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体会_第1页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体会_第2页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体会_第3页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体会_第4页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体会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体会【摘要】:p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由立克次氏体的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猪所引起的传染性血液病,危害极大。特别是随着现代化养殖业的发展,齐猪业逐渐规模化,一旦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大范围传播,将很难控制,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特点入手,首先分析p 了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鉴别诊断,然后研究了猪附红细胞体病预防和治疗体会,以期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关键词】:p :猪附红细胞体病;鉴别;防治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_01320571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特点猪附红细胞体病很容易和弓形虫

2、、猪蓝耳交叉感染,在猪群内快速的扩散,给养猪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一定要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特点入手,进而方便后续的鉴别,给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的基础。具体而言,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特点主要如下。1.1发病率较高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较高,而且这种病和猪的种类、性别、年龄无关。对于25月龄的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往往直接引起猪的死亡。1.2传播途径较多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途径较多,蚊虫、苍蝇和虱子等都可以传播。而且,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体在进入猪群后,还可以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1.3隐形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隐形感染率较高,会降低猪的抵抗力,使之更容易感染其他的病,给预

3、防和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2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鉴别诊断2.1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猪附红细胞体病在初生仔猪的发病率极高,高达80%。但是,猪附红细胞体病也有其临床症状,可以根据这些进行针对性的判断,方便后续的治疗。猪在感染了猪附红细胞体病后,主要表现为皮肤颜色的变化和高热。在感染初期,猪的皮肤发红,然后再变为苍白色,出现黄斑。而且,母猪、仔猪和育肥猪的病症也有所不同,具体的临床症状如下。2.1.1仔猪的临床症状仔猪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可以达到41以上,其尿液会变为茶色。另外,其食量会明显的下降,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在感染的后期,会出现咳嗽和步态不稳的现象。一般的发病期为24

4、d,病情严重的直接死亡,不严重的会变消瘦,生长发育缓慢。2.1.2母猪的临床症状母猪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慢性和急性2种,急性的会造成流产和死胎较多,并且出现厌食的症状。另外,母猪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后会持续高热,体温能够达到42。慢性的猪附红细胞体病则是令母猪变得衰弱,降低其配种的成功率,延迟发情或者不发情。2.1.3育肥猪的临床症状育肥猪在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后,也会持续的高热,而且在胸前和四肢等部位出现红紫的现象,还会引起眼结膜的发炎。育肥猪在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还会出现便秘和拉稀的症状,生长较为缓慢,常常卧地不起。2.2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鉴别诊断猪在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后的主要表现就

5、是高热和皮肤的变白、变黄,因此在猪出现这些症状之后可以初步判断为患上了猪附红细胞体病。若感染了猪附红细胞体病,在猪刚出现颜色变化的时候血液中有大量的附红细胞体,可以通过血液检查的方式确定是否为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血液检查的方法有多种,具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如下。2.2.1血液培养进行血液检查,首先就是血液的培养,这需要取染病猪的血液,然后分别接种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肉汤培养基中,进行真菌和细菌培养。培养之后,若检查的结果为阴性,则证明猪感染了猪附红细胞体病。2.2.2鲜血压片镜检取猪耳处的静脉血一滴与载玻片上,然后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稀释。之后,加上盖玻片,在400×60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可见虫体依附在红细胞的表面,且由于张力的作用使红细胞运动,则证明猪感染了猪附红细胞体病。2.2.3血液涂片镜检同样取猪耳处的静脉血,然后将静脉血涂片,用姬姆萨染色镜鉴。如果检查到红细胞表面有红色的虫体,且转动微螺旋时虫体的折光性较强,中央处发亮,则证明猪感染了猪附红细胞体病。3猪附红细胞体病预防和治疗体会本次的猪附红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