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无线网络技术无线网络技术2参考资料参考资料q推荐参考书推荐参考书3参考资料参考资料q推荐参考书推荐参考书4参考资料参考资料q推荐参考书推荐参考书5参考资料参考资料q推荐参考书推荐参考书1.A. Ahmad, Wireless and mobile data networks, Wiley, 2005.2.S. Rackley, 无线网络技术原理与应用无线网络技术原理与应用, 吴怡等译吴怡等译, 电子工电子工业出版社业出版社, 2008.3.M. Ciampa, 无线局域网设计与实现无线局域网设计与实现, 王顺满等译王顺满等译, 科学出科学出版社版社, 2003.4.J. Heiskala,
2、OFDM 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 杨晓春等译杨晓春等译, 电子工业出电子工业出版社版社, 2003.6参考资料参考资料q推荐参考书推荐参考书5.A. Goldsm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ambridge Univ. Press, 2005.6.W. Stalling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版), 2004.7.W. Stallings, Business Data Communications, 清华大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版)学出版社(影印版), 2005
3、.8.金纯金纯 等等,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 电子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7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q无线移动通信是现代通信产业中发展最为活跃的行业之一,无线移动通信是现代通信产业中发展最为活跃的行业之一,基于无线移动通信的移动通信网和基于基于无线移动通信的移动通信网和基于 IP 技术的技术的Internet 网构成了现代通信的两大网络,而无线局域网技术亦已迅网构成了现代通信的两大网络,而无线局域网技术亦已迅速发展成为计算机网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速发展成为计算机网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q本课程介绍无线通信的系统组成、无线信道特性、调制和本课程介绍无线
4、通信的系统组成、无线信道特性、调制和编码、接入和网络技术、无线系统和标准。学生通过学习编码、接入和网络技术、无线系统和标准。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应该达到以下目标:本课程应该达到以下目标:8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q熟练掌握熟练掌握有关无线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有关无线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的分析设计方法,包括:无线信道、协议特征、信基本的分析设计方法,包括:无线信道、协议特征、信号编码技术、扩频技术和差错控制。号编码技术、扩频技术和差错控制。q较好掌握较好掌握有关无线网络的基本结构和无线局域网的组成有关无线网络的基本结构和无线局域网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和
5、实现方法,和工作原理;了解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包括蜂窝网络、移动包括蜂窝网络、移动 IP、IEEE 802.11 标准。标准。q进一步了解进一步了解无线通信与网络的技术前景。无线通信与网络的技术前景。9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要求 q对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对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课程内容涉及电子、无线电、课程内容涉及电子、无线电、计算机工程等多个学科,包含了大量的概念和术语,通计算机工程等多个学科,包含了大量的概念和术语,通过对其内容及背景的充分描述,力求做到准确理解。过对其内容及背景的充分描述,力求做到准确理解。q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课程中涉及到的很多问题的讨论课
6、程中涉及到的很多问题的讨论细节,分散在多个学科的领域里,通过对问题的讨论,细节,分散在多个学科的领域里,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加强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q课程内容的实际应用意义。课程内容的实际应用意义。通过大量的实际系统结构分通过大量的实际系统结构分析和设备功能讨论,体现课程内容的实际意义。析和设备功能讨论,体现课程内容的实际意义。10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q第第1章章 无线通信网概述无线通信网概述 w 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 w 信号与传输信号与传输 w 信道与复用信道与复用 w 通信网络通信网络w 协议和协议和 OSI 参考模型参考模型w TCP/I
7、P 协议簇协议簇 w 网络互联网络互联w 无线网络的物理结构无线网络的物理结构w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 1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q第第2章章 天线和传播天线和传播 w 天线;天线;w 无线信号的传播方式;无线信号的传播方式;w 直线传播的信号损失;直线传播的信号损失;w 移动环境中的信号衰减;移动环境中的信号衰减;w 差错补偿机制差错补偿机制1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q第第3章章 无线系统中的调制技术无线系统中的调制技术 w 信号调制概述;信号调制概述;w 模拟信号的模拟传输;模拟信号的模拟传输;w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w 数字频率调制;数字频率调制;w 数字相位调制;数字相位调制;
8、w 正交幅度调制;正交幅度调制;w 多载波调制和正交频分复用。多载波调制和正交频分复用。1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q第第4章章 扩频技术扩频技术 w 扩频通信原理;扩频通信原理;w 扩频通信的特点;扩频通信的特点;w 扩频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扩频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w 直接序列扩频;直接序列扩频;w 频率跳变扩频;频率跳变扩频;w 扩频系统的伪随机码;扩频系统的伪随机码;w CDMA 扩频通信。扩频通信。14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q第第5章章 编码和差错控制编码和差错控制 w 差错控制编码基本概念差错控制编码基本概念w 线性分组码线性分组码-汉明码汉明码w 线性分组码线性分组码-循环码循环码w *BC
9、H 码码w 卷积码卷积码w *TURBO 码码15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q第第6章章 信道多路复用和多址技术信道多路复用和多址技术w 多路复用概述多路复用概述w 频分、时分和码分复用频分、时分和码分复用w 多址技术概述多址技术概述16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q第第7章章 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概述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概述 w 无线接入概述无线接入概述w 宽带无线接入的分类宽带无线接入的分类w 传统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传统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w IEEE 802.11w IEEE 802.16w IEEE 802.20w *HSDPA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或称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或称3.5G)17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q第第
10、8章章 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w WLAN 概述概述w 红外、扩频和窄带红外、扩频和窄带 WLANw IEEE 802 结构结构w IEEE 802.11 结构和服务结构和服务w IEEE 802.11 MAC层关键技术层关键技术w IEEE 802.11 物理层关键技术物理层关键技术w WLAN 安全系统安全系统w WLAN 移动性管理移动性管理w WLAN 与与 3G 的融合的融合w WLAN 应用应用18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q第第9章章 WiMAX 技术技术w WiMAX 概述概述w WiMAX 协议分析协议分析w WiMAX 的先进技术的先进技术w WiMAX 网络网络w WiMAX 应用
11、应用191.1 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q前工业化时期:狼烟、火炬、信号弹、旗语前工业化时期:狼烟、火炬、信号弹、旗语 q莫尔斯(莫尔斯(S. Morse, 1838)q马可尼(马可尼(Marconi,1895)qALOHANET(1970,Hawii Uni.)q1G Cellular System (AT&T,1983)q2G Cellular System (GSM,1990)qIEEE802.11(1997)& Wi-Fi ( Wireless Fidelity )qIEEE802.15.1 & Bluetooth (Ericsson,1
12、999)201.1 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q卫星通信(卫星通信(1963)w GEO:geosynchronous orbit, 36000km 同步轨道同步轨道w LEO:low-earth orbit, 2000km 低轨低轨w MEO:medium-earth orbit, 9000km 中轨中轨q3G(ITU,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2000, IMT-2000)211.1 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q频谱分配频谱分配q信道传输特性信道传输特性w 信道衰落信道衰落w 信道安全信道安
13、全q网络设计与优化网络设计与优化w 网络架构网络架构w 功率分配功率分配w 跨层协议设计跨层协议设计q便携终端设计便携终端设计221.1 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q蜂窝电话系统蜂窝电话系统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sw 1G:AMPS (Advanced Mobile Phone Service);FDMA。w 2G:GSM;TDMA;CDMA;GPRS。w 3G:WCDMA。q无绳电话系统无绳电话系统 Cordless Phonesw CT-2w DECTw 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231.1 引言:无线
14、通信时代的到来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q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 802.11b:2.4GHz-ISM,11Mbit/s,100m。w 802.11a:5GHz-U-NII,54Mbit/s,30m。w 802.11g:2.4GHz-ISM,54Mbit/s,50m。w HIPERLAN:欧洲标准,类似:欧洲标准,类似802.11aq宽带无线接入宽带无线接入 Fixed Wireless Accessw 在一个固定接入点和若干终端之间提供高速无线通信。在一个固定接入点和若干终端之间提供高速无线通信。w MMDS (multichannel
15、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s)w LMDS (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s )w 802.16 & WiMAX241.1 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q寻呼系统寻呼系统 Paging Systemsq卫星通信网卫星通信网 Satellite Networksw Inmarsat (海事卫星)(海事卫星)w Iridium Star (铱星)(铱星)w Globalstar (全球星)(全球星)q蓝牙:蓝牙:802.15.1, 2.4G-ISM,1Mbit/s,10mqZigBee:
16、802.15.4, 2.4G-ISM,250kbit/s, 30mqUWB:3.1G10.6G, 无载波无载波nm级脉冲,级脉冲,100M1Gbit/s, 1m10m251.1 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q频谱分配的协调机构(举例)频谱分配的协调机构(举例)w 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w 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dandards Institute w ITU:International Telegraph Unionq无线频谱分配无线频谱分配261.1 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
17、来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271.1 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281.1 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291.1 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AM Radio 535-1605 KHzFM Radio 88-108 MHzBroadcast TV (Channels 2-6) 54-88 MHzBroadcast TV (Channels 7-13) 174-216 MHzBroadcast TV (UHF) 470-806 MHz3G Broadband Wireless 746-764 MHz, 776-794 MHz3G B
18、roadband Wireless 1.7-1.85 MHz, 2.5-2.69 MHzAnalog and 2G Cell Phones 806-902 MHzPersonal Comm. Service (2G) 1.85-1.99 GHzWireless Comm. Service 2.305-2.32 GHz, 2.345-2.36 GHzSpectrum Allocations for Existing Systems301.1 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引言:无线通信时代的到来Satellite Digital Radio 2.32-2.325 GHzMMDS2.15-2.68 GH
19、zDigital Bro. Satellite (TV) 12.2-12.7 GHzDigital Elec. Message Service24.25-24.45 GHz, 25.05-25.25 GHzTeledesic 18.8-19.3 GHz, 28.6-29.1 GHzLMDS27.5-29.5 GHz, 31-31.3 GHzFixed Wireless Services 38.6-40 GHzSpectrum Allocations for Existing Systems311.2 信号的传输信号的传输q将电磁信号看成是时间的函数时,可以建立信号的时域将电磁信号看成是时间的函
20、数时,可以建立信号的时域 (Time Domain)关系。关系。q将电磁信号看成是由一些频率成分组成时,可以建立信号将电磁信号看成是由一些频率成分组成时,可以建立信号 的频域的频域 (Frequency Domain)关系。关系。q模拟信号:平滑化结构。模拟信号:平滑化结构。q数字信号:理想的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理想的数字信号。q周期信号周期信号 Periodic Signals:321.2 信号的传输信号的传输q最基本的周期模拟信号:正弦波最基本的周期模拟信号:正弦波( )sin(2)s tAftA :振幅,振幅,f : 频率,频率, : 相位,相位,T=1/f : 周期,周期, = T:
21、波长波长 q频域:设频域:设 ( ) sin2a tft1( )sin63b tft周期波周期波 s(t) = a(t) + b(t) 由两重正弦波叠加而成。由两重正弦波叠加而成。a(t) 的频的频率是率是 b(t) 的的3倍。称倍。称 a(t) 为为 s(t) 的基频。的基频。q傅里叶级数分解傅里叶级数分解:任何周期电磁波信号都可以分解为若干:任何周期电磁波信号都可以分解为若干正弦波的叠加。正弦波的叠加。 331.2 信号的传输信号的传输q频谱频谱 Spectrum :信号包含的频率范围。:信号包含的频率范围。w上例信号上例信号 s(t) 的频谱是的频谱是 f 3f q带宽带宽 Bandwi
22、dth :信号频谱中包含的频率范围宽度。:信号频谱中包含的频率范围宽度。w 上例信号上例信号 s(t) 的带宽是的带宽是 3f f = 2f q有效带宽有效带宽 Effective Bandwidth :信号的绝大部分能量集中:信号的绝大部分能量集中的频率范围宽度。的频率范围宽度。q方波的分解:具有方波的分解:具有 A 和和 A 振幅的方波可分解为振幅的方波可分解为0sin2 (21)( )421kkfts tAk其中其中 f 为基频。为基频。 341.2 信号的传输信号的传输q例:例:取上述方波取上述方波 s(t) 的前的前3项,构成项,构成11( )sin2sin6sin10435s tA
23、ftftftw 当当 f =1MHz 时,带宽时,带宽 B = 5f f = 4f = 4MHz 周期周期 T =1/f = 10 6 (s) =1( s)每周期可记录每周期可记录 2bits,故数据率,故数据率 R = 2M (bits)/sw 当当 f =2MHz 时,带宽时,带宽 B = 5f f = 4f = 8MHz 周期周期 T =1/f = 0.5 ( s)每周期可记录每周期可记录 2bits,故数据率,故数据率 R = 4M (bits)/s351.2 信号的传输信号的传输q例:例:取上述取上述 s(t) 的前的前2项,构成项,构成1( )sin2sin643s tAftftw
24、 当当 f =2MHz 时,带宽时,带宽 B = 3f f = 2f = 4MHz 周期周期 T =1/f = 0.5 ( s) 每周期可记录每周期可记录 2bits,故数据率,故数据率 R = 4M (bits)/sq讨论:讨论:上述例子在上述例子在 f =2MHz 时,在两种不同带宽下都能时,在两种不同带宽下都能获得获得 4M(bits)/s的数据传输速率。但带宽越高,数字信号的数据传输速率。但带宽越高,数字信号的失真就越小,接收机的失误率就越低。的失真就越小,接收机的失误率就越低。 361.2 信号的传输信号的传输 q数据与信号:数据与信号:q模拟数据:模拟数据:q数字数据:数字数据:q
25、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电磁波。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电磁波。q数字信号:电压脉冲序列。数字信号:电压脉冲序列。w 优点:抗干扰能力强;缺点:衰减严重。优点:抗干扰能力强;缺点:衰减严重。w 高频信号快速衰减。高频信号快速衰减。371.2 信号的传输信号的传输q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MODEM数字信号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模拟信号 (模拟传输网络模拟传输网络) 模拟信号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数字信号q编解码器:编解码器:CODEC模拟信号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数字信号 (数字传输网络数字传输网络) 数字信号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模拟信号q放大器:放大器:Amplifiers。在模拟网络中用于增强信号能量,。在模拟
26、网络中用于增强信号能量,但同时也增大了噪声能量。级联会引起误差。但同时也增大了噪声能量。级联会引起误差。q中继器:中继器:Repeaters。在数字网络中实现数字信号重构。在数字网络中实现数字信号重构(数字中继)。(数字中继)。381.3 信道与复用信道与复用q信道容量:信道容量:信道上数据(信息)可以被传输的最大速率。信道上数据(信息)可以被传输的最大速率。qNyquist 定理定理:在信道无噪声的情况下,数据传输率的限:在信道无噪声的情况下,数据传输率的限制仅来自于信号传输带宽。对二进制信号而言,制仅来自于信号传输带宽。对二进制信号而言,BHz 可承可承载载 2B bit/s 的数据传输率
27、。的数据传输率。qShannon 公式公式:在信道有噪声的情况下,信道容量与信噪:在信道有噪声的情况下,信道容量与信噪比有关。记比有关。记S为信号的平均功率,为信号的平均功率,N 为噪声的平均功率,为噪声的平均功率,则信道容量遵从则信道容量遵从 C = Blog2(1+S/N)。 (香农第二定理)(香农第二定理)qShannon 公式给出了信道容量的上界。公式给出了信道容量的上界。10 lgdBSNR信号功率噪声功率w 信噪比信噪比 S/N 的另外表述:的另外表述:391.3 信道与复用信道与复用q信道共享信道共享:以提高线路利用率为目的。:以提高线路利用率为目的。w 随机接入随机接入:所有用
28、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机地向:所有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机地向信道发送信息,系统采用适当的网络协议解决冲突。信道发送信息,系统采用适当的网络协议解决冲突。随机接入能够灵活适应站点数目及通信量的变化。典随机接入能够灵活适应站点数目及通信量的变化。典型的随机接入技术有型的随机接入技术有 ALOHA、CSMA、CSMA/CD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ollision detect )。 w 受控接入受控接入:各个用户不能随意接入信道而必须服从一:各个用户不能随意接入信道而必须服从一定的控制。控制包括主要采用轮询技术的集中式控制定的控制。控制包括主要采用轮
29、询技术的集中式控制和采用令牌技术的分散式控制。和采用令牌技术的分散式控制。401.3 信道与复用信道与复用w 信道复用信道复用:多个用户通过复用器:多个用户通过复用器 (multiplexer) 和分用和分用器器 (demultiplexer) 来共享信道,用于将多个低速信号来共享信道,用于将多个低速信号组合为一个混合的高速信号后,在高速信道上传输。组合为一个混合的高速信号后,在高速信道上传输。 411.3 信道与复用信道与复用q信道多路复用:信道多路复用:在一条物理通信线路上建立多条逻辑信道,在一条物理通信线路上建立多条逻辑信道,同时传输多路信号的技术称为信道多路复用技术。同时传输多路信号的
30、技术称为信道多路复用技术。 w 频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 FDM:将传输频带分成:将传输频带分成 N 部分,每一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均可作为一个独立的传输信道使用。这样在一对部分均可作为一个独立的传输信道使用。这样在一对传输线路上可有传输线路上可有N对信息传送,而每一对话路所占用的对信息传送,而每一对话路所占用的只是其中的一个频段。只是其中的一个频段。FDM 通信又称载波通信,是模通信又称载波通信,是模拟通信的主要手段。拟通信的主要手段。 w 时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 TDM:采用同一物理连接的不同时段来:采用同一物理连接的不同时段来传输不同的信号,达到多路传输的目的。时分多路复传输不同的信号,
31、达到多路传输的目的。时分多路复用以时间作为信号分割的参量,各路信号在时间轴上用以时间作为信号分割的参量,各路信号在时间轴上必须互不重叠。必须互不重叠。TDM 是数字电话多路通信的主要方法,是数字电话多路通信的主要方法,因而因而 PCM 通信常称为时分多路通信。通信常称为时分多路通信。421.3 信道与复用信道与复用w 波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 WDM:多用于光纤通道上,是:多用于光纤通道上,是 FDM 的的一种。它利用波分复用设备将不同信道的信号调制成一种。它利用波分复用设备将不同信道的信号调制成不同波长的光,并复用到光纤信道上。在接收方,采不同波长的光,并复用到光纤信道上。在接收方,采用波分
32、设备分离不同波长的光。用波分设备分离不同波长的光。 w 码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 CDM :作为一种多址方案,:作为一种多址方案,CDMA 已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卫星通信和蜂窝电话领域,并且显示经成功地应用于卫星通信和蜂窝电话领域,并且显示出许多优于其他技术的特点。由于卫星通信和移动通出许多优于其他技术的特点。由于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中带宽的限制,信中带宽的限制,CDMA 技术尚未充分发挥优点。由技术尚未充分发挥优点。由于光纤通信具有丰富的带宽,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个缺于光纤通信具有丰富的带宽,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个缺陷,陷,OCDMA 已经成为一项备受瞩目的热点技术。已经成为一项备受瞩目的热点技术。431
33、.4 通信网络通信网络10-1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7106105104多多处处理理器器WAN高速高速WANMAN高速高速LANLAN距离距离/mb/s441.4 通信网络通信网络q在一个网络结构中,数据从称为站点(在一个网络结构中,数据从称为站点(Station)的终端)的终端设备(源)出发,经过若干称为节点(设备(源)出发,经过若干称为节点(Node)的中间交)的中间交换设备,最后到达目的终端设备(汇)。这些交换节点并换设备,最后到达目的终端设备(汇)。这些交换节点并不关心数据的内容,而只是提供了一种交换的手段,将数不关心数据的内容,而只是提供了一种交换
34、的手段,将数据从一个节点转移到另外一个节点,直到数据到达目的地据从一个节点转移到另外一个节点,直到数据到达目的地为止。交换节点通过传输链路,按照某种拓扑结构相互连为止。交换节点通过传输链路,按照某种拓扑结构相互连接在一起,构成了通信网络。接在一起,构成了通信网络。q节点与节点之间的数据转移是网络内部的数据交换,通常节点与节点之间的数据转移是网络内部的数据交换,通常通过频分复用或时分复用链路实现;节点与站点之间的数通过频分复用或时分复用链路实现;节点与站点之间的数据转移则通常通过专用的点对点链路实现。据转移则通常通过专用的点对点链路实现。451.4 通信网络通信网络q在发生数据通讯的两个站点之间
35、有一条专用的通信通路,在发生数据通讯的两个站点之间有一条专用的通信通路,这条通路由网络节点之间首尾相接的链路序列构成。通常这条通路由网络节点之间首尾相接的链路序列构成。通常意义上是建立在物理链路上的专用通道。意义上是建立在物理链路上的专用通道。q连接通路在数据传输开始之前建立并且一直保持,通路中连接通路在数据传输开始之前建立并且一直保持,通路中的每一对节点之间必须为该连接保留足够的信道容量,并的每一对节点之间必须为该连接保留足够的信道容量,并且其中每个节点必须具备足够的内部交换能力来处理该连且其中每个节点必须具备足够的内部交换能力来处理该连接。节点交换机需具备必要的智能以适当分配资源、建立接。
36、节点交换机需具备必要的智能以适当分配资源、建立并保持路由。并保持路由。q电话系统是典型的电路交换通信系统。电话系统是典型的电路交换通信系统。q优点:透明性。缺点:低效率。优点:透明性。缺点:低效率。461.4 通信网络通信网络q数据以分组的形式传输,超过分组长度上限的报文被分拆数据以分组的形式传输,超过分组长度上限的报文被分拆成一个分组序列加上包含控制信息的分组首部。分组在节成一个分组序列加上包含控制信息的分组首部。分组在节点上被接收、暂存、转发。点上被接收、暂存、转发。q多个分组动态共享节点链路;不同数据率的站点之间可以多个分组动态共享节点链路;不同数据率的站点之间可以交换分组;网络拥挤时,
37、分组结构可以用时间换取空间交换分组;网络拥挤时,分组结构可以用时间换取空间(经过一定的时延仍有可能完成通信);优先级策略得到(经过一定的时延仍有可能完成通信);优先级策略得到应用。应用。q时延具有不确定性;系统开销变大。时延具有不确定性;系统开销变大。q分组控制: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分组控制: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471.4 通信网络通信网络w 数据报数据报 Datagram:每个分组被独立地传输。即网络:每个分组被独立地传输。即网络协议将每一个分组当作单独的一个报文,对它进行路协议将每一个分组当作单独的一个报文,对它进行路由选择。这种方式允许路由策略考虑网络环境的实际由选择。这种方式允许路由策略考虑网络环境的实际变化。如果某条路径发生阻塞,它可以变更路由。变化。如果某条路径发生阻塞,它可以变更路由。w 虚电路虚电路 Virtual Circuit:网络协议在发送分组前,首先:网络协议在发送分组前,首先建立一条线路(虚电路)。所有分组通过同一条路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康技术在产妇恢复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 SAP高级顾问团队管理方案与案例分析
- 业务拓展经理业务拓展经理培训讲义
- 2024年广东深圳实验学校招聘教师考试真题
- QA检验员新员工入职培训手册
- ESG专员团队建设方案
- 产品创新设计与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 裁剪服装制版师岗前内部控制考核试卷含答案
- HR工作计划与人力资源管理方案
- 2026-2031中国风机盘管市场深度研究与市场运营趋势报告
- 2025衢州市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第三期编外招聘39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全国医疗应急能力培训系列课程参考答案
- 保安服务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中日钓鱼岛问题
- GB/T 15843.4-2024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4部分:采用密码校验函数的机制
- OLP-网管系统用户手册(武汉光迅)
- 敦煌的艺术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病人心理与心理护理课件
- 传输专业常用仪表
- 自然地理学-第五章-地貌精课件
- 楚航无人船水域测量机器人系统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