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导动与公式曲线实用教案_第1页
专题导动与公式曲线实用教案_第2页
专题导动与公式曲线实用教案_第3页
专题导动与公式曲线实用教案_第4页
专题导动与公式曲线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专题专题(zhunt)导动与公式曲线导动与公式曲线第一页,共47页。3、选取轮廓截面线和轨迹线,确定导动方式,单击按钮完成(wn chng)操作。左图所示为平行导动方式,右图所示为固接导动方式。第1页/共47页第二页,共47页。第2页/共47页第三页,共47页。第3页/共47页第四页,共47页。第4页/共47页第五页,共47页。第5页/共47页第六页,共47页。专题三 公式曲线(qxin)造型 1掌握内外螺纹的造型方法(fngf)及导动除料的造型方法(fngf)2学习公式曲线的应用及弹簧类零件的造型方法(fngf)公式曲线即数学表达式的曲线图形,也就是根据数学公式(或参数表达式)绘制出

2、相应的数学曲线。公式的给出既可以是直角坐标形式,也可以是极坐标形式。公式曲线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更方便、更精确的作图手段,以适应某些精确型腔,轨迹线形的作图设计。用户只要交互输入(shr)数学公式,给定参数,计算机便会自动绘制出该公式描述的曲线。第6页/共47页第七页,共47页。弹簧(tnhung)造型示例 实际工作中,弹簧的绘制也会经常遇到。我们同样可以应用(yngyng)【公式曲线】中螺旋线的绘制,完成弹簧的造型。 第7页/共47页第八页,共47页。弹簧(tnhung)造型示例 直径(zhjng)为3第8页/共47页第九页,共47页。弹簧造型(zoxng)示例 小提示:当由于面积太小等原因,不

3、易选中所需图素时,如钢丝(n s)的端面,可将拾取过滤器中的选项按照我们的需要进行适当设置。 第9页/共47页第十页,共47页。请按照弹簧的零件图结果(ji gu)给定弹簧的实体造型练习小提示: 弹簧造型时,可以适当将弹簧做长一些,然后用拉伸(l shn)除料方式保证总长52。 第10页/共47页第十一页,共47页。第11页/共47页第十二页,共47页。学习(xux)目标学会公式曲线的使用方法。掌握过点且垂直曲线构造(guzo)基准面的方法。 掌握导动除料命令的操作方式。掌握倒角的操作方式。第12页/共47页第十三页,共47页。学习(xux)目标基本(jbn)步骤 (1)旋转(xunzhun)

4、增料生成主体 (2)拉伸除料生成六边形孔 (3)旋转(xunzhun)除料生成锥形盲孔 (4)头部圆弧过渡 (5)尾部倒角 (6)导动除料生成螺纹六角圆柱头螺钉实体造型的基本步骤第13页/共47页第十四页,共47页。螺钉主体是螺钉造型的一个基础环节,只有将主体创建出来,才能(cinng)进行下一步的造型。本任务的目的就是将螺钉的主体构建出来。具体绘图过程如图6-3所示。 (1)绘制草图(cot) (2)绘制旋转轴线 (3)旋转增料螺钉主体成型过程步骤1 创建内六角圆柱(yunzh)头螺钉主体第14页/共47页第十五页,共47页。【步骤解析】1、绘制旋转截面草图(cot)。(1)选择特征树中的“

5、平面XY”,作为绘制草图(cot)的基准平面,单击 按钮,进入草图(cot)绘制状态。(2)应用绘制直线命令按如图6-4所示的尺寸绘制螺钉主体草图(cot)。草图(cot)绘制(huzh)轴线2、旋转生成螺钉主体。退出草图状态,过轴线绘制一空间直线,作为草图截面的旋转轴线,如图6-5所示。第15页/共47页第十六页,共47页。3、选择【造型】/【特征生成】/【增料】/【旋转(xunzhun)】命令,或者单击 按钮,弹出【旋转(xunzhun)】对话框,设置参数如图6-6(a)所示。单击 按钮,完成造型,如图6-6(b)所示。 (a)旋转(xunzhun)增料对话框 (b)成型旋转(xunzhu

6、n)增料第16页/共47页第十七页,共47页。 螺钉的头部造型是由一个内凹的正六边形和一个顶角为120的锥形盲孔构成,内凹的正六边型可用拉伸除料命令生成(shn chn),而锥形孔需用旋转除料命令创建。具体创建过程如图6-7所示。(1)六边形绘制草图 (2)拉伸除料 (3)锥形孔草图 (4)旋转除料螺钉(ludng)头部成型过程步骤(bzhu)2 生成螺钉头部造型第17页/共47页第十八页,共47页。【步骤解析】1、选择螺钉头部的上表面作为绘制草图(cot)的基准平面,单击 按钮,或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创建草图(cot)】命令进入草图(cot)状态,如图6-8(a)所示。2、单

7、击 按钮,以螺钉头部的圆的圆心为中心,绘制正六边形,如图6-8(b)所示。 (a)进入草图(cot)状态 (b)绘制草图(cot)绘制正六边形草图(cot)一、拉伸(l shn)除料第18页/共47页第十九页,共47页。3、单击 按钮,弹出【拉伸除料】对话框,如图6-9a所示。4、【拉伸类型】设置为“固定深度”,方向设置为向内拉伸,在【深度】文本框中输入数值“14”,选择正六边形草图为拉伸对象(duxing),单击 按钮,完成内六角孔的造型,如图6-9(b)所示。 (a)【拉伸除料】对话框 (b)实体(sht)成型拉伸除料第19页/共47页第二十页,共47页。2、单击 按钮,弹出【旋转(xun

8、zhun)】对话框,如图6-11(a)所示。选择锥形孔草图,选择旋转(xunzhun)轴(与主体为同一旋转(xunzhun)轴),单击 按钮,完成锥形孔造型,如图6-11(b)所示。【步骤解析】1、选择“平面XY”作为草图平面,单击 按钮,进入草图绘制(huzh)状态,在“平面XY”内绘制(huzh)头部的锥形孔草图,如图6-10所示。锥形孔草图(cot)二、旋转除料(a)【旋转除料】对话框 (b)除料成型旋转除料生成锥形孔第20页/共47页第二十一页,共47页。倒角是指对实体的棱边进行等距离裁剪(cijin)。倒角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造型】/【特征生成】/【倒角】命令,或者直接单击

9、【特征工具栏】中的 按钮,弹出【倒角】对话框,如图6-12(a)所示。2、设置【距离】和【角度】的数值,拾取需要(xyo)倒角的元素,单击 按钮完成倒角操作,如图6-12(b)所示。 (a)倒角对话框 (b)选择(xunz)边进行倒角操作倒角步骤3 过渡和倒角第21页/共47页第二十二页,共47页。2、在【半径】文本框中输入数值“6.5”,设置【过渡方式】为“等半径”,【结束方式】选择“缺省方式”,选择螺钉头部上需要导圆角的边,单击 按钮完成(wn chng)操作,如图6-14所示。【步骤解析】1、选择【造型(zoxng)】/【特征生成】/【过渡】命令,或单击【特征工具条】中的 按钮,弹出【过

10、渡】对话框,如图6-13所示。【过渡(gud)】对话框一、过渡第22页/共47页第二十三页,共47页。【步骤解析】1、单击 按钮,弹出【倒角】对话框,如图6-15(a)所示。2、在【距离】文本框中输入(shr)倒角距离“3.9”,在【角度】文本框中输入(shr)倒角角度“45”,拾取需要倒角的螺钉尾部边,单击 按钮完成操作,如图6-15(b)所示。 (a)倒角对话框 (b)倒角成型(chngxng)倒角二、倒角第23页/共47页第二十四页,共47页。相关知识点1、公式曲线命令操作(cozu):选择【造型】/【曲线生成】/【公式曲线】命令,或者直接单击 按钮,弹出【公式曲线】对话框,如图6-16

11、(a)所示。选择绘图坐标系,设置参数及参数方式,单击 按钮,给出公式曲线定位点,完成操作(cozu),如图6-16(b)所示。 (a)【公式(gngsh)曲线】对话框 (b)生成曲线步骤(bzhu)4 创建螺钉螺纹第24页/共47页第二十五页,共47页。【步骤解析】1、按F9键将绘图平面切换到“平面XZ”。选择【造型】/【曲线生成】/【公式曲线】命令,或者直接单击【曲线工具条】中的 按钮,弹出【公式曲线】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螺旋(luxun)线公式。 X(t)=半径*cos(t)=25*cos(t) Y(t)=半径*sin(t)=25*sin(t) Z(t)=导程*t/2=6*t/6.282

12、、设置【起始值】为“0”,即螺旋(luxun)线的起始角,【终止值】为“79.13”,即螺旋(luxun)线圈数*2=12*2,如图6-19所示。 一、创建(chungjin)螺旋线3、选择坐标系,单击 按钮,用键盘输入螺旋线的定位点(-1,0,0),让定位点超出实体一点(y din),防止螺纹的起始部分出现没有切出螺纹的部分。第25页/共47页第二十六页,共47页。【步骤解析】1、单击 按钮,弹出【构造基准面】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过点和直线确定基准平面”构造方法,如图6-20(a)所示。2、分别拾取(shq)螺旋线的端点和旋转轴线作为基准面的构造条件,如图6-20(b)所示。单击 按钮,

13、完成基准面的创建,如图6-20(b)所示。直线(zhxin)端点(dun din)基准面 (a)构造基准面对话框 (b)生成平面过点和直线确定基准平面二、创建基准面和螺纹牙型图螺纹牙型草图3、选择新创建的基准面为草图绘制平面,绘制螺纹牙型草图,如图6-21所示。第26页/共47页第二十七页,共47页。【步骤解析(ji x)】1、选择【造型】/【特征生成】/【除料】/【导动除料】命令,或单击【特征工具条】中的 按钮,弹出【导动】对话框,如图6-22(a)所示。2、【轮廓截面线】选择螺纹牙型槽图,【轨迹线】选择螺旋线,【选项控制】为“固接导动”,单击 按钮,完成螺纹造型,如图6-22(b)所示。

14、(a)【导动】对话框 (b)完成(wn chng)造型导动除料三、创建(chungjin)螺纹第27页/共47页第二十八页,共47页。以螺母造型(zoxng)为例讲述螺纹的具体造型(zoxng)方法。图 螺母(lum)零件 第28页/共47页第二十九页,共47页。螺旋线参数(cnsh)的确定 螺旋线生成(shn chn)方法第29页/共47页第三十页,共47页。内螺纹的造型(zoxng)方法 螺纹(luwn)的生成 第30页/共47页第三十一页,共47页。小提示:螺旋线的定位点选择在(0,0,-2),是为了导动除料能够对螺母(lum)除料完整。 第31页/共47页第三十二页,共47页。轮廓线的

15、绘制(huzh) 第32页/共47页第三十三页,共47页。轮廓线的绘制(huzh) 第33页/共47页第三十四页,共47页。导动除料 第34页/共47页第三十五页,共47页。螺母(lum)造型 小提示:同样原理,可以利用(lyng)螺旋线和【导动增料】的方式,进行外螺纹的造型。 第35页/共47页第三十六页,共47页。(a)螺杆(lu n)零件图(b)螺杆实体(sht)造型螺杆的零件图和实体(sht)造型项目拓展(tu zhn) 构建螺杆模型第36页/共47页第三十七页,共47页。【步骤解析】(一)创建螺杆主体。1、绘制(huzh)草图。(1)选择特征树中的“平面XY”为绘制(huzh)草图的

16、基准平面,单击 按钮,进入草图状态。(2)绘制(huzh)螺杆旋转截面草图,草图尺寸如图6-24所示。1.螺杆(lu n)截面草图旋转(xunzhun)轴线2、旋转生成螺杆主体。过轴线绘制一条空间直线,作为旋转增料的旋转轴线,如图6-25所示。项目拓展 构建螺杆模型第37页/共47页第三十八页,共47页。(2)单击 按钮,弹出【旋转(xunzhun)】对话框,设置参数,如图6-26所示。(3)选择旋转截面(jimin)、旋转轴线,然后单击 按钮,完成造型,如图6-27所示。旋转(xunzhun)增料成型旋转增料对话框第38页/共47页第三十九页,共47页。2、在【倒角】对话框的【距离】文本框中

17、输入数值“1”,【角度】文本框中输入数值“45”,分别选择(xunz)各圆柱端面的边线,单击 按钮,完成倒角的造型,如图6-29所示。(二)创建(chungjin)倒角。1、单击 按钮,弹出【倒角】对话框,如图6-28所示。倒角对话框倒角成型(chngxng)第39页/共47页第四十页,共47页。(三)创建通孔。1、选择特征树中的“平面XY”作为(zuwi)草图绘制平面,绘制一个直径为10的圆,如图6-30所示。2、单击 按钮,在弹出的【拉伸除料】对话框中选择“双向拉伸”,然后单击 按钮,生成(shn chn)一侧通孔。3、选择“平面XZ”作为草图绘制平面,用相同的方法创建另一方向的通孔,完成

18、通孔的造型,结果如图6-31所示。通孔造型(zoxng)第40页/共47页第四十一页,共47页。(四)创建螺纹(luwn)。1、创建螺旋线。(1)按F9键将绘图平面切换到“平面YZ”。单击 按钮,弹出【公式曲线】对话框,如图6-32所示,在对话框中输入螺旋线公式。 X(t)=半径*cos(t)=10*cos(t) Y(t)=半径*sin(t)=10*sin(t) Z(t)=导程*t/2=4*t/2(2)设置【起始值】为“0”,即螺旋线的起始角,【终止值】为“150.72”,即螺旋线圈数*2=24*2。【公式(gngsh)曲线】对话框第41页/共47页第四十二页,共47页。(3)输入螺旋线的定位点(-1,0,0),让定位点超出实体(sht)一点,防止螺纹的起始部分出现没有切出螺纹的部分。构造螺旋线如图6-33所示。1.螺旋线2、创建基准(jzhn)面 (1)单击 按钮,弹出【构造基准(jzhn)面】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构造方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