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血吸虫患者部分临床生化指标结果研究_第1页
晚期血吸虫患者部分临床生化指标结果研究_第2页
晚期血吸虫患者部分临床生化指标结果研究_第3页
晚期血吸虫患者部分临床生化指标结果研究_第4页
晚期血吸虫患者部分临床生化指标结果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晚期血吸虫患者部分临床生化指标结果研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晚期血吸虫患者部分临床生 化检验结果,旨在为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科 学根据。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晚 期血吸虫患者共30例,对其进行临床生化检验,分析患者 的部分生化检验指标。结果 晚期血吸虫患者中20例,66. 67% 存在血红蛋白值异常,对患者的贫血程度进行分析可得,其 中轻度贫血共15例,占50. 0%,中度贫血共4例,占13.33%, 重度贫血共1例,占3. 3%o白细胞异常共6例,占20.0%, 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共7例,占23.3%,白蛋白异常共6例, 占20. 0%,球蛋白异常共9例,占3

2、0. 0%,谷丙转氨酶异常 共2例,占6. 7%o结论 绝大多数晚期血吸虫患者存在临床 生化指标异常,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检验与治疗时,可结合其 生化检验指标,采取适宜的方式进行救治。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生化检验;指标;临床价值血吸虫病在临床上属于较为常见的寄生虫病,对于人类 的健康具有极大危害。根据相关统计显示,全球感染血吸虫 病的患者超过1亿,感染人类的血吸虫主要可分为6类,而 我国则为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1。由于长江流域与南部的 饮食习惯,导致血吸虫病的发病率高居不下,因此对血吸虫 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并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治疗,是改善患 者生活质量,控制疾病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就晚期血吸虫 患

3、者的部分临床生化指标进行分析与统计,旨在为晚期血吸 虫病患者的诊治提供科学根据,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 的晚期血吸虫患者共30例,其中男性患者共17例,女性患 者共13例,年龄为1265岁,平均年龄为35.8岁。患者 表现类型为腹水型共9例,巨脾型共13例,结肠增殖型共8 例。所有患者在接受本文研究前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示对 本次研究知情与支持,本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此次研究。1.2方法对本文所有患者进行生化检验,主要包括以下 几项2:血红蛋白检验:采用常规比色法进行检验,对 照品为专用血红蛋白稀释液;白蛋白检测:采用三缩尿法 进行

4、检验;球蛋白:采用三缩尿法进行检验;细胞计数: 将血细胞稀释液放入计数池中,于高倍镜下对血细胞进行计 数。1. 3统计学方法2结果2. 1血红蛋白与贫血 对本文所有患者的血红蛋白值进 行分析可得,20例患者存在血红蛋白异常,占66.67%。不 同类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贫血程度不同,其中以腹水型晚 期血吸虫病患者的贫血程度最为严重,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 患者与结肠增值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贫血程度无显著性 差异,见表1。2. 2血细胞与白/球蛋白白细胞异常共6例,占20.0%, 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共7例,占23.3%,白蛋白异常共6例, 占20. 0%,球蛋白异常共9例,占30. 0%,谷丙转氨酶异常

5、 共2例,占6. 7%o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谷丙转氨酶与 其他类型患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3讨论血吸虫病在临床上主要可分为腹水型、结肠增殖型、巨 脾型等,不同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其临床症状各不相同3o由于血吸虫病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因此一 旦确诊,即应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治疗。巨脾型晚期血吸虫 病患者由于脾脏功能受到损害,因此其白细胞、嗜酸性粒细 胞的数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4;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 的肝功能受到影响,因此谷丙转氨酶的水平与其他类型的血 吸虫病患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5。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生化 指标与正常人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多指标存在

6、异常。超过 65%的患者的血红蛋白值下降,而以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患 者的贫血程度最严重。本文认为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由 于肝脏功能严重受损,因此导致肝脏合成蛋白的能力明显下 降,各项血蛋白指标低于正常人。综上所述,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与正常人 存在显著性差异,大部分患者存在多项生化指标异常。因此 本文建议,鉴于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生化指标特点,在对患 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应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临床症状与各 项生化指标综合考虑,以便于医生准确诊断,并选择适宜的 方式进行治疗。通过系统的、科学的治疗措施,最终达到缓 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的目的。参考文献:1 伍军,陈风华,杨治权,等慢性脑型血吸虫病的诊 断与治疗(附26例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 2 (1): 48-49.2 张绍基.血吸虫病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临床应用j1. 新医学,2010, 33 (5): 103-104.3 杨燕,徐明星.武汉市150例住院晚期血吸虫患者临 床分析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0, 18(2): 511-513.4 徐邦和,熊衍琨,王沁,等黄英丹参加常规护肝药 治疗血吸虫病纤维化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