵蚀土壤。 21 、实验名称: 土地被侵蚀的程度与 有无植物的覆盖有关 吗 实验材料:塑料盒子 2 个,空瓶 2 个,水桶 2 只,草皮和土壤、水 实验过程:1、在每个塑料盒子内放土壤压紧,在其中一个放上草皮。2、将空瓶装满水,并在瓶盖上扎一些小孔。3、分别用装有水的瓶子对着两塑料盒挤压。4、用空桶接住“径流”,观察接住的水。 实验现象:接放有草皮的水桶里的水较少较清,另一个那么较多较浑浊。 实验结论:有植被的土不易被侵蚀 22 、实验名称: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实验材料:小车、线、垫圈、回形针、秒表 1 只

16、实验过程:1、规定好起止距离。2 将小车安放在桌子上,用线的一端栓住小车,另一端拴上一个回形针。3、一个一个挂垫圈,直到小车动起来。4、多个多个增加垫圈,记下每次起止距离的时间 实验现象:垫圈少,小车速度慢,垫圈多,小车速度快。 实验结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23 、实验名称:橡皮 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实验材料:橡皮筋、小车、皮带尺 实验过程:1、将橡皮筋拴在小车的前后两端。2、将橡皮筋绕在小车的前轴上。3、在同一起点开始行使,每次测量距离。 实验现象: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少,小车行驶距离近。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小车行驶距离远。 实验结论: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24

17、、实验名称:气球能驱动小车吗 实验材料:气球、小车、线、木棒、透明胶带 实验过程:1、将气球吹气,并用木棒塞住气球口 2、将吹鼓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用透明胶带粘)3、将木棒取下 实验现象:小车朝气球口相反的方向行驶 实验结论:气球能驱动小车,朝气球口相反的方向行驶。 25 、实验名称:用测力计测力的大小 实验材料:测力计、重物 实验过程: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重物。3、读下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实验结论:重力大,测力计的读数大 26 、实验名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实验材料:长方形盒子、测力计、砝码、线、毛巾 实验过程:1、将长方形盒子的一端用线拴好,栓在测力计的挂钩上 2、将砝码 4 个放入盒子中,分别在桌面上和毛巾上匀速拉一拉,读出测力计上的数。 实验现象: 在毛巾上匀速拉时读数大,在桌面上匀速拉时读数小。 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反之那么大。 27 、实验名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实验材料:长方形盒子、测力计、砝码、线、 实验过程:1、将长方形盒子的一端用线拴好,栓在测力计的挂钩上。2、将砝码4 个放入盒子中,在桌面上匀速拉一拉,3、将砝码 6 个放入盒子中,在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