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肺结核采用注射用利福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_第1页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采用注射用利福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_第2页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采用注射用利福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_第3页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采用注射用利福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采用注射用利福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    覃浩【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結核采用注射用利福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按照就诊方式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予以规范性全身抗结核治疗,治疗组35例采取注射用利福平治疗,对照组30例以利福平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fpg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痰菌转阴率以及病灶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利福平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临床价值高。【关键词】糖尿病;肺结核;注射用

2、利福平r521 b1004-4949(2015)02-0208-01据相关资料1显示,糖尿病患者感染肺结核的机率是正常人感染肺结核机率的2-4倍,糖尿病和肺结核相互影响,互为诱导,治疗效果差,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存在较高复发率,易产生耐药率。利福平是临床治疗肺结核常用药物,取得让人满意效果。本文就以35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注射用利福平治疗,其效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5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均于2011年3月-2013年7月期间到我院就诊,与who中糖尿病诊断标准相符;肺结核与中华医学会结核科学会中肺结核诊断标准相符2;男52例,女13例;年龄30-7

3、0岁,平均(58.9±4.3)岁;按照就诊方式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可进行对比(p>0.05)。1.2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肺结核相关诊断标准;痰涂片或结核菌培养阳性,胸部x线显示活动性病变;未进行抗结核治疗;治疗前1个月未得到规范性治疗;排除哺乳期、妊娠期妇女;无器质性疾病或恶性肿瘤;排除全身感染、血液系统疾病;未合并糖尿病合并症如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参与研究之前,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合理饮食,适当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降糖,控制血糖。同时予以规范性全身抗结核治疗,异烟肼片0.3-0.4g,

4、qd;0.75-1.0g乙胺丁醇,qd;1.5g吡嗪酰胺,tid;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每晚睡前口服0.45-0.6g利福平胶囊,q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以注射用利福平治疗,取0.45-0.6g利福平灭菌粉末静脉滴注,qd。6个月后评价患者治疗效果。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治疗后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及不良反应情况。1.5 疗效判定3根据中华医学会制定标准,病灶:完全吸收:病灶完全吸收;显效:病变吸收>原病灶1/2;有效:病灶吸收1.6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本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代表数据对比

5、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fpg对比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fpg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3 讨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多不理想,其原因多是糖尿病患者糖类、蛋白代谢紊乱,导致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降低,肝功能损害,使呼吸道黏膜抵抗力降低。机体高血糖和过高含糖量的酸性环境会促进结核杆菌生长繁殖,且糖尿病患者多合并脏器器质性病变,使抗结核药物作用受到限制。利福平是临床抗结核一线药物,具有强大的杀菌和抗菌作用,但在短期抗结核中会出现肝损害等并发症。临床治疗肺结核时必须要充分利用药物生物性,以免发生肝损害。利福平是由利福霉素b得到半合成抗生素,阻断细

6、菌dna转录合成rna,抗菌活性显著。在口服吸收利福平后,于1.5-4h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进入机体后分布良好。在此次研究中,治疗组采取注射用利福平治疗,对照组利福平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fpg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痰菌转阴率以及病灶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结果可以看出,通过注射用利福平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提高患者痰菌转阴率以及病灶吸收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临床应用效果优于利福平口服治疗。注射用利福平的药物稳定性高于口服制剂利福平,且生物利用度也高于口服制剂利福平。注射用利福平静脉滴注,其血药浓度高于口服制剂,能够快速控制患

7、者结核症状,减少机体炎症因子,利于血糖控制。同时注射用利福平可降低经口服而导致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对患者影响较小,以此相应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而且据相关资料4显示,患者在口服利福平后,血浆半衰期约为3小时,静脉滴注300或600 mg利福平后,其血浆浓度在给药后8小时和12小时仍能检测到。利福平经肝脏代谢,于胆汁排泄,并进入肠肝循环,经脱乙酰化生成25-去乙酰利福平,而其代谢物仍存在抗菌活性。经脱乙酰化后,小肠重吸收减少,排泄出利福平。约30%药物经尿排泄,其中一半为原药。由此可见,注射用利福平其药效作用长期持久,可显著发挥药物作用,效果显著。总而言之,注射用利福平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优于口服利福平制剂治疗,临床价值高。参考文献1陶学芳.糖尿病合并肺结核35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7,36(5):466-468.2李艳静,韩喜琴,高微微,等.糖尿病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血药峰浓度影响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18):5438-5439.3王建岗,刘进.利福平、异烟肼在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